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范围
激光扫描
共聚焦显微镜是采用激光作为光源,
在传统光学显微镜基础上采用共轭
< br>聚焦原理和
装置,
并利用计算
机对所观察的对象进行数字图象处理的一套观察、
分析和输出系统。把光学成像的分辨率
提高了
30%~40%
,使用紫外或可见光激
< br>发荧光探针,
从而得到细胞或组织内部微细结构的荧光图像,
在亚细胞水平上观
察生理信号及细胞形态的变化,成为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
学,药理学,
遗传学等领域中新一代的研究工具。
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
)的原理
从基本原理上讲
,
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现代化的光学显微镜
,
p>
它对普通光镜从技术
上作了以下几点改进
:
1
.
1
p>
用激光做光源因为激光的单色性非常好
,
光
源波束的波长相同
,
从根本上消除
了色
差。
1
.
2
采用共聚焦技术在物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了一个当中带有小孔的挡
板
,
将焦平面以外的杂散光挡住
,
p>
消除了球差
;
并进一步消除了色差
1
.
3
采用点扫描技术将样品分解成二维或三维空间上的无数点
< br>,
用十分细小的激
光束
(
点光源
)
逐点逐行扫描成像
< br>,
再通过微机组合成一个整体平面的或立体的像。
而传统
的光镜是在场光源下一次成像的
,
标本上每一点的图像都会受到
相邻点的
衍射光和散射光的干扰。这两种图像的清晰度和精密度是无法相比的。
1
.
4
用计算机采集和处理光信号
,
并利用光电倍增管放大
信号图
在共聚焦显微镜中
,
计算机代替了人眼或照相机进行观察、摄像
,
得
到的图像是数
字化的
,
可以在电脑中进
行处理
,
再一次提高图像的清晰度。而且利用了光电倍增
管
,
可以将很微弱的信号放大
,
灵敏度大大提高。由于综合利用了以上技术。可以
说
LSCM是显微镜制作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
是现代技术
发展的必然产物。
2
LSCM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
前
,
一台配置完备的LSCM在功能上已经完全能够取代以往的
任何一种光学
显微镜
,
它相当于多种制
作精良的常用光学显微镜的有机组合
,
如倒置光学显微
镜、紫外线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
(
PH
)
、微分干涉
差显
微镜
(
DIC
)
等
,
因此被称为万能显微镜
,
通过它所得到的精细图像可使其他
的显微镜图像无比逊色。
2
.
1
观察活细胞、活组织LSCM在不损伤细胞的前提下
,
对活组织、活细胞进
行观察和测量,这不仅省去了繁琐的样品前期处理过程
(
如脱水、脱蜡、染色等
);
而且观察过的样品还可以继续用于其他的研究。
这种功能对于细胞培养、
转基因
研究尤为重要。这可以说是LSCM最大的优势。
2
.
2
生化成分精确定位观察配合专用的分子探针
,
对于要检测的成
分不仅可以定
位到细胞水平
,
还可以定
位到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
2
.
3
动态
观察在同一样品平面上随时间进行连续扫描
,
就可分析细胞结构
、
内含、
和标记等动力学变化。
目前在
这方面做得最多的是使用LSCM观察心肌或平滑
肌细胞内游离钙、钠、钾离子浓度或p
H的动态变化。
2
.
4
数据
、
图像的数字化用计算机代替了普通的照相机
,
得到的图像是数字化的
,
可及时输出或长期储存
,
而且还可进一步加工处理。
2
.
5
定量
测量首先应用专一的荧光探针对样品进行染色
,
样品的荧光强度
和所测
成分的含量呈正比
,
如果其余条
件固定
,
通过对比各组样品之间的荧光强度值
< br>,
可
得出特定成分的含量比。
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
c
AMP
在体测量为例)
3
.
1
样品制备
3
.
1
.
1
切片
实验标本要求单层
,并能很好地贴附在样品池中。所以,组织标
本无论是石蜡切片还是冰冻切片,
均为越薄越好。
常用的贴附剂有:
多聚赖氨酸,
伴刀豆球蛋白,蛋清,琼脂明胶
cell-Tak,
vectabond
等。
3
.
1
.
2
培养细胞
培养细胞可以满足要求,如果用购置仪器
时所带的薄底培养
瓶进行培养则更佳
3
.
1
.
3<
/p>
激光共聚焦观察样品处理注意事项
首先
要尽量保持生物材料的天然状态,
避免赝像、
变形和失真,
p>
因此须将生物材
料做固定处理;
制片必须薄
而透明,
才能在显微镜下成像,
除将材料切成薄片或
通过轻压或其他手段使之分散外,
还需采用其他方法使它透明和染色,
p>
以便更好
地观察到结构的细节。需长期
保存的制片,
还应进行脱水和封固。
显微制片法一般包括切片法、
整体封片法、
涂片法和压片法
4
类。
3
.
2
荧光探针的选择
荧光探针的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仅美
国
Molecular Probes
公司就可提供
1800
多种
荧光探针
[
3
,每年该公司还不断推出新的荧光探针。通常每项检测内容或被测物
< br>质都有几种或几十种有关的或特异的荧光探针。
选择合适的荧光探针是有效地进<
/p>
行实验并获取理想实验结果的保障。荧光探针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现有仪器所采用的激光器。如我校购进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p>
(ACAS
ULTMA312
,美国
p>
Meridian
公司产品
)
采用氩离子激光器,激发波长为
351
~
364nm
,
488nm
,
514nm
,可激发多种荧光探针;
(2)
荧光探针的光稳定性和光漂
白性。
在进行荧光定量和动态荧光监测时,
要求荧光探针有较好的光稳定性越高
越好,
也可通过减少激光扫描次数或降低激光强度的方法,
< br>来减轻光漂白的程度。
但在进行膜流动性或细胞间通讯检测时则需要荧光探针既有
一定的光稳定性又
要有一定的光漂白性;
(3)
荧光的定性或定量。仅做荧光定性或仅是观察荧光动
态变化时,
选择单波长激发探针,
无需制作工作曲线。
做定量测量
时最好选用双
波长激发比率探针,利于制定工作曲线;
(4)<
/p>
荧光探针的特异性和毒性。尽量选
用毒性小、特异性高的探针;<
/p>
(5)
荧光探针适用的
pH
。大多数情况下细胞的
pH
在生理条件下,但当
p>
pH
不在此范围时,考虑适用该环境
pH<
/p>
的荧光探针是有必
要的。同时应注意染液自身的
< br>pH
值会影响带电荷的荧光探针与胞内组份之间的
结合,
因此在染液的配备时需加以考虑。
不同的荧光探针在不同标本
的效果常有差异,
除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外,
有条件
者应进行染料的筛选,
以找出最适的荧光探针。
此
外,
许多荧光探针是疏水性的,
很难或不能进入细胞,需使用其
乙酰羟甲基酯
(acetoxymethyl,AM)
形式,也
就是
荧光探针与
AM
结合后变成不带电
荷的亲脂性化合物方易于通过质膜进入细胞,
在细胞内荧光探针上的
AM
被非特异性酯酶水解,去掉
AM
后的荧光探针不仅
可与细胞内的靶结构或靶分子结合且不易透出质膜,从而能有效的发
挥作用。
3
.
2
.
1
细胞内游离钙
美国分子公司提供的钙荧光探针有
20
多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常用的有
Fluo-3
、
Rhod-1
、
Indo-1
、
Fura-2
等,前两者为单波长激光探针
,利用其单波长
激发特点可直接测量细胞内
Ca2+
动态变化,为钙定性探针;后两者为双波长激
发探针,利用其双波长激发特
点和比率技术,能定量细胞内[
Ca2+
]
i
,为钙定
量探针
3
.
2
.
< br>2 DNA
和
RNA
核酸的荧光探针有
50
多种[
< br>2
],用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主要有
Acridi
ne
Orange(
吖啶橙,
AO)
、
Propidium Iodide(
碘化丙啶,
PI)
。
3
.
2
.
< br>3
膜电位
DiBAC4(3
)
为最常用的膜电位荧光探针[
5
],
DiBAC4(3)
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慢
反应染料。
该探针本身无荧光,
当进入细胞与胞浆内的蛋白
质结合后才发出荧光,
测量时要求细胞浸在荧光染料中。
当细胞
内荧光强度增加即膜电位增加示细胞去
极化;反之,细胞内荧光强度降低即膜电位降低示
细胞超极化。
Rhodamine 123
主要用于线粒体膜电
位测量
[
6
]
。
Rhodamine123
是一种亲脂性阳离子荧光探针,<
/p>
当线粒体膜内侧负电荷增多时,荧光强度增加,与
DiBAC4(
3)
的表示形式相反。
3
.
2
.
4
pH
值
常用于偏中性
pH
即细胞胞浆
pH
检测的荧
光探针有
SNARF
类
(SNARF-
1SNARF-calcein)
、
SNAFL
类
(SNAFL-1
、
SNA
FL-calcein)
、
BCECF
等,
这些探针均为疏水性探针,需使用其
AM
< br>形式。
FITC-dextran
则适用于
pH
范围
4
~
6
之间[
7
],如溶酶体<
/p>
pH
的检测,该探针也不能透过质膜,但可通过细胞
胞饮作用进入溶酶体,因此应选择分子量稍小的
Dextran(
葡聚糖
)
。
3
.
2
.
5
细胞内活性氧基
活性氧
(active oxygen species)
p>
可影响细胞代谢,与蛋白质、核酸、脂类等发生反
应,
有些反应是有害的,
因此测量活性氧在毒理学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
根据检
测活性氧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荧光探针。常用荧光探针有
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2
,
7-
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
H2DCFDA)
[
2
],
其原理是不发荧光的
H2DCFDA
进入细胞后能被存在的过氧
化物、氢过
氧化物等氧化分解为
dichlorofluore
scein(DCF)
而产生荧光,其反应灵敏到
10-12m
ole
水平,荧光强度与活性氧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3
.
2
.
6
细胞间通讯
激光扫描
共聚焦显微镜可采用荧光光漂白恢复
FRAP
技术检测细胞缝隙
连接通
讯,该方法的原理是一个细胞内的荧光分子被激光漂白或淬灭,失去发光能力。<
/p>
而临近未被漂白细胞中的荧光分子可通过缝隙连接扩散到已被漂白的细胞中,
荧
光可以逐渐恢复。
由于光漂白过程是不可逆的,<
/p>
因此可通过观察已发生荧光漂白
-
-
-
-
-
-
-
-
-
上一篇:汽车品牌分类大全共35页文档
下一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