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精选必刷试题
1
.某温度时,
AgCl(s)=Ag
+
(aq)
+
Cl
< br>-
(aq)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
确的是(
)
A
p>
.加入
AgNO
3
可以使溶液由
c
点变到
d
点
B
.加入固体
NaCl
,则
AgCl
的溶解度减小,
K
sp
也减小
C
.
d
点有
AgCl
沉淀生成
<
/p>
D
.
a
点对应的
K
sp
小于
b
点对应的
K
sp
【答案】
C
2
< br>.
室温下,
将尿酸钠
(
)
悬浊液静置,
取上层清液,
再通入
,
溶液中尿酸的浓度
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层清液中,
< br>B
.当
C
.在
< br>时,
的变化过程中,
c(Na
+
) ·c(Ur
< br>-
)
的值将逐渐减小
D
.当
时,
【答案】
B
3
.
常温下,
向
< br>10mL0.10
mol/L
CuCl
2
溶液中滴加
0.10mol/L
Na
2
S
溶液,
滴加过程中-
lgc(Cu
2+
)
与
Na
2
S
溶液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K
sp
(CuS)
的数量级为
10
-
2
1
B
.曲线上
a
点溶液中,
c(S
2
-
)?c(Cu
2+
) >
K
sp
(CuS)
C
.
a
、
b
、
c
三点溶液中,
n(H
+
)
和
n(OH
-
)
的积最小的为
b
点
D
.
p>
c
点溶液中:
c(Na
+
)>c(Cl
-
)>c(S
p>
2
-
)>c(OH
-
)>c(H
+
)
【答案】
D
4
.
硫酸钡是一种比碳酸钡更难溶的物质。
常温下
-lgc(Ba
2+
)
随<
/p>
-lgc(CO
3
2-
< br>)
或
-lgc(SO
4
2-
)
的变化
趋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趋势线
A
表示硫酸钡
B
.常温下,
Ksp(BaCO
3
)
=1×10
-11
< br>C
.硫酸钡更难溶,所以硫酸钡沉淀中加饱和碳酸钠溶液无法转化为碳酸钡沉淀<
/p>
D
.将碳酸钡和硫酸钡固体置于水中,
此时溶液中的
【答案】
D
5
.向湿法炼锌的电解液中同时加入
Cu
和
CuSO
4
,可生成
CuCl
沉淀除去
Cl
-
,降低对电解的影
响,
反应原理如下:
Cu(s)+Cu
2+
(aq)
2Cu
+
(aq)
Δ
H
1
=akJ/mol
;
Cl
-
(aq)+Cu
+
(aq)
CuCl(s)
Δ
H
2
=bk
J/mol
,实验测得电解液
pH
对溶
液中残留
c(Cl
-
)
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
.溶液
pH
越大,
K
sp
(CuCl)
增大
B
.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利于
Cl
-
的去除
C
.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
c(Cu
2+
)
,
c(Cl
-
)
减小
D
.
1
1
Cu(s)+
Cu
2+
(aq
)+Cl
-
(aq)
2
2
CuCl(s)
的
Δ
H=(a+2b)kJ/mol
【答案】
C
6
.某碱浸液中
c(MoO
4
2-
)
=0.80mo
l·L
?
1
,
c(SO
4
2-
)
=0.04 mol·L
?
1
,在
结晶前需加入
Ba(OH)
2
固体以除
去溶液中的
SO
4
2-
。当
BaMoO
4
开始沉淀时
,
SO
4
2-
的去除率是(
)
[K
sp
(BaSO
4<
/p>
)
=1.1× 10
?
< br>10
、
K
sp
< br>(BaMoO
4
)
=4.0 ×
10
?
8
,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p>
]
A
.
79.6%
【答案】
C
7
.已知下列物质在
20℃下的
K
sp
如下,
化学式
颜色
AgCl
白色
2.0×10
-
10
AgBr
浅黄色
< br>5.4×10
-
13
AgI
黄色
8.3×10
-
17
Ag
2
S
黑色
2.0×10
< br>-
48
Ag
< br>2
CrO
4
红色
2.0×10
< br>-
12
B
.
85.6%
C
.
94.5%
D
.
98.9%
K
sp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时,上述五种银盐饱和溶液中,
Ag
+
p>
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g
2<
/p>
CrO
4
>
Ag
Cl
>
AgBr
>
AgI
>
Ag
2
< br>S
。
B
.向
BaCl
2
溶液中加入
AgNO
3
和
KBr<
/p>
,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c(Br
-
) /(Cl
-
< br>)
=2.7×10
-
3
C
.
测定水体中氯化
物的含量,
常用标准硝酸银法进行滴定,
滴定时,
应加入的指示剂是
K
2
Cr
O
4
D
.<
/p>
某溶液中含有
Cl
-
、
Br
-
和
I
-
,
浓度均为
0.010
mol·L
-1
,<
/p>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mol
·L
-1
的
AgNO
< br>3
溶液时,
Cl
-
最先沉淀出来
【答案】
D
8
.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硫化镉
(CdS)
是一种难溶于
水的
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
a
和
b
分别为
T
1
、
T
2
p>
温度下
CdS
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中各点对应的
K<
/p>
sp
的关系为:
K
sp
(m)=
K
sp
(n)<
K
sp
(p)<
p>
K
sp
(q)
C
.向
m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
2
S
固体,溶液组成
由
m
沿
mpn
线向
p
方向移动
D
.温度降低时,
q
点的饱和溶液
的组成由
q
沿
qp
线向
p
方向移动
【答案】
B
9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盐
酸中分别加入
ZnS
和
CuS
,
ZnS
溶解而
CuS
不溶解
将
F
e(NO
3
)
2
样品溶于稀硫酸后,
滴加
KSCN
溶
液,溶液变为红色
加热盛有少量
NH
4
HCO
3
固
体的试管,
试管口
处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br>
常温下,测得
0.1
mol·L
-
1
NaA
溶液的
pH
小于
0.1
mol·L
Na
2
B
溶液的
pH
-
1
结
论
A
K<
/p>
sp
(CuS)
<
K
sp
(ZnS)
B
样品已变质
C
NH
4
HCO
3
< br>显碱性
D
酸性:
HA
>
H
2
B
【答案】
A
10
.某温度下,向
10 mL
0.1 mol·L
-l
NaCl
溶液
和
10 mL 0.1 mol·L
-l
K
2
CrO
4
溶液中分别滴加
0.1
mol·L
-l
AgNO
3
溶液。滴加过程中
p>
pM[
-
lgc(Cl
-
)
或-
lgc(CrO
4
2
-
)]
与所加
AgNO
3
溶液体
积之
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
Ag
2
CrO
4
为红棕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
该温度下,
K
sp
(Ag
2
CrO
4
)
=4×10
-
12
B
.
a
l
、
b
、
c
三点所示溶液中
c(Ag
+
)
:
a
l
>
p>
b
>
c
C
.若将上述
NaCl
溶液浓度改为
0.2mol·L
-
1
,
则
a
1
点会平移至
a
2
点
D
.用
AgNO
3
标准溶液滴定
NaCl
溶液时,可用
K
2
CrO
4
溶液作指示剂
【答案】
B
11
.在一定温度下,石灰乳悬浊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OH)
2
(s)
C
a
2+
(aq)+2OH
-
(aq)
,当
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始
终保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n(OH
-
)
< br>增大
【答案】
C
12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操作、现象及实验原理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和现象
向
1mL 1mol·L
-1
NaCl
溶液中滴加
2
滴
A
验证
AgI
和
AgCl
的
2mol·L
-1
AgNO
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
K
< br>sp
大小
AgCl(s)+I
-
(aq)
?
实验原理或结论
B
.
n(Ca
2+
)
增大
C
.
c(Ca
2+
)
不变
D
.
c(H
+
)
增大
滴加
2
滴
1
mol·L
-1
KI
溶液,
白色沉淀变成
AgI(s)+
Cl
-
(aq)
黄色沉淀
室温下,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
0.1mol·L
NaClO
溶液、0.1mol·L
NaF
溶液的
pH
-1
-1
B
比较
HClO
和
HF
溶液
的酸性
酸越弱,
酸根离子水解程度
越大,其盐溶液碱性越强
C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
钾的氯化钠固体
<
/p>
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
滤、干燥
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变化不大,
而硝酸钾溶解度
随温度升髙显著增大
D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
含有
CO
3
2-
先滴加盐酸产生气泡,将该气体通入澄清
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p>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
< br>3
2-
【答案】
A
13
.在
25℃时,
FeS
的
K
sp
=6.3×10
-
18
,
CuS
的
K
sp
=1.3×10
-
36
,
ZnS
的
K
sp
=1.3×1
0
-
24
。下
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饱和
p>
CuS
溶液中
Cu
2
+
的浓度为
1.3×10
-
36
mol·L
p>
-
1
B
.25℃时,
FeS
的溶解度大于
CuS
的溶解度
C
.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FeCl
2
、
ZnCl
2
的混合液
中加入少量
Na
2
S
< br>,只有
FeS
沉淀生成
D
.向饱和
ZnS
溶
液中加入少量
ZnCl
2
固体,
ZnS
的
K
sp
p>
变大
【答案】
B
14
.
已知难溶性物质
K
2
SO
4
< br>·MgSO
4
·2CaSO
4<
/p>
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K
2
SO
4
·MgSO
4
p>
·2CaSO
4
(s)
2Ca
2
+
(aq)
+
2K
+
(aq)
+
Mg
2
+
(aq)
+
4SO
4
p>
2-
(aq)
,不同温度下,
K
+
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r>A
.向该体系中分别加入饱和
NaOH
< br>溶液和饱和碳酸钠溶液,沉淀溶解平衡均向右移动
B<
/p>
.分析可知
T
1
>
T
2
>
T<
/p>
3
C
.升高温
度,溶浸速率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D
.该物质的
K
sp
=
< br>c
2
(Ca
2
< br>+
)·c
2
(K
+
)·c(Mg
2
+
)·c
4
(SO
4
p>
2-
)/c(K
2
SO
4
·MgSO
4
< br>·2CaSO
4
)
【答案】
D
15
.硫酸锶
(SrSO
4
)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一定时,
K
sp
(SrSO
4
)
随
c(SO
4
2
-
)
的增大而减小
B
.三个不同温度中,
313 K
p>
时
K
sp
(SrS
O
4
)
最大
C
.
363 K
时,图中
a
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
283K
下的
SrSO
4
饱和溶液升温到<
/p>
363K
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
-
-
-
-
-
-
-
-
上一篇:常见外贸术语缩写
下一篇:高中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练习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