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8 11:47
tags: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沙袋鼠)


.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


日期:


09:55:08]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过程和实 施过程中,有一些人们经常使用但又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的概


念。这些概念直接影响 着我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分几组对它们作一些辨析。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方案






1.< /p>


教学计划:有两层含义:(


1


)通常指学 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


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 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



2


)意 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 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


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 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


属后者。

< p>





2.


教学大纲: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教材纲目和 教学要点的指导文件。


它以纲要形式规定着各学科的知识、


技能 、


技巧的范围和结构,体现着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


依据、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实际作 业(实验、


练习、实习)的内容与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3.


课程标准: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 程标准总纲和


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 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


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


学科设 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


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

1952


年后,前者改称



教学计 划



,后者改称


教学大纲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来源:



作者:


zj


[


字体:







]









4.< /p>


课程方案:与课程总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同义,国内外的有关课程文献中间或有人使用 这一术


语。





在以上几种概念中,



教学计划




< p>
教学大纲



系由苏联引进,是从俄语直接翻译过来 的。从


1952


年开


始一直沿用至今。



课程标准



实际上是在我国使用最早的一个概念。


1912



1


月,


中国政府教育部公布


《普


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之后曾长期沿用这一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曾颁 布过小学各科和中学


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至


1952


年刚好沿用约四十年。目前台湾的中小学仍使用课程标准一词。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课程标准是我们本民族长期使用过的一个固有概念,而教学计划、大纲则是舶来品。


并且,教学计划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歧义,让人误解为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在新颁布的九年 义务教


育教学计划中,国家教委已正式用


课程计划



取代了



教学计划



,但我们认为



课程计划



一词仍不规范,是


一个过渡性概念。因此,如能在时机成熟时恢复使用课程标准,以课程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分别取 代教学


(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不仅可以提高术语的科学性,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有 利于海峡两岸在课程方


面的交流。



.


.




(二)课程设置、课程编订、课程规划、课程设计






1.< /p>


课程设置:


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


它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


研究课程设置的结果,只能产 生教学计划,不能产生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2.


课程 编订:是一个涵义比较广的概念,一般指研究、实验、编辑审订学校课程的全过程,课程编订

的结果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课程编制、课程研制与课程编订基本同义,可以交替使用。





< p>
3.


课程规划: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编制工作的宏观考虑、组织和安 排,包括确定课程范围、选


择参加课程编订的人员、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和其他方面的组 织领导等。






4.


课程设计:指学科专家、教育理 论专家等专业人员对学校课程的专门研究,包括分析课程目标,确


定课程类型(如是采用 学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或核心课程),研究教材选择的范围及其排列


顺序和 教学时数等。





(三)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 /p>


教育目的:国家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确定的培养人的总目标和教 育工作


的总方向,它规定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根本性问题。与教育方针基本 同义。






2.


培养目标:根据国家教育目的或方针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的 具体培养要求。






3.


课程目标:学校课程本身要实现 的具体目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


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实 际上也就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一般包括学科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


层次。 在我国,课程目标一般由国家统一规定。






4.


教学 目标:由学校或教师确定的一定教学阶段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它具体包括学期目标、单元目

标和课时目标。教学目标通常由教师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目标确定。





(四)显在课程、潜在课程、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






1.< /p>


显在课程:亦称



正式课程





官方课程

< p>


,与



潜在课程





非正式课程< /p>



相对。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


目标而正式 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及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 br>按照编制的日课表实施。






2.


潜在课程:亦称



隐蔽课程





非正式课程



,与



显在课程



相对。 它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它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 ,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


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 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


人际情境(如师生关 系、同学关系、校风、班风、教师态度等)。通过这些情境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


念、 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




在课程



这一概念非常宽泛,目前学术界对之也尚无定论,因此使用这一概念时应持慎重态度。

< br>




(五)必修课、选修课






1.


必修 课:指根据课程计划的统一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2.


选修 课: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出路,允许个人选择修习的课程。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1: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0832.html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