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张养浩和他的怀古散曲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3 20:40
tags: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义诊)


张养浩和他的怀古散曲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时之盛的又一朵文学奇


葩,它和唐诗 、宋词、明清小说并立,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


中的璀璨明珠。元曲是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 就上都体现了独


有的特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


的里程碑。



元曲作家人才济济,有史记载的元散曲 作者就有


213


人,其


中名家辈出,高 手如云,最著名的有元曲“四大家”


,即明


代何良俊在《四友斋 丛说》中说:


“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


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 四大家。



,王国维也说:


“元代曲< /p>


家,


自明以来,


称关、

< br>马、


郑、


白”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 /p>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


派杂剧和散曲创作的成就。关汉卿“一空倚傍,字筹伟词”


(王国维 语)


,马致远“意境高远,疏宕宏放”


,郑光祖“清

< p>
丽芊绵,自成馨逸”


(王国维语)


,白朴“跌宕沉 详,天然古


朴”



“四大家”之中,余 独爱马致远。这倒不是我对敝同宗


的偏爱。马致远的散曲题材领域宽广,词采清朗俊雅, 声调


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


“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


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 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


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他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p>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被称为吟秋之绝唱,千古以来悲秋之作无


出其右者。马致远 也因此曲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


状元”和“秋思之祖”




“关、马、郑、白”四大家中关、马、白为元曲前期的代表


人物,其至中后期(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末)


,代表人物主


要有郑光祖、乔吉、张可久、张养浩、徐再思等。此时杂剧


创作日渐 式微,


散曲成为主要体裁。


在元代


20 0


多位作家中,


有散曲集传世的只有张养浩、

< br>乔吉和张可久三人。


这三人中,


我特别喜欢张养浩。与喜 欢马致远不同,我喜欢张养浩确实


有一点私心,因为他是在我们关中赈灾过程中“劳瘁而 卒”


的。



这个“入焉与天子争是非, 出焉与大臣辨可否”



《风


宪忠告》< /p>



,敢于犯颜直谏,数忤人君的诤臣,由于触犯了权


贵集团的利益,便屡遭构陷,时有性命之虞,遂以父老归养


为由,辞官家居, 此后屡召不赴,八年之间,凡六下诏书,


他均高卧不起,


“屈指 归来后,山中八九年,七见征书下日


边。



《西番经》



。然而,


“陕西自泰定二年至是岁不雨,大


饥,民相食”


(元史卷三十二·文宗本纪)


,监察御史上书:


关中“饥馑荐臻 ,饿殍枕籍”


,亟需赈灾,此时,朝廷想起


了这个抑制豪强,关 心民瘼,声名显赫的张养浩。元文宗天


历二年(


1329


年)


,特召其为陕西行台中丞(监察部副部长)


前往赈灾,此时的张养浩却不顾高龄体弱,既闻命,遂“散


其家之所有”


“登车就道”



《元史》本传)

,星夜奔赴任所。


此番赴召,他为的不是官爵,而是严重的灾情所激发起的他


那种救民于水火的担当精神,


“无多惭,此心非为官。




《西


番经》


)道出了他的心境。张养浩自家乡济南出发,沿途经


洛阳、渑池、潼关,直达 长安。一路行来,睹灾民之惨状,


感历代之兴废,写下了七题九首悲天悯人,意绪苍凉的 《山


坡羊》怀古散曲:洛阳怀古、沔池怀古(二首)


、北邙山怀


古、



潼关怀古、骊山怀古(二首)< /p>


、未央怀古、咸阳怀古。


其中最著名的是那首堪称千古绝唱的《潼 关怀古》



“峰峦如


聚,波涛如怒,山 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


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




行走在这凭山依河的潼 关古道上,身边是“幽谷秘邃,白日


成昏”


< br>《太平寰宇记》


卷二十九)


的华山,

脚下是流势湍急、


波涛滚滚的黄河,西望曾经的帝都长安,张养浩心绪澎湃,


感慨万端。


“波涛如怒”


,一个“怒”字,直 抒胸臆,作者借


物抒怀,表面写的是大河之怒,实则是作者心中之怒。

< br>“潼


关本名冲关,河水自龙门冲击至华山,故以名之。



(引文同


上)


,黄河自龙门冲击而出, 浊浪翻滚,直泄而南,至潼关


遇华山阻挡,波涛怒吼,掉头东去,这是山河之怒。陕西出


现长达五年的持续干旱,出现了人吃人的严重饥馑,作为赈


灾官 员的张养浩向中央政府告急,要求救济,偌大一个陕西


得到的赈灾款是多少呢?“陕西告 饥,赈以钞五万锭”



《元


史·文宗本 纪》




“五万锭”是多大的款额?我 们可以与此


时皇室的挥霍相比较:


“赐鲁国大长公主钞二万锭营 第宅”


(这和拨付给陕西的救灾款是同时的事)


,此后四个月,


“复


赐鲁国大长公主钞二万锭以构居第”


(引文同上)



,几百万


灾民的救命 钱只相当于给公主修“第宅”的数额。



这点赈


灾款,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陕西行省再上书,


“先是尝赈

之,不足,行省复请”



“行省乞粮三十万石,钞三十万锭 。



(引文同上)


,得到的仅是“诏赐 钞十四万锭”


。是中央政府


没有财力赈灾吗?不!中书省的报告 称:


“仅皇后一人日用


所需即钞十万锭”


(引文同上)


,皇后一个人一天的日用竟是


陕西一省灾民救命 钱的两倍!中书省的报告又称:仅皇室豢


养的“鹰、鹘、狮、豹之食,今增至万三千八百 锭”


(引文


同上)


< br>而陕西赈灾款发放的现状是:


天历二年



1329




“临

< p>
潼、咸阳二县告饥,行省以便宜发钞万三千锭赈咸阳,麦五


千四百石赈临潼 ”



“凤翔府饥民十九万七千九百人,本省用

< br>便宜赈以官钞万五千锭。又,丰乐八屯军士饥,死者六百五


十人,万户府军士饥者 千三百人,赈以官钞百三十锭”


(引


文同上)

< br>,近


20


万灾民的救命钱仅仅一万五千锭,是皇后一


个人一天费用的六分之一。在这个圣明元孝皇帝图帖睦尔看


来,草根 小民的生命不要说不能和他们皇室家族比,连他豢


养的宠物都不能比!统治者如此挥霍无 度,曾身为中央高官


的张养浩对这些肯定是清楚的,


因此,


当他看到是饥民相食,


饿殍遍地的惨状时,想到取得政权的统治者如 此不顾人民死


活,仍然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不由得满腔愤怒。于是这位


关心民瘼,为民尽瘁的循吏再也按捺不住,挥笔写到“望西


都,意踌躇。伤心秦 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遥想


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 阙是何等的辉煌,而今都成了一片


尘土,


荡然无存!

< p>
张养浩不禁喟然叹曰:


呵!


王朝灭亡之际,


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受苦受难的是黎民百


姓;王朝兴 起之后,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搜刮民脂民膏,


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百姓!


“兴,


百姓苦;


亡,


百 姓苦。



千古以来,唯希孟先生一语道出,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 ,能


有如此境界,实属难能可贵。试看千百年来,所谓的朝代更


替,无非是为了一姓一己之私利,党同伐异



,杀戮无算,


一将功成万骨枯,受苦的都是百姓。



另外 的几首《山坡羊》怀古曲,虽不如《潼关怀古》那么有


名,却也颇为感人。如《骊山怀古 》之一曰:


“骊山四顾,


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 疏,水萦纡。至今遗


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


了土。


”这个“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


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



< br>(


《三辅黄图》


)的阿房宫在


朝 代更迭、


争权夺利的楚汉之争中被


“楚人一炬”



化为


“可


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 ,隔


离天日”


,如此庞大的工程,只为一姓之奢侈。那是老百姓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20: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52618.html

张养浩和他的怀古散曲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