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金匮要略原文背诵完整的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2 11:04
tags: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yukiya)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 ,


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肝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肝入脾。(


1




问曰:有未 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


阳起,少阳之时样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


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此 为至而


太过也。(


8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 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


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 ,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


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 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


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 导引、吐纳、


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 食节其冷、热、苦、酸、辛、


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 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


文理也。


(2)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 各有法度,


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 ,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


寒伤经,极热伤络。


(13)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太阳病,其证备 ,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11)


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 ,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12)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


去节


)


桂枝 二两


(


去皮


)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



)


生姜三两




枣十二枚



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13)


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


(


酒 洗


)


厚朴半斤


(

< br>炙,去皮


)


枳实五枚


(



)


芒硝三合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14)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15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 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


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 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


也。


(18)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 以火攻之。


(20)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


(


去节


)


桂枝二两


(


去皮


)


甘草一两


(



)


杏仁七十个


(


去皮尖

< br>)


白术四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 /p>


仁薏苡甘草汤。


(21)


麻黄杏仁薏苡 甘草汤方:麻黄


(


去节


)


半两


(


汤泡


)


甘草一两


(



)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


(


去皮尖,



)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22)


防己黄芪汤方: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


(



)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


(


去芦


)


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


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23)


桂枝附子汤 方:桂枝四两


(


去皮


)

< p>
生姜三两


(



)


附子三枚


(


炮,去皮,破八片


)


甘草二两


(



)



枣十枚


(< /p>



)


白术附子汤方: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 半


(


炮,去皮


)

< br>甘草一两


(



)

< p>
生姜一两半


(



)


大枣六枚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 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者,甘草附子汤 主之。


(24)


甘草附子汤方:甘草二两

(



)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


(


炮,去皮


)


桂枝四两< /p>


(


去皮


)


太阳 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

< br>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25)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










5




1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



石膏一 斤


(



)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论曰: 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

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问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


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5)



百合地黄汤方:百合七枚


(



)


生地黄汁一升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 于喉为蜮,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


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 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10)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2)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钱



桂枝三钱



防风三钱



甘草二钱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8)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


(



)


< br>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10)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三两


(



)


川乌五枚


(


父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2)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 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


芤动微紧,男 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8)


桂枝加龙 骨牡蛎汤方:《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虚劳里急,悸,衄,腹 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13)

< p>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


(


去皮

)


甘草三两


(



)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


(15)


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



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各三两



桂枝



附子


(



)


各一两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16)



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干地黄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七分



芎藭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



防风


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17)



酸枣仁汤方: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藭二两



深师有生姜二两。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


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18) < /p>


大黄蟅虫丸方:


大黄十分


(



)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 /p>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10


)


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

< p>
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5)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


(



)


干姜二两


(



)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 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12)


桔梗汤方:亦治血痹。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6)










5




2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2 11: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2969.html

金匮要略原文背诵完整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