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进化树的这些知识,你都
Get
了吗?
p>
系统进化树
(
P
hylogenetic tree
,
又称为系统发生树
/
系统发育树
/
系统
演化树
/
进化树等)
,
是用来表示物种间亲缘关系远近的树状结构图。
在系统进化树中,
物种按照亲缘关系远近被
安放在树状结构的不同位置,因而,进化树可以简单
地表示生物的进化过程和亲缘关系。
自达尔文时期,很多生物
学家就希望用一棵树的形式描述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进化历程。
早期的系统发育研究主要基
于生物的表型特征,通过表型比较来研究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然而,利用表型特征进行
系统发育分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965
[1]
年,
Linus
Pauling
< br>等提出
了分子进化理论,基于分子特性(
DNA
、
RNA
和蛋白质分子),推断物种之间的系统
发生关
系,
由于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中含有生物进化历史的全部
信息,
因此利用该方法构建的系统
进化树更为准确。
图
1
系统进化树
理论上,一个
DNA
序列在物种形成或者基因复制时,会分成两个子序列,因而系统进<
/p>
化树是一般是二叉树,
由许多节点和分支构成。
< br>根据位置的不同,
节点分为外部节点和内部
节点,外部节
点代表最终分类,可以是物种、群体,或者
DNA
、
RAN
、蛋白质等,内部节点
表示该分支可能的祖
先节点,不同节点间的连线则称为分支。
根据是否指定根节点
,
将系统发育树分为有根树和无根树。
有根树绘制过程中需要引
入
外群,因而具有一个根节点,作为树中所有物种(样本)的共同祖先节点,可以判断演
化方
向,反映分类单元间的进化关系,外群与进化树中其他物种(样本)的亲缘关系不宜
太近,
也不能太远,一般构建种内不同品种
/
< br>亚种间的进化树,外群应选择同属内其他物种,构建
属内不同种间的进化树,
p>
外群应选择科内其他属物种。
无根树绘制过程中并未引入外群,
p>
因
而没有根节点,无法判断演化方向,只能表明不同单元之间的分类
关系。
图
2
无根树
(左)和有根树
(右)
[2]
[3]
此外,
系统进化树还可以根据分支长度
是否具有意义分为标度树和非标度树。
标度树的
分支长度表示变
化的程度,而非标度树的分支只表示进化关系,支长无意义。
图
3
非标
度树
(左)和标度树
(右)
[4]
[4]
随着
PC
R
技术及
DNA
测序技术的发展,系统
发育树的构建从最初基于单基因序列,发
展至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简化基
因组和全基因组,涵盖的信息越来越全面。
系统近化树构建的第一步是进行多序列比对,
将不同序列中的每一个位点逐一进行比对,
构
< br>建一个矩阵来表示序列间的相似性或同源性,常用的比对软件包括
MEGA
、
Cluster
X
、
DNAMAN
和
PHYLIP
p>
等。
将上述比对后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
的构建,主要方法包括
NJ
法、最大简约法、最大
似然法和贝叶斯法等。
NJ
法由
Masatoshi Nei
[5]
等提出,
基于最小进化的原理,
从所有可能的进化树中选择进化
分支长度总和最小的树,计算过
程比较简单,计算速度快,适用于具有较高相似性的物种,
-
-
-
-
-
-
-
-
-
上一篇:(完整版)常见化学官能团
下一篇:JRC培训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