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经验经方药证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8 05:15
tags: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underground)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经验经方药证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经验每年的夏至时节,在山坡溪边、


桑田等阴湿处 ,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翠绿的小草,长而细的叶


柄,开始是一片叶子,以后变为

< p>
3


片,花苞特别长,开白色


的小花。这种小草就叫 半夏。“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


半夏就是根据其生长时节而命名的。



半夏的药用部分是它的根茎,圆圆的,犹如小芋头,所以,


江南一带的老百姓又叫它野芋头、老和尚头等。



半夏味辛辣,粉嗅之呛鼻,嚼之发黏。



生半夏有毒,中毒症状为口舌麻木,胃部不适,口腔咽喉及


舌部烧灼疼痛,肿胀、流涎 、恶心及胸前压迫感,音嘶或失


音,呼吸困难,痉挛甚至窒息。所以,民间又称半夏为蝎 子


草。


中医认为生姜、


蛋清、


白蜜、


甘草等可解半夏毒。


据说,


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曾治疗一位天童寺的小和尚,忽然声哑


来诊,以手指喉抚 胸,作无可奈何状。陪同来诊的和尚说他


在山上看笋,见山中鲜草鲜果必欲食。范文虎断 为生半夏中


毒,以生姜


3


钱、白蜜


2


匙煎汤服之,


3


服而瘥。所以,药


房使用的半夏,


都为经过用生姜、

< p>
明矾等炮制加工过的半夏,


处方名制半夏、法半夏等。


半夏入药的历史悠久,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


。汉代半 夏


已经作为重要药物应用于临床,


《伤寒论》

< br>、


《金匮要略》中


使用半夏达


4 2


方。



1


药证



半夏主治呕而不渴者。



古时候呕吐分 论,有声无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半夏


所主治的就是那些呕恶有声的恶心与呕吐。 半夏为中医称为


治呕的圣药。


《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 p>
(


半夏、生姜


)


及大半夏 汤


(


半夏、人参、蜜


)


,均用于呕吐。许多加减法也提示半夏止


呕。如厚朴七物汤条下有“眍者加半夏 五合”,竹叶汤条下有


“呕者,


加半夏半升”,


白术散条下有“心烦、


吐,


痛不能食饮,


加细辛一两,


半夏大者二十枚”,


以上加减均可见半 夏主治呕


吐。



但是,按照张仲景的经 验,并非所有呕吐均使用半夏,仲景


提出必须是呕而不渴。如小半夏汤主治“呕家……不 渴”。所


谓的不渴,为口腔无明显干燥感,也没有明显的口渴感,甚

至经常泛吐清稀的唾液或胃内水液,其舌面也可见湿润的黏


腻的舌苔。相反,如果患 者有严重的口渴感,或者舌面干燥


无津,虽然有呕吐,也不宜使用半夏。例如,


《伤寒论》中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根汤


(


柴胡、甘草、人参、黄芩、生姜、大


枣、栝楼根


)


治“疟病发渴者”,因为病人口渴,而去半夏。这


是张仲景使 用半夏的原则。



半夏兼治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等症。


《伤寒论》有半夏散及汤


(


半夏、甘草、桂枝


)


治“少阴病,咽


中痛”(313

< br>条


)


。苦酒汤


(


半夏、苦酒、鸡子白


)


治疗失音,所

< br>谓“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312



)


。用半夏厚


朴汤


(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干苏叶


)


治疗“妇人咽中如有< /p>


炙脔”的咽喉异物感。



2


应用



(1)


以恶心呕吐为主诉的疾病,如神经性呕吐、肠粘连、幽门


梗阻、十二指肠壅积症、妊娠呕 吐、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等,


常配伍生姜,方如小半夏汤。



小半夏汤是止呕的基本方。


《金匮要略》



“诸呕吐,


谷不得下


者,小半夏汤主之 。”《类聚方广义》


:“诸病呕吐甚,或病人


恶汤药,呕吐恶心 ,不能服对证方者,皆宜兼用此方。”半夏


止呕,生姜也止呕,而且,半夏有小毒,而中 医传统经验认


为生姜能解半夏毒。所以,小半夏汤的配伍是比较安全的。


目前市售半夏均用生姜汁加工过,所以,我们在处方上写的


饮片商品名“姜半夏 ”或“制半夏”,实际上就是小半夏汤。



对神经性呕吐除使用 半夏以外,还要配合心理疏导。据说,


现代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临床曾治一反胃病者,一 闻药


味.立即作呕。蒲老深思后,以小半夏汤加红糖治之。他首


先向病家解释说这不是“药”,而是生姜红糖汤。其次说药后


两脚心可能要发烧,如果脚 心发热,病就痊愈。病者服后,


用意于两脚心,结果一口也没呕,待药力发挥作用后,反 胃


呕吐就此止住。



(2)

< p>
以恶心呕吐、眩晕、心悸为特点的疾病,如内耳眩晕症、


偏头痛、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等,常配伍茯苓、生姜、甘


草等,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半夏白术 天麻汤等。



小半夏加茯苓汤


(


半夏、生姜、茯苓


)


的止呕作用明显。近代< /p>


名医张锡纯曾治疗一位英国医生患顽固性呕吐,患者不能进


食物多 日,日本医生和美国医生共同会诊,呕吐依然不止,


以为不救,遂决死生于张,张用半夏 加茯苓生姜,一二服后


奇效忽显,数日后竟然康复。令洋大夫赞叹不已。张锡纯所


用的妙方,就是《金匮要略》中的小半夏加茯苓汤。根据近


代无锡名医 张聿青的经验,


本方对呕吐痰水的效果最好。


《张


聿青医案》记载:停饮呕吐,呕出物为黏痰涎水,且二便不


利,脉象沉弦者, 用制半夏


2



(6g)


,云茯苓


8



(24g)


,老


生姜


1



(3g)


,配来复丹


1


(3g)


,药汁送下获愈。此外,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口中涌吐清涎,或口中常有唾液黏腻,


时常恶心者也有效。



有人用本方治疗妊娠呕吐,指出以心下不适,动悸,稍有眩


晕为指征,宜冷服。但应当指出,动物试验证明,半夏具有


显著的胚胎毒 性,可导致流产及致畸,所以,妊娠期慎用为


宜,尤其是不宜大剂量长期使用。



温胆汤


(


半夏、茯苓 、陈皮、甘草、枳实、竹茹、生姜、大枣


)


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加 橘皮、竹茹、枳实、甘草、大枣而成。


除治疗恶心呕吐以及眩晕心悸外,还能治疗易恐惧 、夜多恶


梦、胸闷腹胀、便秘等。现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伴有眩晕、

失眠者。如果面红、口苦者,可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现


代名中医蒲辅周先生治疗 冠心病,常常用加减十味温胆汤:


西洋参


3g

< br>,茯神


6g


,枣仁


9g


,远志


3g


,九菖蒲


2



5g


,法


半 夏


6g


,橘红


4



5g


,枳实


(


)3g


,竹茹


3g


,川芎


2



5g

< p>


丹参


4



5g


,柏子


(


< p>
)6g


,大枣


3


枚。主治 冠心病见胸闷气


短,胸痛彻背,心慌心跳,汗出,头晕头痛,睡眠不佳,唇


紫,舌淡苔薄黄腻,脉沉细涩者。



半夏白术天麻汤


(


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术、天麻、生

< br>姜、大枣


)


主治恶心呕吐、眩晕而大便不成形者。李东垣 说:


“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虚风内作,非


天麻不能除。


”本人经验,


本方尤其以体形比较肥胖者为适宜 。



(3)


呕吐呈慢性化,患者全身状 况差的疾病,如肿瘤、慢性胃


病、神经性呕吐等,常配伍人参或党参、甘草、干姜、红枣


等。方如大半夏汤。



大半夏汤由半夏 、人参、蜜组成,原治疗胃反呕吐者。方中


半夏用量最大,


达< /p>


2L



主治“胃反呕吐者”。

< p>
胃反,


也是呕吐,


只不过是呈慢性化的呕吐。由于 长期的呕吐,不能进食,病


人必定消瘦,


所以,


《外台秘要》


说本方治“呕、


心下痞硬者”。


心下痞硬者,多见于赢瘦之人。有报道本方治疗一枪伤腹部


手术,因肠粘 连先后


6


次手术。但经常腹痛呕吐,迁延十多

< br>年,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干结


7-8



1


行。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5: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78803.html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经验经方药证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