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老子原文 王弼本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6 14:04
tags:

-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harbin)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p>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


妙;常有欲,以 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2.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


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 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


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 /p>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 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


治,虛其心,實其腹,


< /p>


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


則無不治。




4.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5.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 /p>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


屈,動 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6.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 門,是謂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




7.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


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8.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 /p>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 唯不爭,故無尤。




9.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

< p>
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10.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 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


知乎﹖天門開阖,能無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爲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1.


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爲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 之用。




12.

< br>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

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13.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爲下,得 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


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爲天


下, 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托天下。




14.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于無物,是謂無 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


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15. < /p>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


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 /p>


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16.


致虛極, 守靜笃,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


復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


乃久, 沒身不殆。




1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18.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19. < /p>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絕巧棄利,


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爲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見 素抱樸,少私寡欲。




20.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


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


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


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飄兮若無止 。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


食母。




21.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 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 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


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22.


曲則 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不自


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


謂曲 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23.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此者﹖天 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


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 p>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


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p>


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


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


重爲輕根,


靜爲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辎重。


雖有榮觀,


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


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27. < /p>


善行無轍迹,


善言無瑕讁。


善數不用籌策 ,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28.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 。爲天下谿,常德不離,複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爲


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忒 ,複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


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爲 器,



聖人用之則爲官長,故大制不割。




29.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爲 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


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 甚,去奢,去泰。




30.


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還。師 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


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

< br>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31.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 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


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勝而 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


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


禮處之。殺人之衆,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




32.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


川谷之於江海。




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 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34.


大道氾兮,


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


功成不名有,


衣養萬物而不爲主。


常無欲,


可名于小;萬物 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以其終不自爲大,故能成其大。




35.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


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36.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


之。是謂微明。柔弱勝 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 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


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38.


上德不德 ,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


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上仁爲之而無以爲,


上義爲之而有以爲,


上禮爲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 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6 14: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58901.html

老子原文 王弼本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