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短文言文阅读
1.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
)
2.
掩耳盗钟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
其耳。
(选自《吕氏春秋》
)
3.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
?童子何泣??原曰:
?凡得学者,有亲也。一
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
?苟欲学,不须资也。
?
(选自《初潭集》
)
4.
画龙点睛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
?点之即飞去。
< br>?人以为诞,因点其
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5.
蛇衔草
p>
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
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
《抱朴子》云,
?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
之指如故?
,是
也。
(选自《太平广记》
)
6.
对牛弹琴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
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选自《弘明集》
)
7.
秦武王偏听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
?群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
末
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
石曰:
?君与知者谋之,而与不
知者败之。
?
(选自《战国策》
)
8.
杀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驼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
老人来语之曰:
?汝莫愁,
吾教汝出,
汝当斩头,
自能出之。
?
即用其语,<
/p>
以刀斩头。
既杀驼,
而复破瓮。如此痴人
,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
)
9
.司马光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
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
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选自《宋史》
)
10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
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
数月,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
骑,堕南昌折其髀。人皆
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
引弦而战,近塞之人
,死者十九。此独以破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
可极,深不可测也
。
(选自《淮南子》
)
11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
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
?臵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
。
?太
祖悦,即施行焉。
(选自《三国志》
)
12
.商鞅立木建信
令既具,
未布,
恐民之不信己,
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
募民有能徙臵北门者予十
金。民
怪之,莫敢徙。复曰:
?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
五十金,以明不欺。卒
下令。
(选自《史记》
)
< br>13
.
?草?书
张丞相好草圣。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
止,执所书问云:
?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恚曰:
?何不早问??
(选自《古今谭概》
)
14
.宋人偏见
宋有富人,
天雨墙坏,
其子曰:
?
不筑,
必将有盗。
?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选自《韩非子》
)
15
.自相矛盾
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物无不
陷
也。
?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
?以
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选自《韩非子》
)
16
.各人啖一口
< br>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
便啖,曰:
?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选自《世说新语》
)
17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
,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
犬
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
,
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
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
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选自
《太平
广记》
)
18
.高凤笃学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
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选自《初潭集》
)
19
.学而时习之
< br>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
乎!
?
(选自《论语》
)
20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
(选自《列子》
)
21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
也,呼而问之:
?何为中
止??对曰:
?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
子不复
矣。
(选
自《韩诗外传》
)
22
.与狐谋皮
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终)
,狐相
率
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选自《太平御览》<
/p>
)
23
.荆人袭宋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
水。
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
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p>
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吕氏春秋》
)
24
.主仆对
主人待仆甚薄,
衣食常不周。
仆闻秋蝉鸣,
< br>问主人曰:
?此鸣者何物??
主人曰:
< br>?蝉也。
?
仆曰:
?蝉食何物?
?
主人曰:
?吸风饮露耳。
?
仆问:
?蝉着衣否??
主人曰:
?不用。
?
仆曰:
?此蝉正好
跟我主人。
?
(选自《广笑府》
)
25
.从有亡
鈇
者
人有亡
鈇
者,意其邻之
子。视其行步,窃
鈇
也;颜色,窃
鈇<
/p>
也;言语,窃
鈇
也;动作态
度无为而不窃
鈇
也。俄而
其谷而得其
鈇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
鈇
者。
(选自《列子》
)
26
.天雨谷
汉宣帝时,江淮饥馑,人相食。天雨谷三日。寻魏地奏,亡谷二千顷。
(选自《太平广
记》
)
27
.鲁人锯竿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初竖执之,
不可入。
横执之,
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
曰: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
入。
?遂依而截之。
(选自《太平广记》
)
28
.魏人钻火
魏人夜暴疾,命门人钻火。是夕阴螟,督迫颇急。门人忍然曰:
?君责人亦大无理。
今暗漆,
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
?孔文
举闻之,曰:
?责人当以其方也。
?
(
选
自《太平广记》
)
29
.华佗治病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密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
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
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选自《三国志》
)
30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
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
(选自《程氏
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
31
.唐太宗纳谏
< br>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
?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联总粘之屋壁,出入
观省。所
以孜孜不倦者,
欲尽臣下之情。
每一思政理,
或三更方寝。
亦望公辈用心不倦,
以副联怀也。
?
(选自《贞观政要》
)
32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 br>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
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
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
学遂为通儒。
(选自《王冕传》
)
33
.锡
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
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
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
:
?临煎加锡一块。
?原礼心异之,叩其故。曰:
?此古方
尔。
?
殊不知古方
乃
,
即糯
米所煎糖也。
嗟乎!
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
< br>大抵不辨锡
类耳!
(选自《冷
文庐医话》
)
34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p>
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
识,家富多
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
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西京杂记
》
)
35
.李广射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
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
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
虎腾伤广,
广亦竟射杀之。
< br>(选自
《史
记》
)
36
.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不有奇
才耳(罢了)
!
?
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
< br>一世之人!
?
(选自《资治通鉴》
)
37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
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
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选自
《方舆胜览》
< br>)
38
.李白之死
世俗多言李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
亭?
。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
?阳冰试弦歌于当
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
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又李
华作《太白墓志》
,亦云:
?赋《临终歌》而卒。
?乃知俗传良
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选自《容斋随笔》
)
39
.刘庭式娶盲女
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
< br>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
?吾心已许之矣
。虽盲,
岂负吾初心哉。
?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选自《能改斋漫录》
)
40
.葛洪苦学
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
< br>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选自《初潭集》)
41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梁丘据谓晏子曰:
?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晏子
曰:
?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
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
不臵,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
(选自《初潭集》
)
42
.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
< br>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
《选自书林纪
事》
)
43
.文征明习字
< br>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
简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
《书林纪事》
)
44
.车胤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
< br>焉。
(选自《晋书》
)
45
.用兵七?勿?
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
< br>缺,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今译》
)<
/p>
46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
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氏家训》
)
47
.以百姓为甲兵
房玄龄奏:
?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曰:
?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
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
,使百姓
安,此乃腾之甲兵也。
?<
/p>
(选自《资治通鉴》
)
48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
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选自《论语》
)
49
.卖柴翁殴宦者
p>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
,
仍邀驴送柴至内。
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
?须
得尔驴。
?农夫曰: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
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遂殴宦者。
(选自《资治通鉴》
)
50
.攘鸡者强辩
< br>孟子曰: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
子之道。
’曰:
‘请损之,月攘一
鸡,
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孟子》
)
51
.明日歌
后生家每临事
,辄曰:
?吾不会做。
?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也?又,做
一事,辄曰:
?且待明日。
?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家鹤滩先
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
明日,万事成磋砣?
世人苦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
《明日歌》
。
?
(选自《履园丛话》
)
52
.割席分坐
管宁、
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
有乘轩冕
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
(选自《世说
新语》
)
53
.慕名失实
<
/p>
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
?何
有囊萤读,而晨他往
者??
谢曰:
?无
他,
以捕萤往,
哺且归矣。
?
今天下之所高,
必其囊萤者;
令书生白日下帷,
孰诣之哉?
(选自《梅花草堂笔谈》
)
54
.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
《礼
记》
)
-
-
-
-
-
-
-
-
-
上一篇:礼记檀弓原文及翻译范文.doc
下一篇:英语日常用语常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