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道教龙门派性命双修养生功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6 08:52
tags:

-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生命是短暂的)


道教龙门派性命双修养生功法



作者:牛金宝




第一章



功法十三步





第一步




收心求静





法诀





初打坐,练静动,全身内外要放松。





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津自生。





深细长匀调呼吸,心定念止是正功。





身心两忘万籁寂,形神俱妙乐在中。





掐子午,除杂念,祖炁修足玄关现。





脸似蚁爬丹田暧,口满津液要吞咽。





下座拂面舒筋气,浑身上下搓一遍。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功法详解





收心求静,是道家的修身养性、打坐参禅,也是


性命双修基本功 。入坐前,先将衣服上的钮扣解开,


宽衣解带,全身内外放松,心里预先要有一种愉快感 ,


用舒畅愉快、乐在其中的情绪来帮助入静。





取坐势,在床上、沙发上、椅凳上 皆可。身上披


的衣服应根据自己的身体以及气候变化增减,慎勿着


凉感冒。




打坐时的面向:面向正东或正南,夜间要面向窗


户亮光处,以免神昏易睡。





坐功要领:盘膝 端坐,脚分阴阳,手掐子午,二


目垂帘,眼观鼻,鼻观心。闭口藏舌,舌顶上腭,呼


吸绵绵,微降丹田。心神意念守祖窍,三花聚顶秋月


圆。下座拂面熨 双睛,浑身上下搓一遍。伸臂长腰舒


筋气,静极而动一阳现。要领详解如下:

< p>




盘膝端坐:盘膝有 单盘、双盘、五心朝天之分。


初学者可采用自然单盘膝,不要勉强。所谓端坐,是


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与会阴成垂直一线,


但务必放松自然 。须知松则气顺,经脉舒畅;僵则气


滞,有碍气血流通。只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


创造条件。





脚分阴阳:盘膝时左脚属阳在外,右脚属阴在内,

< p>
为阳抱阴,但不是绝对的,如感到不舒服可改换。对


此不要太拘泥。





手掐子午:左 手拇指掐本左手中指午位,右手大


拇指进入左手内掐住左手无名指的根部子位,两手相< /p>


抱放在小腹部,这为阴抱阳。但必须说明:掐子午不


等于掐诀念咒 。因子午这两道脉通寸、关、尺,而寸、


关、尺之脉通心,心通脑,掐子午是为减轻动脉 撞心


的力量,使其少生杂念,有助于入静。丹经云“手脚


和合扣 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是也。





二目垂帘:即是二目似闭非闭,微开一线同观鼻


尖,看似对眼。 太闭则神气昏暗,太光则神光外驰。


故古人有云:“日月合并,金木和合,回光返照,返


观内视。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内观其心,


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


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不空,是乃真空 ;观


空乃空,是为顽空。”这是古人的所谓“长生久视之


道”。





眼观鼻 ,鼻观心:二目垂帘,眼看鼻尖,神定则


心定。两眼同看鼻准,活动的思维,纷纭复杂的 意念


就能安定下来。眼观鼻而心不在鼻,由观而达到忘观,


外观 其形,形无其形。所谓鼻观心,是为了下颌微收,


使气嗓管调直,呼吸自然流畅。





闭口藏舌,舌 顶上腭:上腭是天池穴,在上牙内


寸许凹陷处,口念“儿”字时,舌尖所触部位。闭天< /p>


池,一是方面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


使真息往来畅 通无阻;另一方面则是闭口免伤真炁。


再则,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 闭


上天池易于生津。静坐往往津液满口,并有清而甜之


感,此时 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


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 这样引


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


之妙 法。





呼 吸绵绵,微降丹田:调理呼吸,又谓调息,是


初步入静的重要环节。用功时既然是闭口, 无疑要用


鼻呼吸,要求深、细、长、匀。不论是顺呼吸还是逆


呼 吸,都要求腹式呼吸,这样才能深。所谓细,即连


自己也听不到呼吸声。长,是将呼吸拉 长,要息息归


根,下降丹田,不要憋气,要放松自然。匀,即快慢


均匀,务要心息相依,不即不离,达到息不调而自调。


甚至,至虚极,守静笃,会出现 呼吸顿断。初学者,


要用自然呼吸。呼吸绵绵,深、细、长、匀,能扩大


肺活量,促进和加强内脏各个部位的功能,尤其对消


化系统功效更为显著。





心神意守祖 窍:祖窍,在二目中心,是过去经书


不载、历代祖师秘而不传的一窍。余师千峰老人曰:


“天下地上安祖窍,日西月东聚先天。玄关之后谷神


前,正中有 个空不空”。此窍是玄关出人、明心见性


的门户,是锁心猿拴意马的桩柱,也是延年益寿 的阶


梯。初步炼性先守此窍。含眼光,两眼观此窍;凝耳


韵,两 耳听此窍。这即是古人所谓:“常有欲以观其


窍,常无欲以观其妙”。守窍是为了忘窍, 故有“知


而不守是正功”之说。“以有心求则有相,以五心守


则 落空”。故云:无忘无助,似守非守。性要自悟,


命要师传。心静念止是先天,意动神驰 是后天。只有


守定祖窍,才能使瞬息万变的活动思想安静下来。百


尺竿头再进一步,做到心静念止,身如槁木,心若止


水,意似寒灰,一念不起,一意归 中,万籁俱寂,身


心两忘,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此时感到一股电流在

< br>身上奔腾咆哮,犹如触电,全身酥麻,其舒服感妙不


可言。这正是形神俱妙,了在 其中。此景过后,但觉


眼明心亮,神清气爽,精神振奋。如能得到五分钟的


真静,足能消除一天的疲劳。如能每日坚持坐功,即


使得不到真静,有时也会 感到手脚出汗、丹田发暧、


脸似蚁爬、头顶气旋。这些现象,都是坐功的收获,


日积月累,祖炁修足自然玄关出现。





三花聚顶秋月圆:三花即精花、炁花、神花。只


有精炁神修足,才有三花聚顶秋月圆的现象。秋月即


玄关。玄关与祖窍同样都 是过去道家三口不说、六耳


不传之秘。玄关与祖窍往往连在一起,实际玄关是玄


关,祖窍是祖窍。可以说:祖窍是玄关出人的门户。


玄关不在身上,祖窍 不在身外。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


也,不在身上,离身难寻。《节要篇》云:“一窍玄


关要路头,非心非肾最深幽。膀胱谷道空劳力,脾肾


泥丸实可羞。神 气根基常恍惚,虚无窟穴细搜求。原


来只是灵明处,养就还丹跨鹤游。”又道:玄关不在


心肾,不在口鼻,不在肝肺,不在肚轮,不在尾闾,


不在谷道, 不在两肾中间一穴,不在腰间脐后,不在


明堂泥丸,不在关元气海,不在脐下一寸三分。 又道:


“道发三千六百门,门门各执一苗根,惟有些子玄关


窍, 不在三千六百门”。又说,此玄关一窍乃人生死


之穴,无极之根,太极之母,是父母未生 前先天真一


之炁。过去把玄关说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好像谁


能知道玄关所在之处,就能立地升仙似的。玄关到底


是何物,又在何处呢?根据余祖师千 峰老人及父亲继


承道教龙门派传统的说法,通过收心求静,静极而动,

< br>炁发则收炁,精动则下手炼精化炁,补脑养神,精炁


神足,坐静时,眼前出现一圆 光,这即是玄关,又叫


慧光、神光、灵光。历代修持者都把玄关看成超凡入


圣的阶梯,故不轻易传人。虽然从经书上偶有透露,


也只是一些不易看懂的隐 语,况且其说不同,使人无


所适从。





下座拂面熨双睛:每逢坐完功后,先将两手搓热,

< p>
趁热用手捂住两眼,热散后两手猛然向两侧分开,两


眼同时随之使劲一睁, 如此三至五次,再左右转睛。


左转


9


周 ,再向右转九周。经常坚持,不但保持眼球


灵活不得眼疾,还使通眼脑气筋通畅,保持眼 睛不花。


拂面是用两手搓拂两颊,使脸色滋润,推迟生长皱纹


及 老斑。





全身上下搓一遍:全身干搓,又叫干沐浴,是非


常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紧接拂面熨眼转 双睛之后,


两手从头部开始搓起,继而由前额、两太阳穴、迎香、


两耳前后,大脑、小脑、风池、风府、两臂内外至两


手背,再由胸前肺部、两胁,两手 并行搓小腹两侧、


肚脐、两腰眼、两腿外侧内侧、膝盖、脚心。两手搓

< br>时必搓热,最后再揉睾丸。以上各点,搓时最好用数


字来约束,以免点到从事。干 沐浴倘能持之以恒,定


有意想不到的功效。重点是鼻窝、脖颈、腰眼、睾丸、

< p>
尾胝涌泉。搓完后舒筋气。





伸臂长腰舒筋气:干沐裕后,仍坐床上,上身坐


正,两腿伸直,舌顶上腭,然后上身后仰,两臂随之


向上伸舒。同时鼻子吸气 ,两眼向上翻看,脚尖前绷,


脚跟后收,身体整个仰卧床上。然后,上身由仰卧坐


起前扑,以头靠拢两膝,两手打两脚涌泉穴,两眼往


下看,鼻子呼气, 两脚尖向里勾,脚跟向前蹬。如此


一仰一俯,反复七次为止。此法有舒筋活络,长腰增< /p>


力,抻筋活腰,强肺健胃,通带踵、养大脑的作用。





收心求静,也是为了求动。这种动 是通过坚持不


懈的用功,并能经常入静,在坐静中大脑得到充足的


调养,日积月累,脑气胞日渐充实,身体日渐强壮,


面色日渐红润,精神面貌几有焕发 青春之感。当然由


于年龄、的不同,体质强弱的各异,以及用功的勤怠,


入静的程度深浅,必然会在每个人的进度上出现千差


万别。尽管在进度上每人有 快慢之分,但从静中得来


的心身日渐愉快和健壮必有同样之感。





静极而动,是在静坐时,心里清清 静静丝毫杂念


没有的前提下,外阳勃然而起,这即是活子时到。此


时不等念起,急用转


**


收炁降龙法,将这初步静养来


的养生至宝收归我有。具体做法详见第二步功法。





收心求静即是筑基炼己的功夫。所 谓炼己即是炼


心、炼性。炼即是锻炼的意思。心不炼不死,性不炼


不活,神不炼不灵。只有炼得识死、性活,神自然会


灵。吕祖云:“七返还丹,在人先 须炼己待时。”柳


华阳祖师曰:“若不炼己还虚,则临时熟景难忘,神

< br>驰炁散,安能夺得造化之机。”应该怎样炼呢?柳祖


又云:“眼虽见色而内不受纳 者曰炼,耳虽闻声而内


不受音者曰炼,神虽感交而内不起思者曰炼,见物内


醒而不迷者曰炼,日用平常如如,而先炼己纯熟”。


上面吕祖所谓炼己待时之 时,


与柳祖所说的临时之时,


同是指的阳举炁发活子时之时,下 手采药炼精化炁之


时。此时若炼己不纯,意志不坚,很容易顺熟路而去,


前功尽弃。故古圣先贤(指善养生者)强调,修性养


命,首先必须筑基炼己,打 好基础,否则虽有所得,


也容易得而复失。只有炼得识死性活,对景无心,常

< p>
寂常静常觉照,性自圆明神自灵。在静中求动,动中


采补,循序渐进,待精 尽化炁,亏损补满,则筑基炼


己才算告一段落。





初步收心求静,与各家静养功大致 相同。所不同


的是龙门派的静养功是小还虚,是吕祖沁园春词中的


炼己待时。这个“时”正是静极而动一阳炁发的活子


时,时来炁发为之命动,命动炁发 即收回才算性命双


修;不知炁动收炁、精动炼精,就不算性命双修。




第二步




收炁降龙、安炉立鼎






法诀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炁必须先提根。





吸从督脉升泥丸,呼由任脉降会阴。





以神领炁行周天,后升前降转


**






七口呼吸阳不缩,无孔笛吹要紧跟。





无孔笛,两头吹,一提一降自然回。





收炁古称是降龙,龙归大海不乱飞。





玄酒味淡休妄动,静等二侯响春雷。





珍惜自身活子时,逢动必收炁不亏。






功法详解





第二步功夫,按道家传统说法,是安炉立鼎。鼎,


又谓玉鼎,在 大脑中心,内藏一胞为先天真性所居之


处,即元神室也。其两边各有一管,联于眼珠,下 通


于心,故曰: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实际鼎原无鼎,


真炁发 时与性合一而得名。炉谓金炉,又名真炁穴。


前对肚轮后对肾,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 阙前命门,


是存神养炁之所,又叫丹田。炉原无炉,气发则有此


名。玉鼎、金炉是道家炼内丹假设的无形器具。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心必须先提根。





在初步收心求静的静坐中,当坐到 一念不起,身


心两忘,虚极静笃之时,自己的外阳勃然兴起,这是


自身的活子时到来。因其无念,是先天性的产物,机


不可失,不等念起,急用转


**


收炁法即刻收回。





收炁法:原坐式不动,收气必须先 提根,即用力


一提会阴,鼻根吸气,眼往上翻看,以神领气,心意


随之。再由子位生死窍即会阴穴向后走尾闾、夹脊、


玉枕至午位百会一停。吸时:鼻吸 、眼看、神领、意


随同时并举,协调一致。一吸由督脉上来稍停,再一

< br>呼鼻根呼气,眼往下看,以神领气,心意随之,由午


位百会下来,走祖窍、绛官、 炁穴(即丹田),直达


会阴子位。后升前降正一圆周。简单说,一吸一呼转


一遭为一次,如此三至五个呼吸,如用得准确,外阳


即可缩回,这即是后升前 降转


**


收炁法。日积月累,


身体越来 越强壮,精力越来越充沛,活子时越来越勤,


而外阳兴起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大。如果从一 次呼吸至


七次呼吸,外阳仍然不倒,应改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


降 龙法来制之。




< br>无孔笛颠倒两头吹的具体用法:当转


**


七次降服


不住外阳时,原坐不动,立即凝神生死窍,会阴一提,


鼻根吸气,意想 由生死窍提到脐下一寸三分丹田穴,


再用绛宫之气,下沉丹阳,鼻根呼气,心神意随之一


沉,一提一降为一次,如此一至三次外阳立缩。





若用了七次仍不缩回,就应用第三 步功法开通奇


经八脉的。等二候到来,虎由水中生,似黄河决口,


有一泄千里之势,就用下手炼精化炁的伏虎手段,将


欲破关而出的元精化成元炁,仍为 我所用。





阳生炁发的根源。通过坐功入静增长元炁,亏损


的元炁得到补充。静极而动,脑中的先 天炁走大脑、


小脑、延髓、脊髓,到大推下第七脊骨节夹脊关;夹


脊往内通心,心正中有一门,道家称之为戊门,气到


门开,直达外阳。外阳得到真气, 立刻勃然兴起。这


时如果不管不问,也可自消自灭,但是,通过静功得

< br>来的养生至宝,就会付之东流。这即是只知修性,不


知修命。凡讲性命双修者,无 不百倍地珍惜它。故吕


洞宾祖师对此写过这样一首诗:“一阳炁发用功夫,


日月精华照玉壶,到此关头休妄动,恐防堕落洞庭


湖。”性命双修的修性,实 际命在其中。当静极而动


一阳炁发即是命功。心动收心是修性,炁动收炁、精

< p>
动收精是修命。




< /p>


静极而动,是阴极阳生,一阳初动,在人身为活


子时,在二十四节 气为冬至。因一阳初动,是炁发而


不是精动,只可用收炁降龙法收之,而不能用下手炼< /p>


精化炁法来炼之。炁有足亏,药分老嫩,这即是“火


候”。


丹经云:


“古人传药不传火,


从来火候少人知 。



张三丰祖师云:


“性要悟,


命要传,


休将火候当等闲。






大自然中的一切有形的 东西都各有火候。如煎炒


烹炸,都要掌握好火候,到什么火候用什么措施,即

< p>
不过也不及,要恰到好处。功夫到什么阶段,用什么


办法,不能用非所需, 或需非所用,一定要恰如其分。





静极而动,不同于自然而动。因为前者是在一念


不起的基础上静 养来的炁发,是纯洁的,是先天的产


物。后者是通过睡眠,大脑得到休息,当一觉醒来,


一般说来外阳是要动的。静极而动,更不同于色情动。


因为前者 是清,后者是浊;前者是先天性的,后者是


后天性的。外阳动,不能认为都是色心动。善 养生者


不等杂念丛生,即可用后升前降转


**

< br>将炁收回。





练性命双修功夫者,把静极而动、一阳炁发视为


至宝。每逢阳动炁发立即收归 我有,积炁养身,炁越


足则体越壮。外阳动得越勤其力越大,只待二候到来,

< p>
方可下手。





静极而动,实际是情动,这情是道情不是人情,


无念而来是道情。故龙 牙禅师曰:“人情浓厚道情微,


道用人情世岂知,空有人情无道用,人情能得几多


时。”柳华阳祖师曰:“且此一情字自汉明帝到今注


者纷纷,苟不得慧 命之法,便谓之春情。识者见之无


不笑也。


”六祖坛经云:


“有情来下种,


无情果不生。


< p>
看来同是一个情字,就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顺


其自然用于人情。一种 是逆着回来养生是用于道情。


而六祖慧能、柳华阳、龙牙禅师,他们都是佛门弟子。


他们当然是站在出家人的立场对待人情和道情,而且


也是从养生道理 上来加以说明。


我们今天讲养生之道,


既用人情,也用道情。用 人情行人世法,生儿育女,


使我们民族永远繁荣昌盛。用道情作为养生之道,使


人人健康长寿。正因如此,当我们练功时,偏要将顺


去的东西,想办法使 它逆着回来。这是与一般人不同


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向自然规律夺取寿命。古人云,< /p>


炁归元海寿无穷。这也是性命双修的特异之处。





曹还阳祖师云:返观凝神入炁穴, 炼精百日黄芽


生。





伍冲虚祖师云:烹炼铅汞于鼎炉,炼精炼神根本


地。





柳华阳祖师云:和合凝集转


**


,吸呼薰炼性命存。< /p>





了空祖师云:督升任降成鼎炉,锻炼五谷化精炁。





千峰老人曰:前对脐轮后对肾,中 间有个真金炉,


十字街前安玉鼎,神炁之宅呼吸根。





先父牛金宝对安炉立鼎采小药收炁 降龙曾作歌一


首:





阳生炁发及时收,续命全靠勤添油;





后升前降凭意领,吸上呼下赖圆周。





笛声吹来龙服驯,剑指点去虎低头;





龙虎剑笛皆比喻,鼎炉莫向身外求。





第三步



开通奇经八脉






法诀





开八脉,聚精神,以意领气贯全身。





一吸督脉升泥丸,二呼任脉降会阴。





三吸带脉至肩窝,四呼阳腧到手心。





五吸阴腧胸前定。六呼至带归一根。





七吸冲脉到降宫,八呼阳蹻涌泉停。





九吸阴蹻升炁穴,十呼还原入窍中。





吸呼深长凭意领,水到渠成赖气行。





八脉开通身属阳,阴蹻开时百脉通。






功法详解





开通奇经八脉,又叫十口呼吸调八脉。初学者,


因盘腿打坐,两 腿受压不习惯,定有两腿麻木之感。


用此法立即消除麻木。其功法的主要用途,是用以开


通奇经八脉,驱逐阴邪之气,消阴长阳,进而达到全


身属阳,百 病全无。





奇经八脉,道家用以行炁、通关以达到延年益寿。


通人脉,又称玉液炼形。

< p>




奇经八脉,即前任 、后督、中冲、横带、阴维、


阳维、阴蹻、阳蹻,也是道家行气八脉。开通八脉法,


是用十口呼吸,以意领气,心到、意到、神到,气亦


随之而到。平时 必须经常练习,把心、神、意合而为


一。八脉线路要记熟用灵,达到心想哪里,哪里就有


所感触。最好每日清晨练习两遍,日久天长,就能随


心所欲。< /p>





一吸督脉 升泥丸,是先把心神意下注于会阴,鼻


根呼气,心意随之,由会阴往后提起来,经脊骨正 中


督脉,上升至头顶泥丸即百会稍停;二呼由泥丸下来,


走前边 任脉,又回到会阴穴;三吸由会阴穴提到脐下


一寸三分处之炁穴,分开双行走带脉,从两 腰眼至两


肩窝一停;四呼由两肩窝走两臂外侧阳腧脉,经中指


到 两手心劳宫穴稍停;五吸由手心劳宫穴走两臂内侧


阴腧脉,到胸前靠近两乳处稍停;六呼 从胸前双下至


带脉炁穴归并一处,直达会阴处稍停;七吸由会阴穴


上来,走任督二脉中间的冲脉,直上到心下一寸二分


绛宫穴停住,不要过绛宫;八呼由 绛宫下来到会阴分


开,走两腋两腿外侧阳蹻脉,经两脚中趾到两脚心涌

< br>泉穴稍停;九吸从涌泉穴上升走两腿内侧阴蹻脉,到


会阴归一,再上升炁穴稍停; 十呼由炁穴,直达会阴


生死窍。十口吸呼调八脉,是由生死窍会阴穴为起点,

< p>
最后终点仍落在生死窍会阴穴,故而道家称它为八脉


之总根。千峰老人称此 窍:“上通泥丸,下达涌泉,


真炁聚散皆以此窍为转移。血脉周流,全身贯通,和


气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实乃生炁


之根。百姓日用而 不知者此也。”十口吸呼调八脉,


一吸一呼,升、住、起、止都必须与一意领气同时并< /p>


举,协调一致;方能奏效。对此慎无忽略。以上是行


气八脉。另有 通精八脉(此是生精、化精、走精、炼


精八脉),即前任,后督,中冲,横带,上通心、 下


通阳关,上前通脐,上后通肾,这里是以生死窍为轴


心说的。 道家的传统说法,往往与医家有所不同。





第四步




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伏虎法






法诀





二候到,春雷动,猛虎怒吼要出洞。





顺则出去可生人,逆而回来延寿命。





手点虎额虎伏地,剑插三峡水倒行。





收炁定要收元炁,炼精必须炼元精。





顺减寿,逆添油,养生至宝莫外流。





下手点住生死窍,急用巽风六候收。





橐龠动时阖辟转,升住起止四正求。





会得还精补脑法,功夫更上一层楼。






功法详解





下手练精化炁是道家性命双修功法中的绝秘,非


其人不传。即使 传人,也必然伴随着一些清规戒律。


余今具体详说如下,不经口传万勿轻用。

< p>




下手炼精化炁法, 是在以下情况下采用的:在初


步静坐的基础上经过静功的开源节流,增长元炁,日


积月累,静极而动、阳生炁发,不等念起,用二步转


**


收炁法收之。当用完七口吸呼,后升前降转够七周,


外阳不缩,继用无孔笛降 龙法,也转够了七个提降,


而外阳依然不倒,此刻应用勒阳关,调外药。调到药


产神知,外阳不但不倒,反而似鲤鱼打挺一跃而起,


元精突然欲破关而出 ,这即是二候。就在这千钧一发


之际,火候不老不嫩之时,如依熟路顺去,则是生人


之道;若逆而回来即是炼精化炁的养生之道。古人有


云,顺生人,逆 生仙,只在中同颠倒颠,正此之谓也。


也正是在这一发千钧的关键时刻,不等思维活动, 即


不等念起,急速下手,剑插海底,向左侧身,左腿蜷


曲,右腿 伸直成半躺半坐势,用小周天炼精化气法诀,


将这欲夺关而出的元精(因无思欲从静而来 )化成元


炁。古人所谓“巽风运坤火,风吹火化”,即以鼻呼


吸 (巽风即鼻中呼吸之气),头转眼随,由自身会阴


子位起,向自身左上方旋转,用鼻连吸 三吸,眼随头


转,走子卯午,眼看头顶午位。从午位眼随头转向自


身右下方向,鼻子呼气,连呼三呼,即午酉子。连吸


三吸,是由子位向后,上走身后督 脉三关,即尾闾、


夹脊、玉枕,是为子进阳火。连呼三呼,是由午位向

< br>前,走前任脉三田,即祖窍、绛宫、炁穴,此为午退


阴符。鼻子呼吸,眼随头转, 必须同时并举,协调一


致。下边一度一度地精撞阳关,上边则子卯午、午酉


子地急收。来得急,收得快,来得缓,收得慢。如磁


石吸铁,不即不离。精来 多少度,而收炼多少度。待


精不动时,即精已化炁,药已归炉。此时仍不撤剑指,


身躯由半躺半坐而坐正,再用封固口诀,照前两步转


**


收气法,连收三次,是为牢封固。然后撒手撤剑,


下边干干净净,一滴不漏, 行将顺出的有形之精,经


风吹火化已成为养生保命的无形之炁、这就是小周天

< p>
下手炼精化炁法,也是道家千古不传之秘。





下手炼精化炁,必须建立在纯静的基础上。从静


极一阳初动,到药产神知的二候到来,其来源必须是


不加杂丝毫杂念,纯属先 天性的。也必须按照术数的


要求,即“和于术数”。必须转够七圆圈。当转够七


周外阳依然不缩,方可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法诀。无


孔笛也用够七次,这 即是火候。何谓二候呢?当静极


而动,阳生炁发,龙从火里出为一候。当勒阳关调外


药,调到药产神知,阳挺精动,虎自水中生为之二候,


故有二候采牟 尼之称。自古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


人知。从历来丹经道书上看,确实找不到具体用法 ,


更寻不着真正的口诀、火候。虽有的微露端倪,也只


是藏头露 尾的只言片语,以及隐晦莫解之词。





下手炼精化炁,又谓小周天。陈泥丸曰:“天上


分明十二辰,人间分作炼丹程。若言刻漏无凭信,不


会元机药不成。”所谓的 大小周天,是道家借喻周天


度数来阐述采药炼丹的道理,以及如何运用周天火候


作为养生之道。在下手炼精化炁的过程中,充分地体


现了这一点。但并非 必须记住周天路线。二候一到,


下手点窍,任督接通,方可采药,心静神清,非常重


要。吸升呼降,眼随头转,前三后三,呼吸贯穿,火


逼金行,左右盘 旋,吸舐撮闭,坎离抽填,采药归炉,


片刻之间,一字没有,记啥周天,千古绝秘,全赖 口


传。“吸舐撮闭”是下手采药炼精化炁的四字诀:吸


是鼻内吸 气,舐是用舌接督脉弦,撮是紧撮谷道,闭


是闭任开督。





下手炼精化炁,在《黄帝内经》中 有这样一段记


载:“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


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


地,无有终时。”把握自身的坎离 阴阳,而呼吸精气,


当然是自身的精炁了。肌肉若一还可以,而寿敝天地,


无有终时,则太夸张。





如果真能在静中产生的二候到来之时,按照炼精


化炁之法,将有 形之精化为无形之炁,并收归我有,


则这时人的精神面貌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从大脑中


枢神经系统,到五脏六腑,尤其是五官面貌,都能出


现异乎寻常 的特征。比如,从前眼花,可以恢复视力,


变成不花。智力、记忆力必有明显的恢复。精 力充沛,


面色红润,虽不能返老还童,也必有自觉年轻了十年


之 感。当然要达到这一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过


只要坚持不懈,运用得法,必然会功到 自然成。其进


度快慢,要根据个人体质的强弱,和用功的勤怠来决


定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恒心,必定成功,那


时推迟衰老,延长寿命,是不难做 到的。





释家所说的断三淫是指淫身、淫心、淫根。三者


最主要的是淫根。淫根不动则身心安静, 淫根一动则


牵连身心。断淫必须先断淫根,而下手炼精化炁,正


是斩断淫根的利剑。道家把离中炁发称为火龙,把坎


中精动称为水虎。故吕祖诗曰:“降 龙须要志如天,


伏虎心雄气似烟。痴蠢愚人能会得,管教立地作神


仙。”又诗曰:“大道玄机颠倒颠,掀翻地府要寻天。


龟蛇共穴孰能见,龙虎同宫谁敢 言。九夏高山生白雪,


三冬备火种金莲。叮咛学道诸君子,好把无毛猛虎


牵。”李虚庵祖师云:“识得乾坤颠倒颠,金丹一粒


是天仙。要寻不必深山里, 所得无非在眼前。忙里偷


闲调外药,无中生有采先天,信来认得生身处,下手

< p>
功夫在口传。


”以上所说都是指下手炼精化炁的功夫。




修性必须先炼心,心定则神 安,心死则神活,修


命必须先炼精,精是养性命之根源,故《金仙证论》


云:精为万物之美,人身内有精则生,无精则死。精


足而不知持满,即不能炼而 化之,定有满而自溢丢失


之患。精是命宝,极难生产而最易消耗。故炼性必先

< p>
练心,七情不动,五贼不乱,六根大定,精难动摇,


方有助于炼功。所谓七 情即喜怒哀乐爱恶欲,五贼即


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心又为


六欲。是以眼见色则爱起而贼精,耳听声则欲起而摇


精,鼻闻香则贪起 而耗精,口尝味则嗜起而走精,身


意遇触则痴起而损精。人身之精能有几何,一旦精竭< /p>


气枯,则命尽身亡。我们今天要讲的性命双修,既不


主张断绝七情 六欲,更不赞成夫妇隔离,不过善养生


者应知精是保命至宝,万不可毫无节制地抛弃罢了 。





下手 炼精化炁,正是《黄帝内经》上所说的“把


握阴阳,呼吸精气”,也是还精补脑,壮骨实 髓,说


来复杂,行之简便的延寿法。炼精化炁,在我要介绍


的十 三步功夫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步。对


于推迟衰老,延长寿命,能起决定性的作 用。但欲想


做到药产神知(这里所说的药产是指自家身内之元精


欲突关而出,神知是指自己的元神立知),二候一到,


便能下手点窍即下手采药,就必须 行有为之法,存无


为之心,运用自如,毫无勉强,夺天地之造化于片刻

< br>之间。要做到准确无误,应在用功之余,加以练习,


方不致临时无所措手足。所谓 练习是指意领神会,头


手动作比划而已。切不可热火煮空铛,空转


**


,更不


可以手淫作练习,应戒之,慎之。另有一种说法: 以


后升前降空转


**


为小周天,从百会 到涌泉转一圈为大


周天。完全以意领空转,在初练阶段作为止念法还可

< br>以,如果认为这即是性命双修的大小周天实大错而特


错。这样空想空转无异于锅里 无水,釜底加火。只有


锅里有水,经火化才能成气,也只有坎中的精动(元


精),才能用收精法炼而化之。正如丹经所说的“起


巽风,运坤火”,风吹火 化将元精化为元炁,进一步


将元炁再化为元神。


若有人问,


精收回去能否成病呢?


我的回答是不会成病,因为下手炼精化炁,风 吹火化


而成炁,是道家秘而不传的法子。只要照口传心授的


法诀 去做是万无一失的。不过只从书本里、文字上实


难寻到妙处。据我几十年的亲身经验,不 论是静中得


来还是睡梦中得来,都可用下手法收回,也都是有益


无损的。不过若不是由纯静与火候足得来的,只能养


身而不能结丹。




千峰老人曰:


“此诀是各丹经道书所谓的下手法。


精顺出者是元精能生人,逆回者是元炁能 生丹,正在


中间颠倒颠,可不是采空气,炼的是真阳之精,将身


补足可延年益寿。”其所著《性命法诀明指》有云:


“身、心、意谓之三家,精、气、神 谓之三宝,又谓


之三元。以身心意为主,以精气神为用。三元合一而

丹成。摄三归一在于虚静。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


身则精与情寂,意大定则三元混 一。情合性谓之金木


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然而精


化为炁者,由身之不动也。炁化为神者,由心之不动


也。神化为虚者,由意之不 动也。这即道家所谓的三


花聚顶,三华即精花、炁花、神花。所谓的五气朝元,


即身不动则精固而肾水气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心火


气朝元,真性寂则魂 藏而肝木气朝元,妄情忘则魄伏


而肺金气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脾土气朝元,这即


是三花五气皆聚于顶成为这个元极,道家谓之炼已。


以上是小周天下 手炼精化炁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循序渐进,柳暗花明又一村。再接再厉将下手


炼精化来之炁,再炼炁合神,使神炁合一,功夫更上


一层楼(炼 炁合神为采内药卯酉周天)”




< /p>


下手炼精化炁是道家的绝秘,历来不著于文字,


惟独千峰老人所著 的《性命法决明指》与本书将此法


合盘托出,但不经师传恐难使用。




(一)炼精化炁小周天,从古到今少人传。





比龙喻虎谈阴阳,指天划地论坤乾。





明明都是简易法,偏偏故意弄虚玄。





现将此法公于世,愿与同道共钻研。





(二)养生功法数千年,黄帝内经露真诠。





提挈天地斡坤乾,把握阴阳颠倒颠。





呼吸精气壮骨髓,独立守神自湛然。





比喻隐晦难猜测,说破消息在眼前。





(三)抽得坎阳离中填,二炁合一结金丹。





待到精尽化炁时,我命由我不由天。





下手炼精炁,必须口传,不经口传,万勿乱用以


防出偏。因为此法从来不著于文字,用文也实难表达


清楚。虽说简便,但差之 毫厘,谬之千里,极易出偏。


故再三强调,必经口传,甚至有的功法必须三番五次


方能领悟。望后来之者慎之慎之。



第五步




外文武火金木合并法






法诀





两手捧香肩臂松,眼观香头二自睁。





聚精会神屏呼吸,涕泪交流即收兵。





闭目养神应求静,心存已炁门自生。





渣滓提净药方纯,泪管输通眼更明。





文火七,武三成,药采之后好用功。





日月同宫金木合,心火下降肾水升。





眼球常转眼不花,耳鼓常敲耳更灵。





常用此法除百病,能化五谷饮食精。






功法详解





外文武火,是用后天之火引出先天之火。二火合


一,既能提出在 炼精化气中的渣滓,澄洁药物,又能


化五谷饮食之精,提出五脏之病,使人益寿延年。了


空祖师曰:“外武火者是移火也;外文火者是以火


也。”这是专 为提出五脏内之渣滓化泪流出之法,又


是炼四相和合、五行攒簇归根、回光返照、日月合 并


之功。其用法如下:





在初步静坐的基础上,收心入静十分钟后,夜间


须燃香一炷(白天可用红头筷子一根),双手捧香或


筷子,放在目前三寸许, 高低与二目齐平,二目睁开


同视香头。约两、三分钟后,两眼似辣椒水洗一样难


受,此时必须坚持强睁二目,待眼泪鼻涕一同流出来


为止,然后将香火捏 灭,眼泪擦净,闭目养静,是为


文火。坐到无人无我、身心两忘是为正功。久之心火


下降,肾水上升,口中津液清而且甜,吞下入十二气


嗓管,再降到炁 穴化为阴精,由春弦入睾丸化为阳精。


阳精出输精管,上至膀胱顶分两边,至尿道口入内 肾,


即藏精之所。善养生者百倍珍惜口中津液,津液常足,


也证 实肾水常足,肾水足而两眼炯炯有神,皂白分明,


这样人身就健康无病。所以说:外文武 火不但能使二


目有光,保持眼睛不花,而且能提出五脏之病,治五


脏之病于未发之前,除病根于未萌芽之时。





外文武火是专炼二目,生理学有云“父母初结胎


时,细胞内先生二目,至十二日后用显微镜看内有黑


睛。”古经亦云;“人初 结胎时,天一生水生黑睛而


有瞳仁通肾,地二生火而有两眦通心,天三生木而有


黑珠通肝,地四生金而有白珠通肺,天五生土而有上


下眼胞通脾,故五脏 之精华皆聚于二目,而人之灵神


在脑,亦发之于目。”人的两眼又谓心灵的窗户。道


家认为,人之一身皆属阴,谁独两眼属阳(指男子),


仰仗这点真阳 ,方能不被群阴所剥。修士必须由此入


手修炼,利用这点真阳来战胜群阴,而进一步达到 纯


阳之体。





外文武火,有文七武三之别。比如从两眼同视香


头到涕流用了三分钟,闭目静养时要用七分钟,当然


静养时间越长越好。越是 心静念止,越感觉神清气爽。


炁从已门生,身如在云端,万籁俱寂,神形俱妙,事


后眼睛特别清亮。





千峰老人曰:“外武火者,是将神火注于炉中,


为火中火引也。古名移火。移者移动身内病管开张,


即是移动内里真火,二火 相磨相激,阳火必胜乎阴精,


精融灌溉周身,而渣滓出净,病从何来。”外文火者,


是温养恢复还原之法。因在用武火时,五行攒簇,内


管张开,渣滓提 出后,必须用文火使其恢复原状。文


火又谓以火,以者以温养之法,闭目塞兑,意守正中 ,


气降真炁穴,身空意空方为正功。





外文武火,是非常有效的炼眼法。但也要伴之以


熨眼、转睛、眼呼吸等法。所谓熨眼法在初步养静中


已谈到,不再重述。





转睛:每天 晨起,坐立皆可,二目睁开,头颈不


动,独转眼球。眼看极下方,由极下方向左上方转到


极上方,由极上方向右下方转到极下方为一周。如此


转九周一停 ,再继续转四个九周,共三十六周。再由


右上左下转四个六周,共二十四周。如此使两眼 的脑


炁筋、输泪管活跃有力,畅通无阻,使两眼灵活而有


神。< /p>





眼呼吸: 用此法应在空气清洁之处,最好在树林


内或河边。早晨面向东方,两脚并立,两臂下垂, 浑


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两眼与鼻根部同时吸气,徐


徐将气吸 足,然后两眼与鼻根同时呼气,连做九次吸


呼。这样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吐故纳新 ,既锻


炼眼睛,又增强五脏新陈代谢的功能。眼呼吸与转眼


球, 都是为了促使两眼通脑的脑炁筋灵敏活跃,畅通


无阻,保持二目常明。久而炼之,还可用 以上同样方


法看早晨、中午、日落时之太阳。这必须有明师指导,


自己不要无师自通。如照此法炼之,日久可目视中午


的太阳如看月亮一般。少者可目视 太阳一两分钟,久


炼可目视半小时,斯时两目寒光四射,无人敢于对视。






外文武火图解





(—)燃炷真香棒目前,两眼看香目睁圆。





待到涕泪交流时,闭目养我炁浩然。





(二)文武二火莫看轻,专化五谷饮食精。





常用此法眼不花,二目炯炯亮晶晶。





(三)采药之后炼此功,去其渣滓要留精。





精华炼成舍利子,冲开三关上离宫。





(四)离宫即是泥丸顶,舍利原本神炁凝。





龙虎铅汞皆比喻,身上去找无此名。








第六步




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






法诀





进阳火,退阴符,卯酉周天炁合神。





闭目四九子进阳,开关四六午退阴。





左旋上升照乾顶,右转下行照脐轮。





炉中有火金可化,釜内无水莫增薪。





铅投汞,炁合神,采内药,保命根。





周天三百六十五,卯酉沐浴始通心。





采药炼丹皆比喻,离开神炁别无真。





此是自身阴阳配,休向身外错问津。






功法详解





在下手炼精化炁采药归炉后,紧跟着用进阳火,


退阴符,卯酉周 天,炼炁合神,又谓采内药。千峰老


人曰:“此法是采内药,左旋右转,一起一伏用目下


照。从左上照乾顶,从右下照坤脐至中心为一度。如


此三十六转 是为进阳火。开关从午卯子酉转一回,如


此二十四转为退阴符。”十六步功夫,一三五七 九是


单练,二四六八十是紧密相连用的。经四步下手炼精


化炁采 药归炉后,紧接着用六步卯酉周天采内药炼气


合神的功夫。其用法:坐如初,收神内敛, 闭目养神


片刻,二目外闭而内睁,凝神下照坤脐,闭目转睛由


下 向左上右下转,睛转头随,转一周为一次,每转九


次稍停,闭目看光。如此转四个九次为 进阳火三十六,


然后开关,即睁开眼从上往左下右上转晴,转四个六

圆周,每转六次稍停,闭目看光。如此转四个六次为


退阴符二十四。在外两个眼球左 旋右转,在内则金本


交并,


阴阳和合,


神炁合一。


千峰老人曰:


“外药


(即< /p>


炼精化炁)保身无病,内药保命;命者元炁也。卯酉


周天之火,炼 内药之法,亦为内交媾。系汝已系充足


之外药,彼时因风火相激,真炁上升于脑,眼睛左 旋


右转一起一伏,脑炁筋与神经系和合,斯时脑髓充满


发涨,顿 觉荣光发现,有形无相采内药,俗名炼丹是


也。”且药归炉后,非用阳火阴符周天三百六 十五度


四分之一火候,不能将精炁化为荣光,成为内丹之苗。


在 人身上:子是生死窍,午是泥丸宫,卯是夹脊关,


酉是绛宫,卯酋通心,故稍停为沐浴。 曹还阳祖师云:


“子卯午酉定真机,颠倒阴阳三百息。”





子卯午酉为四正,是五行生死之位 。且有系管以


通五脏六腑,必停其息以意薰蒸之,脏腑方得滋润。


故丹经以沐浴为火候之秘机,为炼精炼炁之要诀。金


木水火土为五行,在世道中寓生死 之理。





子卯午酉为四正、四生、四死之位,在性命双修


养生功法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故古人将看


四正,或四正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在下手炼


精化炁,转手炼炁化神的功法上,更视为火候秘机。


千峰老人歌曰:“进阳火,退阴符, 闭目四九转神轮,


开关四六度数真,此是卯酉周天火,差之毫厘炁不

生。”




功到此步,每到坐静时,眼前就会出现圆陀陀、


光灼灼的一个圆光。这即是玄关,又 叫慧眼开。这时


人就会变得更聪明,精力更充沛,四肢百骸,身体发

肤更加春气融融。





进行卯酉周天采内药,进阳火,退阴符,是在下


手炼精化炁之后,万不可 在采外药之前用此功夫。应


知炉内有火金可化,釜中无水莫增薪。且忌烈火煮空


铛。功夫到此,每当坐静时,眼前出现圆光,此光即


是丹苗,又叫玄关, 心定则神光凝,心动则神光散,


心驰则神光飞。当神光欲飞时,应用第七步收光法收


之。





四正即子、卯、午、酉,在整个内丹功中占主要


地位,不明四正之理, 是无法采药炼丹的。图像动作


不太明显,仅做参考。





第七步




龙虎二炁翕聚收光法






法诀





龙虎精,乌兔髓,凝结翕聚炼光辉。





坎离交媾天地泰,戊己合时成刀圭。





三花聚顶三心天,四相和合万象飞。





皓月当空心宜静,慧光远去意莫随。





玄关走,眼莫追,休教前功一风吹。





凝神聚光急收剑,子卯午酉子收回。





津液为主气当伴,眼鼻同吸意同归。





送归土釜牢封固,日月合并照紫微。






功法详解





此七步功夫是日月合并,守中抱一,翕聚祖炁,


聚光、炼光、收 光之法,道家也谓之炼丹法。




< /p>


千峰老人曰:“守中抱一是全功,祖炁聚会性命


同,坎戊离已日月 合,龙虎二体光中升。”又云“守


中抱一,日月合并之功也。离己是日光,坎戊是月精,


此龙虎二炁也。天地之交精,日月之交光,盘旋于祖


窍之前为混 元真一之精,此即是精炁神聚在一处,三


家相见,四相和合归一,心空意空,无他无我, 祖窍


之前真气曰太极,曰金丹,曰元觉,先天乾坤,后天


坎离, 实为四个阴。”从初步收心求静到四步为下手


法。从五步到九步为炼丹法。此七步功夫是 在前六步


的基础上通过小周天转


**


采 药收炁降龙、开八脉、下


手炼精化炁、文武火、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等非只

< p>
一次的自身采补。此时身上百病皆无,神清目明,精


炁神足,三花聚于目前 ,如皓月当空,这即是玄关。


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也。丘祖云:“但著在形体上


摸索皆不是,亦不可离形体而外向寻求,因其机发始


成窍,机息复渺茫 。”《性命圭旨》云:“空洞无涯


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工夫。”千峰老人曰:“静极玄< /p>


关出现,若有一念使落后天,倏然不见一无所有。如


再求之,了不 可得,因著色相之故。”此时必须存无


守有。所谓存无是存无为,无人无我,忘心忘形, 万


籁俱寂。所谓守有,即守中抱一,在虚极静笃之时,


一轮明月 出现目前即玄关。





当坐静时眼前出现一圆光,此时务要心定念止。


二目合并似含光凝神,此为回 光返照,照见真炁之光,


盘旋于祖窍之前,自然翕聚此炁不散。越翕聚炁光越

< p>
圆。当翕聚此光圆陀陀、光灼灼时,即是戊已二土、


龙虎二炁合并而刀圭成 。千峰老人曰:“坎离交而天


地奉,龙虎交而戊己合,戊己合为一体,则四象会合


中宫大药生矣。”这里所谓的大药即是玄关。





当玄关性光盘旋于祖窍之前渐渐远 去时,仍须以


静待之,二目既不要随之而去,也不要立即收回。当


玄光恍惚欲飞去时,火候已到,急用二目鼻根同时吸


气,眼吸意随着四正,心意由下子 位左上到卯至午,


再右下到酉至子,再抬头开关吸收,用子卯午酉子,

< br>将炁光收回。此时金液满口,引吞下入十二重楼,送


归土釜即真炁穴牢牢封固。千 峰老人曰:“先天真一


之炁自虚无中来,但见玄关忽动离远,而后方可翕聚


此祖炁收入腹中炁穴,真气往来跳动,口中清香无比


为证。”药有老嫩,光有 圆缺即足与不足之分。经不


断采补,日积月累,真炁内足发于外为光。当此炁光


恍恍惚惚不定,或由小变大复归于无,这都属于嫩而


不足。还要继续用功 ,必须炼至眼前出现圆陀陀、光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6 08: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58064.html

道教龙门派性命双修养生功法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