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
审计是什么意思
,IPO
审计注意事项
IPO
全称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首次公开募股),是
指某
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
p>
招股的发行方式。
IPO
审计,通俗点,就是公司上市审计,是公司上市必须的
一、审计前的准备
(一)参考因素
IPO
审
计前的准备阶段等同于券商的尽职调查,通常来说,
IPO
的项
目周期很长,个人认为,尽职调查的内容可以借鉴事务
所内部管理中业务承接与风险评价
表
(其内容与新审计准则初步
业务活动中相关规定相近)。
p>
(二)特殊考虑及操作方式
除正常应索取的资料
(特别强调:<
/p>
取得的关键复印材料应当
与原件核对一致),对于尽职调查,项目
负责人应重点考虑的因
素为(参照中注协的工作底稿编制指南,以下简单称为底稿指
p>
南):
p>
1
、初步确定的项目组关键人员是否熟悉相关行业或业务对
象
2
、初步确定的项目组关键人员是否具有执行类似业务的经
< br>验,或是否具备有效获取必要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3
、在需要时,是否能够得到专家的
帮助
4
、如果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
否具备符合标准和资格
要求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在实际操作中,
< br>由于项目安排等原因,
实际上项目负责人较
难一开始就具
备熟悉其行业及业务对象特征的。
因此,
个人在前
期调查中,
分两块内容来进行,
一是倾向于对行业及
企业的整体
了解,
主要渠道来源网络以及一些专业书籍杂志,<
/p>
特别是对于同
行业中已预披露或者已上市的公司,
了解客户行业竞争情况以及
技术特点,
尽可能了解其对
财务方方面面的影响;
二是利用项目
组人员的财务数据调查情况
,了解及分析企业的初步财务状况。
(三)重点关注
值得强调的是:
< br>项目的取舍从权限上属于合伙人,
可从某种
意义上,合伙
人均倾向于接受业务。因此,个人在项目调查时,
重点关注客户的内容不在于客户的亮点
,而在于其风险。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客户财务报表对外口径差别风险
。应当要求
IPO
承办律
师到工商局调
阅查询其工商登记注册材料,
并就相关材料与企业
提供给项目组
尽职调查材料进行比对,
主要考虑点在于有可能个
别企业存在对
外报送不同财务报表及验资报告,
尽早了解其对外
资料的差异以
及具体原因。
(不同目的对外报送资料不同的最明
显案例是鱼跃
医疗,对其产品
2004
年出口台数认定成为近期网
络热点,导致网络中对
IPO
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担忧危机)
2
、资产产权风险。应当关注账上相关无形资产、固定资产
的所有权证办理情况,
该项目的核查
也是律师核查的重点,
但有
些可能无法办理产权或者所有权可能
潜在纠纷等因素对资产是
否构成实质性地影响。
3
、其他
方面。诸如:对外投资构成、股本结构、缴税情况、
成本项目、
内控方面及关联方交易等。
内控方面一开始应当关注
企业的基本
授权审批制度,
尤为关注的凭证后附的相关审批手续
是否完整;
除内控方面外,其他内容实际上多方关注,如券商、
律师等,不过各方的侧重点是有所区
别的。举例来说:券商关注
点侧重于招股书中对毛利波动的分析及解释,
而会计师则可能较
为片面依赖账面记录,
而忽略产销之
间的分析等。
与券商在谈及
财务尽职调查关注重点时,
常常会有些分歧,
这里的分歧并不是
对与错的分
歧,而是各自所处角度的分歧。
如:券商在做成本分析时,会从多方面着手,从合理的角度
来分
析其毛利波动,但会计师的有可能仍局限于“重票轻物”的
原则,对材料的量、价的合理
性并没有进行适当的关注。而有些
企业的财务核算可能并不规范,对成本数据的核算未能
精细化,
这个方面实际上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去整理,
因此应当提
请企业在
拟
IPO
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
。
三全食品二次申报稿中,
对毛利波
动
的分析从某种方面可以供会计师及券商参考。
特别强调的是:
对于一个
IPO
项目,
实际上不存在非标意见,
因为一旦涉及到非标意见时,
就意味着这个项目的谈判失败,
所
以个人认为在尽职调查后,
应当就相关的风险因素
进行恰当的评
估,
并且就涉及到可能选用的审计程序以及总体时间进度进行必
要的沟通,
同时提请项目承接合伙人注意,
否则当投入大量物力
及人力后,
等到发现双方很难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
可能都
已给
双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审计过程中的控制
(一)审计程序的选择及底稿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
很难说
IPO
项目中存在哪些特别的、
具有针
对性的审计程序,
实际上底稿指南以及事务所的执业规程中,
均
对审计所应当执行的程序进行规定,
只会因不同人执
行的力度以
及执行的选择不同而有所区别。
除此之外,
在
IPO
中特别要注意
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总体分析。对于申报财务报表,当拿到报表未审数或完
成审计初稿时,均得关注各期、各个报表项目的结构、比例等方
面的比较,同时
还得对相关项目的变动做出充分且恰当的说明,
这样做还有利于避免在审计程序执行中对
一些重要科目所执行
的程序有所遗漏。
2
、现金
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之间的勾稽核对。在
阅读过若干家反馈意见时,
都可以看到类似现金流量表的勾稽核
对问题,毕竟现金流量也是多方关注重
点,因此在复核(或者代
编)现金流量表时,尽可能做出调整分录,以清晰反映三张表之
间的勾稽关系。
3
、内控审核。与正常年报审计相比
,
IPO
项目的内控审核
-
-
-
-
-
-
-
-
-
上一篇:区位理论
下一篇:电影汇报:美国丽人(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