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2012
—
2013
学年
第二学期
微观经济学
期末试卷
(A)
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
分)
1
B
11
B
2
D
12
C
3
B
13
B
4
C
14
B
5
C
15
C
6
C
7
A
8
B
9
C
10
D
二、判断题(对的打
“
√
”
,错的打
“
×
”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
需
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
关商
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
变化百分之一
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
、
替
代效应
替
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
进而由商品的
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3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
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
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
间的差额。
4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
中所使用的各种
精选
生产要素的数量
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
p>
6
分,共
24
分)
1
、简述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动的
区别,并作图以示其区别。
答:
供给
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
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
供
给量组合点沿供给曲
线的运动。
(2
分
)
如图
1
中同
一供给曲线上的点从
A
移至
B
,从
A
移至
C
。
(0.5
分
)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如厂商
的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
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
的预期的变化等,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在几何
图形中表现为供
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2
< br>分
)
如图
2
中供给曲线从
S
0
移至
S
2
,
从
S
0
移至
S
< br>1
。
(0.5
分
)
B
图
1
S
1
P
C
A
P
S
0
S
2
Q
图
2
Q
2
、用文字及公式叙述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p>
答: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为,在一定的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
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
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消费者这的均衡点上
,消费者愿意用一
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
场上用一
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数量。
(答一
个要点即可,
4
分)
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用公式可表示为
P
1
X
1
+
P
2
X
2
=
I <
/p>
MRS
12
=
P
1
/
P
2
p>
其中
MRS
12
表示商品
1
对商品
2
的边际替代率,
P
1
、
P
2
分别表示商品
p>
1
、商品
2
的价格
,
X
1
、
X<
/p>
2
商品
1
、
p>
2
的数量,
I
表示
预算收入。
(
2
分)
< br>
3
、叙述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答: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
(1
分<
/p>
)
,在短期生产中
(1
< br>分
)
,假设生产要素的
价格是固
定不变的
(1
分
)
,
当企业生产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低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
/p>
该产品的产量所带来的成本增量即边际成本是递减的
(1
分
)
;
当企业生产的某
种商
精选
品的数量高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产品的产量所带来的成本增量即边际成本是
递增的。
(
2
分
)
4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是什么?
<
/p>
答: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包括:第一,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
别的同种产品,
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
分
)
第二,
< br>一个生产
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
,不会
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
/p>
响;
(2
分
)<
/p>
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
易。
(2
分
)
五、计算题(
27
分)
1
、
(
4
分
< br>)
已
知
某
企
业
的
短
期
成
本
函
数
p>
S
T
C
=
0
.
8
Q
3
-
1
6
< br>Q
2
+
1
0
0
Q
+
5
0
,
求
最
p>
小
的
平
均
可
变
成
本
值
。
< br>参
考
答
案
:
由
短
期
总
成
本
函
数
p>
可
得
,
T
V
C
=
0
.
8
Q
3
< br>-
1
6
Q
2
+
1
0
0
Q
(
1
分
p>
)
;
再
根
据
平
均
成
本
定
义
可
< br>得
,
A
V
C
=
T
V
C
/
Q
=
p>
0
.
8
Q
2
-
1
6
Q
+
1
0
< br>0
(
1
分
)
;
A
V
C
最
小
值
的
p>
一
阶
条
件
是
d
A
V
C
/
d
Q
< br>=
0
,
即
1
.
6
Q
-
1
6
=
0
p>
,
解
得
Q
=
1
0
,
从
而
得
出
< br>最
小
平
均
可
变
成
本
为
A
V
C
=
p>
0
.
8
*
1
0
2
-
1
6
*
< br>1
0
+
1
0
0
=
2
0
(
2
分
)
p>
。
2
、
(
9
分
)
厂
商
的
< br>短
期
生
产
函
数
Q
=
7
2
L
+
1
p>
5
L
2
-
L
3
,
其
中
Q
和
L
< br>分
别
代
表
一
定
时
间
内
的
产
量
和
p>
可
变
要
素
的
投
入
量
,
求
:
< br>(
1
)
M
P
L
及
A
P
L
的
函
数
p>
。
(
2
)
L
投
入
量
为
多
大
< br>时
,
M
P
L
将
开
始
面
临
递
减
?
p>
(
3
)
该
厂
商
的
最
大
产
量
< br>是
多
少
?
为
达
到
这
个
最
大
产
量
p>
值
,
L
的
投
入
量
应
为
多
少
?
< br>
参
考
答
案
:
(
1
)
根
据
p>
厂
商
短
期
生
产
函
数
、
边
际
产
< br>量
定
义
和
平
均
产
量
定
义
,
可
得
p>
:
M
P
L
=
7
2
+
3
0
L
< br>-
3
L
2
,
A
P
L
=
7
2
+
1
p>
5
L
-
L
2
;
(
3
分
)
(
< br>2
)
当
边
际
产
量
M
P
L
对
L
p>
的
导
数
等
于
零
,
即
3
0
-
6
< br>L
=
0
,
可
得
L
=
5
,
边
际
产
p>
量
最
大
。
因
此
,
当
可
变
要
素
< br>投
入
量
L
=
5
时
,
边
际
产
量
M
p>
P
L
开
始
面
临
递
减
;
(
3
分
< br>)
(
3
)
当
边
际
产
量
M
P
L
p>
=
0
时
,
总
产
量
达
到
最
大
值
< br>,
即
7
2
+
3
0
L
-
3
L
2
=
p>
0
,
求
得
L
=
1
2
,
厂
商
最
< br>大
产
量
为
1
2
9
6
。
(
3
分
)
p>
3
、
(
1
1
分
)
完
全
竞
< br>争
行
业
中
某
厂
商
的
成
本
函
数
为
p>
T
C
=
Q
3
-
6
Q
2
+
3
0
< br>Q
+
4
0
,
试
求
:
(
1
)
假
p>
设
产
品
价
格
为
6
6
元
,
利
润
< br>最
大
化
时
的
产
量
及
利
润
总
额
。
p>
精选
-
-
-
-
-
-
-
-
-
上一篇:何凯文微信长难句
下一篇:LTE中高级人员面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