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株待兔》教案
教材解析
《守株待兔》
是一则寓言故事。
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
会
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
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
的事,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深刻的道理。本文
是一篇文言文,文
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
较大,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
一定难度的。能否正确断句,
流利地朗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
法,充分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
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
引导学
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
情
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启迪。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
事讲给别人听。
2.
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
3.
借助课文注释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
事讲给别人听。
2.
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注释,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课件出示图片,说出成语故事的名字。
<
/p>
(
《龟兔赛跑》
《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
2.<
/p>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说一说自己对图画的
了解或猜测。
3
.
导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事《守株待兔》
。
4.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回忆故事,看图片猜故事内容的方式,引
领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主人公,
从而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故事的学习
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预设: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谁在守株待兔?为
什么要守株
待兔呢?他等到兔子了吗?
2.
范读:教师语速适中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语句的停顿。
3.
引读: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
找一找
答案。
(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时,
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请教同伴。
(
2
)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语句,再仔细地读一
读,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
3
)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
4
)自己轻声或者不出声地读
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
前质疑产生的问题,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p>
设计意图
:
初读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是扫除阅
读的障碍,二
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下一步理解感知课文做准备。
三、借助游戏,集中识字
1.
课件出示小白兔图片,瞧,小白兔为我们带来了句子,你能大
声地、流
畅地读一读吗?
(
1
)守株待兔。
(
2
)宋人有耕者。
(
3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4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2.
课件出示词语,你能准确读出这
些词语吗?
守株待兔、宋人、耕者、接触、颈部、解释、其他。
(
1
)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
2
)开火车认读词
语,纠正字音。
(
3
)认读生字“冀”。
3.
课
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快点念一念!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冀
< br>(
1
)学生自由认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向同学或老师
请教。
(
2
)小组派代表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不准确
或有困难的生字。
(
3
)小组讨论:有什
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
这些字?
(
4
)汇报交流,重点识记:
“守”“株”“触”“释”是翘舌音。
“守”“宋”都是上下结构且偏旁相同。
“颈”是多音字。jǐnɡ(三声)
,脖子,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
亦指物体上的形状像颈或部位相当于颈的部分:
~项
/
头~。
ɡěnɡ
(三
声)
,
〔脖~子〕口语指脖子,亦称“脖颈儿”。
p>
“触”是四声,不是三声。
“其”是二声,不是一声。中间是两横,不是三横。
“株”与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耕”的意思是用犁把土翻松。
“释”的左部是“米”多一撇,不是“爪字头”。
4.
男女生分组,利用字卡展开比赛,看哪组识字最准确。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 br>借助句子识词,
借助词语识字,
多次再现帮助学生识字,
提高准确性。
四、整体读文,感知内容
1.
组内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
/p>
(
1
)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范读,试着画出
停顿。
(
2
)让学生按照画的停顿读文,读通、读熟。
2.
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
-
-
-
-
-
-
-
-
上一篇:怎么看数据手册
下一篇:小学语文_《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