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自由”语词的前世今生-文档资料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4 16:46
tags: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rohan)


“自由”语词的前世今生





在人的社会里,有主流与边缘之分;在词的世界里,亦有


核心与辅助之别。


有些词汇星光闪耀,


牢牢 占据着词语世界的中


心;有些词汇则默默无闻,只能充当核心概念的点缀。但是,词


语有时候就像人生一样,


不会祖祖辈辈役于人下,

< br>也不会世世代


代享受荣华富贵。


前现代社会一些不引人注 意的旧词,


到了现代


则有可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新锐。

< p>
“自由”一词便是再明显不过的


例子。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


“自”和“由”两个字早已出现。


根据


吴根友的说法 ,“自由”作为一个联合词,大约最早出现于《史


记》



“言贫富自由,


无予夺。


”这里的“自由”一 词,


意谓“


(贫


富是)由自己的行为导 致”。到了东汉年间,“自由”一词出现


的次数增多,如赵岐为《孟子章句》作注时曰: “今我居师宾之


位,进退自由,岂不绰绰然舒缓有余裕乎!绰裕皆宽也。”此处


之“自由”,则意谓“率行己意”,是一个褒义词。郑玄为《礼



?


少仪》作注时说:“去止不敢自由”,“不见尊者,行自由,


不为容也,


入则容”。


文学作品


《孔雀东南飞》


中有一句曰:


“吾

< br>意久怀忿,


汝岂得自由。


”这里的两个“自由”概念,< /p>


则意谓“由


着自己的性子行事”,带有贬义色彩。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自由”语词在史书中更为常见。



《三国志


?


丘俭传》裴松之注云:“而师遂意自由,不论封赏,


权势自在,


无所领录,


其罪四也。



《后汉书


?


五行 志》


云:


“永


寿三年七月,河东地裂, 时梁皇后兄冀秉政,桓帝欲自由,内患


之。”《魏书


?


尔朱彦伯传》云:“(尔朱世隆)既总朝政,生


杀自由,


公行淫佚,


无复畏避,


信任群小,

随其与夺。



《晋书


?

< p>
刘琨传》云:“若圣朝犹加隐忍,未明大体,则不逞之人袭匹之


迹,杀生自 由,好恶任意,陛下将何以诛之哉?”《宋书


?


氐胡

< p>


?


略阳清水氐杨氏传》云:“与其逆生,宁就清 灭,文武同愤,


制不自由。”





进入隋唐以后,


随着佛教思想兴盛,


“自由”开始大量进入


佛教语录。在六祖慧能禅师的《坛经》中 ,“自由”一词共出现



5


次。其他禅 师亦多有使用。根据万里对南宋初年《古尊宿语


录》一书所作的统计,“自由”一词共出 现了


55


次。据此可以


说,

< p>
“自由”一词已成为隋唐以后佛教界的常用术语。


其所指涉


的意义也基本一致,


即多数都表示一种“因果”律规范内的超生


死、不拘执。与此同时,“自由”语词在儒学经典和诗歌中也多


有体现。唐朝的 孔颖达在《礼记


?


曲礼》注中曰:“不见尊者,


行自由,不为容也。”杜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李商隐的


诗中,也都出现 过“自由”一词。




< p>
宋、元、明、清时期,精英文化开始向社会下层普及,“自


由”语词从官修 正史走向了民间笔记和小说。《大宋宣和遗事


?


亨集》有言曰: “适间听谏议表章,数朕失德,此章一出,中外


咸知,一举一动,天子不得自由矣!”明 清时期,“自由”一语


更是屡屡出现于通俗小说中,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曰:“因< /p>


是父母在,不敢自由。”《西游记》第五回曰:“那齐天府下二


司 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


自在。”《红楼梦》第七十 九回曰:“我何曾不要来。如今你哥


哥回来,那里比得先时自由自在的了。”





就词义 而言,


“自由”一词在晚清以前,


多数指一种无拘无

< p>
束、


自足自在的精神状态。


然而由于使用者的用意 不同,


“自由”


的含义多有变化。简而言之,其含义可分为三种 :一种表示懒散


邋遢、随意行事,带有贬义的色彩;一种表示自己做主行事,略


具肯定的意味;


再一种表示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


属于中性词汇。


第一种含义在晚清以前的文本中占据着主导地 位。


尤其是在儒家


文化语境中,


“自由 ”经常被视为一种放荡不羁的消极行为而受


到谴责。





然而无论是赞扬还是谴责,


使用者似乎都无心对“自由”语


词做详细论述:


“自由”指涉的主体是谁?“自由”的内容是什


么?“自由”针对的是政府还是社会? 获取“自由”的途径以


何为宜,


是摧毁对方还是争取谈判?之所 以有如此结果,


一方面


可能是“自由”一词在那时无关紧要,< /p>


不值得哲人专门探讨;



一方面,


则恐怕与中国传统的思维逻辑有关。


在晚清以前的思想


界中,


己与群或群与己是一个整体,


不存在充满张力的 二元对立,


故无需围绕“自由”词义浪费精力。


这种逻辑思维的 其中一个结


果,


使得“自由”一词虽然在晚清以前屡屡出现,< /p>


但却仅仅扮演


普通修辞的角色。





最终为“自由”一词注入活力的, 是鸦片战争前后英文


“liberty”(


freedom


)概念的引入。“liberty”一词源于罗


曼语系,与其对应的 拉丁词汇为“libre”,意为“自愿、情愿、


出于自己喜欢的愿望或意志”。从


1215


年英国大宪章开始,


“liber ty”一词开始表示某些特权分子或城市的“豁免权”。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libe rty”逐渐获得表示“得体、高尚而


慷慨的自由人”的新义。


大约


17


世纪以后,


“liberty ”又被用


以指代几项权利或一切重要的权利,


有时甚至用以表示 一种生活


状态。


1776


< p>
1788


年间,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等人则将其解释为


“容忍和免于歧视的自由”。





美国独立革命时期,


帕特里克


?


亨利



Patrick

Henry,1736



1799


)提出“Give me liberty,or give me death”的口号,

“liberty”一词随之成为北美民众抗拒宗主国强权的精神支


撑。此后,大量 欧美思想家围绕“liberty”阐释政治主张,逐


渐形成了一套以个人价值为本位的 “liberal”理论。


19


世纪


3 0


年代,随着辉格党在英国执政,“liberty”以及与其同源的词


汇开始逐渐风行政学两界,成为欧美政治语境中的主导性概念。


而来华传教士为 了传教需要,开始将这“liberty”概念引入中


国,从而使其与中文词汇有了对译 的机会。




第一位正式将“自由”与“liberty”联系起来的是传教士


马礼逊。


1823


年,他出版了经多年编纂而成的《英华字典》,


其中便以“自由之理”对译“liberty”。


但是由于

《英华字典》


是为西方人了解中文,


而非帮助中国人学习西 学而编著,


所以更


准确地说,这里的“自由”一词不是对“li berty”的翻译,而


是“被翻译”。


一直到了


1847


年,


传教士麦都思在其出版的


《英


汉字典》中,以“自主,自主之权,任意擅专,自由得意、由得


自己、自主之事”等词语来对译“liberty”,才真正开启了用


“ 自由”来解释“liberty”的先河。





但是,


“自由”的传统词义与“li berty”有较大差距。


“自


由”一词在中国政治语境中模糊 多变,


既可指涉个人又可指涉群


体,既可表示谴责又可表示肯定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它不具有


西方所赋予“Liberty”的人人有权参与政治的精 神内涵。作为


熟悉中西语言文化的“通者”,


传教士们自然知道 仅用“自由”


一词,难以传达“liberty”的深意,是故在翻译字典中选用诸


多中文词汇加以解释。


然而,


人们写文章时 却只能选择一个词表


示“liberty”。


当需要作唯一选择 的时候,


多数人倾向使用“自


主”。


在 当时传教士主办的一些中文刊物中,


常常看到“自主”


而非“自 由”。


而在中国学者的论著中,


虽也有个别人提及“自


由”,但多是沿用传统的含义。





19


世纪


5 0



70


年代,与中国在使用“自由” 时的犹豫不决


的情况相比,日本学者则显得干脆利索。这一时期出版的《和兰

< p>
字汇》



《英和对译袖珍辞书》

< br>和


《英和字典》


等,


皆以“自由 ”


对译“liberty”或“freedom”。


19


世纪


60


年代,一些日本思

< br>想家如福泽谕吉、


津田真一郎、


加藤弘之等,

< p>
虽然一度对“自由”


有过疑虑和担心,


但是这种感 觉很快就消失了。



19


世纪


70



代的中村正直、萁作鳞祥、中江兆民、加 藤弘之等人的著作中,


“自由”已经彻底从“率意行事”、


“放 任自恣”、


“由己”等


古义中游离出来,并战胜“自主”、“自 在”等语词,成为日本


知识界对译“liberty”或“freedom”的首要概念 。




对于日本知识界的这种“语言转向”,中国并非一无所


知。


1877


年,黄遵宪跟着何如璋出使日本的时候,就率先感受


到 “自由”等词在日本语境中的再生。而且,黄遵宪还在《日本


杂事诗》中首次使用了“民 权自由”一说。与此同时,黄遵宪在


另一本系统介绍日本历史地理的《日本国志》中,甚 至还对“自


由”作了最新意义上的阐释:“自由者,不为人所拘束之义也。


其意谓人各有身,身各自由,为上者不能压抑之、束缚之也。”


这恐怕是国人 第一次通过日本,有意识地从现代意义上来阐释


“自由”。然而可惜的是,当时国人依旧 对日本不屑一顾,黄遵


宪的文章并未引起什么反响。





当然,这不是说国内当时就没有人 从现代意义上使用“自


由”。


黎庶昌、


蔡锡勇等出使过西方的儒家学人,


都曾使用过“自


主自由”、< /p>


“自由之福”之类的说法;


艾约瑟、


丁韪 良、


谢卫楼、


罗亨利等来华传教士,


在 译著中也多次使用过“自由自主”的概


念。清政府部分大臣的上书甚至还多次提及“自由 党”的新名


词。与日本知识界不同的是,这些“自由”语词的使用,基本上


还是中国传统语言表达的一种继续,


没有与传统“自由”概念作


明确的界定与决裂。


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自由”语 词在当时的


文字世界里,


尚属个别性现象。

大量的中国人仍然对此无动于衷。





真正促使中国人改变了语言表达习惯的,是

< br>1894


年中日甲


午战争惨败。


甲午战争好似一面镜子,


彻底照清了大清帝国的软


弱与悲哀,< /p>


同时也让国人看到了一丝摆脱困境的希望,


那就是学


习日本迅速而有效西化的做法。


于是一时之间,


一国 目光向东流,


中国人开始格外地关注日本。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

< br>《日本


国志》


被重新翻腾出来出版,

并且受到知识界乃至朝廷的高度重


视。


这两本书里的“自由 ”概念,


必定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青年


士子的语言选择。


当然,


对国人语言表达乃至思想方式产生决定


性影响的,是另一个直接学自英国的士子―严复的短文和译著。





在甲午战后几年的时间里,


严复发表了


《论世变之亟》



《原


强》、《〈原强〉修订稿》等时评,出版了译著《天演论》。与

< p>
甲午战前的国内论著相比,


严复文字的一个不同之处,

是开始理


直气壮从现代意义上使用“自由”一词。


而且最为 关键的是,



复经过对照中西政教之后,


认为中西国家盛衰的根源在于“自由


不自由”。


对于这句话,


学界主要从思想史的层面来分析其意义,


但是如果从语词使用层 面来分析,这句话的意义恐怕更为深远。


因为这句话隐含着一个推断,即中国战败的根源 在于“不自


由”。


而此前中国文化一直是以“仁”或“理”为核 心,


那么这


句话等于将“自由”放置在了与“仁”或“理”相对 立的一端,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16: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70644.html

“自由”语词的前世今生-文档资料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