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关系(全版)(精)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5 22:20
tags:

-

2021年2月15日发(作者:7418)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关系




学了不少诗词,也做了不少诗词鉴赏题,请认真思考,自己 阅读诗词的习惯性


步骤是怎样的?常常



想到的表达技巧有哪些?



五看:


1


看标题



明确所写的对象,推想大致题材



2


看作者



知人论世



熟悉的作者,想其一贯的主 旨与风格(当然也有特殊的时


候)



3


看题注(背景)



特别是要注意朝代的开始与末尾,中间转折的也要留意



4


看情词



概括人物情感心态的词是最佳提示



5


看意象(物象或人象)一般以情景居多,要注意描写对象有什么特点(一两


个词概括),



寓含了什么情感(情意)



三想:题材


——


山水田园(南朝谢灵运、晋代陶渊明、唐代王孟);惜别送 别


(酒、杨柳、长短亭、



南浦);思 乡怀远(山高水阔、战乱频仍、久戍边关、宦游难归);



边塞诗


;


咏史怀古;咏物言志



主旨

< p>
——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厌弃官场闲适淡泊情怀;感伤离愁(也有旷达之


别);



羁旅


< /p>


思亲闺怨;主战反战;怀古伤今,昔盛今衰,壮志难酬,忧国伤时;





技巧


——


借景抒情,白描,动静声色多角度;


--------< /p>


触景伤情、托物传情、因


梦寄情(从


< /p>


己方、从对方等角度入笔);;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象征、比拟、托物言志



不管是哪类诗词,情景往往是其中的两个要素,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诗篇


,


不管是全篇写



景而情寓景中


,


或前景后情


,


或前情后景


,


或情与景交互出现,其










关系不外



乎有正衬和反衬两大类:



景、情正衬


------


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 抒写快乐愉


悦的心情,



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


< br>景、情反衬


------


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 ,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


悲苦之情,



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


< br>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 之胚





孤 不自成,


两不相背



(谢榛)。



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和无间的 状态,于


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



产生了 。触景生情


——


情景相生


——


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


一。



命题人常常会选取情景交融的诗篇作为测试材料,让考生赏析其






“< /p>





关系,这 实





际上是要求考生懂得诗歌意境究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与

< br>景交互出现而自



成意境。


< /p>









< p>
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作品,须注意赏析的思路:一般是先分析诗


中写了什么



样的景(景的特点),然后分析这样的景又生发出什么样的情 (情的特点),


情景交融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意境的特点)。



情与景的关系 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



结构关系





内在关系



(一)结构关系:①触景生情:又称

< br>“


即景抒情





由景及情





情因景生



< p>
是先有景后有情。诗



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情感。



②借景抒情:又称



缘情及景

< br>”




由情及景



,是先有情后有景。



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见景不见情,但景中含情。



④以景结情:诗前面抒情或议论,最后以写景结束。



注:一般而言,这四种关系往往难以区分,尤其是前面三种;在诗歌中也不是

严格区分地使用,



同学们注意灵活处理。



(二)内在关系:⑤以乐景写哀情



⑥以哀景写乐情(反衬,出现较多)





⑦以乐景写乐情



⑧以哀景写哀情(正衬)



(三)怎样 写景:①从多种感觉写;②动静(有声无声)搭配写;③总分结合


写;④借助修辞方法< /p>



写;⑤借助联想想象写



答题



本质:情与景的关系这一题型,本质上和意境题一样。



思路:关系


+


景象


+


氛围


+


情感



二、例题精析



古意



王融①



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



念君凄已寒,当轩卷罗縠②。



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



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



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



注:①王 融


(467



493


:字元长,南齐琅邪临沂


(


今山东临沂



人。②罗縠


(hú



一种丝织品。



1


、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具体分析。



1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具体分析。

< br>


诗歌的开


头因景生情,引起下文,霜气、秋风从北而来 ,风霜的凄寒引起女主人公对远行人


的挂念。



结尾以景结情,秋夜漫漫,思绪万端,流萤飞动,白光点点,秋风萧


瑟,木叶纷 纷,这凄寒的夜景进一步烘托出思妇纷乱苦痛的心境。





三、真题演练


1



2007


年全国


I


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 /p>


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点明关系



描写了


?


营造了


?


表达了


?



春 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 /p>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


(


今山东诸城< /p>



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


)从词中的



咨嗟





休对





且将



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 要表


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



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2< /p>


)请从




”< /p>






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



2


、< /p>


2007


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p>
8


分)







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 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 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


)本诗 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


分)< /p>




2


)诗人的 心绪集中体现在





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3



2004< /p>


年全国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1

< br>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


游子思归乡



,有人认为是



思妇盼归




,也 有人认为



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


?


请简要说明理由。



4



2007


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


8


分)



秋夜独坐(节选)




·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


周弼


< /p>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 br>





1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4


分)




2


)两诗中均有



独坐



,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4


分)



5



2005


年重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


(


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 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





边愁



是否矛盾

< br>?


为什么


?


(2“


高高秋月照长城



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

< p>
6



2007


年江苏卷阅 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




鹧鸪天


?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 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 ,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p>


?


运用了


哪种表现手法


?



2


)这首词以



送人



为题


,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


7



2005


年高考全国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 做答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


)三四 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2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 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


赏析这首诗。



8



2007


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中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 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作者:谢 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


福建。后被胁迫至

< p>


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


127 5


),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



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


3


分)




2




天地寂寥山雨 歇



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分)



答案:



1



2007


年全国:⑴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 志的苦闷,又


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



时 排遣的心情。⑵





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


合在景物与动作的



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的角< /p>


度:细风、斜柳,烟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5 22: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56477.html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关系(全版)(精)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