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夯实法可适用于以下哪几种地基土
?
(A)
松砂地基
(B)
杂填土
(C)
淤泥
(D)
淤泥质土
(E)
饱和粘性土
(F)
湿陷性黄土
2
、排水堆载预压法适合于
:
(A)
淤泥
(B)
淤泥质土
(C)
饱和粘性土
(D)
湿陷黄土
(E)
冲填土
3
、对于饱和软粘土适用的处理方法
有
:
(A)
表层压实法
(B)
强夯
(C)
降水预压
(D)
堆载预压
(E)
搅拌桩
(F)
振冲碎石桩
4
、对于松砂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
:
(A)
强夯
(B)
预压
(C)
挤密碎石桩
(D)
碾压
(E)
粉喷桩
(F)
深搅桩
(G)
真空预压
(H)
振冲法
5
、对于液化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
:
(A)
强夯
(B)
预压
(C)
挤密碎石桩
(D)
表层压实法
(E)
粉喷桩
(F)
深搅桩
(G)
真空预压
(H)
振冲法
6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适用的处理
方法有
:
(A)
强夯法
(B)
预压法
(C)
砂石桩法
(D)
换填垫层法
(E)
水泥土搅拌法
(F)
石灰桩法
(G)
真空预压
(H)
振冲法
(I)
土
(
或灰土
)
桩
法
7
、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功能有
:
(A)
排水作用
(B)
隔离作用
(C)
反滤作用
(D)
加筋作用
(E)
置换作用
8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位移是土钉和加筋土挡墙发挥作用的前提;
(B)
土钉和加筋土挡墙的施工顺序是相同的;
(C)
土钉和加筋土挡墙均为原位加筋技术;
(D)
土钉和加筋土挡墙均包含了灌浆技术。
9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土钉长度绝大部分和土层相接
触,而土层锚杆则通过在锚杆末端固定的长度传递
荷载。
(B)
土层锚杆在安装后便于张拉,
土钉则不予张拉,在发生少量位移后才可发生作用。
(C)
土钉和土层锚杆均为预应力状态。
(D)
土钉安装密度很高,单筋破坏的后果未必严重。
10
、可有效地消除或部分消除黄土
的湿陷性的方法有:
(A)
砂垫层
(B)
灰土垫层
(C)
碎石桩
(D)
强夯
(E)
灰土桩
11
、土钉适用于以下哪些土体?
(A)
粘性土
(B)
粉性土
(C)
级配不良的砂土
(D)
软土
(E)
黄土类土
< br>12
、在所学的加固方法中,哪些方法可以形成防渗帷幕?
(A)
换填法
(B)
化学加固法
(C)
挤密法
(D)
排水固结
13
、如图搅拌桩设计方案
(1)
置换率为
:(A)10%
(B)17% (C)20%
(2)
桩土应力比为:
(A)3.2
(B)16 (C)20
(3)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f
sp
(
?<
/p>
=1)
为
:(A)110.6kPa
(B)97.6kPa (C)284kPa
(4)
压缩
模量
E
sp
为:
(A)6.1MPa (B)12.5MPa (C)17.75MPa
14
、某
复合地基,桩截面积为
A
p
,以边长为
L
的等边三角形布置,则置换率为:
(A)
A
p
/
L
2
(B)1.15<
/p>
A
p
/
L
2
(C)1.5
A
p
/
L
2
15
、某复合地基,桩径为<
/p>
d
,以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布置,则置换率为:
(A) 0.78
d
2
/
L
< br>2
(B)
d
2<
/p>
/
L
2
(C)1.15
d
2
/
L
2
16
、某复合地基,桩径为
d
,以
纵向间距
s
1
和横向间距
s
2
的矩形布置,则置换率为:
(A) 0.78
d
2
/
s
1
s
2
(B)
d
2
/
s
1
s
2
(C)1.15
d
2
/
s
1
s
2
E
s
桩径
0.7m
1.5x3=4.5m
E
p
=80MPa
1.5x3=4.5m
=5MPa
f
s
=80kPa
17
、一小型工程采用振冲置换法碎
石桩处理,碎石桩桩径为
0.6m
,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
p>
1.5m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
1
20kPa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
002)
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
(
桩土应力比取
n=3)
(A)145kPa
(B)155kPa
(C)165kPa
(D)175kPa
18
、某工程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处
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f
sk
=3
39kPa
,桩的承载力特
征值
f
p>
pk
=910kPa,
桩径为
2m,
桩中心距为
3.6m
,梅花形布置。桩、土共同工作时的强度发挥
系数均为
1
,求得的处理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f
s
pk
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450kPa
(B)485kPa
(C)499kPa
(D)522kPa
19
、某天然地基土体不排水抗剪强
度
c
u
为
23
.35kPa
,地基极限承载力等于
5.14
< br>c
u
,为
120kPa
。
采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
碎石桩极限承载力
可采用简化公式估计,
p
pf
=25.
2
c
u
。
碎石
桩梅花形布桩,桩径为
0.80m
,桩中心距为
1.40m
。设置碎石桩后桩间土不排水抗剪强
度为<
/p>
25.29kPa
。破坏时,桩体强度发挥度为
< br>1.0
,桩间土强度发挥度为
0.8
。问:
(1)
碎石桩复合地基置换率为:
(A)m=0.30 (B)m=0.26
(C)m=0.33 (D)m=0.59
(2)
碎石桩极限承载力为:
(A)
p
pf
=588kPa
(B)
p
pf
=613kPa
(C)
p
pf
=637kPa
(D)
p
pf
=490kPa
(3)
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为:
(A)
p>
p
cf
=264kPa
(B)
p
cf
=282kPa
(C)
p
cf
=258kPa
(D)
p
cf
=243kPa
20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散体材料桩桩体极限承载力主
要取决于桩侧土体所能提供的最大侧限力。
(B)
散体材料桩在荷载作用下,桩体发生鼓胀,桩周土进入塑性状态。
(C)
散体材料桩的单桩承载力随桩长的增大而增大。
(E)
散体材料桩可通过计算桩间土
侧向极限应力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
21
、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复合地基沉降包括加固区沉降和下卧层沉降。
(B)
计算加固区沉降时可将加固区视为均一化复合土层或分
层均一化复合土层。
(C)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时,其附加应力从基底开始扩散。
(E)
加固区沉降和下卧层沉降计算均可采用分层总和法。
22
、换填法中粉质粘土垫层和灰土
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
:
(A)
最优含水量
w
op
?
4%
(B)
最优含水量
(C)
最优含水量
w
op
?
2%
(D)
最优含水量
w
op
?
10%
23
、换
填法中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
(A)
最优含水量
w
op
?
p>
4%
(B)
最优含水量
(C)
最优含水量
w
op
?
< br>2%
(D)
最优含水量<
/p>
w
op
?
10%
24
、垫层的主要作用有:
(A)
提高地基承载力
(B)
减少沉降量
(C)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D)
防止冻胀
(E)
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25
、当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若
基底宽度为
10.0m
,在基底下铺厚度为
2.0m
的灰土垫层。
为了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
垫层底面宽度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
问至少应超出下列
哪一个数值
?
(A) 0.6m
(B)1.2m
(C) 1.8m
(D)2.3m
26
、各种材料的垫层设计都近似的按哪种垫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
(A)
土垫层
(
B
)粉煤
灰垫层
(
C
)干渣垫层
(
D
)砂垫层
27
、某建筑物矩形基础,长
1.2m
,宽
1.2m
,埋深
1.0m
,上部荷载作用于基础底面的荷载为
144kN
,允许沉降为
25cm
,基础及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
20kN/m
3
p>
,地下水埋深
1m
,场地地
层分布如图。采用砂垫层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砂垫层的厚度为
1m
,应力扩散角为
25
,承载
力为
160kPa,
压缩模量为
p>
20MPa
。
(
1
)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为
: (A)57.4kPa (B)32.3kPa (c)68.9kPa
15.6kPa
(
2
)垫层自身的沉
降为
: (A)3.99mm (B)3.38mm (C)4.27mm
(D)2.94mm
(
3
)下卧层沉
降为
: (A)18.9mm (B)21.3mm (C)15.6mm
(D)24.8mm
深度
(m)
(
垫层底面以下
)
0
2.0
4.0
6.0
1.0
0.55
0.31
0.21
附加应力系数
0
1m
1m
1m
杂填土
1m
?
1
=
18.0kN/m
3
淤泥质粘土
重度
?
2
=
17.0kN/m
3
承载力
f
ak
p>
=50kPa
压缩模量
E
s
=5MPa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深度为
6m
28
、在
排水系统中,属于水平排水体的有:
(
A
)普通砂井
p>
(
B
)袋装砂井
(C)
塑料排水带
(D)
砂垫层
29
、竖向排水体在工程中的应用有:
(A)
普通砂井
(B)
砂垫层
(C)
袋装砂井
(D)
塑料排水带
30
、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的作用有:
(A)
提高承载力
(B)
减少沉降
(C)
提高稳定性
(D)
复合地基
(E)
加筋
31
、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下列哪些地基土
?
(A)
淤泥
(B)
淤泥质土
(C)
泥炭土
(D)
冲填土
(E)
有机质土
(F)
砂性土
32
、预压法加固下列哪些地基时可不设置竖向排水体
?
(A)
软土层厚度小于
4m
(B)
软土层厚度超过
4m
(C)
软土层含较多薄粉砂夹层
(D)
真空预压工程
33
、排水固结法中哪些方法适用于
处理很软弱的饱和粘性土地基
?
(A)
降低地下水位法
p>
(
B
)真空预压法
(
C
)电渗法
(
D
)堆载
预压法
(
p>
E
)超载预压法
34
、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有哪些方面
?
(A)
薄膜上面承受等于薄膜内外压差的荷载
(B)
地下水位降低,相应增加附加应力
(C)
封闭气泡排出,土的渗透性加大
(D)
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35
、理论上
,
真空预压法可产生的最大荷载为:
(A)50kPa (B)75kPa (C)80kPa
(D)100kPa (E)120kPa
36
、工程实际中
,
真空预压法可产生的最大荷载约为:
(A)50kPa (B)70kPa (C)85kPa
(D)100kPa (E)120kPa
37<
/p>
、下列哪一种或几种预压法不需控制加荷速率
?
(A)
砂井堆载预压
(B)
堆载
(C)
砂井真空预压
(D)
降水预压
(E)
超载预压
< br>38
、下列哪一种或几种预压法为正压固结
?
哪一种或几种预压法为负压固结
?
(A)
砂井堆载预压
(B)
堆载预压
(C)
砂井真空预压
(D)
降水预压
(E)
超载预压
39
、排水固结法的设计原则为:
(A)
加固期限尽量短
(B)
固结沉降要快
(C)
充分增加强度
(D)
注意安全
< br>40
、砂井地基固结度包含以下哪几个部分
?
(A)
竖向排水固结
(B)
向内径向排水固结
(C)
瞬时加荷条件下的固结
(D)
逐渐加荷条
件下的固结
(E)
向外径向排水固结
41
、塑料排水带的宽度为
100mm
,厚度为
5mm
,则其当量换算直径
(
换算系数取
1.0)
为:
(A)25.2mm (B)66.8mm
(C)33.4mm (D)50.4mm
42
、排水竖井的直径为
200mm
,采用间距为
1.5m
的等边三角形布置,则竖井的有效排水直
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1.5m
(B)1.6m (C)1.7m (D)1.8m
43
、塑料排水带的宽度为
100mm
,厚度为
5mm
,采用间距为
2.
0m
的正方形布置,则其有效
排水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2.0m (B)2.1m (C)2.15
(D)2.25m (E)2.3m (F)2.35
< br>44
、有一饱和软粘土层,厚度
H
=
8m
,压缩模量
E
s
=1.8MPa,
地下水位与饱和软粘土层顶面
p>
相齐。
先准备分层铺设
1m
砂垫层
(重度为
18kN/m
3
)
,
施工塑料排水板至饱和软粘土层
底面。
然后采用
80kPa
大面积真空
预压
3
个月,固结度达到
80
%。
(沉降修正系数取
1.0
< br>,附加应
力不随深度变化)
1
、地基最终固结沉降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
(A)36cm
(B)44cm
(C)50cm
(D)55cm
2
、软粘土层的残余
沉降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
(A)7cm
(B)9cm
(C)10cm
(D)11cm
45
、
地基土为淤泥质粘土层
,
固结系数
C
v
k
v
?
2
.
2
?
10
?
7<
/p>
?
1
.
1
?
10
?
3
cm
2
/
s
,
C
h
?
8
.
5
?
10
?
4
cm
2
/
s
,
渗透系数
cm
/
s
,
k
h
?
1
.
7
?
10
?
7
cm
/<
/p>
s
,受压土层厚度
28m
,采用塑料排水板(宽度
b
=
100mm
,厚度
?
=
4.5mm
)竖井,排水板为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
1
.1m
,竖井底部为不透
水粘土层,竖井穿过受压土层。采用真
空结合堆载预压方案处理。真空预压的荷载相当于
80kPa
,
堆载预压总加载量为
120kPa
,分两级等速加载。其加载过
程为:
真空预压加载
80kPa
p>
,预压时间
60d
。
第一级堆载
60kPa
,
10d
内匀速加载,之后预压时间
30d
。
第二级堆载
60
kPa
,
10d
内匀速加载,之后预压
时间
60d
。
(1)
该地基的总加载量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
(A)80kPa
(B)120kPa
(C)160kPa
(D)200kPa
(E)260kPa
(2)
该地基的总预压时间为
?
(A)90d
(B)110d
(C)150d
(D)170d
(E)200d
(3)
塑料排水板的当量直径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
(A)33mm
(B)66mm
(C)24mm
(D)48mm
(4)
塑料排水板的
有效排水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1.10m
(B)1.15m
(C)1.20
(D)1.25m
(5)
井径比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16.5
(B)18.0
(C)17.5
(D)18.8
(6)
在
不考虑排水板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
F
n
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1.9
(B)2.0
(C)2.1
(D)2.2
(7)
参数
?
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0.7
(B)0.8
(C)0.85
(D)0.9
(E)0.95
(8)
在不考虑排水板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
?
最接近下列
哪个值
?
(A)0.0185(1/d)
(B)0.0195(1/d)
(C)0.0205(1/d)
(D)0.0215(1/d)
(9)
在不考虑排水板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真空预压所产生的总
固结度最接近下列哪个
值
?
(A)0.30
(B)0.35
(C)0.40
(D)0.45
(10)
在不考虑排水板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第一级堆载所产生的总固结度最接
近下列哪
个值
?
(A)0.23
(B)0.25
(C)0.27
(D)0.29
(11)
在不考虑排水板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第二级堆载所产生的总固结度最接近下列哪
< br>个值
?
(A)0.20
(B)0.22
(C)0.24
(D)0.26
(12)
在不考虑排水板的井阻和涂
抹影响下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0.87
(B)0.90
(C)0.93
(D)0.95
46
、地基土为淤泥质粘土层
,
固结系数
C
v
?
C
h
?
1
.
8
?
10
?
3
cm
2
/<
/p>
s
,受压土层厚度
20m
,袋装
砂井直径
d
w
=70mm
,为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
1.4m
,深度为
20m
,砂井底部为不透水层
,
砂井打穿受压土层。预压荷载总压力为
100kPa
,分两级等速加载。其加载过程为:
第一级堆
载
60kPa
,
10d
内匀速加载,之后预压时间
20d
。
< br>
第二级堆载
40kPa
,
p>
10d
内匀速加载,之后预压时间
80d<
/p>
。
(1)
该地基的总预压时间为:
(A)80d
(B)90d
(C)100d
(D)110d
(E)120d
(2)
袋装砂井的有效排水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1.40m
(B)1.45m
(C)1.47
(D)1.50m
(E)1.58
(3)
井径比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15
(B)17
(C)20
(D)21
(E)22
(F)23
(4)
在不考虑袋装砂井
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
F
n
最接近下列哪
个值
?
(A)1.9
(B)2.1
(C)2.3
(D)2.5
(5)
参数
?
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0.7
(B)0.8
(C)0.85
(D)0.9
(E)0.95
(6)
在不考虑袋装砂井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
?
最接近下
列哪个值
?
(A)0.019(1/d)
(B)0.021(1/d)
(C)0.023(1/d)
(D)0.025(1/d)
(E)0.027(1/d)
(7)
在不考虑袋装砂井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0.87
(B)0.90
(C)0.93
(D)0.95
47
、
地
基
< br>土
为
淤
泥
质
粘
土
层
,
水
平
向
渗
p>
透
系
数
C
v
?
C
h
?
1
.
8
< br>?
10
k
w
?
2
.
0
?
10
?
2
?
3
?
7
k
p>
h
?
1
..
0
?
10
cm
/
s
,
固
结
系
数
cm
2
/
s
,受压土层厚度
p>
20m
,袋装砂井直径
d
< br>w
=70mm
,砂料渗透系数
1
5
k
h
?
p>
0
.
2
?
10
?
7
cm
/
s
,涂抹区土的渗透系数
k
s
?
cm/s
< br>。取涂抹区直径
d
s
与竖
井直径
d
w
的比值<
/p>
s
=2
,袋装砂井为等边三角形布置,间
距
1.4m
,深度为
20m
,砂井底部为
不透水层,砂井打穿受压土层。预压荷载总压力为
100kPa
,分两级等速加载。其加载过程
为:
第一级堆载
60kPa
,
10d
内匀速加载,之后预压时间
20d
。
第二级堆载
40kPa
,
10d
内匀速加载,之后预压时间
80d
。
(1)
袋装砂井纵向通水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br>?
(A)0.68cm
3
/s
(B)0.70
cm
3
/s
(C)0.73
cm
3
/s
(D)0.77
cm
3
/s
(E)0.80
cm
3
/s
(F)0.82
cm
/s
(2)
在考虑袋装砂井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
F<
/p>
n
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2.23
(B)2.25
(C)2.27
(D)2.29
(E)2.31
(3)
在考虑袋装砂井的井阻和涂抹影响下
F
r
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3
-
-
-
-
-
-
-
-
-
上一篇:常用词根(一)
下一篇: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