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要有这样几
部分组成:提出问题,阐明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分析问题,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你
的观点
;解决问题,
拿出解决问题方案,
至于顺序,你可根据你的文章
去定。也就是说
论文由论点、
论据、引证、论证、结论等几个部
分构成。
1
内容要求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
的研究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
过
25
字,并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
和完整性的短文。摘
要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
不宜使用公式、图
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
,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
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列
3
~
5
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
(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
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
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
要研究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采用的方法。
1.3.2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体
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1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
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
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
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
性。
1.3.3
结论
毕业设计(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
/p>
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
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
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
容一般在
2000
字以内。
1.4
致谢
对导
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
示感谢。
内容
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
谢。
1.5
参考文献
2
书写规定
2.1
毕业设计(论文)字数
1
.学生应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做到设计合理,叙述简练,文字工整,绘
图整洁、正确、规范,并用外文写出本人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不少于
400<
/p>
汉字),
专科层次的毕业报告不要求外文翻译。
< br>
2
.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按指
导老师的要求完成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
毕业设计说明
书不少于
一万五千字,土木、机械、电气和交运等专业还要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
工作量的设
计图。文科类专业论文不少于一万字;
2.2
论文书写
2
毕业设计(论文)一律要求采用
A
4
幅面的纸张打印。
论文版心大小为
155mm
×
245mm
,
页边距:
上
2.6cm<
/p>
,
下
2.6cm
,
左
2.5cm
,
右
2cm
,
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
1cm
,包括页眉和页脚,页码放在页眉右端;摘要、物理量名
称
及符号表等正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形如第
M
页,
其中
M
为阿拉伯数字。
2.3
摘要
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
在外文语法、
用词上应正确无误。
编排上
< br>中文摘要在前、外文摘要在后。
2.4
目录
目录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
3
级标题,
即□
.
□
.
□
)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5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2.5.1
章节及各章标题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
15
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
题中尽量不采用英
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5.2
层次
层次不宜太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采用
3.8
中表
1
的格式。
< br>层次要求统一,但若节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接列款、项。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
需要而定。
2.6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
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
3
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 ]
”中,如
“二次铣削
[1]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
时,其序号应该用
4
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
文献
[8
,
10
~
14]
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7
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
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
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
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
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
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
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
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2.8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2.8.1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
GB3100
~
3102-86
的规定。
论文中某
一量的名称和符号
应统一。
物理量的
符号必须采用斜体。表示物理量的符号作下标时也用斜体。
2.8.2
物理量计时单位
p>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
1984
年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及
< br>GB2100
~
31002
执行
,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
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
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
、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行号混写的方式,
如“万
t
·
km
”,“
t/<
/p>
(人·
a
)”等。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
< br>1000kg
”。
表达时刻时
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
8
点
3
刻”,不能写成“
8h45min
”。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2.9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按照
GB3100
~
3
102
及
GB7159-87
的规定使
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
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2.10
数字
4
按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1987
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
用法的试行规定》,
除习惯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2.11
公式
原则
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空两格写,公
式仍居中写
。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
序号为“(
1-1
)”,附录
A
中的第一个
公式为(
A-1
< br>)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
1-1
)”或“由公式(
1-1
)”。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
免含糊不清,如
1/
(
bcosx
p>
)。
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
acosx
/b
而不写成(
a/b
)
cosx
。
2.12
插表
< br>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
1-1
”等。表序与表名之间
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
与表名置于表上,用中文
居中排写。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
书写清楚。
数字
空缺的格内加
“
-
”
< br>字线
(占
2
个数字宽度)
。
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采用通栏处理方式,不允许
用“″”、
“同上”
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2.13
插图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
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2.13.1
制图标准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象限投影法,严格按照
GB4457
p>
~
4460
,
GB
131-83
《机械制
图》标准规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