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诗歌鉴赏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5 22:06
tags:

-

2021年2月15日发(作者:仇恨)




一、诗歌鉴赏的范围




对中国古代诗歌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对诗歌的思想内


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



鉴赏诗歌的艺术形象,


就是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p>


感悟形象中所传达


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艺术形象指人物形象

< br>(抒情主人公、


刻画的人物形象)


和诗中创


造的意象。


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


就是要分析、


判断它们包含的思想感情和


社会意义。



临江仙



[宋]侯蒙



< br>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


空。< /p>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

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


一举 登第,官至宰相。




【问】这首词体 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




①侯蒙幽默诙谐。


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


“良匠 ”



机智地应对别人的


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 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


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 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


霄中”自由驰骋吧!




(考评价作者的人生态度。






08


北京 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




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


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

< br>形势,志存恢复。




【问】< /p>


“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


中的


“肝胆”



“阅”


在 这里各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 /p>


【答】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这两句诗

< p>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


主要是领会语言艺 术的特色,


领会其语言的生动传神、


精练隽

永、平淡清新、活泼幽默、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自古 而今,诗人词家皆重炼字,他们“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贾岛)

< br>,甚至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炼字可以说是诗家的共同追求。故考诗歌的语言,


还常考炼字。

< br>


(06


辽宁卷


)

< p>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 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荦确:山多大石。




【问】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



< p>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地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


与月 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


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


可使读者体


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考炼字。





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就是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突出的表现手 法,


这些表现手


法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

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常考的有联


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铺垫、烘托、反衬、悬念、对比、照应、白描、


赋比兴、借景抒情、情景合一、情随境(景)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虚实相


生、动静相衬等。



06


福建卷)阅读 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



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 抒情。诗人借助对“苔”



“红树”以及“雨”景、

< p>
“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


造出了冷寂、凄清的 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


互文 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考艺术手法)



< br>(


07


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p>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


事妨。虽此 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刘 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


1121


)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 有记载说


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局:指棋盘。




【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答】



< p>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


“品 ”



来写自己的


“志”



直——正直,


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


结果到头来


“世愈疏”



“万事妨”


,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 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


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 br>



(考艺术手法。





从修辞手法看,常考的有比喻、排比、对比、反复、拟人、夸 张、反问、设问、


对偶、用典、互文等。



修辞格的作用



1.


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


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


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


夸张的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


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


排比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


设问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


反问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05


湖北卷)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 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


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


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


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


人搠起缨


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


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


绕回廊,


近椒房;


近椒房,


月昏黄;< /p>


月昏黄,


夜生凉;


夜生凉,


泣寒




泣寒




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



【注】


:寒< /p>



:寒蝉。




【问】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


顶真的 修辞手法,


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


果。

< br>



【答】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 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 br>顶真:


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


相思又继、



结百转的愁绪。




(考修辞手法)



< br>【解析】曲词的意境美和旋律美,语言的对仗美,突出表现在对仗的出色运用。


比 如“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载着糇粮”


,四个五言句,对

< p>
仗工整,


不仅韵律和谐,


且意境空旷悲壮。


唱词的音乐感与它运用的顶真修辞格


有密切关系。曲词第二处情景,< /p>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绿纱窗;绿纱窗,


不思量


!


”这些短句,以顶真法服务于意境的创设,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


汉元帝相思的痛苦及不尽的悲伤。






分析修辞格的艺术效果,要结合曲 词作具体分析。







鉴赏诗歌 的表达技巧,


还可以考诗歌的篇章结构。


比如考诗歌的层


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详略得当、巧妙过渡、伏笔照应、卒章显志、以


小见大和铺垫等。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 p>
就是分析评价诗歌主题的社会意义,


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

< br>感情和观点态度。




分析评价的原则:




在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时,既要看所赏析的诗作对当时社会的价

值,


也要看在今天社会依然具有的意义,


也就是既要从历史 的视角去观照,


也要


用现实的眼光来审视。

古代诗歌,


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辨证分析,


一味称< /p>


赞或一概抹杀都是不可取的。



从内容上 看,古代诗歌常常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即事感怀、咏史怀古、惜春伤


春,常常表现边塞 征战、羁旅生活。




近年来 ,所考的题材已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边塞、风物、咏史、


羁旅行役等。




从思想感情上看,古代诗歌常常 表现迷恋、惆怅、寂寞、伤感、悲苦、孤


独、烦闷、恬淡、旷达、闲适、欢乐、思亲、仰 慕、激愤和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等。对这些思想感情的分析评价,是诗歌鉴赏考试的重点 。




诗歌鉴赏




出现概率最大的考试内容



2005< /p>


年高考诗歌鉴赏实考题的题干:



1.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2005


全国卷


A




2.


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005


全国卷


B




3.


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2005


北京卷)



4.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2005


天津卷



5 .


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


2005


辽宁卷)



6.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 情?(


2005


江苏卷)


< p>
7.


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2005


浙江卷)




经统计,


2005


年全国


16


套高考卷中,



14


套考了


“情”


,2006



13



,2007



12


套,


2008



12


套。






06


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 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



]







去 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



夜煮茶。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5 22: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56418.html

诗歌鉴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