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 (1)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8 16:59
tags: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1月25日)


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



二十年前陈寅格先生 写过一篇《桃花源记旁证》


。这篇论文指出


《桃花源记》


有寓意的部分和纪实的部分,


也即是说陶渊明写此记时,


曾根据所闻的一些实事作为素材,


而后加以理想化。


陈先生所论证的


专在


“纪实”


部分。< /p>


文中从避难入山推到坞保组织,


又从坞保推到

“檀


山坞”和“皇天源”


。又以“皇天源”所在地的阌乡即 古之桃林而推


到桃花源,于是作出如下的结论:



甲、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



乙、真实之桃花源居入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赢秦。


< p>
丙、


桃花源纪实部分乃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

< p>
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作成。



陈先生所论,在说 明当时常见的避难入山之事,与《桃花源记》


所述有关的一方面,观察非常敏锐。但是如 果只就这三点结论来看,


似乎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当时的流亡避 难集团确实很多建立坞保,



而坞保却不一定为流亡避难集团所 建。


陈先生已引


《说文》


< p>
知道


“坞”


是小障、


庳城 ,


亦即是一种军事防御建筑。


汉代北方边境到处有这样


的建筑,


常见的亭隧堡壁都是这类防御物。


檀山 坞、皇天坞等只能说


其地曾建军事防御性的小城,


不能断言为避 难入山者所筑,


或曾保聚


之处,


更不能 由桃林之名偶合而断定为桃花源的真实所在地。


武陵是


否真有如 记中所述的桃花源,


可以不必指实,


因为这毕竟是一篇寓意


文。但作者说故事发生在武陵,假使作者不是完全出于虚构,我们没


有理由把它移到北方,


假使完全出于虚构,


那么东西南北任何一 地都


可由作者自由指定,


没有必要加以考证。

< br>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


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陶 渊明根据所闻


加以理想化,写成了《桃花源记》


,但闻而记之者 不止渊明一人。



刘敬叔《異苑》卷一


:


元嘉初武陵蛮 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


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 人翱翔,亦不以怪。


此蛮于路砍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



这段故事显然和《桃花源记》


所述相似。按刘敬叔事迹不详,胡 震亨


《秘册彙函》本《異苑》后附有小传,称:



刘敬叔字敬叔,彭城人。少颖敏,有异才,起家中兵参军,


司徒掌记。义熙中 ,刘毅与宋高祖共举义旗,克复京郢,功亚高


祖,进封南平郡公。敬叔以公望推借,拜南 平国郎中令。既而有


诏,拜南平公世子。毅以帝命崇重,当设飨宴,亲请吏佐临视。


至日,国僚不重白,默拜于厩中。使人将反命,毅方知之。谓敬


叔典 礼,故为此慢,大以为恨,遂奏免敬叔官。及毅诛,高祖受


禅,


召为征西长史。


元嘉三年,


入为给事黄门郎,

< br>数年,


以病免。


太(泰)始中,卒于家,所著有《具苑》 十余卷行世。



这篇小传我们述不能找到其来源。


其中为刘毅郎中令,


因事免官一段


见于《宋书》卷三 〇《五行志》一,姚振宗的《隋书经籍志考证》已


经指出。小传只说义熙中,

< p>
《五行志》是义熙七年(四一一年)事。


《四库提要》

卷一百四十二以本书自述知道敬叔于义熙十三年为长沙


王道怜的骠骑府参军




按本书卷七吴兴沈庆之条,


述废帝杀庆之事,


这一年末即是泰始元年(四六五年)


,大概即小传卒于泰始中所本。


考敬叔于义熙七年为南平国郎中令,

下距泰始元年已五十五年,


假定


他为郎中令时为二十五岁至 三十岁,


那末死时当在八十岁以上。


陶渊


明卒于元嘉四年


(四二七年)


,大约五十余岁



。刘敬叔与渊明同时而


略晚。他当然能够看到陶渊明 的作品,然而这一段却不像是《桃花源


记》的复写或改写,倒象更原始的传说。我们认为 陶、刘二人各据所


闻的故事而写述,其中心内容相同,


而传闻异 辞,也可以有出入。敬


叔似乎没有添上什么,


而渊明却以之寄托 自己的理想,


并加以艺术上


的加工,


其 作品的价值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提出


《異


苑》的蛮人也是在武陵发现这个石穴的。



《異苑》


所载的故事又见于


《太平御览》


卷五十四引


《武陵记》



内容几乎与 《異苑》完全相同。


《御览》卷四十九引《武陵记》云:


“武陵 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


寻水号曰桃花源,


故陶潜有


《桃花源记》




另外一条 又说


:


“昔有临沅黄道真在黄闻山侧钓鱼,因入桃花源。陶


潜有《桃花源记》


。今山下有潭名黄闻。此盖闻道真所说,遂为其名


也。



《武陵记》据章宗源《隋书经籍 考证》


,以为黄闵撰不知为何时


入。但《后汉书注》既引其书, 应亦是南朝后期著作。这本书中是渔


人和射鹿蛮人的两种传说并列的。

< br>桃花源故事说明本之陶氏之记,



鹿蛮人虽无说明,观其 文字,应即本之《異苑》




在其他书 中,也还有类似的记载。


《云笈七籖》卷一百十二《神





《异苑》卷三。





梁启超《陶渊明年谱》谓寿五十六,古直谱谓五十二



仙感遇传》蜀氏条:



蜀氏

< p>


遇晋氏饥,辈三五人挟木弓竹夫入白鹿山捕猎以自给

.


因值群鹿骇走,分路格之。一人见鹿入两崖间,才通人过,随而

< br>逐之。行十余步,但见城市栉比,闾井繁盛,了不见鹿。徐行市


中,以问人曰


:


“此何处也


?


” 人曰


:


“此小成都耳,非常人可到,子不


宜久住。


”遂出穴,密志归路,以告大守刘悛,悛使人随往失其旧

所矣。庾仲冲《雍荆记》曰


:


“武陵西(酉)阳县南数里, 有孤山,


崖石峭拔,


上有葱自成畦垅,拜而乞之,


辄自拔,


食之甚美



。山< /p>


顶有池,鱼鼈


(



)


至七月七日皆出而游。半岩室中有书千余卷,


昔道士所遗经 也。元嘉中有蛮人入此山,射鹿入石穴中,蛮人逐


之。穴旁有梯,因上,即豁然开朗,别 有天日。行数十步,桑果


蔚然,阡陌平直,行人甚多,蛮人惊遽而出,旋削树记路,却结


伴寻之,无复处所。




按《神仙感遇传》见于《宋史·艺文志》


,无撰人名,上面为杜光庭


的著作,


或亦光庭所撰,总之应为唐末五代时书。


这一条记载其实包


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白鹿山小成都故事,


当在后面再说。第二部分


是引庾仲冲《雍荆记》所述,故事内容完全与《異苑》相同,但 更确


指石穴在武陵西(酉)阳县南数里。所谓庾仲冲《雍荆记》当是庚仲


雍《荆州记》



《湘州记》


之 误。


《隋书·


经籍志》有庚仲雍


《湘州 记》


二卷,


《汉水记》五卷。


《旧唐书 ·经籍志》有仲雍的《江记》五卷,





氏字疑当作民,涉下氏字而误。



②《 水经·夷水注》称佷山县“东十许里至平乐村??从平乐顺流五六里东亭村北,山甚高


峻 ,上合下空,空窍东西广二丈许,起高如屋,中有石床,甚整顿,傍生野韮。人往乞者,


神许,则风吹别分,随偃而输,不得过越,不偃而输,辄凶”


。野韮传说相似而地点不同 。



《汉水记》


五卷,


《寻江源记》


五卷,


又一卷。


这一卷的


《寻江源记》



亦见《隋·志 》


,但不著撰人名。


《新书·艺文志》同《旧·志》而无


一卷之《寻江源记》



《新·志》有《湘州记 》四卷、


《湘州图副记》



《旧·


志》


则仅有


《湘州图记》

< br>一卷,


都没有说庾仲雍撰。


姚振宗


《隋


书经籍志考证》引宋晃载之《续谈助钞》殷芸《小说》引庾穆之《湘


中记》


,姚氏以为“似庾穆之即仲雍也”


。按雍、穆 名字相应,姚氏的


推测可信。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称《艺文类聚》山部所引正作< /p>


庾仲雍《湘中记》


,似庚氏所撰《湘州记》和《湘中记》本是一书 之


异称。仲雍又有《荆州记》


,见于《文选》注,


《艺文类聚》所引。庚


仲雍是一个专精荆、湘地理的专家,

< br>他的事迹一无可考,


亦不知何时


人,但殷芸、郦道元都引 他的著作,当是梁以前人。他所记蛮人入石


穴事大致本之《異苑》


。但他指定石穴所在或亦本之传说。



《神仙感遇传》


另外一段蜀民入白鹿山事地点便不在武陵了。




平寰宇记》卷七十三彭州九陇县白鹿山条引《周地图记》




宋元嘉九年有樵人于山左见群鹿,


引 弓将射之。


有一鹿所趋


险绝。


进入石穴 ,


行数十步,


则豁然平博,


邑屋连接,


叶陌周通。


问是何所


?


有人答曰:


“小成都。


”后更往寻之,不知所在。



此当即


《神仙感遇传》

< br>所本。



《神仙感遇传》


更加煊 染为一个闹市,


以求合于小成都之名。


地点是在彭州九陇县,移 到了四川,但射鹿入


穴的内容和《異苑》


《荆州记》或《湘州记》相同。


《周地图记》


,公


隋·志》著录一百九卷,不著撰人名,疑当是北周官书。



如上所述,


我们一可以设想,这个故事先在荆、湘一带传播,陶


渊明所闻为渔人捕鱼,


发见异境,


而稍后的刘敬叔所 闻则是为射鹿的


蛮人所发见。


以后故事又流入蜀地,

< p>
这个异境也就移到了彭州九陇县,


也可能九陇县本有相似传说,

< p>
说那里有一个隐藏着的小成都,


后来和


荆、湘传来 的射鹿入石穴故事相结合,才构成《周地图记》所载的故


事内容。



我们知道,


陶渊明是曾在江陵住过一个时期的,

< p>
他有“辛丑(晋


隆安二年,三九八年)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的诗 题,其祭


程氏妹文亦云“昔在江陵,重罹天罚”


,皆可为证。刘 敬叔于义熙七



(


四一一年

< p>
)


为南平国郎中令,


南平即在江陵之南。


但刘毅是时方为


荆州刺史,


南平僚佐应亦随任江 陵。


以后他又作长沙王道怜骠骑参军,


自云“在西州”


,西州亦即荆州,道怜于义熙十一年(四一五年)以


骠骑将军为荆州刺史 ,至义熙十四年(四一八年)征还



。敬叔在江


陵两次任职,居住时期较长。


至于庾仲雍应是新野庾氏,


这个家族自


南渡后长期住在江陵



。 江陵距武陵不远,我们可以推想陶、刘都在


江陵听到这个故事,


庚仲雍所述虽本之


《異苑》


也可能他原来听到过,


而在写作时参考了


《异苑》



《桃花源记》


还提到南阳刘子骥。


《晋书》

< br>卷九十四


《隐逸·


刘驎之传》



“驎之字子骥,


南阳人??居于阳岐。



戴校本《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右径阳岐山北”下注云


:


“今考阳岐





①《宋书》卷五一《长沙景王道怜传》云


:

“高祖平定三秦,方思外略,征道怜还。


”刘裕平


关中在义 熙十四年(四一八年)




②《隋书》 卷七八《艺术·庾季才传》



“新野人也,八世祖滔。随晋元帝 过江,官至散骑常


侍,封遂昌侯,因家于南郡江陵县。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庚易传》



“新野 人也。徙居


属江陵。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6: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2539.html

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 (1)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