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p>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
的单
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p>
30
个字(两
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p>
。
2.
建设地点
----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
/p>
公路、
铁路应填写起止地
点。
3.
行业类别
----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
资
----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p>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
学校、
医院
、
保护文物、
风景名胜区、
水源地和生
态敏感点等,
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
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
的分
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
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
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p>
7.
预审意
见
----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
/p>
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
门
建设性质
占地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评价经费
(万元)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豫盐大厦项目
河南卫群置业有限公司
姚延岭
联系人
吴久珍
郑州市金水东路郑东新区管委会河南卫群置业有限公司
传真
/
邮政编码
450000
郑州郑东新区龙子湖湖心岛
E4-1-01
地块<
/p>
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
计划财政局
新建□
< br>√
改扩建□技改□
批准文号
豫州郑东其
[2012]00024
行业类别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
及代码
发展
(M7320)
绿化面积
6866.4
1510.6
(平方
米)
其中
:
环保投
环保投资占总
23000
23.2
0.10
资(万元)
投资比例
(
%
)
预期投产
/
2014.9
日期
河南卫群置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拟投资
23000
万元
,在郑州郑东新区龙子湖
湖心岛
E4-1-01
地块建设豫盐大厦项目,
建成后主要用于科技研发
(品
种盐的科技
研发及盐产品的样品检测)和综合办公。
经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
/p>
年本,修正)
,本项目不在鼓励类、
限制
类和淘汰类之列,应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
委员会计划财
政局以豫州郑东其
[2012]00024
号文件同意该项目备
案(备案见附件
1
)
。项目占地面积<
/p>
6866.4m
2
,土地性质为科研设计
用地,符合郑州市郑东新区龙
1
子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见附件
3
、宗地图见附件
4
)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
及国务院第
253
号令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
/p>
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
< br>2
号)规定,本项目类别为“专业
实验室”
(不属于
P3
、
P4
生物安全实验室和转基因实验室)
,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表。受河南卫群置业有限公司委托(委托书见附件
2
)
,我单位承担了本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
,我们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现场调查和收集
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本着
< br>“
科学、公正、客观
”
的态度,
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
告表。
二、地理位置及周围概况
本项目位于
郑州郑东新区龙子湖湖心岛区域
E4-1-01
地块,
规划中的崇德街南
侧、湖心三路东侧(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
。项目区域现场目前为荒地及少量
农作物,根据龙子湖地区详细规划,项目北侧临崇德街,西侧临湖心三路,隔路
对面为规划中的大用集团大厦用地,东侧临规划中的信大捷安大厦用地,南侧为
规划
玉裁路。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附图
2
,
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
、
现场照片见附图
4
。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6866.4m
2
,
建设
1
栋独立的豫盐大厦<
/p>
(
地上
23F
,
地下
3F)
,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科研办公人员
500
人,项目科研实验主要
为品种盐的科技研
发及盐产品的样品检测。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
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
,
各楼层功能分<
/p>
布见表
2
。
序号
1
2
3
4
5
6
7
表
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名称
单位
指标
m
2
6866.40
总用地面积
2
m
57168
总建筑面积
2
m
41190
地上建筑面积
其中
m
2
15978
地下建筑面积
m
2
2960
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
/
6.0
容积率
%
25.49
建筑密度
%
22
绿地率
532
停车位
个
20
地上停车位
个
其中
512
地下停车位
个
备注
<
/p>
合
10.30
亩
/
地上
23
层、
6
层裙房
地下
3
层
/
/
/
/
/
/
/
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层数
1-4
层
5
层
6
层
7-8
层
9-12
层
13
层
14-15
层
16
层
17-21
层
22-23
层
表
2
项目各楼层功能分布
功能
大厅、企业文化展示区、休息等候区
办公、职工餐厅
职工活动室、阅览室、盐务咨询室
会
议室、检测中心研究室、盐产品样
品室
盐化工研发部、办公室、学术报告厅
盐业成果展示大厅、资料室
学术交流大厅、数字化资料大厅
品种盐研发实验室
盐化工产品成果展
示大厅、
学术交流
厅、资料室、办公室
休闲区及设备层
备注
/
餐
厅厨房设
6
个灶头
/
/
/
/
/
/
/
/
2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
1
)给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科研办公人员生活用水、职工餐厅用水及实验室用水等。
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建筑室内生活给水系统根据场地水压状况,地下
3
p>
层至地上
4
层暂按市政水源直供考虑,
p>
5
层及以上采用加压供水系统,并有设于地下室水泵
房的生活水箱、恒压变频泵供水机组和室内给水管道组成。
(
2
)排水
项目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屋面及室外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进入市政雨水管
网。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陈三桥污水处理厂进一
步处理(陈三桥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范围图见附图
5
)
。
(
3
)供电
供电电源引至市政
10kV
高压电源,
本工程拟在地下室配电房配置一座
1000kV
A
变压器,变压器负荷率为
73.75%
,可满足项目
需要。
(
4
)采暖、制冷
本项目采暖和制冷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空调系统
冷源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热
源采用市政热源热水。
3
(<
/p>
5
)消防系统
本项目的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自来水供给,项目消防系统主要包括:室内消
火栓系统、室
外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漏
电火灾报警系统等。消
防用水经市政管网进入地下室消防水池由变频给水加压泵
提升供给,消火栓配置符合《建
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
6
)供气
供气由市燃气公司通过城市燃气管网供应,本项目燃气系统供应仅为餐厅部
分。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现场为树林、荒地和部分农作物,不存在与项目有
关
的原有污染问题。
4
建设项
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
、生物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地区,属黄河中下游,黄淮平原过渡地带上。郑
州市北临黄河,东接开封,南临许昌,西与洛阳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12°42′~114°14′
,北纬
34°16′~34
°58′
之间,总面积
7446.2
km
2
。
郑
东新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区东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
准的郑州市城市
总体规划。该区以迁建的原郑州机场为起步区,以国家经济技术
开发区为基础,西起老<
/p>
107
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自机场高速公路,北至
p>
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
150
km
2
。
本
项目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湖心岛区域
E4-1-01
地块
。
2
、地形地貌
郑州市区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降低。郑州辖区地貌
从中山
p>
-
低山
-
丘陵
p>
-
平原过渡。山地、丘陵、平原间分界明显。境内中山海拔高度
p>
在
1000m
以上,低山海拔高度在
400~1000m
之间,丘陵海拔高度在
2
00~400m
之
间,平原海拔在
20
0m
以下,其中大部分在
150m
以下
。全市地貌结构的基本轮廓
是西部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近
2/3
、东部平原占总面积的
1/3
多
。郑州市地
质结构复杂,类型多样,结构区域性差异显著,横跨我国二、三级阶地。在市
区
东北和东南部广为沙丘,西南郊黄土地因水土流失所形成的冲沟较多。市区大部
分坐落在丘陵阶地向冲积平原过渡的二、三级阶地上。
郑东新区处在荥巩大背斜末端东北翼和华北沉降带开封坳陷区西南边缘过渡
地
带,又是黄河冲积扇形平原南翼的顶端。地质构造单一,地层岩性以浅黄色、
黄棕色的亚
砂土、亚粘土为主。
5
3
、气候气象
郑州市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全年气候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影响和
制约,属北
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
夏季炎热降雨集中,
秋高气爽日照足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
14.2
℃,年平均相对
湿度
66%
,平均降水量
645.2mm
,据近三年郑州市气象资料统计,全年最多风向
为东北风,
频率为
9.7%
,
次多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
8.8%
,
冬季以偏西北风为主。
金
水区地处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
< br>热量充足,春旱多风,冷暖无常;夏炎多雨,水热同期;秋凉清爽,日照充足;
年
平均气温
14.8
℃,降雨量
586.
1mm
。
4
、水文
郑
州境内大小河流
35
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本项目所
在区域在淮
河水系二级支流
—
贾鲁河的
汇水区内,贾鲁河是郑州市区主要的河流,发源于新
密市圣水峪、荥阳市贾峪一带的山泉
地区,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西流湖后,沿郑
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东边流过,经石佛转向东,
经姚桥转向东南进入中牟县境内,
至周口市汇入沙颖河后注入淮河。贾鲁河常年有水,在
郑州段长达
65.7km
,流域
面积<
/p>
963km
2
,
上游最大流量
40m
3
/s
,
年平均流量
5.1m
3
/s
,
最大洪峰流量达
400m
3
/s
。
郑东新区历史上曾是沼泽地,地势低洼,长年积水,现在大多是鱼塘。龙
湖
区与流经老城的金水河、熊儿河、七里河、贾鲁河、东风渠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城市生态水系。按照水系专项规划,利用东风渠引入的黄河水、贾鲁河水、丰富
的地下水形成龙湖。
5
、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郑州市土壤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干旱森林草原棕壤褐土地带
—
豫西北丘陵
黄土区。地表广泛覆盖第四系冲、洪积层,局部为风积层。
其土质特征以砂质潮
土最多,在陇海线以北以软
—
硬塑状的亚粘土、亚砂土为主;在陇海线以南以稍
湿状沙土及潮湿、半干硬状
的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为主;局部河床、河漫滩及
鱼塘内分布淤泥质亚粘土。整个表层
土壤疏松。北部、东部区与黄河现代泛滥平
原相连接,土壤较肥沃,地表多被辟为农田、
鱼塘;南部区土壤相对贫瘠,地表
多被辟为旱地、果园。冬季冻土深度小于
20cm
。
郑州地区动物
区系属于华北动物区系。东部平原地区以小型动物为主,兽类
6
种类比较缺乏。东部平原区饲养
动物资源丰富,家畜主要有牛、马、驴、猪、羊
等;主要家禽有鸡、鸭、鹅等。受地形和
气候的影响,因此郑州的植物资源十分
丰富。据调查,约有
18
4
科、
900
属、
1900
多种。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周边
500
m
范围内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
录》和《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行政区划、人口及面积
郑东新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区东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
准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和城
市现代
化进程战略而投资开发建设的新城区。建成区面积
132
平方公
里,远期规
划总面积约
150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
260
余万人。
2
、经济结构
随着郑东新区功能的逐步完善,金融、保险、会展物流、文化及商业服务业
项目纷纷入
驻,东区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是金融保险、总部经济初具规
模。
15
家省级金融机构、
30
余
家企业总部入驻办公,金融保险、咨询中介、文化
传播、商业贸易等一批特色产业逐步形
成。二是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三是会展物
流业水平不断提高。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先后承办
了
120
余次大型展会,并带动了
相关
产业的快速发展。
3
、教育与文化
郑东新区文化产业基础扎实。会展中心、艺术中心、会展宾馆等建筑及“如
7
意”、“群英会”等雕塑蕴涵丰
富,已成为东区新的文化靓点。中原出版传媒投
资集团、世界客属文化中心、河南报业集
团传媒大厦、郑州市广播电视中心等项
目的建设,为打造新的城市文化中心区奠定了基础
。
4
、文物古迹
郑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早在
3600
年前,
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
曾
5
次为都,
8
代为州。
p>
是中华民族主要发源地之一,
是中国发达古都之一,并加入“世界历
史都市联盟”
。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
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
1400
多处,
p>
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6
处
28
项。拥有裴李岗遗址、轩辕黄帝故里、商城遗
址、北魏石窟寺、北宋皇陵、杜甫故里等历史名胜和文化古迹。嵩山风景名胜区
是全国<
/p>
44
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
天下第一名刹
”
少
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围目前没有发现文物古迹、风景游览区、水源地等环
境敏感地
区。
5
、陈三桥污水处理厂
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位于京珠高速以东、贾鲁支河以北,日处理污水能力
20<
/p>
万
吨,服务区域为龙湖区东部、龙子湖高校园区以及经济开发区东
拓区,服务面积
约
65
平方公里。其中
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能力
10
万吨,服务面积约
46.75
平方公里。
8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
地表水、
地下水、环境噪声、生态环境等)
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
气
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 3095-2012
)二级标准。本次评价参考郑
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发布的空
气质量日报
2013
年
3
月
20
—
23
日现状数据见
表
3
。
表
3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范围
单位:
μg
/m
3
< br>)
环境监测因
子
监测值
日均值标准
超标倍数
O
3
*
CO
SO
2
NO
2
PM
10
PM
2.5
46~117
12~44.67
2.003~2.614mg/m
3
25.50~51.40
32.8~61.05
67~226
160
0
4 mg/m
3
0
150
0
80
0
150
75
0~0.507
0~0.560
*
注
O
3
监测值为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由表
3<
/p>
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中的
O
3
、
CO
、
SO
2
、
NO
2<
/p>
浓度均低于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p>
GB 3095-2012
)二级标准要求,
PM
10
和
PM
2.5
不满足《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 3095-2012
)二级标准要求(超标原因:北
方风沙较大造成
颗粒物超标)
。
2
、水环境质量现状
距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西北侧约
1.7 km
处的魏河,
魏河是贾鲁河的支
流,起源于郑州北郊
铁路组编站,流经惠济区、金水区,于中牟县境内汇入贾鲁
河。贾鲁河位于本项目北侧,
最近距离约
3.0km
,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北部山区,
郑州境内长达
137km
,流域面积
2750m
2
,流量为
0.5m
3
/s
,本项目所在区域贾鲁
河属Ⅳ类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Ⅳ类标准。本次
评价采用
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
2011
年第
13
周
~2012
年第
13
周中牟陈桥断面
(位于项目区东南侧,最近距离约
13km
)常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
4
。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Ⅳ类标准
超标倍数
表
4
贾鲁
河陈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mg/L
)
COD
NH
3
-N
30.5~58.3
2.8~12.9
30
1.5
0.017~0.94
0.87-7.6
由表
4
可知,贾鲁河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
02)
10
中Ⅳ类标准的要求,水质较差。其超标原因主要是上游接纳了沿途的工业废水和
生活
污水,贾鲁河已受到了污染。
本项目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城
市污水管网排入陈三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
理达标后排放,最终排入贾鲁河(污水处理厂
的收水范围图见附图
5
)
。
3
、声环境现状
p>
根据《郑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2011
)
》规定,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
环境质量标准》
(
GB
3096-2008
< br>)
1
类标准(昼间
≤55dB(
A)
,夜间
≤45dB(A)
)
。根
据
2013
年<
/p>
8
月
24
日对项
目区噪声的现场监测,现场噪声监测结果见表
5
。
表
5
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
dB(A)
方位
时间
昼间
夜间
(
GB3096-2008
)
1
类标准
项目南侧
52.1
43.3
项目北侧
51.9
41.6
项目西侧
53.2
43.2
项目东侧
50.3
41.6
昼间
≤
55
,夜间
≤
45
由表
5
可知,项
目各边界昼夜噪声值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要求,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4
、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地主要为规划的城市新开发区,项目现场及周围为荒地、农田和树
林,无重要
的生态资源。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br>项目所在区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保护级别见表
6
。
p>
表
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保护目标
贾鲁河
(位于项目北侧
3.0km
)
环境类别
水环境
保护级别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p>
(
GB3838-2002
)Ⅳ类标准<
/p>
11
评
价
适
p>
用
标
准
1
p>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Ⅳ类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pH 6~9
,
NH
3
-
N≤1.5mg/L
p>
,
COD≤30mg/L
,
BOD
5
≤6mg/L
)
p>
2
、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
GB
3095-2012
)二级标准:
[
日平均浓度
CO
≤
4mg/m
3
,
SO
2
≤
150
μg/m
3
,
NO
2
≤
80
μg/m<
/p>
3
,
PM
10<
/p>
≤
150
μg/m
3
,
PM
2.5
≤
75
μg/m
3
;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
O
3
≤
160
μg/m
3
]<
/p>
3
、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
:
p>
(
1
类标准:昼间
≤
55dB(A)
,夜间
≤
45dB(A)
)
1<
/p>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
;
(昼间
≤70dB(A)
< br>,夜间
≤55dB(A)
)
<
/p>
2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
)
1
类;
污
(昼间
≤55dB(A)
,夜间
≤45dB(A)
)
染
p>
3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
)表
2
二级标准:
物
[
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240mg/m
3
;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排
放
120mg/m
3
< br>]
标
4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表
4
三级排放标准:
准
(
COD
≤500mg/L
,
BOD
5
≤300mg/L
,
SS≤400mg/L
p>
,动植物油
≤100mg/L
)
5
、
《餐饮业油烟排放
标准》
(试行)
(
GB18483-2
001
)
: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0mg/m
3
,大型饮食业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去除效率
≥85%
)
总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
网进入陈三桥污水处理
量
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水处理厂
出水部分回用,其余排入贾鲁河。
控
制
经陈三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
本项目排放总量为
COD
0.473
t/a
、
NH
3
-N
指
0.0473t/a
。
标
1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本项目为科研技术大楼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主要供科研办公使用,不生产产
< br>品,科研主要为品种盐的科技研发及盐产品的样品检测。
本项目主要污染时段为施工期和运营期,其产污环节如图
1
。
噪声、
职工餐厅油
< br>烟、停车场废气
噪声、扬尘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装修
工程验收
运行使用
施工废水、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生活废水、生活垃圾
实验室废水、实验室固废
图
1
项目产污环节图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污染工序
1
、噪声
主
要为挖掘机、打桩机、推土机、搅拌机等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2
、废气
主
要是挖土、推土及建筑材料等的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装修时产生
的废气。
p>
3
、废水
主要为清洗机械和车辆产生的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4
、固废
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5
、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土方开挖造成的地表裸露遇雨季所产生的水土流失。
二、运营期污染工序
1
、废气
13
(
1
)厨房油烟废气;
(
2
)停车场的汽车尾气。
2
、噪声
(
1
)中央空调、水泵及地下室通风风机等设备噪声;
(
2
)出入车辆产生的
交通噪声。
3
、废水
科研办公人员生活污水及餐厅废水、实验室废水。
4
、固废
(
1
)实验室固废;
< br>(
2
)生活垃圾;
(
3
)隔油池油污及化粪池污泥。
1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
容
类别
大
气
污
染
物
排放源
污染物
(编
名称
号)
厨房
地下停
车场
油烟
CO
HC
NO
X
科研办
COD
公人员
一般生
BOD
5
活污
SS
水、职
工餐厅
NH
3
-N
废水等
动植物油
实验室固废
固
体
废
物
生活垃圾
隔油池油污
化粪池污泥
噪
声
其他
水量
排放量
(t/a)
0.00636
0.82
0.10
0.09
9450
2.22
1.16
0.76
0.24
0.09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浓度
(mg/m
3
)
产生量
(t/a)
浓度
(mg/m
3
)
4.17
/
/
/
/
294mg/L
204mg/L
201mg/L
25mg/L
10mg/L
/
/
/
/
0.0424
0.82
0.10
0.09
9450
2.78
1.93
1.90
0.24
0.09
0.1
75
0.2
7.4
0.62
4.60
0.56
0.51
/
235.2mg/L
122.4mg/L
80.4mg/L
25mg/L
10mg/L
水
污
染
物
0
(单独
收集并由有资质的单位
收集处理处置)
0
(集中收集,由环卫工人定期
清运)
0
(
桶装后定期由专人清理回收)
0
(定期清掏、
外运至郊外肥田)
各厂界噪声值均满足
< br>《工业企业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 br>GB12348-2008
)
1
类标准要求
设备及车辆噪声
60~70dB(A)
/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所在区域以城市
生态系统为主,
项目周围无划定的自然保护区,
本
项目建成后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5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新
建项目,施工期预计
23
个月。根据现场调查,该项目尚未动工
,
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如下:
(一)基础及主体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来自运输车辆和各种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打桩机、推土机、
搅拌机等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有关资料,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随距
离的
衰减变化情况见表
7
。
表
7
距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声级
dB(A)
序号
1
2
3
4
5
设备名称
打桩机
挖掘机
搅拌机
载重汽车
塔吊
噪声级
10m
80
65
60
70
65
20m
74
59
54
64
59
30m
70.5
55.5
50.5
60.5
55.5
50m
66
51
46
56
51
100m
60
45
40
50
45
200m
54
39
34
44
39
噪声排放标准
昼
夜
70
55
由表
7
可知,单台施工机械约在
50-200 m
处噪声值才基本能达到施工阶段场
界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间,施工机械是组
合使用的,噪声影响将比表
7
列出的
要
大,不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
23-2011
)要求。项目
周围均为未开发建设的空地,预计
与项目同期或者延后施工,施工期运输车辆及
施工噪声势必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必须重视对施工期噪声的控制。
评价要求施工方采取以下措施:
< br>
(
1
)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先
进的低噪声设备,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障和
减震基础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2
)
p>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
管理,
保证施工机械
处于低噪声、
高效率的状态;
(
p>
3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郑州市环境噪声污染
防治办
法》的规定。严禁在
12
时至<
/p>
14
时、
22
时
至次日
6
时期间进行有噪声污染的建筑
施工作业,但因混凝土浇灌、桩基冲孔、钻孔桩成型等生产工艺需要连续作业的
除外。禁
止夜间运行的设备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若必须夜间施工,必须有区级
以上人民政府或者
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提前公示;
(
4
)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16
经采取上述措施之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
、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主要包括挖土、推土及建筑材料等的装卸和运输过程中
的
粉尘污染。
本项目土建施工过程中,粉尘起尘特征总体分为两
类:一类是静态起尘,主
要指建筑材料及土方、建筑垃圾堆放过程中风蚀尘及施工场地的
风蚀尘,另一类
是动态起尘,主要指建筑材料装卸过程起尘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的地面扬
尘。
一般来说,静态起尘主要与堆放材料粒径及其表面含水率
、地面粗糙程度和
地面风速等关系密切;动态起尘与材料粒径、环境风速、装卸高度、装
卸强度等
密切相关,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大,根据有关试验结果,风速
4m/s
时装卸相对
起尘量约为
0.05
~
0.
4‰
。
根据《河南省建筑扬尘排污量抽样测算办法》
p>
(暂行)的规定,建筑施工扬尘
排放量按照每填挖
< br>1 m
3
砂石排放粉尘
4.66
kg
确定;项目施工期土石方开挖量约
30360m
3
,经计算施工期间扬尘产生量为
141.5t<
/p>
。
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强
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根据《郑州市人民
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控制扬尘污染工作方案的通知
》
(郑政
[2013]18
号)
,评价要
求本项目施工扬尘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新(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控制扬尘污染责任标志牌,标明扬
尘污染防治措施、主管部门、责任人及环保监督电话等内容。
②施工现场必须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稳固、整齐、美观的围挡(墙)
,
主干道
围挡(墙)高度不低于
2.5
米
,次干道围挡(墙)高度不低于
2
米。围挡(墙)间
无缝隙,底部设置防溢座,顶端设置压顶。
③主
体外侧必须使用合格阻燃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安全网应保持整齐、牢
固、无破损,严禁
从空中抛撒废弃物。
④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场区大门口及主
要道路、加工区必须做成混凝土地
面,并满足车辆行驶要求。其它部位可采用不同的硬化
措施,但现场地面应平整
坚实,不得产生泥土和扬尘。施工现场围挡(墙)外地面,也应
采取相应的硬化
或绿化措施,确保干净、整洁、卫生,无扬尘和垃圾污染。
⑤合理设置出入口,采取混凝土硬化。出入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设置冲
洗槽和沉淀池,保持排水通畅,污水未经处理不得进入城市管网。确保出场运输
17
-
-
-
-
-
-
-
-
-
上一篇:好词好句 形容高楼大厦的句子
下一篇: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标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