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低温实验讲义_霍尔效应测量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2 10:35
tags: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sooner)


变温霍尔效应








实验


8



1


变 温霍尔效应



引言


< br>1879


年,霍尔


()


在研究通 有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情况时,发现在垂直于


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产生了电动势,


这个电磁效应称为



霍尔效应



。在半导体材料中,


霍尔

效应比在金属中大几个数量级,


引起人们对它的深入研究。


霍尔效应的研究在半导体理论的


发展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直 到现在,


霍尔效应的测量仍是研究半导体性质的重要实验方


法。



利用霍尔效应,


可以确定半导体的导 电类型和载流子浓度,


利用霍尔系数和电导率的联


合测量,


可以用来研究半导体的导电机构


(


本征导电 和杂质导电


)


和散射机构


(

< p>
晶格散射和杂质


散射


)


, 进一步确定半导体的迁移率、禁带宽度、杂质电离能等基本参数。测量霍尔系数随


温度的 变化,可以确定半导体的禁带宽度、杂质电离能及迁移率的温度特性。



根据霍尔效应原理制成的霍尔器件,


可用于磁场和功率测量,

< br>也可制成开关元件,


在自


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有着广 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半导体中霍尔效应的产生原 理,霍尔系数表达式的推导及其副效应的产生和消除。



2.



掌握霍尔系数和电导率的测量方 法。通过测量数据处理判别样品的导电类型,计算室温


下所测半导体材料的霍尔系数、电 导率、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



3.



掌握动态法测量霍尔系数(


R


H


)及电导率(


σ


)随温度的变化,作出


R


H



1/


T


< p>
σ



1/


T



线


,


了解霍尔系数和电导 率与温度的关系。



4.


< p>
了解霍尔器件的应用


,


理解半导体的导电机制。< /p>




实验原理



1


.半导体内的载流子



根据半导体导电理论


,


半导体内载流子的产生有两种 不同的机构:


本征激发和杂质电离。




1


)本征激发




半导体材料内共价键上的电子有可能受热激发后跃迁到导带上 成为可迁移的电子,


在原


共价键上却留下一个电子缺位



空穴,


这个空穴很容易受到邻键上的电子跳过 来填补而转移


到邻键上。


因此,半导体内存在参与导电的两种载 流子:


电子和空穴。


这种不受外来杂质的


影响由半导体本身靠热激发产生电子



空穴的过程,


称为本征激发。


显然,


导带上每产生一


个电子,价带上必然留下一个空穴。因此,由本征激发的电子浓度


n


和空穴浓度


p


应相等,

并统称为本征浓度


n


i


,由经典的 玻尔兹曼统计可得




n


i


=


n


=

< br>p


=(


N


c

N


v


)


1/2

exp(-


E


g


/2


k


B


T


)=


K



T


3/2


exp(-


E


g


/2


k


B


T


)


式中


N


c


< p>
N


v


分别为导带、价带有效状态密度,

< p>
K



为常数,


T


为温度,


E


g


为禁带宽 度,


k


B



玻 尔兹曼常数。




2

< br>)杂质电离



在纯净的第


IV< /p>


族元素半导体材料中,


掺入微量


III< /p>



V


族元素杂质,称为半导体掺杂。


掺杂后的半导体在室温下的导电性能主要由浅杂质决定。



如果在硅材料中掺入微量


III


族元素(如硼或 铝等)


,这些第


III


族原子在晶体中 取代部



1


变温霍尔效应



分硅原子组成共价键时 ,


从邻近硅原子价键上夺取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


而在邻近失去 一个


电子的硅原子价键上产生一个空穴。


这样满带中电子就激发 到禁带中的杂质能级上,


使硼原


子电离成硼离子,


而在满带中留下空穴参与导电,


这种过程称为杂质电离。

产生一个空穴所


需的能量称为杂质电离能。


这样的杂质叫做 受主杂质,


由受主杂质电离而提供空穴导电为主


的半导体材料称 为


p


型半导体。


当温度较高时,


浅受主杂质几乎完全电离,


这时价带中的空


穴 浓度接近受主杂质浓度。



同理,在


I V


族元素半导体(如硅、锗等)中,掺入微量


V


族元素,例如磷、砷等,那


么杂质原子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多余的一个价电 子只受到磷离子


P


+


的微弱束缚,在室


温下这个电子可以脱离束缚使磷原子成为正离子,


并向半导体提 供一个自由电子。


通常把这


种向半导体提供一个自由电子而本身 成为正离子的杂质称为施主杂质,


以施主杂质电离提供


电子导电 为主的半导体材料叫做


n


型半导体。




2




霍尔效应和霍尔系数



设一块半导体的


x


方向上有均匀的电流


I


x


流过,



z


方向上加有磁场


B


z



则在这块半导


体的


y


方向上出现一横向电势差


U


H


,这种 现象被称为



霍尔效应




U


H


称为



霍尔电压



,所

< p>
对应的横向电场


E


H


称为



霍尔电场



。见图一。





图一



霍尔效应产生原理图




实验指出,


霍尔电场强度


E


H


的大小与流经样品的电流密度


J


x< /p>


和磁感应强度


B


z


的乘积成


正比



E

< br>H


?


R


H


?


J


x


?


B


z







1




式中比例系数


R


H


称为



霍尔系数





下面以

p


型半导体样品为例,


讨论霍尔效应的产生原理并推导、< /p>


分析霍尔系数的表达式。



半导体样品的 长、宽、厚分别为


L



a



b


,半导体载流子(空穴)的浓度为


p


,它们在


电场


E


x


作用下,以平均漂移速度


v

< br>x


沿


x


方向运动,形成电流


I


x


。在垂直于电场


E


x


方向上加


一磁场


B


z


,则运动着的载流子要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



F



q

< p>
v


?


B



























2




式中


q


为空穴电荷电量。该洛仑兹力指向< /p>


-


y


方向,因此载流子向


-


y


方向偏转,这样在样品


的 左侧面就积累了空穴,从而产生了一个指向


+


y


方向的电场-霍尔电场


E


y


。 当该电场对空



2


变温霍尔效应



穴的作用力

< p>
qE


y


与洛仑兹力相平衡时,空穴在


y


方向上所受的合力为零,达到稳态。稳态时


电流仍 沿


x


方向不变,但合成电场


E



E


x



E


y


不再沿


x


方向,


E



x


轴的夹角称



霍尔角




在稳态时,有


























qE


y< /p>



qv


x


B


z






E


y


是均匀的,则在 样品左、右两侧面间的电位差



U


H< /p>



E


y


·


a



v


x

< p>
B


z


a






x


方向的电流强度




I


x



q


·


p


·


v


x


·


ab




将(


5


)式的


v


x


代入(


4


)式得 霍尔电压


















5

















4
























3




U


H


?


(


由(


1



< p>


3


)和(


5

< p>
)式得霍尔系数




R


H


?


1


I


x


B


z


)




qp


b







(6




1






qp












7




对于


n


型样品,载流子(电子)浓度为


n


,同理可以得出其霍尔系数为




















R


H


?


?


1












qn









8




上述模型过于简单。


根据半导体输运理论,


考虑到载流子速度的统计分布以及载流子在


运动中受到散射等因素,在霍尔系数的表达式 中还应引入一个霍尔因子


A


,则(


7< /p>





8


)式


应修正为



p


型:



R


H


?


A


1




qp


1




qn









9




n


型:



R< /p>


H


?


?


A






(10




A


的大小与散射机理及能带结构有关。由理论算得,在弱磁场条件下, 对球形等能面



的非简并半导体,


在较 高温度


(此时,


晶格散射起主要作用)


情况下,


A


?


3


?


?


1


.


1 8





8


般地,


Si


、G


e


等常用半导体在室温下属于此种情况,


A

< br>取为


1.18


。在较低温度(此时,电

< br>离杂质散射起主要作用)


情况下,


A

?


315


?


?

1


.


93



对于高载流子浓度的简并半导体以及


512


强磁场条件,


A



1


;对于晶格 和电离杂质混合散射情况,一般取文献报道的实验值。



上面讨 论的是只有电子或只有空穴导电的情况。


对于电子、


空穴混合导 电的情况,


在计



< br>R


H


时应同时考虑两种载流子在磁场下偏转的效果。对于 球形等能面的半导体材料,可以


证明:




3


变温霍尔效应



A

(


p


?


nb


'


2


)

















R


H


?



?


2


2


q


(


p


?


p


?


n


?


n


)


q


(


p

< br>?


nb


'


)

2


2


A


(


p


?


p


?


n< /p>


?


n


)





(11




式 中


b




μ< /p>


n



μ


p



μ


n


< p>
μ


p


分别为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



从霍尔系数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由


R


H


的符号(也即


U


H


的符号)可以判断载流子的类


型,正为


p


型,负为


n


型(注意,所谓正、负是指在


xyz


坐标系中相对于


y

< br>轴方向而言,见


图一。


I



B


的正方向分别为


x


轴、


z


轴的正方向,则霍尔电场方向为


y


轴方向。当霍尔电场


方向的指向与


y


正向相同时,则


R


H


为正。




R


H


的大小可确定载流子的浓度;还可以结合测


得的电导 率


σ


算出如下定义的霍尔迁移率


μ


H



μ


H


=|


R


H


< p>
·


σ























12



< /p>


μ


H


的量纲与载流子的迁移率相同,通常 为


cm


2



V ·


s


(厘米


2


/伏秒)


,它的大小与载流


子的电导迁移率有密切的关系。



霍尔系数


R


H< /p>


可以在实验中测量出来,若采用国际单位制,由(


6





7

< br>)式可得



R


H


?


U


H


b


(m


3


/C)









I


x


B


z











13



< /p>


但在半导体学科中习惯采用实用单位制(其中,


b


:厘米,


B


z


:高斯或


Gs



,则



R


H


?



3


.霍尔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U


H


b


×


10


8


(cm


3



C





I


x


B


z






1


3’< /p>





图二



霍尔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图




R


H


与载流子浓度之间有反比关系,

< p>
因此当温度不变时,


R


H


不会变化;


而当温度改变时,


载流子浓度发生变化,

< p>
R


H


也随之变化。图二是


R


H


随温度


T


变化的关系图。图中纵坐标为


R


H


的绝 对值,曲线


A



B

分别表示


n


型和


p


型半导体的霍尔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下面简要地 讨论曲线


B





1


)杂质电离饱和区。在曲线(


a


)段,所有的杂质都已电离,载流子浓度保持不变。


p


型半导体中


p


>>


n< /p>




11


)式中


nb



2


可忽 略,可简化为



R


H

< br>?


A



1


1


?


A


>0


qp


qN


A


4


变温霍尔效应



式中

< br>N


A


为受主杂质浓度。




2




温度逐渐升高,价带上的电子开始激发到导带,由于


μ


n



μ


p

< br>,所以


b



< br>1




当温度升到使

< p>
p



nb



2


时,


R


H



0


,出现了图中(


b


)段。




3




温度再升高时,更多的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


p

< br><


nb



2

而使


R


H



0




11


)式



中分母增大,


R


H


减小,将会达到一个负的极值,图中(


c

< p>
)点。此时价带的空穴数


p


n



N


A


,将它代入(


11


)式,并对


n


求微商,可以得到当



n

?


N


A


时,


R


H


达到极值


(


R


H


)


M




b


'< /p>


?


1













(14)


R


H


?


A


1


1


?


A













qp


qN


A


由此式可见,当测得


(


R


H


)


M


和杂质电离饱和区的


R


H


,就可定出


b



的大小。




4




当温度继续升高,


达本征范围时,


半导体中 载流子浓度大大超过受主杂质浓度,



所以

R


H


随温度上升而呈指数下降,


R


H


则由本征载流子浓度


N


i


来决定,


此时杂质含量不同或


杂质类型不同的曲线都将趋聚在一起,见图中(


d


)段。




4


.半导体的电导率



在半导体中若有两种载流子同时存在,则其电导率


σ






σ



qp


?


p


+


qn


?

< p>
n














15





图三



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图



< p>
实验得出


σ


与温度


T


的关系曲线如图三。



现以


p


型半导体为例分析:



(< /p>


1



低温区。


在 低温区杂质部分电离,


杂质电离产生的载流子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 br>而且


?


p


在低温下主要取决于杂 质散射,


它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因此,


σ



T


的增加而增加,


见图的


a


段。室温附近。此时,杂质已全部电离,载 流子浓度基本不变,这时晶格散射起主


要作用,使


?

< p>
p



T


的升高而下降,导 致


σ



T


的升 高而下降,见图的b段。




2


)高温区。在这区域中,本征激发产生的载流子浓度随温度升高而指数地剧增,远


远超过


?


p


的下降作用,致 使


σ



T


而迅 速增加,见图的c段。



实验中电导率


σ


可由下式计算出:



?


?



1


?


?


I


?


l




< /p>


U


?


?


ab



(16




5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2 10: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2849.html

低温实验讲义_霍尔效应测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