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
;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
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
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
动。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等物体的温度。
2
、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
3
、观察水在蒸发、凝结过程中温
度及状态的变化。
4
、以“玻璃杯壁
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
释)—分析、检验假
设—寻求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
学探究活动。
5
、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
”进行验证。
6
、对水的各种状态之
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
:
< br>1
、在观测、记录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
、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p>
3
、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
的观念。
4
、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主要材料清单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
计
(
测量范围在
-20
℃
--110
℃
)
、自制温度计模型
(
刻度范围在
< br>-20
℃
--110
℃
)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
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
;
保温
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
;
云、雾、雨、露、霜、
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单元课时安排
每课
1
课时,机动、整理
1
课时,合计
8<
/p>
课时。
1
、温度和温度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
、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
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
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
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
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
体温计、气温计、水温计、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在
p>
-20
℃——
110
℃)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
、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
、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
温度低,回
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
度
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
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
物体的冷热情况。
3
、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
四杯水(
1
号杯内装的是凉水,
2
p>
号、
3
号杯内装的是温水,
4
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
手手指、
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
1
< br>号杯和
4
号杯,
比较它们的冷热
,
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
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
2
号杯和
3
号杯,比较它们的
冷热。
4
、汇报。(
预设:
4
号杯的水热,
1
p>
号杯的水冷;
3
号杯的水比
2
号杯的水冷。
)
5
、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
插入
2
号杯
和
3
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
时分别插入
1
号杯和
4
号
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6
、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
不同的,那有什么办
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p>
板书: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1
、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
几个部分组成?
2
、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观察时注
意温度
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
、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
,教师巡视。
4
、汇报交流。出示:
“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
P43
的
3
个)”,
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
,再观察一次。
5
、学生对照问题,
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了。再观察。
(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
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
度三部分组成;量程;刻度)<
/p>
6
、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
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
报交流。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
、师
:
出个题目考考你:“
25
℃”,你会读吗?
2
、师: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例:“
28
摄氏度”怎么写?
“零下
8
< br>摄氏度”怎么写?
(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3
、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置温度,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
零下温度自
0
℃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p>
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
、现在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2
、交流: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
同呢?(参考
P44
图)
师生讨论,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
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板书设计】
1
、温度和温度计
温
度:
是
物体的冷热程度的,通常用℃来表示。
温度计:
用来测量温度。
【教学后记】
2
、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时要
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
< br>、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
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
< br>、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
-20
℃——
110
℃)
用于测
量水的温度。
2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
测量和记录
4
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
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 br>
【教学准备】
小组:
4
杯不同冷热的水,
4
支水温计,水温测量记录
表(参考书
P46
)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
< br>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
/p>
2
、师:书
P45
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
些温度计呢?
p>
3
、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
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4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
0
℃
——
100
℃之间,所以,
要测量水的
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
0
℃——
10
0
℃范围的温度计。
5
、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
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P45
的插图和方法。
6
、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介绍完
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
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二、测量水的温度
1
、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
友学得
最快。我们来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准确,及时记录在
P46
的表格中,同
时要小心热水烫手。
2
、学生测量后汇报。(
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
讨论: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
于测量方法错误引起的,教师再做
适当讲解。)
3
、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下,现在要求每隔
2
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
P47
,
在等的过程中思考:这些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估计会怎样变化?<
/p>
4
、小组测量,教师指导。
5
、汇报交流。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
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
2<
/p>
、
3
、
4
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
4
号杯里的下降的最
快,
1
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也就
是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
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
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6
、
带领学生阅读
P47
:
对一个物体来说,
温度下降,
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
温度上升,
p>
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三、推测水温的变化
1
、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
10
分钟,水温会发生怎么
样的变化呢?放一天呢?温度还
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预设: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
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
、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吗?
(预设:把水放在冰箱冷冻槽里,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
至结冰。)
3
、师:这个只是我们根
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今天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
是这样的。
< br>
【板书设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后记】
3
、水结冰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当环境温度低于
0
℃,水的温度下降到
0
℃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
体状态。
2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 br>1
、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
、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p>
、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
、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
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
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p>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
1
只、冰块
1
杯、试管
1
支、
8
毫
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
1
支。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冰的观察
1
、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
2
、师: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
板书:水结冰了
3
、师:接
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
P48
的维
恩图中,同
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4
、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
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
味的、透明的、比较硬、
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
更大的空间等。
)
5
、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
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6
< br>、学生比较后汇报。(
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
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
)
7
、师:大家一
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
是液体,那么冰呢?(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
8
、通过争论得出结论:(
1
)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
(
2
)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
,从液体变成固体。
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
、师:我们知道了把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
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
、指导学生阅读书
P49
,然后请学生讲讲这
个实验应该怎么做?
(
预设:(
p>
1
)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
8
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
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
)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
)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
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
管里的水温。(
4
)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
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
3
、师:清楚怎么做了吗?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注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
、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
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
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预设:水在
0
℃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5
、师: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
(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
0
< br>℃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
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
三、拓展
1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水(液态)
冰(固态)
2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河里会结冰了吗?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块冰。
【板书设计】
3
、水结冰了
水(液态)
冰(固态)
【教学后记】
凝固
凝固
-
-
-
-
-
-
-
-
-
上一篇:洋泾浜英语
下一篇:疯狂动物城中英文对照剧本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