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论中国死刑的发展趋势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3 01:33
tags: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following是什么意思)




论中国死刑的发展趋势



< p>
死刑又被称为生命刑,是一种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严厉刑


罚。剥夺生命和心 理威慑,是死刑的两大功能。前者用简单、经


济的办法,


从肉体 上消灭犯罪分子,


后者用执行死刑所产生的震


慑作用,


防止欲犯罪者走上犯罪之路。


但自从意大利著名刑法学

< br>家贝卡里亚在其所著的


《论犯罪与刑罚》


中系统地论证了 死刑的


不人道性、


残酷性和不必要性,


并首次提出废除死刑的观念以来,


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死刑的功能与价值,


并将死刑与人权相联系起


来。


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 人权运动对死刑的态度也经历了


由放任到限制再到废除的质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参与到限


制或废除死刑制度的运动中来了。


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许许多多


的国家废除了死刑制度,


200 9


年在全世界有


95


个国家在法律上< /p>


无条件废除一切死刑。有


58


国保有死刑 ,有


18


国执行死刑。而


根据


2004


年的统计数据,


废除死刑的国家是


85


个,


另外至少有


39


个国家已经有


10


年或更久的时 间没有再执行过死刑。


这表明,


从世界范围来看,


不但是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废除死刑或者在


实践中“存而不用”。



随着人权运动的发展,


废除死刑国家的数目可 以肯定会有所


增加,


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之下,

< br>我国该如何抉择?通过对我国死


刑制度发展历史的演变,


探析我国死刑的发展规律,


描述我国目


前的死刑制度,


通过国际人权保护对我国的冲击展现我国死刑制



[1]


蔡文琦


.

论我国的死刑及其立法


.


邵阳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


< br>2003



3


)。



[2]


王亚妮


.


论死刑废除的理性分析


.


法制与社会,


2007



9


)。< /p>



[2]


[1]


度发展趋势,探寻我国死刑制度发展之路。



一、



我国死刑制度发展历史的演变



新中国 成立以后,在毛泽东的“少杀、慎杀”思想指导下,


我们党提出了“保留死刑,但严格限 制死刑”的死刑政策,这一


政策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的这一段时间,


我国实行计 划经济


政策和同时以政治斗争为中心,


再者,

< br>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法制


建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死刑制 度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就造成了我国死刑制度的不完整 性,


为我国的死刑制度发展造成


了不良的影响。具体来说我国的 死刑立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


1949



10


月到

< br>1979



6


月新中国刑法立法 很薄弱,


大部分受到政策的影响,


这段时间中国没有刑法典,< /p>


只有屈指可


数的单行刑法。在这段时间里审判刑事案件时,定罪、 量刑主要


是依靠政策而不是依据法律。第二,


1979



7



1


日五届全国


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

1979


年刑法分则


总共就有


8< /p>


章,


规定可以判处死刑的就有


4


章,


占总章数的


50


% ;


1979


年刑法的罪名总共只有


11 4


个左右,按类型划分分别属于


反革命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和侵犯财产罪。


第三 ,从


1981


年颁布第一部单行刑法《关于惩治军人违反职责< /p>


罪暂行条例》到


1997


年刑法出台。< /p>


198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


的《死刑 案件核准问题的决定》和


1983


年《人民法院组织法》


对死刑核准权作了重大修改,


将部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下放到高


级人民法院。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死刑犯罪的审判监督,



利于犯罪嫌疑人的生命权的保护,


容易发生冤 假错案。


第四,


1997


年刑法至今。


刑法对旧刑法中的有关死刑犯罪的规定作了一些修


改。例如:将 死刑只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修改为“罪



[4]


粟霞


.


从中外死刑制度的比较看我国死刑立法的完善


.


青岛大学师范 学院学报,


2005



3


)。



[3]


行极其严重”


的犯罪分子;


删除了



“已满


16


岁不满


18


岁的人,


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规 定;


将死缓期满立即执行的条件由抗拒改造情节恶劣变更为故意犯


罪等内容。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死刑罪名的实际减少,也没有


进行实质性的减少死刑 执行的措施。总之,


97


年刑法并没有真


正的对死刑做出较大的修改,


从保护生命权的角度有较大的修改


空间。



目前,我国还不能一下子将死刑制度废除,但是,仍 然能有


很多的方式来减少执行生命刑,


进而实现人权保护的目的 ,


在保


存死刑制度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人权并达到法律所要达到 的价


值,


现阶段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


重视生命权作为人权首要权利


的意义,


逐步淡化死刑适用的报应 观念,


破除死刑震慑效果的迷


信,建立文明的刑罚适用理念。< /p>


笔者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


方面入手:



二、



我国死刑的发展规律



首先应该减少死 刑死刑的罪名,


同时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范


围,具体在一下几个 方面:



严格限制死刑和适用范围。


第 一,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年


龄,


要严格规定死刑的最低年龄,< /p>


对于最低年龄应该要随着社会


的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另外,规定 一种最大的年龄限制,是对


死刑制度年龄适用上的补充,


也填补 了老年人在死刑适用上的空


白。第二,对于残疾人应废除死刑,这是对处于特殊群体的生 命


权保护而言,


因为他们不能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 p>
至于其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这种结果在所不计,


结果 是他们的生活同正常人大有


不同,他们面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歧视。



废除经济类和财产类犯罪的死刑。


近年来,


我国被认定犯有



[4]


冯伟


.


死刑的废除和限制


.


科技信息


(


学术研究


)



20 07



21


)。



[4]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1: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7220.html

论中国死刑的发展趋势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