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英语在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
无论是在
地域上或在信息传递方面,
英语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
作为全球语言的英语的凸
现,
对全球各地的英语教学政策和实践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在中国,
经过建国后近四五十年
的发展,
英语教学领域的全球化痕迹越来越重,
矛盾也日
益突出。
一.作为全球语言的英语
被称为“世界语言”,
“全球语言”,
“一种永不褪色的语
言”的英语的
全球化地位,
是缘于<
/p>
“它的角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
(
C
rystal,
2001:2
)
。<
/p>
这暗示着英语可以从三种途径达到全球化地位。
第一,
英语作为全球大多数人
的本族语,
比如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
第二,
英语作为某些国家的官方语言
而得到世界的公认,
因而它能被广泛使用到政府,
法庭,
媒体和教育等领域中。
有时,
它又被称为“二语”——对某人母语或一语的一种补充,
如同当今的新
加坡英语,
印度英语。
第三,
英语在外语教学中作为“最具优势的外语”。
因此,
随着把英语作为一语,
官方语和外语
的人数的增多,
英语自然得到了广
泛传播。因而在这个意义上,
如同
Crystal
(2001:5)
所言“英语已经完全达
到了全球化的地位。
”
英语在世界
60
多个国家被用作官方或半官方语言,
在其
中
20
多个国家占据着主要地位。
在所有的六大洲中,
英语的地位都是主宰性的
(
Crystal,
2002:360
)。
英语作为贸易语言,
辅助语言和国际
语言在全世界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论是在商务,技术,科学,
因特网,
大众娱乐和体育等方面,
还是在医学
大会,
合同签定中,
英语都成为了首选语言
。最近几年,英语在报刊杂志中被
频繁使用,成为不可争辩的一种科技语言。根据
Swale
(
1987
:
41-68
)在
1987
年的统计,
当年全球就有
50%
的学术论文使用的英语,此后,
< br>该比率还在年年
递增。
十年后,
Graddle(1997:18)
统计到,
98%
的德国物理学家宣称英语为他们
的工作语言,
83%
的化学家,
81%
的生物学家,
81%
的心理学
家都完全遵从这项
决定。
正因其全球化的重要地位,
英语广播节目在全世界
120
多个国
家中被
1
亿
5
千万所收看和收听。在小学阶段有
5
千万孩童把英语作为辅助语
言学习,
在
中学人数则更多,超过了
8
千万(
Crystal,
2002:360
)。
二.英语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可见,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
一
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对英语没有
一点掌握的话,是根本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流
的,
更别说作为全球经济
的参与者,
去分享科技的进步和利用现代文明了。
为了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
席之
地,
保持其受重视的地位,
世界各
国政府都把英语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这主要体现在下面三方面。
首先,
各国政府纷纷把
英语设置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必修科目,而规定学
生学英语的年龄趋势是越来越小。比如
,在
2003
年日本和越南孩子的英语适龄
阶段是
12
岁,
韩国是
9
岁,
马来西亚是
7
岁,
中国台湾和香港是
6
岁
(
Nunan,
2003:594
)。
而课时从每周
1
,
2
小时到
3
,
4
个小时不等。不过其中的困难是
资金匮乏,
教
师培训不足,
对低幼学习者课程标准设定的不足和相应语言资料发
展的滞后。
其次,
由于英语具有交际工具的作用,
各个
领域对英语熟练度的需求是越
来越高。
为了满足学习者在工作,
学习和生活中熟练使用英语的需要以及在不同
文化语境中有效与
本族人互动,
各国教育部均把当今的教学模式转向了任务型教
学
——交际法。
在日本,
政府就非常强调交际交流技巧的发展,
这在日本教育
部颁发的《
1999
年
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上有所反映,例如:
●
通过学习一门外语来加深学生
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通过发展学生的基本的实际交流技能如听,
说技巧来培育学生对实际交际的一种主动积极态度。
●
执行实际的交际活动,
以使学生交流他们的真实感情和思想。
●
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
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寻找合适的恰当的表达。(
Nunan,
2003:600
)
再次,
各国政府在英语教育上也有巨
大的财政投入,个人和家庭也如此。
例如,
在韩国,
平均来说,
每个家庭每年在孩子上英语补习课上的资金投入占他
们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Nunan,
2003:601
)
三.英语全球化对中国教育政策及实践的影响
在北京申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取得成功和中国在二零零一年十一月的多哈
部长会
议上加入
WTO
以来,
英语在中国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直接和重要。同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组织如
WHO,UNESCO,U
NEDO
中地位和作
用的加强,
p>
中国更需要大量的英语专业人才和翻译来服务各领域。所以我们面
临
这样一个任务:“在极短时间内,
我们必须训练出更多的英语
会话者”(胡
壮麟,
2005
:
p>
5
)。因而中国的教育政策和实践都围绕着这个全球化目标,体现<
/p>
了如下特点。
首先,
几乎所有高校都把英语作为必
修课,大学生在英语上花的时间有时
比专业课都多。英语不光占据了大学课堂,最近它还
频频走进了小学课堂。在
2001
年
9
月,英语被指定为所有城市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条件好的城市
小学开始把英语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这一举措代表着英语必修课教学的学
p>
生对象的年龄在递降,
从
11
岁到
9
岁,
再到
7
岁。这也意味着学
生在学校学
-
-
-
-
-
-
-
-
-
上一篇:小学英语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报告
下一篇:看英剧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