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合指数及其临床意义
呼吸治疗的目标,是使
器官组织可以得到足够的氧气,以便
进行氧合作用获得能源。但由于细胞内的氧合状况无
法直接
侦测,所以临床上使用许多氧合指数来反映身体的氧合状况,
这些指数的意义及应用,是医护人员该有的认知。大气中的
氧气从呼吸道进入肺泡,
经由扩散作用至肺微血管,与血色
素结合后借着以心脏为动力的动脉血流送至微血管供组
织
细胞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剩下的氧气再经由静脉血回流
到
肺微血管而完成呼吸循环。在整个过程中,代表氧合的各
项指标可大别为四类:
1
)氧气力及相关指数
2
)氧气含量
及相关指数
3
)氧气饱和度及相关指数
4
)局部组织氧合指
数。
一
.
氧气压力及相关指数
2
:动脉氧气压力(
Arterial
oxygen tension
)
2
:吸入氧气分率(
Inspired
oxygen fraction
)
2
:吸入氧气压力(
Inspired
oxygen tension
)
= (PB - PH2O) x FIO2
2
:肺泡氧气压力(
Alveolar
oxygen tension
)
= PIO2 - (PaCO2/R)
在早期,病患缺氧与
否,往往只能从一般的生理反应(如血
压、心跳、呼吸及意识变化)与皮肤颜色来判断,
但若病患
出现发绀现象时,通常表示动脉血已高度缺氧,且在肤色过
1
/
9
深或重度贫血的病患不易辨别
(1)
。
一直到
1950
年代
Dr. Clark
研发出测量氧气分压的电极棒后,
才开启了氧合评估的新页
(2)
。利用血液气体分析仪(
blood gas analyzer
)
,
从早期的电
子化学技术发展到最近的荧光极棒(
fluores
cent
optode
)
,
PaO2
的测定也由体外单次演进到体内连续侦测
(3)
。至于气
体的
FIO2
可以用氧气浓度分析仪(
oxygen analyzer
)测出。
若在一大气压力下,
代入大气压力
(
PB, barometric pressure
)
760
毫米汞柱,水气压力(
PH2O, vapor pressure
)
47
毫米汞
柱,即可求得
PIO2
< br>。加上由血液气体分析仪所测得的动脉二
氧化碳压力(
P
aCO2,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
)及
由间
接热量测量器(
indirect
calorimetry
)得到的呼吸商数(
R,
respiratory quotient
)或一般代以
p>
0.8
,便可算出
PAO2(1~3)
p>
。
2/FIO2
:氧合指数(
Oxygenation
index
)
6.P(A-a)O2
:肺泡
-
动脉氧气压力差(
Alveolar-arterial
oxygen
tension gradient
)
= PAO2 - PaO2
2/PAO2
< br>:动脉
-
肺泡氧气分率(
Art
erial-alveolar
oxygen
fraction
)
8.P(A-a)O2/PaO2
:呼吸指数(
Res
piratory index
)
PaO
2/FIO2
于
1974
年由
Dr. Horovitz
提出,
因为计算容易
,
且与肺内分流(
Qsp/Qt
)的相
关性不错,所以临床应用甚广
(4)
。
P(A-a)O2
因加入了吸入氧气分率及动脉二氧化碳压力两
2
/
9
指数,所以可以分辨出因通气量过低导至二氧化碳累积而造
成的
氧合不良,但影响
P(A-a)O2
的因素很多,包括吸入氧气
分率、通气血流灌注比不配合、肺内分流及右向左的心内分
流,
其中肺内分流又随着各种肺疾状况、病患年龄及不同的
体位而改变,
此外
P(A-a)O2
也受混合静脉氧气含量的相关因
p>
素影响,如组织氧气消耗量、心搏出量及血红素量,一般而
言
P(A-a)O2
对呼吸常态空气的病患有无氧合障碍相当敏感,
p>
但由于它与肺内分流间的相关性不佳且受太多非肺因素影
响
,
所
以
在
重
症
病
患
< br>并
不
实
用
(5)
。
PaO2/PAO2
及
p>
P(A-a)O2/PaO2
分别由
Dr.
Gilbert
与
Dr.
Goldfarb
提出。若与
肺内
分
流作
相
关性
分
析,
在
PaO2/FIO2
、
PaO2/PAO2
与
P(A-a)O2/PaO2
三者较近似(
r=0.
72~0.74
)
,
P(A-a)O2
则稍差
(
r=0.62
)
(6,7)
。
二
.
氧气含
量及相关指数
2
:动脉氧气含量(
Arterial
oxygen content
)
= (Hb x SaO2 x 1.34) + (PaO2 x 0.0031)
2
:混合静脉氧气含量(
Mixed
venous oxygen content
)
= (Hb x SvO2 x 1.34) +
(PvO2 x 0.0031)
2
:肺微血管氧气含量(<
/p>
Pulmonary
capillary
oxygen
content
)
= (Hb x 1.34) + (PAO2 x
0.0031)
3
/
9
/Qt
:肺内分流(
Intrapulmonary
shunt
)
=(CcO2 - CaO2)/(CcO2 - CvO2)
有了血红素值(
Hb, hemoglobin
)
、动脉氧血红素饱和度及动
脉氧气压力即可求得
p>
CaO2
。混合静脉血指的是将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及冠状静脉血充份混合后的血液,可由肺动脉导管
(
p
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在右心室或肺动脉内取得以推<
/p>
算出
CvO2
。至于
CcO2
的计算是以肺微血管血红素氧气饱和
度为
100%
的假设下,以肺泡氧气压力代替肺微血管氧气压
力。利用
CaO2
、
CvO2
及
CcO2
便可求得
< br>Qsp/Qt
,此指数包
含两部份,分别是流经肺部时得
到充份氧合及没有得到氧合
的血流量比,代表着中央静脉及全身动脉循环间的静脉混合<
/p>
(
venous admixture
)
。
Qsp/Qt
被视为临床评估肺部氧
合功能
的标准,它不会受氧气消耗量、血红素量或混合静脉氧血红
素饱和度等因素所影响
(1,2)
。
2
:氧气输出量(
Oxygen
delivery
)
= CaO2 x C.O.
= CaO2 x C.I. x 10
< br>6.C(a-v)O2
:动脉
-
静脉氧气含量差(
Arterial-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
)
= CaO2 - CvO2
2
:氧气消耗量(
Oxygen
consumption
)
a.= C(a-v)O2 x C.I. x 10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