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英语阅读理解中
问题的设置及阅读能力的提高
p>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其宗旨就是:听得懂、看得懂、能表达出来,英语
学习也不例外。所以,目前中考的阅读理解量增大,分值也占有很大比例,阅
读的信
息量很多。因此,阅读教学也越来越重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
仅是扩大阅读量,
教师能否设置出质量高且针对性强的问题,从而对学生的阅
读过程加以科学引导、监控和
检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能使课文的整
体性受到肢解,走
“
词汇
→
句子
→
段落
”
这条老路,而应自始至终强调阅读是一种心理活动,主张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
进行阅读。阅读前教师可以根据文章所给出的主题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
预测,其
目的是让学生抓住中心思想,关注主要情节,不苛求字句理解,即使
遇到生词也应先猜测
,根据上下文而猜出意思;阅读后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输出
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准确理解
文章,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范围和角度的设置
新大纲对阅读
能力的要求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文章的中心<
/p>
思想。
2
、理解文章的细节;
3
、猜测词义;
4
、逻辑
判断推理;
5
、分析文章上
下文的联系
。
(一)阅读的三个过程:
1
、阅读前:预测性问题
2
、阅读中:
(
1
)向导性问题(
2
)细节性问题
①
是非判断
②
“
对号入座
”
③
细
节系统化;
(
3
)深层
次理解性问题
①
逻辑推理
②
语气判断
3
、阅读后,评价性问题
(二)文章的三个层次
1
、语言层次:语音、词汇、词组、句子、段落;
2
、文化层次;
3
、篇章层次(
1
)线性结构,层
次结构。
1
二、阅读文章中常用的问题题型
<
/p>
1
、只要求回答
Yes
< br>或
No
,
True
或
False
。
2
、用
who
,
when
,
where
,
what, which, how,
many/much
等引导的问题。
3
、给出
A
、
B
、
C
、
D<
/p>
四个信息,当然有三项是干扰项,要求阅读者认真加
以鉴别之后再
选择,力求准确度。
4
、用阅读文章
中所给出的信息来回答问题,但是这些信息是暗含在文章中
的。
5
、回答问题时,需要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最终找到正确的答
案。
三、阅读过程中问题的设置
(一)在阅读之前,设置问题
教师在
阅读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角度提出预测性问
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
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
使他们处于认知的主动状态,从而
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笔者充分利用
Students
’
Book
和
Workbook
上所提供的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步骤一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Pre-reading
activities for interest
)
p>
这
一
步
骤
可
以
分
为
三
个
环
节
< br>来
进
行
,
即
:
R
evision→Pre
→reading
discuss
ion→lead→ino
教师以承前启后的问题,进行简短的检查复习之后,迅速
p>
过渡到文章中去。
下面笔者以湘教初三之
Unit1
Topic2
Section
C
为例,设计了三部分教学
内容:
1
、
Pre-reading
discussion
2
、
Reading
comprehension
3
、
Activity .
讨论:
1
、
Why does China
carry out the one-child policy ?
2
、
What
p
roblem do you think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has caused ?
讨论后,给出统一答案:
2
-
-
-
-
-
-
-
-
-
上一篇:学习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明确理解掌握。
下一篇: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