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典语录
]
青海方言
200
例
青海方言
青海方言(一)
:
1
、大大阿大:父亲
2
、阿妈:母亲
3
、小叔:丈夫的弟弟
4
、姑舅:表兄弟
5
、婶子:婶母
6
、挑担:连襟,妻子姐妹的丈夫
7
、太爷:曾祖父
8
、达达:伯父
9
、阿太太奶奶:曾祖母
10
、外
奶奶:外祖母新新妇:初婚少妇
11
、丈母:岳母。女婿当面仍称阿妈
12
、老
阿奶:老年男子对自己老伴的称呼
13
、阿爷:祖父或对老年男子的称呼
14
、舅舅:妻子的兄弟
15
、阿奶:祖母或对老年女子的称呼
16
、姨
娘:姨母,前房儿子称继母为姨娘
17
、带羔子:贬称妇女改嫁带的子女
18
、婆娘:一般指中年妇女
19
、先后:妯娌
20
、外爷:外祖父
21
、丫头:女孩子
22
、尕妹:弟妻(只流行于农牧区)
23
、尕娃:男孩
24
、巴
巴:叔叔,回民叫
“
阿爸
”
,前房儿女称继父为巴巴
25
、嬷嬷:伯母
26
、阿哥:哥哥
27
、新姐:嫂子(只流行农牧区)
28
、娘娘:姑母
29
、月娃娃:指刚出生或满月的婴儿
30
、丈人:岳父。女婿当面仍称阿达
31
、奶干:最后生的孩子
32
、阿伯子:丈夫的哥哥
青海方言(二)
:
1
、秀溜:秀气苗条
2
、受瘾:舒服
3
、高厥厥:突出的高
4
、饥脸:贪食
5
、红丢丢:很红
6
、苦及及:苦涩
7
、黑漆挖缺:又黑又脏
8
、攒劲:有本领能干
9
、麻骚:动作快
10
、硬叫:说人厉害
11
、绿湛湛:很绿
12
、逮:说人有本领
13
、蓝汪汪:很蓝
14
、干散:办事利落漂亮
15
、灰不楚楚:浅灰色
16
、红不及及:不好看的红
17
、辣嘘嘘:辣
18
、黄不下下:病态的黄
19
、跌拉:没本事
20
、松泛:简单
21
、黑洞马虎:很黑,看不清
22
、明几溜光:干净,明亮
23
、扎挖:厉害
24
、黑乌乌:不明亮
25
、展板:大方
26
、活泛:不呆板
27
、干旦:期望不大不济事
28
、胡都:很,十分
29
、岗掉了霎掉了:跑掉了
30
、酸啾啾:适口的酸
31
、款款:留意
32
、心疼:希奇漂亮
33
、旋旋:渐渐慢慢
34
、不得济:弱智,体质差
35
、白刺拉挂:不好的白
36
、停停儿:平均
37
、机溜:机灵
青海方言(三)
:
1
、衣:
钻钻:小孩穿的无袖、筒形棉衣
汗:衬衣
坎肩、夹夹:背心
主腰:棉袄
帮身:斜襟双层长衣
皮袄:长皮衣
皮褂:短皮衣
衫子:单层布大襟长衫
鸡窝:棉鞋
被儿:被子
老衣:老年人去世后穿的衣服
孝衫:用白布制成的丧服
2
、食:
饭:指面条、拉条等面食的总称
汤:农牧区指面条
搅团:用豆面粉做成的糊状饭
拌汤:用面粉做成的稀汤
熬饭:用肉、萝卜、洋芋等烩成
狗浇尿油饼:一种边烙边浇油的饼子
锅馍:一种用铁铸成的小圆锅制的馍馍
麻食:一种用大拇指搓成的圆筒状面食,下到有稍子的汤里吃。
锅盔:烙成的厚馍
面片:揪后下到锅里的片状面饭
砖包城:白、杂面混做的卷馍
麦索儿:用蒸熟或烧熟的青稞粒魔成的条
手抓:用手抓着吃的块状熟羊肉
麦仁:用小麦、碎肉煮成的粥
搓鱼:搓成一寸左右长条状的面食
月饼:蒸成的大馒头,上面做有花,除八月十五外,平常不做
油炒面:碗里盛少量的水,倒进油,撒进葱花和调料面粉搅成糊状,蒸熟的食物
3
、住:
庄廓:家院,四面是土墙,里面盖房
上房:主房,一般面朝大门
圈道:圈牲畜的房屋
圈:厕所
打泥炕:用草泥做成的火炕
炕道:即烧炕
锅头:锅灶
帐房:用褐子或布缝制搭成的房子
青海方言(四)
:
青海方言常用谚语(俗语)
1
、带话带多哩,带东西带少哩
2
、能置个贵物件,不吃个便宜嘴
3
、能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半背斗
4
、拉帐要忍哩,还帐要狠哩
5
、饱了肚子,贱了身子
6
、阿卡的家里喇嘛大
7
、冷灰里爆豆儿
8
、萝卜是菜,便宜是害
9
、山后头的山,人后头的人
10
、地有沙漠碱滩,人有七青八白
11
、吃梨甭带把把
12
、瓜子不饱人的心
13
、看不出来的木匠盖楼房
14
、花儿再好,需要绿叶扶持哩
15
、有肉的包子不在褶褶上
16
、人快不如家什快
-
-
-
-
-
-
-
-
-
上一篇:冰雪奇缘中英文字幕
下一篇:红色经典小故事(红小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