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好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07
—
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姓名:班别:学号:
题
号
得分
一
(
28
)
二
(
42
)
三
(
50
)
附加题
(
10
)
总分
(
120
)
一、基础
(
28
分)
1
、默写。
(
10
分)
< br>
(
1
)
,小桥流水人家。
(
2
)秋风萧瑟,
。
(
p>
3
)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
4
)
《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
/p>
“,
。
”
<
/p>
(
5
)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p>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
,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第
2
至
4
题。
(
8
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
zh<
/p>
ù
m
ǎ
n
(
p>
)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
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生命交替的
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 p>
p
ú
f
ú
(
)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2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 br>(
2
分)
zh
ù
m<
/p>
ǎ
n
(
)
p
ú
f
ú(
)
3
、根据
语境,在划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
2
分)
夏正当之间,……正是一个、生命交替的旺季。
4
、品味下边描写秋之色的语句,仿照这个句式,发挥想象,写一写“冬之色
”
。
(
4
分)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仿写:冬之色为
5
< br>、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语文的世界里。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 商
场,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语文有关的问题。生活有多宽广,
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大;
生活有多精彩,语文的世界就有多丰富。各种文学作品,春联、广
告、店名、流行语等,都是语文世界的一
个部分。今天我班将举行《生活中的语文》综合
性学习活动,请你选择参加其中的一个组,并完成相应的任
务。
(
6
分)
(
1
)公益广告集锦组(
2
)新新词汇组
(
3
)精彩短消息集锦组(
4
)精彩店名举隅组<
/p>
(
5
)对联集
锦组
(
6
)校园
流行语收集组
(
7
< br>)口语方言荟萃组
(
8
p>
)网络语言荟萃组
(
9
)校园标语创作组
(
p>
10
)错别字门诊组
①你参加的是组,你认为你们的行动计划应该是:
(
3
p>
分)
②成果汇报时,你代表你们小组致开场白,你这样说:
(
3
分)
6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
的两项是(
)
(
)
p>
(
4
分)
A
、次
北固山下
/
次
第开花
B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
知
己知彼
.
.
.
.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学习好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C
、幸甚至
p>
哉
/
如获至
宝<
/p>
D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
妒
/
芳
香四溢
.
.
.
.
二、阅读
(
42
分)
(一)
(
8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7
至
9
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
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
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
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
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
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
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
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
4
分)
(
1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答:
(<
/p>
2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答:
8
、文
中的“物外之趣”具体指什么?请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
2
分)
答: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9
、阅读《童趣》后,你从少年的“我”身上学到了什么?(
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
12
分)
p>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0
至
13
题。
①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
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
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
溅的
火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p>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
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
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
活泼热闹
!
....
④“我在开花
!
”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
!
”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
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
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
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
是什么仙露琼浆
?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
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
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
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
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
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
⑧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
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
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
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
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
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的花,组成了万
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⑩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
/p>
10
、指出下面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4<
/p>
分)
活泼热闹:
别的一切: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写出紫藤萝树怎样的特征?(
2
分)
答:
12
、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
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
分)
答:
13
、揣摩下面的语句,说说它表
达的效果。
(
3
分)
<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学习好资料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
容,就要绽开似的。
答:
(<
/p>
三
)
(
16
p>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4
至
17
题
儿子的礼物
今年春节<
/p>
,
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用自己劳动的报酬买来的礼物——一块德
芙巧克力,就是我平时最喜欢却
舍不得买的那种。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
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儿子
20
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
。他在一家卡拉
OK
厅当服务员,从晚上
6
点干到午夜
12
点,第二天一早,
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许多茶杯,给客
人倒茶送水
、递吃递喝直至深夜,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识别和认出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
了做水果盘。两个月来,他没有向我透一点风,我唯一的感觉是,他瘦了。
儿子读中学时,用眼下父母们的标准衡量,他要属“不
及格”之列:一看电视就来劲,一翻书就打呵欠,
一到考场就发抖。
我对他嚷得最多的是:
“看看人家的孩子
!
父母这辈子不指望享你的福,
你总是自立于社会吧!”
每听到这样的话,儿子便垂头不语。现在回想,在这“激将”的后面实际是在发泄做父母的心理不平衡.捧着
p>
儿子的礼物,心不由地轻轻发痛,那么多冷言冷语,他全以宽容和理解消化了,没有怨怼,没
有疏远。只是悄
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
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幢房子,在意义
上没有区别。他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
分别收到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位亲人的
爱好他都点点滴滴想到了。真是难为他的细心和周到。儿子从小性格宽
厚,待人真诚,做
事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优点,过去我都忽略了,或者说漠视了,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
不记分数。
我感谢社会在
他第一次迈出脚时就给予他一个成功,并肯定他立足社会的能力,这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许
多失败记录的年轻人来,足以撑起他一生的自信。
也许。这才是他给我的最好礼物。
1
4
、说说本文标题“儿子的礼物”的双重含义。
(
4
分)
答:一是:二是:
15
、“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分数”“这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许多失败记录的年轻人来说”这二句中的
“成
绩单”分别指什么
?
(
4
分)
答:
(1)(2)
16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幢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这
句话
的理解。
(
4
分)
答:
17
、在有的家长心目中,考试分数
意味着一切,对此你有何看法
?
(
4<
/p>
分)
答:
(四)名著阅读(
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
至
20
题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18
、这两首小诗选自《繁星》
《春水》
,作者是。用作者
的话说,是将一些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
2
分)
19
、这两首小诗作者对母
爱的体现有哪双重内涵?(
2
分)
<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