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第
2
节
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
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
1
.机械运动的概念。
2
.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1
.参照物的概念。
2
.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
.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
设计者:
)
教
p>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讲述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作战飞机飞行员轻松抓子弹的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br>提问: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地球上空绕地球运行时,地球上的人们观察却发现它是
在太空几乎不
动,这是为什么?带着好奇和疑问,我们来学习“运动的描述”
。
板书课题
第
2
节
运动的描述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生自学教
材第
16
页至第
18
< br>页,完成学生用书第一部分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活动一:
安排学生观看教材第
16
页的三幅图片。
问题
1
:举例见过的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
< br>
问题
2
:为什么同一物体的运
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使学生充分认识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提高
对机械运动概念的认识。
【反思小结】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
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针对训练】完成针对练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a
a
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C )
A
.茹萍同学去年种的小树长高了
B
.花园里开的鲜花散发出香味
C
.苹果树上熟了的苹果落了下来
<
/p>
D
.人类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教师点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
变化叫机械运动,
上述四个选项中,
只有苹果树上熟了的苹果落
了下来,是苹果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选
C
。
探究点二
参照物
活动二:
1
.情景设置:学生阅读或观看影片,通过讨论,明确对运动物体的描述,选取的标准
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
.学生实验
:把物理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块橡皮,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
动,思考讨论,
加深理解。
3
.学生阅读课本第
p>
17
页想想议议,讨论问题:为什么乘客会产生错觉?
4
.小组互动:组织学生小组之间互问互答,巩固
对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反思小结】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关键是看所选择的参照物,<
/p>
即分析要判断的物体相对
于所选的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改变,
p>
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就是运动的,
位置不变的物体就是
静止的。
【针对训练】完成针对练二:参照物
2
.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C )
A
.迎面走来的行人
B
.路旁的树木
C
.小红骑的自行车
D
.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教师点拨】
乘客选择
A
、
B
、
< br>D
为参照物时,相对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她就是运动的;选她骑的
自行车为参照物时,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她是静止的。故选项
C
正确。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这节课我们
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
虽然运动是绝对的,
但我们平时为
了研究方便,
仍然说某个物体是静止的,
为什么?就是因为平时
我们判断某个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选择了
一个作标准的物体,这个物体我们叫做参照物。
对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而言,
参照
物的选择不止一个,
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得出的
物体的运动状态却并不一定相同,
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为了叙述严密,
说某物
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
定要加以参照物。如果没加,一般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课后评价案”部分的内容。
板书设计
2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机械运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
二、参照物
1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
照
物。
2
.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
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