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教案
【课
程标准】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
济区域
集团化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
/p>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欧洲联盟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p>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文字及影像等资料,增加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感
性
认识,并从中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趋势。通过问题探究、交流讨论认识区域集团在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
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面向世界、积
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
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难点】重
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难点:经济区域集团在世界经济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经济区域集团化:
“是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
系
与合作,通过正式协议,在诸成员国之间相互消除人为的贸易壁垒,统一贸易规章,形
成内
部统一的市场机制或贸易体系的过程”
。它实行比世贸组织
更严格的市场纪律,相互提供更高
的优惠,促使生产要素尽可能在本组织成员国地区流通
,以达到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
成员国共同繁荣的目的。它有一定的保护倾向,但各
区域化组织经常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制
度和政策,努力跳出狭小的范围,使各国经济逐渐
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推动世界范
围内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联系、融合,从而促使世
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
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
European Union
–
EU
)
<
/p>
1
.欧洲要联合原因:
、
(
1
)根本原因:摆脱美国
的控制,发展经济的需要(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
2
)现实的需要:欧洲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丧失,为重振西欧的世界地
位,对抗美苏,
提高国际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
3
)外部因素:政治多极化、经济全
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潮流的推动
(
4
)思想渊源: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
5
)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关键步骤)
2
.过程:
(
1
)
“欧共体的成立
时间:
1967
年
创始国六个: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机构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2
)
.欧盟的成立与发展
成立:
1991
年《马约》
》
;
1993
年,
“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23
国。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成立最早且经济
势力强。
)
提示;欧盟是当今世界上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集团。
发展:①欧盟不断向东扩展
2004
年
25
国,至
2007
年
1
月,欧盟扩大到
27
国。
②欧元的问世:正式发行:
< br>1999
年
1
月
1
日,欧元(
EURO
)诞生
。
欧元之父——蒙代尔
2002
年
1
月
1
日,
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入欧元区
12
国流通市场。
欧元成为国际金融市
场排行第二的新货币。
③《欧盟宪法条约》受
阻。
(“不和谐的声音”)
意义:有
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
、影响:①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②促进区域<
/p>
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③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
/p>
1
.背景:
(
1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推动。
(
2
)为与西欧、日本的角逐中保持优
势,取得世界经济主导权。
(
3
p>
)为扩大经济往来,促进自由贸易。
2<
/p>
.
过程:
1987
年美墨自由贸易协定;
1988
年美加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p>
1992
年
8
月
12
日,
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国签
署了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3
年
三
国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作了补充;三国对
1994
年
1
月
1
日,该协定正式生效。
内容:三国在
15
年内逐步取消相互间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
实行零关税;允许资本、
货物在三国间自由流通。还就制成品
、农产品、运输、环境、银行、保险、知识产权等问题
做了详细规定。
< br>
3
.意义
< br>(
1
)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
成的自由贸易区(地位)
,对美、
加、墨三国经济都起着积极作
用。弥补了美加墨各自经济发展的不足,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
优势。
(
2
)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
程将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广,最终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
自由区。
(
3
)在多极化趋势中,进一步增
强了美国这一极力量。
强调:它不是一个政治同盟,其成员国
之间可享受减免关税的待遇,但未形成关税同盟,
它们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p>
★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不同点。
<
/p>
时间上,欧盟早于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组成上,欧盟成员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北美自
p>
由贸易区成员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性质上,欧盟既是政治组织也是经济组织,北<
/p>
美自由贸易区是经济组织;欧盟的组织较为严密,北美自由贸易区较为松散。
三、亚太经合组织(
APEC
)
1
、背景:
(
1
)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
(刺激作用)
(
< br>2
)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内在需求)<
/p>
2
、建立和发展:
< br>①
1989
年,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问题;
②标志:
1989
< br>年,堪培拉“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
③
1991
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
< br>
④
1993
年,首次亚太经合
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西雅图,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
,提
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家庭精神;
⑤
1998
年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达
21
个
;
⑥
2001
年,上海成功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至
2004
年共举办了
12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3
、意义:适
应了亚太地区发展要求
,
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大计。
★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
(
1
)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向世界表明
,
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
(
2
)
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
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
作的前进步伐,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p>
(
3
)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
/p>
,
促进外经贸
事业的稳步发展
,
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4
)有利于
加强反恐
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
4
p>
.特点:①由最发达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
◆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方式有其独特性,导致这种独特方式的原因有哪些?<
/p>
A
、成员国实力大小不等;
B
、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
、成员国文化和风俗习惯不同;
D
、成员国社会经济制
度不同;
E
、各成员国不互相连接。
②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③其基本组织原则是: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主自
< br>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现目标的原则。
强调: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
小结: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走经济区域化的道路。
p>
20
世纪
80
年代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加强,形成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
经济合作组
织三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集团。这说明,在共同的机遇和利益的驱动下,
地理位
置相近、通过自主自愿、共同参与来推动地区间合作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发展水平
不同
的国家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不仅有可能,而且还有一定的内在动力。地区性各国建立良
好
的经济贸易关系,会对世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
/p>
课后研讨:有人认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区域集团化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
p>
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新机遇,在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
/p>
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冲击。发展中
国家在参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过程中,
必须审慎对待,
不可盲从。
对此你有什么认识和看法?
思路:学生应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如更多吸引外资、促使产业结
构优化、推进社会改革等;也应看到不利的一面:如较大的金融风险性、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p>
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等。
问题思考“学习思考”
172
页答:从时间上看,欧盟早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漫长和曲
折;从建立路径上看,欧盟是从具体领域的合作到全面的合作,从简单的煤钢合作到货币的
统一,北美自由贸易区则以自由贸易为目标,在美、加、墨三国间实施自由贸易协定;从成
员国看,欧盟在东扩以前是由清一色的发达国家组成,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
p>
化传统相近。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从性质上讲,欧盟既是经<
/p>
济组织又是政治组织,是一个高度一体化的新型区域性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是经济组织
。
从组织原则来看,欧盟具有较为严密的法律体系,北美自由贸易区则较为松散。
课本第
174
页“
学习思考”
答:第一,维护和平稳定。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增进了成员
国人民和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在有争议的敏感问题
上,中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挥了
很好的协调作用,对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
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促进共
同发展。
由于
APEC
是距离中国最近的区域经济组织,
又是
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不言而喻,
中国对
APEC
区域内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既促进了自身经
济的
发展,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第三,实现合作共赢。中国推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
策,主
张与其他国家建设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促进双边、多边合作,在有力地推动了亚
太区域合
作格局形成的同时,也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前进步
伐,提高我
国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课本第
175
页“自我测评”
-
-
-
-
-
-
-
-
-
上一篇:CNAS、CMA、CAL标识的含义与区别
下一篇:罗吴之辩——中国最大的鸽派和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