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金元素簡介
A.
碳(
Carbon
)
< br>:
p>
碳是影響鋼忖機械性質最大的元素。隨著含量的增加,鋼材的硬度、抗拉強度、降伏強度皆呈
大幅的
上升。
一般言,每增加
0.01
%的碳,抗拉強度約增加
1,000Psi
(
0
〃
7kg
/
mm
2
)左右,但另一方面,隨著
碳含量的增加,鋼材的延展性<
/p>
(Ductility)
,焊接性
<
/p>
(Weldability)
及衝擊韌性皆告下降。
B.
錳
(Manganese)
:
p>
鋼材中的錳可幫助去氧(形成
MnO
)及減
輕硫的有害特性(形成
MnS
)
。同時
亦可提高強度、硬度及韌
性;但其對鋼材強度、硬度的影響程度不及碳顯著,而籍
Mn/C
比值的適量調整,一方面可避免鋼材強度的
< br>下降
,
並可改善鋼材的韌性及焊接性
,
依經驗值
,
每
< br>0.01%
錳含量的增加
,
約可
導致抗拉強度
150psi
的增加。
另一方面錳含量的上升有害於鋼材焊接性(但下降程度不及碳顯著)
,故一般結構用鋼材,其錳含量多不超
過
1.60%
,最好控制在
1.40%
以下。
C
〃矽(
Silicon
)
:
此為廣
泛被使用的良好脫氧劑,一般言,矽可增加鋼材的強度,硬度及彈性限(
Elastic
Limit
)
。當矽含
量超過
0.50%
時’對硬度的影響更是顯著。依實際煉鋼廠的經驗值,每
p>
0.01%
矽含量的增加約可提高抗拉強
度
250psi
左右。由於矽在形成夾雜物(
Inclusion
)時,將不利於焊接及切削加工性(
M
achining ability
)
,故
一般鋼材中矽含量多不超過
0.60%
,
< br>全靜鋼中以
0.15%~0.30%
矽含量為最常見
p>
。
另外
,
在含碳量
較低的鋼種,
矽尤不利於表面品質,且因矽可促進加工硬化速率(
Rate of Work Hardening
)
。對低碳
鋼言,不利於加工性
及冷打性質。另外,矽可降低鋼材的磁滯損失,為矽鋼片主要之合金
元素。
D
〃磷(
Phosphorus
)
:
p>
一般鋼材皆保持在一特定值以下
(如
0.4
0%
以下)
。磷有極佳的肥粒鐵強化
(
Ferrite Strengthening
)
效應。
使鋼材的硬度及強度增加。但在延展性及韌性方面卻相對地下降。適量
的磷(如
0.10%
)有助於鋼材的切削
性,大氣中之抗蝕性,抗海水腐蝕及耐磨耗性(
Wear Resistance
p>
)等
(
如
Cor-
Ten A Steel
)
。但因其偏析傾向極
大,不易以熱處理消除,且和氧親和力比較強,有害於鋼之焊接性。
E
〃硫(
Sulphur
)
:
硫為極易產生偏析(
Segr
egation
)的有害允素,在煉鋼過程中無法全部除去,一般多以
< br>MnS
,
FeS
存在於鋼
材中。其中
FeS
係低熔點的物質,極易在晶
粒界形成偏析,當鋼材施以熱加工時(
Hot Rolling or Forming
)
,
此低熔點的夾雜物先熔融形成晶粒
間薄膜
(
Intercrystalline
Film
)
,以致造成熱脆性
(
Hot
Shortness
,
1050
p>
0
C
左右)
。除此
之外,硫含量增高,鋼材的橫向延展性(
Transverse
Ductility
)和衝擊值
(Notched Impact Value
)
亦降低,但對縱向機械性質
(Longitudi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的影響較輕微。同時,在低碳、低錳的鋼
材中,硫亦極不利於表面品質,而
鋼材的焊接性亦隨硫的增加而降低。若要求較佳的焊接性,理想的硫含量
應控制在
0.020%
以下。硫唯一的的好處為可改善鋼材之切削性
欲達此目的硫含量可控制在
0.08~0.13
%
間。
F
〃
銅(
Copper
)
:
在煉鋼過程中,銅並無法除去,但微量存在於碳鋼中並不顯著
影響其機械性質。對中、彽碳鋼而言,銅
的添加可因肥粒鐵強化的效應而增加鋼材的強度
,但增加的程度並不大,同時在延展性方面的,減少亦很微
小。鋼材中銅含量在
0.5%
以上時極易發生熱脆性,以致在熱軋過程中造成裂痕或非常粗糙
的表面,這現象
可籍仔細控制加熱時的氧化並避免熱加工時的過熱而加以改善。另添加至
少銅含量一半的鎳,則可大大地改
善鋼材的表面品質,就鋼材的大氣中抗蝕性質而言,銅
為目前最有效的合金添加元素。在一般碳鋼中,銅含
-
-
-
-
-
-
-
-
-
上一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
下一篇:(完整word版)巴尔查斯涂层种类介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