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诗词赏析
1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 /p>
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
p>
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从教坠
< br>:
任杨花坠落。②有思:即有情。③缀:连接。
【简析】小雨初晴的欣喜,使院庭的晚照也这般红丽!倒影芙蓉池的楼台,摇漾着动人的金碧,
春
晚的风,吹动飘拂的柳,含怎样依依的情!池面的嫩荷,不正如伊人饰戴的细巧青细?
然而,时光毕竟
已流过七载,故园依旧,良月好侣却已零散!过片的赞美由此化为惋叹,
朱颜已老的词人,已再无心情
赏景主。于是斜阳渐隐,金翠的楼台上,只剩下这位落拓归
客的身影,坐对着暮霭四起的黄昏……
2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p>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冈。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
< p>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唐五代及北宋
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
尚,
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
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
,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
互媲美。
3
望江南
春
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
< br>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简析】
春也未老,人也未老,于公
务闲暇登台的知州,心境是否也一样
超然
?风儿以
细
状摹,可知正
吹得轻冷;柳枝以
斜
勾勒,愈见得飘拂动人,漾映眼底的,是一
带环城的碧水;辉照满城的,则有缤
纷竞放的春花。而后看鳞次千家的檐瓦,迷蒙在飘飘
洒洒的雨影之中。那情景,能不牵萦一颗
游于物
外
的超然之心。
4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
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br>
【简析】
上片句句藏着一个
春
字。残红褪
,柳绵吹少,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芳草绿遍,又呈生机勃
郁。春光已老,春光犹在
,正是这么一个恼人的时节。中间插写的燕子飞来,流水人家,既是补足
的
信息,更使画面增添动态的美。花残、杏小、燕飞、水绕,柳绵纷纷芳草处处
,不言
春
而春
在其中,
这叫做
藏中有露花褪残红青杏
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
秋千墙外道。墙外
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简析】
上片句句藏着一个
春
字。残红褪,柳绵吹
少,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芳草绿遍,又呈生机勃
郁。春光已老,春光犹在,正是这
么一个恼人的时节。中间插写的燕子飞来,流水人家,既是补足
的
1
-
-
-
-
-
-
-
-
-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军需处长》教案范文三篇
下一篇:《顾和,字君孝》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