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
Tagore
,
Rabindr
anath
(
1861
年
5
月
7
日
—
1941
年
8
月
7
日)是
一位印度著名诗
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
各答市一
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
属于婆罗门种姓。
1913
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
《吉檀迦利》
(英
文版,
Gitanjaei
,即《牲之颂》,<
/p>
1911
年出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他与黎巴嫩诗人纪
·
哈
·
纪伯伦齐名,并称为
“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
两位巨人
”
p>
。在孟加拉文里,据印度人说:他的诗较英文写的尤为美丽的是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
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爱他的原因了。他的散文内容主要是社会
、
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在泰戈
尔的诗歌
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也是他的诗歌
的内容之一。
父
亲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六个哥哥
也均献身于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
。泰戈尔自
幼厌恶正规学校
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
1878
年去英
国学法律,后转入伦
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
<
/p>
泰戈尔童年时代即崭露诗才,他的爱国诗篇《给印度教徒
庙会》(
1875
)发表时,年仅
14
岁。
1880
年,
19
岁的泰戈尔便成为职业作家。
1881
至
1885
年,他出版了抒情诗集《暮歌》(
< br>1882
)、《晨歌》(
1883
),还有戏剧和小说等作品。这些早
期作品的特点是梦幻多于现实,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
90
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期,
诗集《心
中的向往》(
1890
)是他
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诗篇《两亩地》(
1894
)的发表,
标志着泰戈
尔从宗教神秘主义走向深刻的人道主义。
1901<
/p>
年,泰戈尔为改造社会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儿童
教育实验。
p>
1912
年,这所学校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由于英国在孟
加拉推行分裂政策,
1905
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个
高潮,泰戈尔积极投身于运动并创作了许多爱国诗篇。这
一时期是他创作的最辉煌时期。
他出版了
8
部孟加拉文诗集和
8
部英文诗集,其中《吉檀迦利》
为诗人赢得世界性声誉。
1919
年,印度掀起
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为寻求民族解放道路,
他走遍五大洲
,发表了许多著名演讲。
在
60
p>
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
秀传统,吸收了欧
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
了辉煌成就
,成为一代文化巨人。
1913
年,
“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
超的技巧,
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
,获诺
贝尔文学奖。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
<
/p>
1941
年
4
月
,这位旷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写下
最后的遗言《文明的危机》。同年
8
月
7
日,泰戈尔于加
尔各答祖宅去世。享年
81
岁。
泰戈尔的创作:
主要作品:在长达近
70
年的创作活动中,泰戈尔共写了
5
0
多部诗集,
12
部中长
篇小说,
100
余篇短篇小说,
20
多部剧本,
大量关于文学、
哲
学、
政治方面的论著,
还创作了
150
0
余幅画和
2000
余首歌曲,其中<
/p>
1
首为印度国歌。
191
3
年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3
年后,
泰戈尔发表了长诗
《野花》
、
《诗人的故事》
等
,
1881
~
1885
年,出版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戏剧和小说多
取材于史诗和往世书,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1886
年,诗集《刚与柔》出版,标志着他在创作
道路上进入面向人生与现实生活的时期。
诗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独特
风格开始形成。这一时期还写了剧
本《国王与王后》和《牺牲》,反对恢复婆罗门祭司的特权和
落后习俗。
19
世纪
90
年代是泰戈尔创
作的旺盛时期。从
1891
年起,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
/p>
上,发表《摩诃摩耶》等
60
多篇短篇小
说,主要是反对封建压迫,揭露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现象。
他发表了《金帆船》、《缤纷集
》、《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
5
部抒情诗集,<
/p>
1
部
哲理短诗《微思集》和
1
部《故事诗集》。收入《缤纷集》的叙事诗《两亩地》是作者民主主义
p>
思想的最高表现。从《刹那集》起,他开始用孟加拉口语写诗。他的第二部英译诗集《园丁集
》
里的诗大多选自这一时期作品。
20
世纪
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
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
p>
《儿童》和《渡船》中有真实记录。他另有两部长篇小说《小沙子》和《沉船》。
1910
年,长篇
小说《戈拉》发表,它反映了印
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战士形象;
-
-
-
-
-
-
-
-
-
上一篇: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怎么写
下一篇:三年级 怎样写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