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指挥信息系统形成及发展趋势
一、基本概念
指挥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实现
对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
、处理的自动化,保障各级指挥机构对
所属部队和武器实施科学高效指挥控制与管理,具
有指挥控制、
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信息对抗、安全保密以及有关信息
保障功能的各类信息系统的总称。
二、形成条件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
在人类战争不断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
与发展起来的,是按军队的指挥体系从上到下紧密相
联的整体。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人一机”系统,
它
以军事科学
为坚实的基础,
以军事指挥体系为其构建框架,
p>
以指挥人员为核
心,
以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
术装备为存在的前提和物质保障,
把
各种指挥控制手段与指挥人
员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军事指挥活动
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
使用等环节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指
挥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从而使部队的战斗力
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随着原子能和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
的信息技术的出现,
< br>迎来了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人
类社会逐步走
向信息化时代。
战争也开始进入了以高技术为基础
的“信息兵器
时代”,
即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信息化战争。
在
这种条件下,武装力量构成十分复杂,作战样式多种多样,战争
的突然性增大
,作战空间广阔,军队机动迅速,战场攻防转换频
繁而剧烈,
情
报信息量成倍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对作战指挥控制的时效性、
准确性,
灵活性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例如,战场情报的信息量激增,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
统能对多种战场情报信息进行快速加
工和融合处理;
作战力量的
构成复杂,
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对诸多兵种的联合作战组织
密切协同和配合;
< br>作战单元的高技术成分增加,
要求对高技术武
器装备实施
精确使用和控制等。
因此,
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员对部
队的指挥控制难度明显加大。
为了使指挥员能根据战场态势作出快速反应、
准确判断、
果
断决策,
并能得
心应手地指挥控制部队和武器装备,
最大限度地
发挥各作战单元
的战斗力,
显然仅靠传统的组织形式和指挥手段
已难以胜任,<
/p>
必须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
使其成为指挥
员智力和体力的延伸,
辅助指挥员完成诸如情报收
集处理,制定
作战方案、下达作战命令、控制高技术信息兵器等
手工作业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和技术性
要求高的工作,
把指挥员
和参谋人员从繁琐的简单作业,
事务性作业和重复性作业中解脱
出来,
以便有
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思维、
决策和指
挥控制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便伴随着人类战
争形态的不断演变而逐渐诞生了。
三、发展历程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发
展历程,
大体上经历了初始创建、
全
面
发展、
更新改造、
趋于成熟等四个阶段。
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
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
对更好地建设和
使用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具
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中期的初始创建阶段。
这一时期,
以美国空军的“赛其”系统和苏联空军的“天空一号”
系统为代表,
主要是在防空作战指挥系统中,
部分实现了情
报处
理的半自动化。
我国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关于指挥信息系统
的建
设工作,如
1959
年立项了“1
125
工程”,
1964
年建立“85
2”
系统,
1967
年建立了“853
”系统。这一时期,人们仍普遍偏重
于发展飞机、
导弹等武器装
备,
对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重视
不够,
更缺乏全局性的系统规划,
但这些工作却为以后系统的发
展
奠定了基础。
(二)
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末
期的全面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里,美俄等西方国家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发展较快,
p>
各军种,
兵种都建立了各自的指挥信息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了情报处理的自动化和指挥控制的智能化。
同时,
美俄等军事强
国还研制了空中预警机系统、
空中指挥所系统,
地下指挥所系统,
战略空军指挥信
息系统,
战术空军控制系统等许多新型的指挥信
息系统,并且在
战备值班、学习训练、作战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一
定的经验。
而我
国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建设,
在这一时期则处于
-
-
-
-
-
-
-
-
-
上一篇:病句复习
下一篇:简单动物识别系统的知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