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2017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十四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0 20:11
tags:

-

2021年2月10日发(作者:untouchable)


2017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


+


主观题)十四题



【试题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 第


1



2


题< /p>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 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


.第二联 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


.第三联以



胭脂

< br>




白雪



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 br>D


.最后两句设问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E


.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 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答:


BE



B


是动静结合,


E


应是触景生情)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悠然自得之情。诗人信马穿山径,看斜阳照山峰,听万壑流水声,看棠梨叶落,闻荞

< br>麦花香,心情悠然自得。


②怅然思乡之情。尾联诗人看到村边的桥和原野的树,情 绪陡然转


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试题二】


< br>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


3


题。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



]


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 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


废毁。



3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 一联写纵目所望。



B


.前一联真实客 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


.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


.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 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


.全诗主 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答:


BE



B


运用夸张,并非客观,


E


壮志豪情有意拔高)

< br>


【试题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 ,完成第


4


题。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 动的浩渺情思。



B


.第三句说约好同 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



“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



D


.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 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


.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 p>
答:


BE



B

< p>
应为去年同来今年未来,


E


睹物思人)

< p>


【试题四】



阅读下面 的唐诗,完成


5


题。



新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5


、对《新沙》一诗的解说恰当的两项是



A.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知道了。



B.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



C.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征税。



D.


与聂夷中《田家》中“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的主旨接近。



E.


与杜荀鹤《山中寡妇》中“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的主旨接近。



答:


CE


【试题五】



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6-7


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 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 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



]


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6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独开 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



“自恐”句不是说自已真的担心, 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 奈。




D



“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E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 ,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答:


CE


7


、作者在尾联批评石老的诗没有捕捉到红梅最本质的特征。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




答:


“故作”一句,是说红梅尽管艳 若桃杏,但其品性还是冰清玉洁,本质不变。



2


分)


“尚


余”一句形象地再现了红梅孤瘦遒劲、凌霜 傲雪的品格。



2


分)这两句委婉地表 现了作者


身不由己的苦衷,也流露出他坚持节操,不变其本性而感到自我安慰的心情。< /p>



2


分)



【试题六】



读下面的词,完成


8-9


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 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8


、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开头四 句,碧云,黄叶,绿波,翠烟,作者从远近两个角度描写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


图。



B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

< p>
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C



“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 ,不禁追忆起


旅途行程。



D



“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 p>



E


.这是古代诗词中 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答:


AC



A


从俯仰远近多个角度


C


思乡之情黯然销魂,纠缠着羁旅之思)< /p>



9


、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 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



答:从芳草天涯 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乡思离愁;


“黯乡魂,追旅思”句直抒胸臆,主人公


飘泊异乡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从“斜阳”到“明月”显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

< p>
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


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



“酒入愁肠”


句可看出,


诗人借酒浇 愁,


但愁情难遣,足见乡思之缠绵。



【试题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p>


10-11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 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0


、下列对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 气氛。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


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 巧妙。



B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漏声断”中“断”


,是断断续续的


意思。



C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 的浩大。



D


.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 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E

< p>
.作者通过“雪晓”



“寒灯”

< br>、


“漏断”



“月斜”等意象, 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答:


AB



A


应为动静结合


B


断是停的意思)



11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


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 p>
答: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


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 志未酬、理想落


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a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


、诗


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 br>


【试题八】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12-13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12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 酌诗句。



C.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 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案:


DE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0 20:1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31447.html

2017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十四题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2017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十四题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