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与建议
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
“
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
住、视线、献
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
”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
丰富的物产,
激发热爱祖国大好
山河的思想感
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
行观察的方法。
美丽的
小兴安岭资料目录
教学建议:
1、课前,
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
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
激发学生对小兴
安岭向往的情
感。教师可准备祖国地图,小兴安岭四季景色图或课件。
2、本课生字较多,字形比较复杂,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p>
“
涨
”
是翘舌音
,
“
葱
”
是平
舌
音,
“
融
”
“
涨
”“
葱
”
“
挡
”
是后鼻音,
< br>“
浸
”“
剑
”“
舔
”
是前鼻音,要注意读准。
认清字形:可用加
偏旁的方法,如,
“
张
--
涨;忽
--
葱;舌
--
刮
”
< br>;可以用换偏旁的办法,如,
“
乱
--
刮,楼
--
缕
< br>”
;
可以用猜谜语的办法。
“<
/p>
汇
”
--
“
p>
一堵大围墙,墙外水汪汪,水从左边来,冲走右边墙。
”
本课14个要求会
写的字,
有11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而且有些字部首相同,<
/p>
如,
“
汇
” <
/p>
和
“
浸
”
、
“
欣
”
和
“
软
”
、
“
刮
”
< br>和
“
舌
”
。老师可以归类进行指导。可以先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文
中的例字,发现它们在左右或
上下大小的比例、高低和宽窄的不同,然后交流各自的发现。
如,
“
挡
”
和
“
刮
”
,一个是左窄右宽、一个是左宽有
窄
;
“
欣
”“<
/p>
线
”“
献
”“<
/p>
材
”“
软
”
p>
在高低和宽窄上则基本相同;注意
“
舌
p>
”
在做部首和独立成字时写
法的不同。在上
下结构的字中,要重点指导
“
赏
”
p>
的写法,可以一笔一划给学生示范。
3、
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p>
初读课文时,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介绍小兴安
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的段落,
仔细阅读,
体会作者有
顺序的描写方法。
这篇课文,
画面感强,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教材在文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说:
“<
/p>
我仿佛
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
”
p>
,目的在于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把语言文字迅速地转换成
表象,
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
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可以让学生相互说一
说或者画一画自己想象到的景色。
4、
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
”
美丽、
物产丰富
”
进行了具体
p>
介绍,这几段的结构、写法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个特点,适宜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可以自<
/p>
定段落,自选学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教学方法的
多重组合,
将紧张的学习变为愉快的活动。
比如,结
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成为一个旅游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到小兴安岭去游览;比如,
开办旅游公司,
要想办法做好小兴安岭的宣传、广告工作;在品读中,<
/p>
还可以模拟可爱的小
动物的动作、姿势,如,俯下身子喝水、侧着
脑袋欣赏自己水中倒影的小鹿,用舌头舔自己
脚掌的黑熊。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理
解课文的内容。
5、
课文用准确的词句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
< br>十分形象、
生动。
教学中,
可引
导学生自己找出来,反复朗读、体会。
“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
绿的叶子。
”
“
抽出
”<
/p>
是长出的意思,但用
“
抽出
”
,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
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
“
长
出
”
说成
“
抽
出
”
,非常贴切。这
个词可以用换词法
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
“
抽出
”
更准确,更形象。
“
嫩绿
”
可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