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8 21:59
tags: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析构)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


.txt2


机 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


五线谱,威慑呢们不亲自演奏好它?前< /p>







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的文献真是汗牛 充栋,关于儒学的见解更


是说不尽,道不完。即便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的


认识也会大



不相同。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的铸造产生


了不可估量的深刻的影响。


儒家 传统



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


其间虽也屡遭


批判,但



儒 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来重新读儒说儒


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



时代需要的东西。







下面,就本栏目的有关情况略作说明。







应该说,


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


都不会不知道


《四书》



它是


《论语》



《孟


子》



《大学》



《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


《论语》


< br>《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


的言论集,



《大学》



《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



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

< p>
过,


在朱熹之前的程颢、


程颐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 部书了。


他们认为,


《大学》


是孔子讲 授


“初


学入德之


< br>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


《中庸》是“孔门传授



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 子”的。这



两部书与《论语》



《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


想体系,是



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

< br>、



《孟子》



《大学》



《中庸》


这四部书 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


曾参、


子思、


孟子,


所以称为



“四子书”


,简称即为“四书”

< p>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



中,


《大学》



《中庸》的


注释称为“章句”



《论语》



《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 ,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


< br>《论语》



《孟子》



《中庸》


,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


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




《中庸》的篇幅 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


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



《中庸》



《论语》



《孟



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 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


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 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


廷便将他



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



年间(


1314


——

< br>1320


)恢复


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



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

< p>
度,题目



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



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


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


成了直到



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


所以,


有人把


《四

书》与西



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


。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


中国人人格心理 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



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本栏目的内容由原文、注释、译文 、读解四个部分组成。原文方面,主要以朱熹的《四


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



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为蓝本,同时也参酌“诸 子集成”本和《十




经注疏》本等 书。注释方面,本书一律不作考释,基本不引旧注,



而只是扼 要地直接用白话


解释原字原词的意思。


注释的范围,

< p>



要包括难字难词的注音释义和人物、


典章制度的简介


两个方面。译



文在忠实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流畅,不为了一字一词的



“信”而弄得译文佶屈聱牙。


读解则如上文所说,写出来是为了



帮助一般读者理解原文。






这次编 辑此栏目,


意在让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更系统、


更全面、


更深入



的学习、


了 解儒


学文化,以使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发扬、光大。




大学简介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



抽出来,与《论语》



《孟

< p>
子》



《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



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 的看法,


《大学》是孔子及



其门徒留 下来的遗书,是


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


< /p>


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


“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



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


“传”十章,


是曾子对



“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三纲八目的追求




【原文】







大学之道(


1



, 在明明德(


2



,在亲民(

< p>
3



,在止于至善。


< /p>


知止(


4


)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


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6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 br>(


7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 者,先致其知(


8



;致知在格物



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 /p>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p>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10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1



。其本乱而末治者


否矣(


1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13



,未之有也(


14












































(经)




【注释】








1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 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

< br>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


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


人”的学问。所以,后一 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 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


律、原则等,在中国古 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 观或思


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


弘扬的意思。后一个 “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


)亲民:根据后面


的“传”文,


“亲” 应为“新”


,即革新、弃旧



图新。 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

< p>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


)得:


收获。




6


)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


发达。




7


)修 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


)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


究万事万物。





10


)庶人:指 平民百姓。




11

< br>)壹是:都是。本:根本。




12


)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 p>
13


)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


该重 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 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


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 /p>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


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p>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 /p>


了这本


末始终的道理,


就接近事物发展的 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



要治理好自



己 的国家;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p>



族;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 p>
和家族,


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


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要想端正自己


的心思,先


< br>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先要使自 己获得



知识;


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 /p>


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 /p>


意念才


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p>



品性;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 家族;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 好国家;


治理好国


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


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


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

< p>
经,


我们发现,


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 /p>



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


所以,


抓住这三纲八


目你就等于抓住了


< p>
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


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


你就



会登堂入室,


领略懦学 经典


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 ,


实际上包括


“内修”



“外治”




大方面:


前面四级


“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是“ 内修”


;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 平天下”是“外治”


。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年修”和


“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 br>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


;它与后面的


“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 天下”


。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


< br>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下》



,把生



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


仅仅是一系 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


了。


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


时至今 日,




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


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



管 你积极还是消极,


“格、致、诚、正,修、齐、治、


平”的观念



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


左右着你的行动,


使你最终



发现,


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


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



地展开。


事实上,


作为中国知识分子,


又有几人是真正


出道入佛

< br>


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 p>












弘扬光明的品德



【原文】




《康诰》


(1)


曰:


“克明德。



(2)


《大甲》


(3)


曰:


“顾諟天之明命。



(4)


《帝



典》< /p>


(5)


曰:


“克


明峻德。



(6)


皆自明也。


(7)








































(传


1





【注释】






(1 )


康浩:


《尚书·周书》中的一篇。


《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



事迹的一些文


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


。全书分为《虞书》




《夏书》


< p>
《商书》



《周书》


四部 分。


(2)


克:能够。


(3)


大甲:即《太



甲》



《尚书·


商书》


中的一篇。


(4)


顾:


思念。


諟:


此。


明命:


光明的禀性。


(5)


帝典:



《尧


典》



《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


克明峻德:



《 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


。俊:与“峻”


相通,意为大、崇高 等。


(7)


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


说:


“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太甲》


说:


“ 念念不忘



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



《尧典》说:


“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


”这



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读解】







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


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 /p>



商、


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


有书为证,



不是我们今



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



《三字经》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

< br>教,



性乃迁。



也就是说,


人的本性生来都是善良的,


只不过因为后 天



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才


导致了不同的 变化,从中生出许多恶的品质。



因此,儒家的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作为“四书



五经”之首的《大学》一篇


里开宗明义,


提出


“大学”


的宗旨就


< p>
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


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

界。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


“在明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



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 中的


善根,


而摒弃邪恶的诱惑。


从这个



意义上说,


无论是西方基督教的


“忏悔”



东方佛教的

“修


行”


,还



是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自我完善”


,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



一闪念”


,乃至于我们今天


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



“培养四


有新人”等等,都是“在明明德”


,以弘扬人性中光


明正大的品德



为目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原文】







汤之,


《盘铭》



1


)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



《康 诰》曰:


“作新民。




3



《诗》曰: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4

< br>)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传


2





【注释】








1


)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 :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



。这里的


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2


)苟



: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



洗澡除 去身体上的污垢,


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3


)作:振作,激励。 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


,实应为“新民”


。意思是使 新、民


新,


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


去恶 从善。



4




《诗曰》



句:

这里的


《诗》



《诗经

< p>
.


大雅


.


文王》



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 意义。



5


)是故君子


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


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 /p>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


说:


“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



经》


说,


“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


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 /p>


所以,品



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读解】







如果说


“在明明德”


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 扬人性中光明正



大的品德的话,


那么 ,


“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

< br>


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



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


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



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


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



样呢?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每日忏悔,


使人联想到女作家 杨绛把



她那本写


“干校”

< p>
生活的书


起名为“洗澡”


。精神上的洗澡就是



《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



《礼记·儒行》


所说的



“澡身而浴德”


,说到底,也就是毛泽东所一再强调的”加强思想



革命化”




话说回来,


“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 论如何展示的是一



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所以, 你


不仅可以像商汤王



一样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头、案头,使它



成为你的座右铭。






找准自己的位置




【原文】







《诗》 云: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1



《诗》云:


“ 缗蛮黄鸟,止



于丘隅(


2

< p>



”子曰:


“于止,知 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 》云: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3




”为人


君,止于仁;为



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于信。



《诗》云 :


“瞻彼


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

< p>


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


终不可(諠)



4


)兮!


”如切



如磋者,道学也(


5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6





赫兮喧兮者,


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 /p>



之不能忘也。



《诗》云:


“於戏!


前王不忘(


7< /p>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



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传


3





【注释】








1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 商颂·玄鸟》


。邦畿(


ji



,都城及



其周围的


地 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



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


住的意思。



2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


经·小雅·绵蛮〉


。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栖息。



3



“穆穆”句:引自


《诗经·大雅·文王》


。穆穆,仪表美好 端庄的样子。於




wu



,叹词。缉,继续。熙,光明。


止,语助词,无意 义。


(4)


《诗》云:


< p>
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


。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 /p>


yu




水边。 斐,文


采。瑟兮(僩)



xi


à


n


)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 显



耀盛大的样子。


(諠)

< p>


《诗经》原文作“


(讠爰)


,遗忘。



5

< br>)道:说、言的意思。




6


)恂栗,恐惧,戒惧。



7

< p>
)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



文》


。於戏(


wuhu


< br>:


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 br>8


)此以:因此。



没世:去世。





【译文】







《诗经》说:


“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

< p>


《诗



经》又说:



‘绵蛮’叫着


的黄鸟,

< br>栖息在山冈上。



孔子说:


“连



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


难 道人还可以不如


一只鸟儿



吗?”



《诗经》说:


“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



庄重 谨慎。


”做国君的,


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 /p>



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


他人交往,要



做到讲信用。



《诗经》说:


“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


一位文质彬彬


的君子,


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


不断切磋;


修炼自



己如打 磨美玉,


反复琢磨。


他庄重而开朗,


仪 表堂堂。这样的一



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p>


”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



不断切磋 ”


,是指做学问


的态度;


这里所说的< /p>


“如打磨美玉,


反复


< br>琢磨”



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


说他


“庄重而开朗”



是指他内心



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


, 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



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


真是令人难忘啊!


”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



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诗经》


说:


“啊啊,


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



这是因为君



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


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 一般



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


然前代



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读解】







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




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


方,其次才谈得上 “止于至善”的问题。



俗语说:


“人 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鸟儿尚且知


道找一个



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大都市及其 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



居的地方。



但这还只是身体的


“知其所止”



不是经


义的所在。经义的所



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

< p>
,也就是“在止于至善”



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


同的身分有不同的



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


的研修而达到


“盛德至 善,


民之不能忘也!



成为流芳百



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


渴望不朽 ,


崇尚



伟大,


追求完善。


< br>对于一般读者,


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



想化,过于远距离了。倒是回过头来说到“知其所止”


, 对于我们



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


意义。



“知其所止”


,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



的位置,这一点,说起


来容易做起来难。天 地悠悠,过客匆匆,多



少人随波逐流,

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


尤其是当今时代,


生活

< p>


的诱惑太多,


可供的机会太

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



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




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


,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



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


“下海”


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


< /p>


们的心扉,


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

何去何


从?所止何



处?使不少 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



以至于 出现了教授卖大饼


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


其实,


《大学》本身说得好: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 止



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于信。




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 /p>


不同的“所止”


,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



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


止”


。这才是最



最重要的。



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






凡事抓住根本




【原文】






子曰:


“听讼,

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 /p>


1



无情者不得尽其




2




大畏民志



3




此谓知本。

< br>


(传


4





【注释】





1



“子曰 ”句:引自《论语·颜渊》


。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



与别人一样。



2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



语。




3< /p>


)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


“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 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


”使隐瞒真实


情况的人不 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读解】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 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


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 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


理一样。






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



者说是“ 末”


,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


才是目的,< /p>



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 ,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


理解《大 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


终始的因果也一样。


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


< p>
看,


本末是本质论,


终始是


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

出: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 解决: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真


是 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




获得知识的途径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2



。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

< p>
5



,故其


< p>
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


凡天下之物,莫不

< p>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4

< br>)


,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


< p>
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


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

< p>


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传


5





【注释】






①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


”此



谓知本”一句


是上一章的衍文,


”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 缺了一段文字。



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

< br>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



文字 。②即,接近,接触。穷:穷究,彻底研究。③未穷,未穷尽,未彻底。④益,更加。




【译文】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 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


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 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


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 /p>


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因此,


《大学 》


一开始就教学习者


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 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


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 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


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 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


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读解】






格物致 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


识。这种 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 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末年,


“格致”


(即“格


物致知”


的省称)


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



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鲁迅在


《呐喊自序》


里说:


“在


这学 堂里,



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 图和体操。






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



“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因


为,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 /p>



天下事。


”而是说的“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


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实践论》语)





简言之,


“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 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21: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4040.html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