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
(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
RECIST )
1.
肿瘤病灶的测量
(1)
肿瘤病灶基线的定义
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灶
(
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
)
:用常规技术,
病灶直径长度
p>
?
20mm
或螺旋
CT
?
10mm
的可以精确测量的病
灶。不可测量病
灶:所有其它病变
(
包括小病灶即常规技术长径
<20mm
或螺旋
CT <10mm )
包括骨病灶、脑膜病变、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炎症乳腺癌、皮肤或肺
的癌性淋巴
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部肿块和囊性病灶。
(2)
测量方法
基线和随诊应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评估病灶。
(a)
临床表浅病灶如可扪及的
淋巴结或皮肤结节可作为可测量病灶,
皮肤病灶应用有标尺大小的彩色照片。
(b)
胸部
X
片:
有清晰明确的病灶可作为可
测量病灶,
但最好用
CT
扫描。
(c)
CT
和
MR
I
:对于判断可测量的目标病灶评价疗效,
CT
和
MRI
是目前最好的并
可重
复随诊的方法。对于胸、腹和盆腔,
CT
和
MRI
用
10mm
或更薄的层面扫
描,
螺旋
CT
用
5mm
层面连续扫描,
而头颈部及特
殊部位要用特殊的方案。
(d)
超声捡查:当研究的
End
poin
st
是客观肿瘤疗效时,超声波不能用于测量肿
瘤病灶,仅可用
于测量表浅可扪及的淋巴结、皮下结节和甲状腺结节,亦可
用于确认临床查体后浅表病灶
的完全消失。
(e)
内窥镜和腹腔镜:作为客观
肿瘤疗效评价至今尚未广泛充分的应用,仅在有争议的病灶或有明确验证目
的
高水平的研究中心中应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活检标本可证实病理组织上的
CR
。
(f)
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应用判断疗效。
但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
常水平时,
临床评价
CR
时,
所有的标志物需恢复正常。
< br>疾病进展的要求是肿
1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瘤标志物的增加必须伴有可见病灶进展。
(g)
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在少数
病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可用于鉴别
CR
和
PR
,区分治疗
后的良性病变还
是残存的恶性病变。治疗中出现的任何渗出,需细胞学区别肿瘤的缓解、
稳
定及进展。
2.
肿瘤缓解的评价
(1)
肿瘤病灶基线的评价
要确立基线的全部肿瘤负荷,对此在其后的测量中进行比较,可测量的目标
病灶至少有一个,如是有限的弧立的病灶需组织病理学证实。
(a)
可测量的
目标病灶:应代表所有累及的器官,每个脏器最多
5
个病灶,全部病灶总数
最多
10
个作为目标病灶,
并在基线时测量并记录。
目标病灶应根据病灶长径
大小和可准确重复测量性来选择。所有目标病灶的长度总和
,作为有效缓解
记录的参考基线。
(b)
非目标病灶:所有其它病灶应作为非目标病灶并在基
线上记录,不需测量的病灶在随
诊期间要注意其存在或消失。
(2)
缓解的标准
目标病灶的评价
CR
:所有目标病灶消失。
PR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
?
30%
。
SD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
PR
或有增加但未达
PD
。
PD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
?
20%
或出现新病灶。
非目标病灶的评价
CR
: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
PD
: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或
/<
/p>
和存在非目标病灶进展。
SD
: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和
/
或肿瘤标志物高
于正常持续存在。
3.
总的疗效评价
(
见表
1)
(1)
最佳缓解评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