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编号:
GB8878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
HAT
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原理
HAT
培养基是指含有次黄嘌呤(
hy
poxantin
)
、氨基蝶呤(
am
inopterin
)
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 br>thymidin
)三种物质的细胞培养基。
1.
细胞内合成
DNA
原料的核苷酸形成的途径
(
1
)起始合成途径(
de novo
pathway
)
:
由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苷酸,
为
DNA<
/p>
分子的合成提供原
料。在此合成过程中,叶酸作为重要的辅酶参与
这一过程。
(
2
)中间合成途径(
salvage pa-
thway
)
:
利用次黄嘌呤
—
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
< br>HGPRT
)和胸腺嘧啶核苷激
酶(
TK
)催化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生成相应的核苷酸。
2.
利用
HAT
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
1
)经融合后细胞将以多种形式出现:融合的脾细胞
—
< br>瘤细胞、融合
的脾细胞
—
脾细胞
、融合的瘤细胞
—
瘤细胞、未融合的脾细胞、未融合的
瘤细胞以及细胞的多聚体形式等。
正常的脾细胞在培养基中存活仅
5
~
7
天,
无需特别筛选,细胞的多聚体形式也容易死去。而未融合的瘤细胞则需进
行特别的筛选去除。
(
2
)
融合所用的瘤细胞是经毒性培养基选出的中间合成途径缺失株
(例
如嘌呤的中间合成途径缺失株和嘧啶的中间合成途径缺失株)
,
即只有起始
合成途径。效应
< br>B
细胞虽不增殖,但有两条
DNA
合成途径。
(
3
< br>)氨基蝶呤是叶酸的拮抗剂,可阻碍起始合成途径。
HAT
培养基中
含有氨基蝶呤时,细胞只有中间合成途径,所以必须供给核苷酸。杂交瘤
p>
细胞的起始合成途径被氨基喋呤阻断,但可通过中间合成途径利用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