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文阅读【一】
(一)一个美丽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那帖子的大概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
1
分。还有一
道连线题,
左边竖列的
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
右边竖列的是“1
吨”“
2
公斤”“3
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
< br>克”之间连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
一段话,这段话
是不计分的。毛毛的那段话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
砖头不
要太重,每块砖只有
3
克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
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
用红笔在旁边加了
1
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
1
分。你得了满分——爱
心满分。祝贺你!”
<
/p>
爱心满分!
这句话,
深深打动了我。
p>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毛毛呢?天真,
孝顺,
联想丰富??
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与挚爱
。那么,又用什么词语来
形容那位老师呢?耐心,智慧,善解人意??一个多么可敬的老
师,是她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天
堂,
是她为孩子的爱心增添了
光明的亮度。
(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
老师也跟着存心“错
误”了下去,一道连线对接起来的,也许是两颗同样纤细
质朴的善良的心??
<
/p>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让我鼻子发酸的故事: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
师,
让学生以“我的理想”
为题写一篇作文。有一个学生是这样
写的:“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就告诉
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
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
当科学家,也不想
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
也怕。听
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作文刚好一页,
字歪歪斜斜的。那一页,老师没有给分,只是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接着,我将自己想成了这
个“怪”孩子的老师。当我看到这篇作文,会不会感动呢?说实在
的,此时此刻,我真的
也想像毛毛的老师那样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这篇作文上画一个红红的勾,
倾心聆听一次
孤儿寡母的爱与哀愁,
轻轻地抚摸一下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创痕,
拓宽一个孤寂孩童爱
的出口。
《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
,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而我想说的是,我爱那个
在艰难的生活夹缝中仍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爱那个在无邪的心灵前
深深凝视的老师,我喜
欢那个美丽的错误??
1.<
/p>
联系全文看,本标题“一个美丽的错误”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
第三
段中用括号括起来的句子“学生故意犯了一个错误”从文中看,毛毛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
误?这个“错误”究竟美在那里?(用自己的话回答)
3.
一个
美丽的“错误”在文中第一个故事已经交代清楚,
,
可作者又引
入了第二个有关作文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有什么内在联系?作者这样安排的用用意什么?
(二)泪水中收获力量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
??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
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
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
中国,
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
悲伤让我
们痛
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
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
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
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
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
5
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
2
天下午,
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
黄惠兰和几
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
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
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
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
因为她相信,
直升机总会再来的。
p>
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
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
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
生,用来提醒自己,生
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
100
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
150
小时的虞锦华、
164
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
生命奇迹
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
放弃过生的希望。
同样不言放弃的,
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
找生命的救援人员,
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
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
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
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
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
,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
p>
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
一支由
20
多辆“标致
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问,
是车友会
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
,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
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
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
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
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
彼此疏远,
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
在灾难袭
来的时
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p>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