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小故事演讲稿
【篇一:数学小故事演讲稿】
数学在
人的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若能良好的使用数学,则能使
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
/p>
进入数学的礼堂,让一个一个字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与方便
。
其实计算,就是这么简单。
1
、趣味数学
200
字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
,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
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
根木棍和一
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
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
个长度加
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
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
、趣味数学小
200
字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
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
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
金作赌。由于两
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
p>
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
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
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
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
忌以
2
比
1
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
问题的一个范例。
3
、趣味数学小故事
200
字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
进位加
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
算得快
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
退位
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
了以后少
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
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
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
?
大家
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
、趣味数学小故事
200
字
气象学家
< br>lorenz
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
< br>在
taxas
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
差一点点,结
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
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
数也不
一定是相同的。
lorenz
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
1961
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
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
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
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
,
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5
、趣味数学小故事
200
字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
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
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
么贪心,悟空只
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
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
了,
可主人家却说:
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
道数学题。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
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
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
p>
1/2
加满水,再喝
1/3
,
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
为什么?
6
、趣味数学小故事
300
字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
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
3
倍,老王师傅每天给<
/p>
50
棵苹果树
20
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
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
80
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
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
的
3
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
师傅就应该每天给
20
3
棵苹果
树和
20
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
50
棵苹果树施肥,差了
10
棵,最后共差了
80
棵,
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
8
< br>天肥。一天
20
棵梨树,
8
p>
天
就是
160
棵梨
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
480
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
解题方
法。
7
、趣味数学小故事
300
字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
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
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
阿基
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
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
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
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
阿基米德看到这
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
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
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
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
米德拿了与王冠重
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
p>
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
随
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
阿基米德定律诞
生了。
8
、趣味数学小故事
300
字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
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
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
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
1+2
+3+4+5+6+7+8+9+10=
?
< br>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
的。自己也就可
以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
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
高斯。
但
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
55
。老师听了吓了一
跳,
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
我只是发现
1
和
10
的和是
11
、
2
和
9
的和也是
11
、
3
和
8
的和也是
11
、
4
和
7
的和也是
11<
/p>
、
5
和
6
的和还是
11
,又因为
11+11+11+11+11=55
,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
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后来的高
斯长大后,
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9
、趣味数学小故事
300
字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
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
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
100
个,八戒高兴地说:
大家一起吃!
可
怎样吃呢,数了数共
30
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
右画,列
起了算式,
100
30
=
3 1
八戒指着上面的
3
,大方的说,
<
/p>
你们一个人吃
3
个山桃吧,瞧,我
就吃那剩下的
1
个吧!
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
拿了各自的一份
。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
已只吃
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
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
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10
、趣味数学小故事
300
字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
买了
30
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
5
0
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
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
50
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
客
20
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
50
< br>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
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
50
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
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
50
元,又给你找头
< br>20
元,你又拿走了一
根手杖,你得赔偿我
100
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
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
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
30
元,因此我只拿了你
70
元。
请你计算一下
,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
的成本是
2
0
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11
、趣味数学小故事
300
字
今天,我看一个故事,叫《
燕子考青蛙》。故事是这样:一天,燕
子对青蛙说:
咱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题:上
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
害虫,星期二吃了
3
只害虫,以后每天比前一
< br>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燕子说:
1+3
< br>=
44+5
=
99+7
=
1616+9
=
25
25+11
=
3636+13
=
47
,你一共吃了
49
只害
虫。
青蛙说:
你考我吧。
燕子说:
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
星期二吃了
4
只,以后每天比
前一天多
吃
2
只害虫,问我一个星期
吃了
56
只害虫
p>
。燕子没说完,
青蛙已经说了答案。燕子说:
算得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
。
青蛙让燕子画
7
个圈,然后按第一
个圈放一只害虫,后面的圈比前
一个圈多两只,它们的顺序是
1
、
3
、
5
p>
、
7
、
9
、
11
、
13
,加起来是
49
,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
虫,再用
49
+
7
=
56
。燕子赞青
蛙真聪明。
p>
12
、趣味数学小故事
400
字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
古代着名趣题之一。大约在
1500
年前,
《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
鸡兔同笼,上有三
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
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
数,有
94
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
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
就变
成了
独角鸡
,每只兔就变成了
双脚兔
。这样,(
< br>1
)鸡和兔的
脚的总数就由
94
只变成了
47
只;(
< br>2
)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
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
1
。
因此,
脚的总只数
47
与总头数
35
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
47
-
35
=
12
(只)。显然,
鸡的只数就是
35
-
12
=
23
(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
砍足法
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
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
< br>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
最终把它归成某
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13
、趣味数学小故事
500
字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
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
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
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
井壁又高又滑,掉到
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
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
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
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
蜗牛对癞蛤蟆说:
癞大叔,我
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
请问这口井有多深?
哈哈哈
,真是,这井有
10
米深,你小小年纪。
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
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
第二天,蜗牛吃得饱
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
,终于
爬了
5
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
:
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
以
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
声吵醒了,一看,
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
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
原来,蜗牛睡
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
4
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
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
5
米,可
晚上,蜗牛又滑
-
-
-
-
-
-
-
-
-
上一篇: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讲精析
下一篇:英语考试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