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中国外语教育史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8 12:26
tags: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品种法)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




“中国外语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其独特地位。


中国第一所学校是外语学< /p>



,


1862


年办的京师同文馆。


中国共产党早在其成立前办了一所外语学校


,


1920


年的上海外国语学社


,


学生有刘少奇 、任弼时、肖劲光、柯庆施、曹靖华


?


.


等。


外语教育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交往的桥梁工作。


”其历史可 上溯到元朝。




元朝


(1280



1368)


是 我国以蒙古贵族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王朝。元朝政府将


其统治下的人民分成四等

< p>
:


一等是蒙古人


;


二 等是色目人


(


包括回回、哈剌鲁、


钦察 、斡罗思


)


三等是汉人


(


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


,)


四等是 南人


(



就是南宋遗民


)


。元代将中央学校分为三类


:

一为“国子学”


,


主要教授儒家学



,


创立于元世祖至元九年


(


公元


1269



)


< br>二为


“蒙古国子学”


,


创立于 元世


祖至元十一年


(


公元


1271)


。规定蒙古学生


70



,


色目学生


20



,


汉族学生


60



,


共为


150


人。以学习蒙文译为《通鉴节要》为主


,


兼学算学。学成考核


,


< p>
通者量授官职。


三为


“回回国子学”


,


创立于元世祖到元二十六年


(1289



)


,



生人数定为


50


人。限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入学。所学的不是蒙古文


,


而是亦思


替非文


(


即 波斯文


) ,


以培养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学科授以回回文文字为主


,


专以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


“亦思替非为波斯古代都城之名


,


亦思替非文字



,


波斯文字也。回回国子学者


,


教习波 斯文字者也。元时所谓回回文字


,


实波


斯文字。



(


陈垣

《元西域人华化考》


)


元代以后


,


明代教习外语的学校主要 是


“四


夷馆”


。据《明史》卷七十四《 志》第五十载


:


“自永乐五年


(


公元


1407



)


,



国朝贡


,


特设蒙古、


女直


(


女真———笔者注下 同


)



西番


(


西藏


)



西天


(


印度


)



回回、百夷


(


傣族


)


、高唱


(


维吾尔


)


、缅甸八馆


,


置译字生、通事


,


通译语言文


字”


。但此时八馆是以翻译语言文字为主


,


因而还不是真正的外语学校


,


而是翻


译机构


,

如翻译局。


直到明代宣德元年


(1426



)



“兼选官民子弟


,


委官教肄


,


学士稽考课程”



明代永乐年间


,


由 于郑和、


侯显相继出洋和出访后交往的增多


,


外语教学受到重视。


清初改名为四译馆


,


乾隆十三年


(1748



)


合并八馆为西域、


百夷二馆。




明代之后


,


清政府开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俄语学校———俄罗斯文馆。



于俄罗斯文馆建立和发展有许多种说法


,


其中记载较详而可 信的是


《康熙四十七


年三月


,


设立俄罗斯学之上谕奏事档》



1689


年在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到时


,


曾出< /p>


现过葡萄牙人徐日升和法国人张诚担任翻译


,

< br>这两人暗地里和俄国使团戈洛文


“里通外国”


,


受贿徇私


,


出卖机密


,


损及中国的根本利益。


这只是一例


,


清政


府从


17



18


世纪初主要用西欧各国传教士 和在中国的俄国商人、


学生、


战俘担


任 中俄之间翻译工作


,


这种有损中国利益的事不断发生。


康熙考虑到中俄交往之


事日增


,


应培养自己的俄语翻译


,


可防止外国人从中捣鬼。康熙四十七年


(1708



)


三月初八日


,


于是在南苑召见大学士马齐


,


令其< /p>


“询问蒙古旗内有愿习俄罗


斯文者


,


具奏”


。十二日


,


马齐回奏已得


7



,


康熙认为“甚少”


,


令马齐“再


于八旗蒙古、汉军内”征集。至二十一日


,


征得“愿习俄罗斯文语之监生、闲散


子弟等六十八名”


。当日


,


马齐即赴畅春园面奏。康熙下旨


:


“均令习之”


。并命


马齐立即着手选择 教师和校址


,


确定管理体制。


经中俄双方协商


, < /p>


俄方派俄商人


瓦西里担任教习


,


并选定在俄国商团所在地俄罗斯馆


(


俄国东正教 驻北京传教士


团驻地———北京东直门以北胡家圈胡同


)


内于康熙提出要办俄罗斯学馆后的


第十六天就正式开学。

< p>
但开学不足两个月


,


由于俄国商团离京回国


,


教师瓦西里


辞职。


马齐于上奏


,


建议从镶黄旗满洲俄罗斯佐领中遴选


“善于俄文者


,


派为教


授”


,


康熙准奏。


选定俄罗斯佐领库兹马和伊凡两人任教


,


校址拟迁往左翼马市


西北大佛寺内


,


从此以后


,


这所俄语学校走上正规。但到康熙五十年


(1711



)


三月二十八日


,


库兹马、

< p>
伊凡以及后来任教的雅科夫等


3


人主动提出


,


他们都是


生长在中国的


,


俄语水平不高


,


教了


3


年之后深感难以继续执教。< /p>


上谕可于盛京


(


即现辽宁


)


、吉林、黑龙江等地在投降中国的俄罗斯军人中招聘。俄国斯人尼


堪经考核后录用。


经近


3


年的学习


,


清廷举行考试


,



68


名学生只留下


27


人继


续学习。


此后


,


俄罗斯文馆的学员基本上保在


25



27


名学员


,


另有少数候补学



,


在正式学员升迁或病故等情况


,


即于 递补。


从康熙五十年五月初一日起


,



使师生安心教学


,


清政府按月每人给钱两千。清廷为免除“俄文学生无一正途


,


不肯勤学”


的后顾之忧


,


决定


“每人授给一职”


,

< p>
即俄文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即特


授一官职。俄罗斯文馆于康熙五十五年


(1716



)


由原属内阁典籍厅升级改属内


阁管辖


,


更名为“内阁俄罗斯文馆”


。并移址到“东华门外北大街俗名北 池子”





另一资料记载


,


俄罗斯文馆


是培养清政府同俄罗斯政府办理外交和商务官


员的学校

< br>,


并非单纯培养翻译。



5


年进行一次考试


,


按成绩分成


3



:


一等授


七品官


,


复试仍一等者授以主事的实职


;


二等者授九品官


;


三等者留馆继续学


习。


正因为考试和升迁结合


,


因而这种考试的要求比较严格。


俄罗斯文馆到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


根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请


,


开始增设别的外语


,


从开办起历时


154



,


最后并入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的创建开始了我国外国


教育全新的时代。



从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2



)


至今的


140


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 外语教育


出现


六次高潮


,


每次都处于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


,


都起了重大推进历史的作用


,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一次高潮



1862


年至


19


世纪末。

< br>在


1862


年设立京师同文官之后


,


1863



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广方言馆


,


1864


年广州设立了广州广方言馆


,


1893


年在武昌


设立自强学堂


,



4


所外语学府设立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昌四座中心城市形

< p>
成一种甚具气势的外语教育格局。


同时办起了一批军事学校和科技学校如福 建建


船政学堂


(1866



)


、上海江南制造局的机器学堂< /p>


(1867



)


、天津电报学堂


(1879



)



上海电报学堂


(1880



)



天津水师学堂


(1881



)



天津 武备学



(1886



)



湖北武备学堂


(1895



)


等。


这 类学堂大多聘请外籍人员用外语


授课


,


学生入学后均需先学外语


;


在正式上课时


,


外语也是重要的课目 。


所以形


成这种局面是由当时的洋务运动的需要。


1894


年至


1895


年甲午战争爆发


,


清政


府惨败


,


洋务运动破产。光绪、翁同、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运动


,


维新首


先从教育入手主张废科举


,


办学堂


,


按清光绪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所颁布的


“壬


寅”

< br>、


“癸卯”


学制中


,


中学堂以上均开设外语课


,


因而我国 大中学普遍开设外语


课应以


1903


年为起点。当时正处于清廷濒临崩溃的转折时期。在这个高潮中产


生了严复、颜惠庆、顾 维钧、邓世昌等一批历史人物。




第二次高潮



1919


年前后。


这次高潮的形成和出国留学有密切的关系。


1911


年清华学堂的成立是个重要的标志


,


清华的方针是


“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2:2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1061.html

中国外语教育史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