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Why Nations Fail中文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0 09:00
tags:

-

2021年2月10日发(作者:favorite怎么读)



Why Nations Fail


》的笔记


-


第三章



南 北韩的差异自不用赘述,从其差异入手,作者谈到不同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异主要源于其采用了不同的制度,制度 从激励角度影响


了经济发展。试想南北韩的青少年们,北韩的青少年生于贫穷,所受教育 全是政宣,不能拥有财产,根本没有努力工作的动力,更不


必谈所谓创业精神了。而一线 之隔的南韩则大相径庭,制度保护私产,鼓励创新,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为创新提供财务支持。

< br>---


这就


是两种典型的制度安排,包容型经济制度(< /p>


Inclus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

)和攫取型经济制度(


extractive economic institu tions




包容性的经济制度是指 允许及鼓励更大多数人最大程度地利用其潜力和技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并且能允许个人做出符合他们意愿的


选择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有几个特点


---

< br>保护私产;公正的法律体系;提供可以促使人们交换与订立协约的公共服务;允许新企

业进入;允许人们自由选择职业。保护私产是核心,只有私产受到保护,人们才可能有投资与提高生产率的动 力。私产保护,公共服


务,法律体系,交换与协议自由这些全是由国家来决定的,另外, 社会还需要国家提供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以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具 有包容性的市场可以给予人们能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


同时包容性经济制度孕育了经济繁 荣的最重要的两样东西:


科技与教育,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必然要伴随以科技水平的提高, 而科技的持续创新则要以包容性制度为前提。这就是美国可以诞生爱


迪生而不是墨西哥, 南韩可以拥有三星现代等创新型的公司而不是北朝鲜的原因。另一个是教育,包容性的制度给予人民以接受均等< /p>


教育的机会,而这些均是建立一个繁荣社会的基础。制度是由政治决定的,虽然包容性的制 度可以带来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但是却


可能损害特权阶层的利益,因此,北朝鲜基于共 产党特权层的利益,巴巴多斯基于其种植园主的利益,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控制权。


-- -


在这里我们把政治制度也分成两种,专制主义和多元主义,专制国家其权力主要掌握在 一小部分人手中,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


权利,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公。而多元政治制 度下的国家,权力分散在很多政治群体手中,更容易平均地分配社会资源,从而培育科


技 创新乃至经济发展的土壤。


(鱼评:


这一章其主要内容和


Olson


在其国家的兴衰中表达的观点类似,


一个国家,


如果形成一个坚固的


特权阶层,就会形成社会硬化


social rigidity


,这种社会硬化会拒绝分享权 利,抵制创新,再加上这些特权阶层牢牢地把持了政治权力,


必然会阻碍经济发展。反观 之,全球很多较快的经济发展机会全是利益阶层的坚冰被打破后实现的,比如光荣革命后的英国,二战后


的德国,日本等等)明明知道包容性的制度可以促进经济繁荣,但是要让一个社会转型并不是那么 容易的。经济学家约瑟夫


.


熊彼曾提


到 过创造性破坏理论(


creative


destructiv e)


就是说每一次创新实际上都带之以原有的生产格局变化,原有的生产模式的淘汰以及 政治


经济权力的再分配。比如工业革命初期,工业革新就曾经受到原有的贵族势力的阻拦 ,新贵阶层的产生必然会弱化老贵族们的政治经


济利益,新旧贵族之间矛盾重重,因此, 在一些原有贵族势力比较强大的专制型国家,比如俄罗斯,匈牙利就拒绝实行技术革新,从


而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欧洲其它国家。经济发展并不是线性地进行的,而是一个基于创造破坏性基础上蜕变与再 平衡的过程,社会经


济只有在原有的特权基层无法阻挠的基础上才可能向前推进。科技创 新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同的利益阶层之间的斗争,如果原


有的对于创新和发展持反 对意见的利益阶层取得了控制权,那么经济发展一定会停滞不前。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上章中我们提到的


刚果,从十六世纪葡萄牙人带着枪炮与铁犁到达刚果开始,刚果国王只接受了枪炮,刚果国王及 一小撮特权阶层以贩卖自己的国民为


奴来谋取暴利,根本没有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之后 ,比利时国王又对刚果采取了极端攫取型政策,将刚果象牙、橡胶源源不断运往


欧洲,谋 取暴利,刚果独立后,可怜的刚果人民落于独裁者


Mobutu


之手,


Mobutu


及其附庸贵族们穷奢极欲,完全置国家经济 和人民


生活于不顾。至今,刚果依然内战不断,人民极端贫困,这是因为,刚果建立起来 的攫取型的社会制度至今没有改变。从这个极端的


例子可以说明,权贵阶层的权力越大, 经济进步的阻力越大。当然,攫取型的制度也并非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如苏联就在高度攫取型

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于


1928-1970


年间实现了飞速发 展,还有一种是在政治采取攫取性制度的同时,对于经济实行部分包容性的制度,


比如朴 正熙统治下的韩国。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其模式介于苏联和韩国模式之间。但是,要知道,攫取型的制度下,经 济可能获得


发展但是难以获得持续发展。比如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将原有的小型 的农业经济转向重工业和大农庄,从而优化了资源配置


模式,实现了效率提升,但是这个 过程不是内生性的,也不可能持续性地产生技术革新,到了七十年代,一旦经济发展达到这种模式


的临界点,持续性地发展就会难以为继。




Why Nations Fail


》的笔记


-


第四章


< br>1346


年,黑死病到达黑海沿岸,五年内席卷整个欧洲,带来一场巨大的浩劫, 整个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消失了,英国,死亡人口接近


一半。黑死病不仅给当世之人造成 前所未有的伤痛,也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社会运行轨迹。黑死病动摇了西欧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却强


化了东欧的封建制,使东西欧原本比较微小的差异变得巨大。这是怎么形成的呢?黑死病后,欧洲劳动力 奇缺,英国农民趁势争取权


利,工资不断上涨,之后,政府通过劳工法想把农民工资压回 到黑死病前的水平,但是英国农民在瓦特泰勒的领导下揭竿而起,虽然


起义被镇压,但是 农民的待遇得到提升,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但,东欧的情况正好相反,



虽然劳动力也很缺乏,但是东欧


封建领主的权力却要大得多,他们趁 黑死病之机,大规模地进行土地兼并,强化了一小撮贵族的发言权,反而更加向攫取型的社会制

< br>度蜕变。到了十六世纪,西欧国家开始进行全球航海贸易,而东欧则成了西欧国家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更加 强化了其农奴制度。可以


说,


1346


年东西欧差别并不大,但是到了


1600


年,东西欧的社会制度 和经济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别。西欧逐渐形成包容性的市场体


制,而东欧则仍沿袭并发 展了农奴制。


(鱼评:东西欧的差别虽然不大,但早就开始有所显现,一是西欧海洋国家 贸易的兴起打破了原


有的农奴封建制的格局,早在十一世纪波罗的海就开始有了一系列贸 易中心。其次,频繁的王位变更,使英国等西欧国家国王的地位


并不那么稳固,因此,王 权,领主,教会,新兴贵族,小工商业主之间矛盾重重,他们经常会争取群众力量来与另一集团对抗,早在


十二世纪英国就有了早期议会,此时英国王室内的征税权已经受到限制,十四世纪,英国开始出 现最早的上下议会,贵族和普通市民


分别开会,形成了权利的分散化格局。我认为韦伯提 到的新教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正确的,至少在权利的分散化上面,新教形成了重


要影响。 而东欧,因为务农为主,经济类型单一,原有的贵族和王权势力不容易被打破,因此就会一直维持农奴制,而且随 着历史发


展其农奴制愈加强化。


)可以说,黑死病是一个历史结 点


----


历史结点就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国家在历史结点处开 始起飞,有的国家则


在结点处开始下沉,这一切则全部取决于结点之前的不同国家的社会 制度。应该说,英国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国家,其权利的分散化


并不是各个阶层协商的结 果,


而是一个持续斗争的产物。其间有两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就是


1642-1651


年的内战和


1688

年的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奠基了多元化的政治制度,从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包容性 的政治制度。


--


同样的,经济制度也渐趋包容化,英国的议会 逐


渐通过了产权保护法,专利保护法,促进税收合法化,取消垄断,促进商业,这一切都 为工业革命铺好了道路,从而詹姆斯瓦特,里


查德特里弗思克,里查德阿克莱特(水力纺 车的发明者)才可能开展他们的发明创造并将之用于实践,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发明会


有利可图,而且他们的产权会受到保护。英国能建立并维持这样的政治制度基于两点原因,第一,其政治的统一性 和政治制度可以促


使它建立包容性的社会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点,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 起一个限制王权和特权阶层的强大而广泛的联合体,形成多元


化的政治体制。其实仅在< /p>


100


年前,


1588

< br>年时,英法西之间并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分别,都是由君主统治下的国家。而且三个国家都有


议会,国王都在和议会进行持续斗争。但是慢慢的,开始有了细微差别,首先,英西的议会有了征税权, 就是国王没钱了就得向议会


去要。但法国没有,国王还是享有财权。之后,英国国王很快 就没钱了,不断得向议会妥协,但是西班牙国王有了美洲运来的大量白


银,腰杆子硬了, 没必要向议会弯腰。之后就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三个国家纷纷向海外拓展殖民地。但我们知道英国国王没有那么多


权利,她(伊丽莎白一世)没法垄断海外贸易权。因此,英国就出现了东印度公司弗吉尼 亚公司等股份制形式的公司分享贸易权。此


时,大西洋的贸易弱化了英国王室的权利,却 强化了西班牙和法国王室的特权。


(鱼评,这里也要解释两句,就是股份制公司的形式,


其实是一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的机制,


股份制为海外拓展提供 了充裕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的回报促使英国源源不断地开展海外投资,

< br>从而成为第一殖民大国。


而法西的王权发展形式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海 外投资,


可能会存在对于风险的高估以及投资浪费,


因此投资效 率就不会那么高。


)大西洋贸易是另一个历史结点,在这一个结点上,英国逐渐变成世界 第一大帝国,而曾经辉煌的西班牙


帝国却被甩在了后面。这个历史结点,也解释了为什么 复制了英国模式的美加澳的成功和复制西班牙模式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的失


败(鱼评, 看过加拿大史,加拿大第一支铁路,以及大量的跨大西洋的渡轮全是英国股份制公司投资的产物,这期间英国人的 投资带


动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而投资人本身也是赚的盆满钵满。因此,后来加拿大涌现 出一股铁路投资狂潮


--


当然美国也是这样。

< br>)


。同样


的,在同样的历史结点上,我们也可以看一看中 国和日本的例子。在西方列强入侵亚洲之前,中日经济和制度水平相差无己。但是中


国的 皇权要更集中一些,而日本人的皇权相对较弱,因此日本在危机之下实现了明治维新,分散了政治权利,改革了社 会制度,促使


经济迅速崛起,


而中国却在专制主义的老路上继续 萎靡不振。


(鱼评,


这里,


其实想说两 句,


日本明治之前政治权利仍在德川幕府手中,


皇帝相当于虚设 ,当外族入侵时,日本贵族、皇权派、立宪派能迅速集合成倒幕派,天皇上了位之后,自然也愿意将权力分散交出 ,


实行立宪制。这个过程和英国的光荣革命其实类似。而中国当时皇帝的宝座还坐的牢牢 的,要交出权来,不等到四十年后八国联军一


通烧杀逼到家门是不能为之的。

< p>
)如果说南美的现状是西班牙造成的,那么中东的现状则完全是奥斯曼帝国长期奴役的产物。自


1453


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直到


191 8


年一战后,奥斯曼土耳其一直采用了攫取式的政治经济制度,将收税权出卖给地方税官 们,地方税官


则对农民们征收重税。同时限制地方工商业,因此经济发展一直很缓慢。< /p>


1840


年,奥斯曼帝国曾有改革经济制度的想法,但是特权阶< /p>


层们因害怕自己利益受损一直进行阻挠,故而直到一战后,中东地区仍然维持了原有的经济 制度。直到今天,中东在没有石油的地区,


人们依然贫穷如故。




Why Nations Fail


》的笔记


-Why nations fail


第五章笔记



攫取式制度的经济增长



本章通过几个 案例说明攫取制度下经济初期可获得增长但难以持续。第一个例子,苏联在攫取式制度下的经济增长和技术瓶颈之 困:


1917


年,苏联布尔什维克刚刚建立,一个西方代表团到 达莫斯科,列宁会见了他们,代表团成员之一,记者林肯


.


斯蒂 芬回来后激动不


已地说:



我看到了未 来,而且很成功。



直到


1980


年,相信这话的人还不在少数。我们知道,当一个政权或者少数


“< /p>


精英



进行对大部


分国民的控制后,首先这很难最大程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其次,社会资源也难以通过一种有效方式进行合理 分配,允许人们通过


市场化的方式自由地进行选择才是一个社会有效利用其资源的最好方 式。


但是苏联实行了高速增长,


为什么呢?

1928


年以前的苏联


(俄


罗斯) 是一个半农奴制的国家,农民使用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比较原始的,斯大林通过把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厂 的方式大力


发展重工业,并通过集体农庄等形式建立起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集中资源 进行集约化生产,这使生产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到


了七十年代,生产率的发展开始陷 入停滞,原因很简单,攫取型的制度很难保证技术创新


--


进而 促进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其实早在


1931


年,斯大林就开始 意识到,


没有金钱激励,


不可能使人人成为


社会主义的主人翁



自此之后,


苏联开始实行差别式工资和奖金制,


以激励生产。但是,激励可 以促进生产线效率提高,高一层级的技术创新则很难靠这种简简单单的激励就能产生。当试图更大程度地


调动每个人的潜力和智慧进行技术创新在苏联变成了不可能时,前苏联开始遭遇成长瓶颈。第二个 例子,卡塞河两岸。


----


集权式经济


采纳之初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刚果河有条支流叫卡塞河,卡塞河的西岸住着贫穷的乐乐人,而卡塞河的东岸住 着富裕的布熊人。两


边的人群种族相同,语言类似,但一条河两岸状况迥异,乐乐人农业 技术原始,生活水平低下,部族间战乱不断。而布熊人有了较为


发达的农业技术,生活小 康,人民安定。这一切源于


1620


年一位叫

< br>Shyaamr


发动了一场政治变革,他创立了以布熊为中心的库巴王

< p>
国并自立为王,他及他的后代们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式的政治法律体系。国王强推全国改良农业品种 ,引进产量高的农作物,军事力


量的建立使布熊的库巴王国傲视群雄,无敌敢犯。但是这 种攫取式的制度同样经历了如同苏联一样的成长困境,初次变革后,库巴王


国再没有实行 过大规模的技术革新,生产的持续发展停滞,最终沦为比利时殖民地。卡塞河的案例说明,在集权的攫取式制度建 立之


初,政府有意愿提高生产率以便取得税收,也确实能通过资源有效分配来提高农业生 产率。但是之后则很难实现第二次技术突破。第


三个例子,纳图法文明的农耕社会起源。 公元前


9600


前始,地球的温度开始变暖,被考古学家


Brian Fagan


称为



漫长的夏天



开始了。


世界 上最早的种植业和驯养业始自中东,公元前


9500


年,约旦河 西岸已经开始种植小麦,大麦和豆类,这些遗址被称为



纳图法 文




Natufian

< p>
Culture


。我们知道从采摘狩猎向农耕社会的转化是文明起源的重要 前提,但是是什么使第一批游牧部落开始安定下来过


上农耕生活的呢?作者认为,制度的 革新即权力集中化是走向农耕社会的前提。也就是首先应该出现一小批人,他们变成政治精英,

< br>可以行使权力强化产权,维持秩序,并且从稳定的社会生产中攫取资源。因此,人类社会农耕文明的起源和 刚果库巴王国一样,首先


是制度革新使中央集权式的攫取式制度代替了无政府状态的部落 制度,从而可以有效的配置资源,建立起国家制度来保证生产,并且


有效率的组织生产, 因此攫取式社会制度的创立之初会获得发展,但很快的,总会有人们不满于这些权力阶层的统治,并起来推翻他< /p>


们的控制以取而代之,历史就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不断的重复。


第四 个例子,玛雅帝国的兴衰。玛雅城邦发展于公元前


500


年,兴 旺于


公元后


250--900


年间,之 后逐渐衰亡。此间,玛雅人建立起一个高度集权的攫取式国家,王朝建立者叫


K'ini ch Yax K'uk' Mo'


(第一长


尾翠鸟金刚鹦鹉绿 太阳王)


,



公元


426


年,他建立起一个延续了


400


年的王朝。这个王朝建立之初兴建了全国统一的水利系统,组织


起相对的分工化生产,具有成型的制陶、纺织、木刻、首饰业,王国也建立起文字,具有掌握天文历法的 祭祀集团,因此王国建立之


始,由于集权带来的资源有效分配,使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攫取式的制度最终没有给帝国带来进一步技术革新的源动力,使


帝国在地外征战中 逐渐陷于困顿,以至没落。




结论: 攫取式的制度在集中分配资源方面是有效的,但只能带来一时的发展,而难以持续。正如我们现在看中国一样(< /p>


15


章会有详述)


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人咋 舌,但是在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是攫取式社会制度的典型范例,除非中国进行政治转型,否则中国的经济增长


难以持续。




Why Nations Fail


》的笔记


-


第六章



漂离



本章,作者从威尼斯的发展及衰 落讲起,谈及关于包容性制度起源的两个论点:第一,包容性制度并不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它们有可


能会反向发展,如我们要马上要提及的的威尼斯及罗马案例。第二,前文我们讲过,微小的制度差别通 过历史节点放大产生了包容性


制度与攫取性制度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但是,这些微小的 制度差别是短暂,稍纵即逝的。


(鱼评:我认为作者其实在这里强调的是一


种偶然性。即为什么英国成了包容性制度起源的国家,这是一种历史偶然性。但是偶然性里面也具有必 然性,即历史的发展必然要产


生的包容性制度,但是在什么时点,产生于哪个国家,这是 具有偶然性的。


)中世纪,威尼斯可能是欧洲最富庶的地方,拥有包容性的


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公元


810


年,威尼斯开始独 立,之后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此时,欧洲一步步走出罗马帝国衰亡的低谷,查


理曼大 帝等欧洲国王们正在开始重建政治权力,欧洲社会稳定,贸易开始扩张,威尼斯这个船员国家凭地理之利得以发展 ,东方的香


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非洲的奴隶均以威尼斯为中转站。到


1330


年时,威尼斯的人口达到


11


万,与巴黎一样大,是伦敦的三倍。威


尼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一系列



契约创新



促使其建立起包容性的经济制度。最著名的就是



commen da



,这是就某一单贸


易而建立起来 的联合性股份公司的早期形式(早期的


VC


形式。想想这是公 元


900


多年啊,此时我们中国正在五代十国的混乱中挣扎


呢,关中经济的大崩溃也是自彼时起。


)一个



commenda



里包括两方, 一个



内勤



的坐镇威尼斯,一个



外务



的负责出海贸易,通常,


内勤投入大部分资金,亏损则根据双方投入资金 量比例共同负担。这样,那些没有资本的年轻创业者们得以通过努力跻身于富豪行列


-- --


这是真正的大航海时代,


是一价平民得以通过冒险迅速登名 造册的时代!


据当时的官方资料统计,



公元


971


年,


威尼斯贵族中有


81%


是原本藉藉无名的新贵。此时威尼斯的政治制度也颇具包容性 ,公民大会,公爵会议(


Ducal Council


相当于贵 族议会)和总督分享权


利,互相制衡。但是经济发展使政治力量发生变化,社会压力就逐 渐显现出来,


1171


年威尼斯总督被谋杀,之后建立起大议会 (


Great


Council


)制度 ,大议会可以选择参议院和


40


人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同时也限 制了公爵会议的权力,公爵会议又对总督权限进行制衡。


大议会政治改革实行初始,威尼 斯获得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建立起独立的司法体系,建立起上诉法庭,有效地保障了私人产权,并且


建立起最早的破产法。与此同时,现代金融也开始起步,现代银行的雏型即是自此起源于威尼斯。但是 包容性制度下的经济发展也伴


随以



创 造性毁灭



的产生(上文提到过熊彼得的


creative


destruction


,大家还记得吧 ?)新旧贵族不停地进行激烈斗争的结果是,一


方面,大议会不断扩大(由


450


人扩大到


1500


人 )


,另一方面大议会的政策逐渐走入封闭。


< br>la serrata



---


(这个逻辑可以理解,为了


避免斗争,我们现在可以容纳眼前这些新的贵族,把他们全纳 进来,但是我们得想想办法让制度不要产生新贵族,这样,以后我们才


能保证长治久安。 这是眼下新老贵族都能接受的方案)


。于是,在创造性毁灭的力量下,威尼斯开始由包容 性的政治经济制度逐渐向攫


取式集权制度蜕变。大议会先是废止了容易产生新贵族的


commenda


形式。然后到


1314< /p>


年,威尼斯开始对贸易进行国有化,垄断贸


易。

< br>(将贸易利润在现有的贵族之间分配,提高贸易门槛,他人不能参与。


)威尼斯也 自此时起慢慢衰败,从经济强邦沦为历史博物馆。


在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是在 中世纪更为兴旺的罗马产生,我们需要理解两点,第一,罗马和威尼斯一样,同样经历了包容

性制度过程中的制度革新过程,


但是由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蜕变也是包容性制度 逐渐蜕变为攫取性社会制度最终走向衰亡的过程。


第二,在工业革命起源之前,欧洲历史 经历了几个重要的节点,正是这些节点的分岔使英国最终走向了正向选择的道路。这几个节点

分别是,


A


,西罗马帝国的崩溃使奴隶制式微,走入封建制 ,原有奴隶主贵族垄断势力受到削弱;


B


,黑死病的爆发使城市 平民与农民


的政治权力增大,封建领主贵族的权力受到挑战;


C


,大西洋贸易的崛起,使新贵们又一次冲破了贵族势力,并且弱化了王权。


(每一


次节点,


都意味着对原有贵族势力的打破,< /p>


唯有打破



social rigidi ty



进行不断的社会平权运动才是导致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产生 的土壤。




罗马共和国曾经建立起包 容性的社会与经济制度,公元前


500


年左右一直到公元


117


年,罗马进入令今人称叹的繁荣与开明时代,作为


现代民主制先驱的罗马政治体系由代表平民的平民大会和代表贵族的参议院组成并相互制衡,平民大会 选出保民官来代表平民利益。


但是公元前


133


年,


罗马保民官提伯留


.


格拉 古在试图推行限制大地主扩张的限地改革时被参议院谋杀,


(具体的历史可以见我另一篇 博



?


改革者的血痕

< br>?


)自此后,罗马贵族势力逐渐扑杀了平民力量,权力越来越集中,直到公元前< /p>


28


年屋大维自称奥古代斯都


.


凯撒,建


立起罗马皇帝。


罗马正式蜕变成一个攫 取型政治制度国家。


之后,


虽然罗马帝国通过政治统一也经历了 一段短暂的繁荣期


---


到公元


117


年,


罗马帝国到达鼎盛时期


---


但自从罗马开明皇帝马克


.


奥勒留于公元< /p>


180


年去世后,


罗马经历了持续不断的 内战与纷争,


直到公元


476


年西罗马 帝国步入崩溃。公元


411


年,罗马再也无力守住英格兰,遂自 英伦岛上撤出,英国陷于极度贫穷与政治混乱,人民衣不蔽体,


房无寸瓦,英国进入上百 年的分崩离析状态。应该说罗马对英国的抛弃是突然性的也是彻底的,这与当时意大利与法国的情况不同,


意法已经具有一些成型的本地统治机构。西罗马的崩溃对法意的冲击远没有对英国的大,英国自 此经历了维京人,法兰克人,维斯高


斯人,旺达人,勃艮第人等多民族入侵的过程,直到 九世纪英国建立起封建领主制时,其封建领主制度远不如法意等大陆因家来的坚


固,这也 算是历史第一结点带来的契因吧,下一章我们再讲对英国历史的进一步分析及工业革命制度土壤的形成。



Why nations fail


第七章



转折点



1583

年,威廉姆


.


李刚从剑桥大学毕业成为本地神父。当观察他 的母亲和妹妹用两根针一根线进行编织时,李想,为什么不能使用多针


来完成编织工作呢 ?于是,他开始绞尽脑汁构思编织机,


1589


年,他的编织机 诞生了,为了寻求专利保护,他托人找到了伊莉莎白女


皇来参观他的新发明,不料,伊莉 莎白一世看过他的发明后拒绝授予他专利,女王说:



如果我的 人民使用了你的机器,他们就会因失


业而成为乞丐。



李并没有灰心,他去法国试了下运气,但同样失败了。英王詹姆斯一世继位后,他又去找詹姆斯一 世,又一次因同样


原因遭到拒绝。这是现任统治者担心创新性毁灭(

creative destruction)


的典型案例。

--


伊莉莎白并非仅仅害怕失业问题,他们更担心


的是新发 明会导致政治利益格局改变而使他们的权力受到削弱。


(在统治者看来,


他们治下的人民最好不要受教育,


而且要在低等级工


作 上保持非常忙碌的状态,这是实现维稳的最好方式。


)因此,现任统治者会千方百计地反 对创新。英国统治者也不例外。但是,英国


自十七世纪开始,与欧洲意大利等国家相比, 其工人工资却开始渐渐上升,这是什么时候原因呢?我们知道,历史上总是充斥着资源


分 配及政治权力的斗争,英国也不例外,英国中世纪历史就是一部王权与属民之间斗争的历史。

1215


年,贵族们,就是国王之下的精


英阶层,强迫当时 的英王约翰签署了


Magna Carta




即大宪章。这部宪章的 基本原则是对王权的挑战,宪章规定,在未与贵族商议之


前,国王不得擅自提高税收。限 制财权是很厉害的一招,约翰王被迫签署之后很不开心,事后他虽然请求教皇废止了大宪章,但这直


接导致了第一次诸候战争。英国贵族的政治权力得以扩大,而大宪章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1265


年,英国第一次出现议会选举。英国议


会自 始即表现为两个特征,第一,议会成员一开始是封建贵族,慢慢的,为了对抗国王,议会开始广泛联合,包括更多 的利益集团,


小贵族,商业人士,企业人士,还有新兴贵族以及自由民;第二,议会始终 将限制王权做为主要目的。


1485


年之后,都铎王朝的亨利< /p>


七世和亨利八世曾经试图强化王权,贵族们则开始有意识的用拉拢大多数的方式来对抗王权 ,这直接导致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多元化。


1603


年,亨利八世 之女伊莉莎白女王去世,无子嗣继位,于是,都铎王朝由斯图亚特王朝取代,詹姆斯一世继位,詹姆斯一世和其子


查理一世一直试图强化王权,他们利用出售垄断权的办法来获得财权,激起贵族们的反对 。


1649


年,议会党在克伦威尔的带领下击退


了保皇党,查理一世成为唯一一个被处死的英国国王。


1660


年查理二世在独裁者克伦威尔死后复辟,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试图强化君


权,打 击新教,贵族们再一次应声而起,这就是


1688


年的光荣革命 ,詹姆斯二世被迫退位,贵族们拥立了其女婿威廉登基。威廉继位


时贵族们宣读了



宣言





宣言



进一步限制了 王权,限制国王出售垄断权,将所有财权收归议会,强化英国海军以保护英国国际贸易


商 人的的海外利益。在当时英国多元制度的影响下,议会采纳了


petition


制度,即任何团体都有权利去说服议会以影响决策。议会还


改革了财政金 融体系,


1694


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小额贷款银行纷纷涌现, 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在于交通,


冶金以及蒸汽动力,但是最有 意义的创新在于纺织生产的机械化以及工厂这种组织形式的发展。应该说工业革命的制度基础产生于光

< p>
荣革命,光荣革命不仅打破了产业垄断,同时建立起一个保护产权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 。比如光荣革命之前,所有土地


属于国王领地,但光荣革命之后,议会保护私产,任何人 当其私产受到侵犯时都可以上诉至议会。光荣革命之前,东印度公司通过行


贿詹姆斯二世 获得对东方贸易的垄断权,光荣革命之后,这种垄断权被打破,新的贸易公司开始成立。光荣革命之前,为了保护 英国


毛纺业,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穿轻质材料的服装(非羊毛)


,光荣革命之后,由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投票和上诉说服影响议会,生产更


便宜的棉制品 的企业主终于促使议会通过曼彻斯特法案,允许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穿着更为便宜的棉制及亚麻服装。制度的宽松使 英国


经济得以飞速发展,英国贸易商和企业主获得高额利润,这些企业主再将利润投资于 技术革新和新兴领域,


1760


年后,英国专利数和

< p>
技术革新获得了空前发展。棉纺织业的一系列发明使棉纺织业机械化成为可能,在棉纺织品带动下,


1780


年到了


1800


年短短


20


年间,


英国出口 翻了一倍,交通运输的创新也层出不穷,运河,公路,铁路,这些领域的发明者全是新人。与此同进,技术革新也 带来了创


新性毁灭,工厂这种形式的产生,使大量工人聚集在城市,自

< br>1820


年起,工人要求政治和经济权利的运动和示威也开始频繁暴发,在


双方的斗争中,议会开始让渡给工人阶层以更多的政治权利,这使英国更进入包容性制度的正向 循环。工业革命产生于英国源自其独


特的,包容性的经济制度,而这种包容性的经济制度 则以光荣革命之后包容性的政治制度为基础。包容性的经济制度使詹姆斯瓦特这


种才能及 智识之士得以施展才华。通常,这些人一旦成功后,他们会力图阻止新进入者与他们竞争,但是光荣革命之后,阻 止新入者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光荣革命的起因本来是王权与贵族的对立,但是,结果却是 立足于宪政体系上的宪章制与政治多元化。我们前文


曾分析过,微小差别在历史结点的放 大作用,英国在历史结点的选择上,恰好站在了正确的位置上。西罗马帝国衰亡之际,英国没有

< br>统一的王权,因此起初就没有形成一个铁板一块的统治集团,在这片领土上,先后到达本地的各族人在与丹 麦统治者及法国统治者的


斗争中,王权自九世纪建立起来之后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稳固过。 如果说大宪章的通过是对王权权利的约束,黑死病这个历史结点则使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权 利相对均等化,直到光荣革命,不但王权彻底受制于宪章,旧贵族也受到了宪章的约束,为了对抗王权,各方势< /p>


力广泛联合,新贵族和平民有了议事权,产权保护成了立国之本,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人运动 更使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系列


的节点选择中,英国产生了历史上深具包容性的 经济制度。



Why nations fail


第八章笔记



没搭上这艘快船:发展的障碍




1445


年,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


.


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在此之前,书藉要么是手抄本,要么是木版印制,非常昂贵。活字印 刷在


欧洲迅速传播开来,到


1476


年 ,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甚至东欧的布达佩斯相即出现印刷厂。但是,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二

< p>
世却禁止穆斯林使用印刷术,这之后的历任苏丹沿袭了此政策,直到近


20 0


多年后的


1727


年,苏丹阿哈茂德 才授权伊卜拉辛


.


穆特弗里


卡开办了第 一家印刷厂,但是,印刷厂所印书藉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穆特弗里卡一生只印制了


17


本书,最终他们家族放弃了印刷事


业。在其它国家,印刷厂成立 的时间甚至更晚,


1798


年,拿破仑进入埃及后,埃及才出现 第一家印刷厂。结果是


1800


年,奥斯曼土耳


其识字率只有


2-3%


,而在当时的英国,这一比率是


60%


,在德国和荷兰,识字率更高。奥斯曼等攫取式政治制度 国家限制印刷厂的理


由很简单


--


维稳


---


书藉传播观点,使群众更难于管理,管理层只希望将获取 知识的权力控制在政治高层和少数精英手中,以保障政治


地位不受动摇。奥斯曼帝国保持 了极权主义,直到一战后被彻底击溃。同样,极权主义国家俄罗斯也是如此,俄罗斯沙皇将所有权力


集中在自己及不到全国人口


1%


的少数贵族手中,< /p>


1905


年俄罗斯没有议会,直到


190 5


年,沙皇设立了杜马,但他又很快将授予出去的


这点权力给收 回了。其实极权主义不是唯一阻止工业化的政治制度,还有一种很糟糕的情况是缺乏政治统一性,因此无法建立基 本的


法律体系来维持秩序,保障产权。即使今天,还有一些国家,如阿富汗,海地,尼泊 尔和南撒哈拉非洲仍陷入这种无政府状态不能自


拔。这一章,作者主要讨论了为什么很多 国家没有乘工业革命之利获得发展。


----


这些国家要么拥有 极权主义


--


即攫取型的政治制度,


要 么是尚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政治体系,没有基本的司法体系来保护产权。十七世纪开始,极权主义在英国摇摇欲坠, 但是却在西班牙


得到了强化,西班牙是


1492


年通过伊莎贝拉女王与斐迪南大公的联姻,将卡斯蒂里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合并而成。之后,西班牙驱逐


了摩尔人和犹太人,并通过不断的联姻将帝国逐渐发展壮大,西班牙成为欧洲经济最强大 的国家,极权主义得到巩固。


1520


年,西班


牙人在墨西哥发现了白银,随后的墨西哥、秘鲁、阿根廷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运往西班牙本土,更强化了西 班牙的极权主义,西班牙王


室拥有极大的权力后,相当不重视其子民的产权,比如,在十 五世纪占领行动中,西班牙国王下令驱逐了二十多万的犹太人以及大量


的阿拉伯人,不允 许他们带走任何金银钱财,后来查理五世期间曾多次欠债违约,摧毁了西班牙两大银行世家(前文分析过,英国议


会限制了英王室的财权后,英国王室被迫出让权力,建立起英国包容性的政治制度,但是 西班牙王权太大,议会完全没有权力,西班


牙从美洲获得大量的金银后,王室权力又一步 强化,因此形成


social rigidity


,这种极权主 义极大的阻止了技术革新)


。我们前文提到大


西洋贸易使英国产 生了大量新兴贵族,这些新兴贵族成为包容性政治制度的重要催生力量,但是西班牙的情况正好相反,西班牙的大


西洋贸易是只赚不赔利润翻番的好生意,国王将大西洋贸易垄断在自己人手中,不允许外 人染指,大量的白银进入西班牙后,西班牙


完全没有创业精神,政府腐败,人民生活日渐 凋蔽,十七世纪初,西班牙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十七世纪末,西班牙城


市 人口锐减了一半,西班牙开始步入衰落。当英国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欧洲却有很多国家并没有搭上这 条船,除西班牙


外,典型的例子是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在工业革命开始之际,奥匈帝国是 欧洲一个重要国家,但哈布斯堡商人的政治地位远远低于伦


敦,奥匈治下的东欧仍然处在 农奴制,哈布斯堡王朝对政治的控制力较之斯图亚特王朝要强很多。女皇特蕾莎与其子约瑟夫二世统治

< p>
期间曾力图强化中央政权,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但是他们并没有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多元化政体 来来制约行政权力。到了十九世


纪初,著名极权主义者,神圣罗巴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 弗朗茨一世统治期间,愈发极权,弗朗茨在任期间,为了强化权力,反对一


切革新与变化 。他解散了特蕾莎在任时设立的议事机构,实行政治和经济上的极端保守主义。比如,他曾对兰巴赫学校的教师们 发表


演讲说:



我不需要学者,我只需 要好公民,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年轻人变成好公民,你们必须教我要求你们教的东西,如果有任何人做


不到这一点而擅自主张,我就让你走路。



哈布斯堡 保持了农奴制,农业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从而丧失了经济活力,哈布斯堡极权主义


者同时 限制了贸易和垄断,实行高关税,城市由行会控制,大大提高了新进入者门槛。弗朗茨为防止大批工人在城市聚集 ,极力反对


工业化,拒绝进口机器、设立工厂。同时,他也反对兴修铁路,直到


1860


年,奥匈帝国才拥有了第一台蒸汽机车。在弗朗茨保守政策


的影响下,奥匈帝国一直到一战后分崩离析也没有实现纺织产业化。与奥匈帝国相同的还有俄 罗斯帝国,工业革命开始时,俄罗斯还


是基本处于农奴制基础上的极权国家,一半以上的 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流动。俄皇尼古拉斯一世期间的财政部长康克林在


十九世 纪抑制社会革新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康克林上台后就废止了其前任力图建立国家商业银行给企业贷款的政策, 他设立起国


家贷款银行,限定只能给大地主贷款。


1825


年俄国爆发十二月党人革命家,


1848


年 ,欧洲又爆发了一系列革命,这使尼古拉一世吓破


了胆,为了防止产业工人聚集,他于< /p>


1849


年通过法案,限制开设工厂的数量,尤其是禁止开设棉毛 纺织厂和炼铁厂,其它类型的工厂


设立则需报地方军事长官批准。与奥匈帝国相仿,俄罗 斯也限制兴建铁路。直到


1853



- 1856


年,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的中遭到英


法重创,发现其 运输能力不足的掣肘之后,才开始兴建铁路,但已经晚于欧洲其它国家很多年。远在东方的明朝,早在

< p>
1402


年,明朝


永乐皇帝登基时,中国造船业水 平为世界一流,中国开始了官方发起的大规模的海外贸易,郑和率领一支拥有有


62


只大船、


190


只小


船及一系列补给船、


27800


人的大型船队出海,


到了


1433


年,


郑和 共七次下西洋,


但是海上贸易在这之后被宣德皇帝禁止,



1436


年,


造船也被视为违法。明朝之后 ,清朝继续闭关锁国,


1661


年,康熙皇帝命令所有从浙江到 越南的沿海居民(曾经中国最富庶的贸易重


镇)


统统退入内地< /p>


17


英里外居住,


彻底粉碎任何人进行海 外贸易的可能性。


---


中国明清皇帝限制海外贸易的理由同样 是惧怕创新毁灭,


担心商人海外贸易会影响国家政治安定。


非洲 一个极权主义的典型案例是埃塞俄比亚,


自从阿克苏姆王朝国王伊扎纳皈依基督教以来,


埃塞俄比亚一直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八世纪以后,穆斯林的崛起使埃塞俄比亚被孤立。埃 塞俄比亚国王自十四世纪以来多次派人去欧


洲寻求基督教国家援助来对抗阿拉伯国家的入 侵。根据十六、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和旅游者们的记述,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典型的极权


主 义国家,为了保障国王的权利,国王每几年就要没收或者交换一下属民的土地,因此,当时埃塞俄比亚国民们甚至 连树都不愿意种,


只是靠简单的种粮来维持基本生活。


19


世纪中叶,欧洲国家开始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渗透。


1869


年,英国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


战败,


国 王狄奥多尔二世自杀。


苏伊士运河开通后,


各国殖民者对埃塞俄 比亚虎视耽耽,


1895


年,


意大利宣 布为埃塞俄比亚的保护国,


埃塞俄比亚皇帝麦纳利克二世发表抗战宣言,第一次意埃战争 爆发。


1896


年,两国军队在阿杜瓦决战,意大利惨败,意大 利无条件承


认埃塞俄比亚独立,


埃塞俄比亚最后一任皇帝海尔< /p>


.


塞拉西执政


44


年后,



1974


年被一支信奉共产 主义的军人政权推翻,


并在古巴和苏


联的援助下建立起共产主义 政权,


1991


年,共产主义政府被推翻。应该说,一直到了< /p>


1991


年,埃塞俄比亚一直推行的是极权主义政治


制度,大多数人生活在缺水少电,没有学校和医院的农村贫困地区。在极权的攫取式经济制度下,皇帝 和少数贵族独享了经济利益,


将人民的生活挤压到赤贫状态。今天,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 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极权主义并不是唯一一个无法建立起包容性经济制度


的政治体制,在 非洲很多国家,仍然没有统一的政治体系,不能保障最基本的法律和秩序,必然无法建立起现代化经济。比如非洲 之



---


索马里是一个没有建立起统 一政治体系的典型国家。索马里全国分萨马莱和萨布两大族系。萨马莱族系占全国人口的


80%


以上,


分为达罗德、哈维耶、伊萨克和迪尔四大部族。萨 布族系分为迪吉尔和拉汉文两大部族。这六大部族又分为几十个次部族,部族之间


通过支 付


diya---


血债来解决部族冲突(即杀死伤害对方部落或 者自己部落的人需要支付多少钱等等。


)即便如此,部族冲突不断。

(背


景知识:


1840


年开始,英 、意、法相继侵入和瓜分索马里。


1960


年,英、意年同意英 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独立,两地合并成立索马


里共和国。


19 76


年成立



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 /p>



并接管最高革命委员会的全部权力,同月西亚德任总统。


1991


年,西亚德政权被推翻


后,各派部族 之间为争夺权力相互混战,索马里由此陷入了动乱不止的内战。


2012


年,哈桑


·


谢赫


·

< p>
马哈茂德当选索马里新一任总统,


这意味索马里长达


21


年政治过渡期的结束。马哈茂德也由此成为自


1991< /p>


年年索马里进入无政府状态以来,第一位由议会选出的正式总


统。


)多年战乱之后的部族间军事力量已经发展到很难驾驭,各部族之间互不相让,谁也不肯 率先放下手中的枪,即便在联合国的扶植


下,索马里建立起正式政府,弱化各部族权力、 建立统一政权的道路依然漫长。可想而知,在这种政治格局下,经济发展,创新,产


权都 是空中楼阁。



Why nations fail


第九章



反向发展



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是 由三个群岛组成,在十七世纪早期,北摩鹿加有提多、特尔纳特和巴占王国。中摩鹿加是安邦国,南边则


是班达群岛。摩鹿加群岛是全球香料中心,是世界上丁香,豆蔻和肉豆蔻的唯一产地,其中,豆蔻 和肉豆蔻只产于南部的班达岛。十


六世纪末,葡萄牙人已经开始到达摩鹿加群岛进行香料 贸易,当中东地区的航线被奥斯曼帝国控制后,欧洲人通过好望角走出了一条


进行香料贸 易的财源滚滚之路。葡萄牙人为得地利之先率先控制了马六甲,扼交通要道,但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则更为野蛮,这 家通过


贸易致富具有超强军事实力的公司力图通过控制香料原产地来彻底摧毁欧洲及亚洲 的其它国家的香料商人。


1600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


与中摩鹿加的安邦国签订了垄断协议书,要求荷兰人垄断安邦的所有丁香贸易,他们在打败葡萄牙 人控制了一个重要的港口疏通航线


后又与北摩鹿加的提多、特尔纳特和巴占王国签订协议 书,要求北摩鹿加诸国不得再出产香料。之后,荷兰人力图控制香料更为丰盛


的南摩鹿加 班达群岛,但是班达群岛和北中摩鹿加不一样,那里的人们实现城邦自治,有很多的小城邦,每个城邦都有市民大 会议事,


荷兰人无法象与中摩鹿加那样与他们签协议一举了事,班达群岛的人继续与英国 ,葡萄牙,中国,印度商人做生意,哪个国家出价高,


就把香料卖给谁。眼看荷兰东印度 公司想要垄断香料产地的愿望即将破产,


1621


年,巴塔维亚 (现雅加达)的荷兰总督


---



.< /p>


皮特斯佐



.


科 恩以一支舰队空袭班达群岛,对岛上居民开展大屠杀,共杀死


15000


人,其余幸存岛上居民全部充为奴工。之后科恩建立起种植


园制度,将班达岛分 成六十八块领地,分给


68


名荷兰人(全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员工 )


,再给这些种植园主分配奴工以进行生产,劳动力


不足者可以 再向公司购买奴隶。这种野蛮的攫取型政策确实为东印度公司谋取了一时之利,十七世纪,全世界香料供应降低了


60%



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得以垄断了 香料贸易,并将价格提升了百分之百。从此以后,东南亚各群岛的本地人纷纷开始砍伐香料,胡椒等经

< p>
济作物,只种植维持自己百姓生存的基本粮食以避免战祸。殖民者的暴行直接摧毁了本地经济,使东 南亚一直没有纳入到世界的贸易


体系中来,并在小国寡民地贫人穷的道路上维持了很久。 当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扩张势力时,非洲也正在进行一场利润丰厚的贸易


---


贩奴。贩奴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早在古罗马帝国时,就开始奴隶买卖,但奴隶主要来自于斯拉 夫人和北欧人,


1400


年之后,欧洲


人开始不用自己人为奴,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南撒哈拉地区。非洲,并没有象欧洲那样经历奴隶制向农奴制转 变的过程,马里、


加纳和桑海帝国(非洲的几大帝国)一直利用奴隶来进行军事战争、政 府管理和农业生产,复制了北非穆斯林国家的政治模式。十七


世纪加勒比海糖业种植园的 发展,催生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贩奴运动。到十六世纪,只有


30

< br>万非洲人贩往美洲,


55


万非洲人贩往

< br>欧洲,但到了十七世纪,贩往美洲的非洲人达到


135


万 ,到时了十八世纪,有


600


万的奴隶被贩向大西洋彼岸,总计 共有逾一千万的非


洲人被贩到美洲


!


出 现于非洲的饥渴的欧洲奴隶贩子们不可避免地改变了非洲的政治经济结构,被贩往美洲的非洲人大多数为战俘,非


洲国家通过与奴隶贩子用奴隶换枪支发展成一种以军事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模式

< p>
----


买枪打仗,获奴,贩奴换枪再打仗。在十八世纪末,


单单英国每年售往非洲的枪支就达到


283



000---394



000


支。贩奴在非洲造成了两方面的制度转变,第一,非洲许多国家变得愈发


极权, 他们组织成单一的生产模式,贩奴换武器进行战争,而不能进行和平生产。第二,非洲国家这种竞争模式完全摧毁 了非洲的法


律秩序。例如,非洲中部的


Oyo

< br>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依靠军事力量贩奴而壮大起来的帝国,十七世纪初,


Oyo


帝国通过向北非购买马匹


发展成骑兵部队而摧毁了其它部落之后迅速 发展壮大,帝国建立起贩奴海岸,成批成批的奴隶每天在这里被贩到美洲去。非洲著名的


黄金海岸(就是现在的加纳)就是另一个著名的贩奴国家阿桑特在不断击败其它部落后向美洲贩奴的基地。贩奴对 非洲最大的影响是


人口的减少,


贩奴本身以及在获奴战争中杀死 的男丁大大减少了非洲的人口数量,


1850


年,


按历史学家帕特里克


.


曼宁估算非洲人口应


为五千人上下,但实际人口只有一半不到。十八世纪晚期,在


Willi am Wilberforce


的领导下,英国开始发起大规模的废奴运动,


1807


年,废奴主义者终于迫使英国政府通过贩奴非法法案,但直到< /p>


1834


年,英国才开始进行真正的废奴行动。之后,面对大批卖 不上价的


奴隶,非洲国家们只能自己使用,比如前文提到的阿桑特就拒绝用技术革新,而 是使用奴隶们进行黄金开采和粮食生产,国际贩奴实


际上转入了非洲内部,阿桑特等奴隶 国家人口中有一半是奴隶,在


1900


年,原法属殖民地,从塞 内加尔到马里,以及尼日尔、乍得等


国家有


30%


的人口仍然是奴隶。


大多数非洲国家,


直到


20


世纪还保留着奴隶制,使非洲国家根本无法进行经济转型。


(现在非洲仍然存


在的丛林军事力量,掠夺儿童作为儿童军,其实仍然是 十八世纪贩奴运动的制度后遗。




二 元经济



的范式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


.


刘易


斯于


1955

年率先提出来的。



二元经济


”< /p>


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个是传统部门一个是现代部门,现 代


部门与城市生活、现代工业和创新技术相联系,而传统产业通常与农村生活、以及落后 技术相关。刘易斯认为,传统产业中,劳动力


使用效率很低,因此,劳动力可以在不影响 传统部门生产的情况下转移到现代部门中去。对于发展经济学家们来说,发展问题实际上


就是将劳动力及资源从传统的农业产业转移到现代工业中去的过程。


1979

< p>
年,刘易斯因其经济发展的理论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南非


就是二元经济的 一个典型案例,即使在今天,刘易斯所说的二元经济在南非也有明显的呈现,比如,克瓦祖鲁

-


纳塔尔省和特兰斯凯省


的交界是大凯河,大凯河东是是富 裕的纳塔尔,有海滩上临海豪华别墅,绿色的甘蔗种植园和宽阔整齐的街道,有完整的私产保护法


律体系,现代化的工业和商业。大凯河西则是贫穷的特兰斯凯,土地是褐色的,人们居住在简陋的窝棚里 ,不久前还是共有产权,权


力掌握在传统的酋长手中。这种二元化现象,其实完全不是自 然产生的,而是南非的白人精英们一手缔造的结果。南非和博茨瓦那距


离欧洲较远,是两 个不多的没有进行贩奴运动的非洲国家,南非气候温润,也没有中非国家大规模的传染病,当荷兰人在好望角建立


基地开展亚洲贸易之时,南非内陆地区的特兰斯凯人辛勤地进行农作,他们采纳了铁犁等 欧洲传来的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传统的


酋长们自然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抵抗, 认为这会改变他们的世俗权力,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却在慢慢的推进过程中使那些掌握生


产 技术的人成了新贵,特兰斯凯人慢慢地走向小康生活,传统的酋长制得到瓦解。


1867


年,金伯利发现了钻石矿,


1886


年 约翰内斯堡


发现了铁矿,这促使英国人与原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荷兰后裔


--


布尔人展开了布尔战争,


1902


年以英国人胜利告终。


1910


年,英国

< p>
人整合纳塔尔,好望角和周围的省份建立了南非合众国。随着殖民者的进入,特兰斯凯人生产大量的 农产品以满足需要,变得更加富


足起来。但是,二十世纪初,这种状况却开始发生了改变 ,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非洲农民成功地降低了农产品价格,导致欧洲


农民不满。第 二,南非矿业的涌现使欧洲殖民者们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两个令人不齿的理由,促使南非白人统治者做出了 令南


非本地人贫困化的决定


----


剥 夺南非黑人土地,使他们不得不去矿山打廉价工。


---1913


年的本地人土地法案



的通过将南非分成了两个


部分,白人特权社会与黑人贫穷社会。根据土地法案




87%


的南非土地被不到人口


20 %


的白人瓜分,黑人丧失了土地,没有受教育的


权利,不得不到 矿山打工,白人矿主却从中大发横财,这直接造成了今天特兰斯凯人的惨状。白人的富裕与资源的发现结合在一起 ,


确实造就了南非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到


1970


年左右开始停滞,南非政治上随即陷入动荡。


(鱼评:秦晖教授曾屡次用 南非经济奇


迹来提示中国的经济奇迹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一部分人剥夺另一部分人权利的 过程中实现的,这种发展可以获得一时之利,但注定不


能长久。因此制度改革至关重要。 可以查阅秦晖的关于南非的系列文章。



1976


年,索维托起义(南非黑人反抗种族压迫的起义,起


义得到镇压,最终有


500


人丧生)之后,种族隔离的政权越来越受到挑战,直到


1994


年这种政体才得以最终瓦解。这一章讲的主要是


经济发展的后退,这几个案例多是人为不平等导致的政治制度的恶化的结果。结论还是


---


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追求的发展没有内生性,


不会 持续下去。



Why nations fail


第十章



繁荣的蔓延



十八世纪的澳大利亚是英 国的犯人流放地。英国监狱人满为患,本来犯人都是被流放到美国去,美国独立战争后拒绝接收英国犯人,


英国又曾想把犯人流放到西南非洲去,但无奈西南非传染病流行,是免疫力低下白种人的



白人墓地



,最后 ,只好人性化一点,多一


点路费将犯人流放至地广人荒的澳大利亚。

1788



1


月,有一支十一艘船 只组成满载犯人的船队到达澳大利亚植物湾,他们把这里叫


新南威尔士,并在悉尼湾扎下 营来,在其中一支叫做亚历山大的船上有一对犯人,苏姗娜和亨利夫妇。苏姗娜是盗窃犯,在监狱中爱

< p>
上了犯人亨利,两人生了个孩子


---


小亨利,苏 姗娜被判决独自流放至澳大利亚,正要被迫离夫弃子,事也凑巧,此事儿传到一位贵族


卡 多加女士耳中,卡多加女士听闻此事大为不忍,主动活动有关司法机构,使他们一家团圆,得以一齐流放,临行前 ,好心的卡多加


女士还为这家购买了


20


多英镑的安家物资。但当他们到达悉尼时,这


20


英镑的安家 物资不翼而飞了。根据


1787


年英国法律,犯人没有


财产权,也就是说犯人丢了东西也没有办法依照英国法律进行起诉。亚利山大船的船长敦坎


.


辛克莱可能正是依据这一点想把这些财


产 据为已有。如果在英国这事儿就算完了,但这里是澳大利亚,殖民地法官科林斯组织了一个陪审团,最后陪审团判 决船长敦坎


.


辛克


莱对丢失物资负责, 理应赔偿。这是澳大利亚领土上判决的第一个民事案件。之后,澳大利亚渐渐建立起独立于英国之外的法律体系< /p>


和政治经济制度(鱼评,在这里还要感谢于英国采用的判例法系,如果英国是大陆法系,在 这个案例里,澳大利亚在国家没有成型之


前,应该不能实行这种判决。

< br>)新南威尔士的殖民地主要是由囚犯和士兵们建立起来的,囚犯一开始要被迫劳动,但和美国情况类似,< /p>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即没有土著人可供奴役,又没有香料可供贸易,慢慢的,囚犯们的主动 权就开始多了起来,士兵们为了激励囚犯


们干活,不得不给他们自由,囚犯们很快不仅有 了自主性,不少人还变成了企业主,雇佣其他囚犯干活。我们上文提到的犯人亨利在


18 09


年时已经拥有了九个农场、


470


英亩地、以及一系列商店和房屋。


(难怪十九世纪英国人颇为嫉妒地称澳大利来为幸运之 地,说他


们什么都不用干,坐在地上就能致富。


)经济权利的开 放必然带来政治权利开放,


1831


年,囚犯得以进入陪审团,


1856


年,维多利亚


州和塔斯曼尼亚 州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的地方。澳大利亚就这样和美国一样建立起包容性极强的政治经济制度。 除


了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两条建立起包容性制度的道路之外,


大部 分欧洲国家在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下走上了第三条道路


----


在 战争之下进行


制度改革。


1789


年的 前三个世纪,法国一直处于高度极权主义体制下,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主要是贵族,第二等级是神< /p>


职人员,第三等级是其它老百姓。十八世纪法国第三等级的生活非常困苦,制造业由行业工 会把持,后来者根本无法进入。农村还残


存着农奴制遗留,农民们要上交租子给国王,给 贵族,给教会,生活贫苦不堪。在这种背景下,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彻底的


改变 。国民制宪议会通过了一个新宪法,其中第一条就规定:国民会议在此彻底废除封建制度。第九条规定:任何人在 税收上的特权


都将予以废除,税收的收缴应平等地,以相同征收方式适用于所有人及所有 财产。最极端的应该是是第十一条:所有公民无论出生如


何,都应当平等的享有从事任何 职业及任何职位的权利,无论是教会,公职人员、还是军事人员。教士阶层再没有征税权利,职业限


制及行会被取消,僵硬的政治制度被彻底打破。在此之后,经历了几十年纷斗与战争,



1870


年法国建立起第三共和国,真正意义上


地实行了同英国光荣革命之后类似的议会制包容性政体。正是源于法国大革命的对攫取式社会 制度的摧毁,才使得法国没有继续停留


在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农奴制的老路上。


是什么使法国的绝对君主制忽然走向崩溃的边缘呢?


1661

< p>
年到


1715


年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了

< p>
法国四十四年,他实行了极权统治,尽管当时法国有议会,但是路易十四从来不召集议会,此间,由 于大西洋贸易获利颇丰,法国在


极权的政治制度下,经济上还是取得了一些发展。但是路 易十四连年征战,奢靡浪费,财政方面已经入不敷出,到了路易十六时期,


财政状况更为 恶化。


1756-1763


年,法国在对英国的七年战争中(就 是这场战争使法国人丢掉了加拿大)耗费大量钱财,到了八十年


代,法国已经陷入财政危 机,当时的财政部长内克尔建议改革财政体系,建议路易十六召开贵族议会,与贵族们商量增加税收之事,


贵族们自然不愿意增加税收,而是把问题推给了国民大会,国民大会中,第三等级与其它等级争 论纷纷,事态愈发恶化。


(背景资料:


适逢

1788


年,法国出现了雹灾,农民生活困苦无以富加。


) 当时,极端情绪已经在平民中酝酿,路易十六周围的保守派看世态不济,


又建议撤掉开明 派的财政部长内克尔,消息传来,第三等级们怒不可扼,一举之下攻陷了巴士底狱,导致了著名的法国大革命。群 众


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就再也无法收拾,在你砍他的头,我砍你的头的运动中,巴黎断头 台的血迹有几年从来没有干过。


1794


年,罗伯


斯庇尔和圣鞠斯特也被国民议会送上断头台,革命开始步入平静期。


1799


年,拿破仑执政之后,法国几乎攻克整个欧洲,法国革命军


在所 到之国摧毁了原有的农奴制,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限制新进入者的行会,取消了教会阶层特权。拿破仑非常重视 对欧洲占领之


国的控制,尽管在有些国家,拿破仑仍然任用了原有的贵族阶层进行行政统 治,但是拿破仑在推行改革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他在整个


欧洲强力推行了以罗马法为基础 ,奉行平等原则的拿破仑法典。当然,拿破仑这些改革并非不可逆,比如在德国汉诺威,当拿破仑倒


台之后,原有的贵族迅速夺回了权力,但是欧洲大多数地方,封建制,行会,贵族被永久的摧毁或者削 弱了。总之,法国军队的确给


欧洲带来了纷扰和痛苦,但是,他们确实改变了原有的攫取 型的社会制度,建立了包容性的经济制度,使西欧的工业化得以立足生根。


到十九世纪中 叶,工业化已经在欧洲法国控制的地方(比利时,瑞士,意大利,德国等国)迅速发展,但是法国没有控制的国家 ,奥


匈帝国及俄罗斯则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农奴制,在法国只是临时控制的国家,波兰和西 班牙,仍然保持经济停滞。法国大革命还有一个


意想不到的作用,就是促使新兴产业资本 的催化剂


---


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银行家阶层的兴起, 在法国大革命家之前,欧洲犹太


人被严格控制,比如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只能住在犹太 人区里,晚上和节假日均不得离开,犹太人只有在


25


岁以上才 准予结婚,且


一年最多只能有


12


对犹 太人可以结婚,犹太人人不能从事农耕,他们不能贩运香料、酒、武器和粮食。


1791


年,法国国民大会解救了


法国犹太人,


1796


年,法国人攻占法兰克福,解放了犹太人隔离区中的犹太人,犹太人大批逃离, 其中就有著名的梅耶


.


安姆歇尔


.



斯柴尔德。此前,梅耶在法兰克福犹太人隔离区进行铸币古董交易 ,根据法律,他不能在犹太人区之外做生意,法国人解放了犹太人


区之后,罗斯柴尔德家 族迅速抓住了生意机会,到十九世纪中初,罗斯柴尔德已经为欧洲最大银行,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那不


勒斯和维也纳都建立了分行。


1867


年, 日本萨摩藩武士大久保利通在积极联系土佐、长州各藩进行倒幕活动。此时,日本天皇没有实

权,其政治权力自


1603


年起就一直被德川幕府架空,德 川幕府实行了极权制度,禁止贸易,农民需要的缴纳高额税收,生活窘迫。但


是德川幕府 对日本的统治也不是完全的,比如南部的萨摩藩就相对自治,他们通过琉球群岛与西方进行贸易。萨摩藩主岛津齐 彬一直


想推翻幕府统治,扩大海外贸易,废除原有的封建制度,他发现了大久保利通的出 众才干,提拔他进入藩府,


1858


年,岛津齐彬去世,


但是大久保利通并没有停止暗中进行的倒幕行动,


1868

< p>


1



3


日,德川幕府被迫退位,一月后,明治天皇登基,明治维新的大幕随后


开户。< /p>


(本书没提,但我认为不能忽视西乡隆盛在倒幕运动中的巨大贡献。


)倒幕不只是将权力交归天皇,在德川庆喜接受的八条意见


书中,其中第二条就是建立 起以上议院和下议院为基础的政治体系,所有政府政策应基于民意。日本封建制完全废除,领土分封制变


成了郡县制,法律规定人人平等,国内迁移障碍被废除(我国现在还没废呢,哭!



,贸易壁垒被打破,国民产权受到保护。日本开始


大 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1869


年日本建立了东京到大阪的航 线,并且修建了东京到横滨的第一条铁路,军事、纺织、机械工业开始


突飞猛进地发展。


1890


年,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具有成文宪法的国家,这些变革 使日本很快成为亚洲工业化第一强国。如果我们进行一


个对比,可以看出,在十九世纪六 十年代,中国和日本一样落后,同样面对西方船坚炮利不得不割土求和的困境。但是,当时中国更


加集权,权力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日本,天皇早已被架空,幕府虽然独裁,但并不能牢牢控制日本全境 ,日本在迅速完成转变之后,


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二战之后,更是在废墟上建立起一个现 代化的国家。中国则在极权的道路上盘桓良久,


1949


年在毛 革命中走向极


度极权的道路。



Why nations fail


第十一章



良性循环(一)



1722

< p>
年,伦敦城西温莎城堡的守林员


Baptist


Nunn


曾在日记中记载,



这天晚上 有几个黑面人向我开了三枪,有两枪射穿我卧室的玻


璃,后来我被迫给了他们

< p>
5


个几尼(英国钱币)




这些黑面人是一些将脸抹黑以隐藏身份的本地居民,他们在南部英国到处盗猎,烧掉< /p>


草垛和谷仓,毁坏篱笆和鱼塘。在英国,针对王族和贵族们的偷猎行为早就屡见不鲜,


1640


年内战期间,温莎城堡的所有鹿都被猎杀

< br>完了。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建立起多元性的政治架构,偷猎行为在此不能被视为一种简单的违法行为,他们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


平民对于侵夺公共财产的贵族们的反抗。


1722


年,辉格党领袖威廉姆


.


卡 多根在温莎城堡西购买了


1000


英亩的土地,建起一个


240


英亩


大的鹿苑,这片土地侵占了周围居 民进行放牧和拾柴的公共土地,自然引起本地居民不满,他们化妆成黑面人,猎杀了


16


头鹿。在卡


多根等人的努力下,


172 0


年,以辉格党为首的议会(



代表新 兴商人和金融家利益的辉格党自


1714


年到

< br>1760


年占了议会大多数)通过


一项黑色法案,黑色法 案不但认定持枪非法,而且认为抹黑自己的脸也属于非法行为。此时,正值辉格党的新兴资本家们大肆购买土


地之际,很多著名的贵族、政治家都购买了土地,侵占了原有的公用地,因此黑色法案的通过 ,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这里,我有个


疑问,既然是公用土地 ,为什么可以出售,是谁出售给贵族们的?但在网上查了半天没有查到,谁要了解,望解惑。


1724


年,一位


本地居民,约 翰


.


亨特里奇被指控为帮助、唆使偷猎者,这种指控直接来自于 辉格党高层,按照黑色法案,如指控成立,亨特里奇将被


判处绞刑,但是陪审团经过八九 个小时的审判,认定亨特里奇无罪。此时业已与光荣革命前不一样了,即使国王也干涉不了独立的司


法审判结果。那为什么辉格党要接受这样一个审判结果呢?他们为什么要妥协呢?要知道光荣革命并不 是一批贵族取代另一批贵族的


起义,而是一个多元化政治体系建立的过程,其结果是法律 规则的建立,


----


无论你属于是哪个阶层,无论你出身如何 ,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这是多元化包容性政治制度的结果。国王不能拥有特权,那么任何 一个阶层都不能拥有特权,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就会彻底否


定整个革命结果,导致王朝复 辟的危险。包容性制度以对权力的限制、多元性政治力量分布以及以法律为准绳三原则为基础。在这个

< p>
过程中,良性循环就逐渐产生了,政治权力在这个过程中越发趋于包容性和多元性。另外,多元化也 允许媒体自由,光荣革命之后,


英国不再进行媒体管制,媒体在授予大众知情权,集合大 众力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黑人法案这个案例使越来越多的平民认识到他们


可以去争取自 己的权利,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很多成年男人还没有公平选举权,女人也没有选举权,但这些慢慢在改变,一旦良 性的


循环建立起来,权利多元化平均化的过程虽然是缓慢的,但是却在稳步推进,虽然也 并不能说这个过程没有反复或者说完全平和的,


十九世纪的前几十年,英国经历了一系列 的社会动荡,比如


1811-1816


年的卢德运动,


(背景,卢德运动是英国诺丁汉的工人们发起的


大规模捣毁工厂和新机器 的行为,工人们认为,新机器的采用会给他们带来失业。卢德运动后经过审判大部分人被判刑,很多人被流


放澳大利亚,


之后卢德


luddite


这个词就成了反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代名词)



1819


年在曼彻斯特爆发的彼得卢屠杀惨案,


(背景:


1819



8



16


日工人们在曼彻斯特圣彼得广场举行


8


万人大会,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废除谷物法和取消禁止工人结社法。大会组织者邀请


英国激进的政治改革家亨利


·


亨特讲话 。曼彻斯特市政长官命令军警逮捕亨特,遭到群众反对。事先已聚集在会场上的军警和骑兵立即

< br>出动,顿时,血溅广场,有


11


人死亡,


400


余人受伤。事后亨特等许多人以谋叛罪被监禁两年。

)英国的政治精英们也试图阻止政治制


度的开放,但是这些努力均告失败。


(如英国政府于


1819



11


月颁布六项法案,禁止集会、游行,限制出版自由 等。法案被群众称




封口令



,结果


1820


年< /p>


4


月,格拉斯哥爆发了


6


万工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六项法案不得不废止。



1 838


年又爆发了工人要求普选权


的宪章运动。在一次次运动的 推动下,政治改革一次次被推上政府的议事日程,


1831


年, 格林公爵成为首相,开始说服各方力量,进


行政治改革,


183 2


年,第一次改革法案通过。


1832


年的改革法案是温和的,有限的。之后,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依然在进行,


1864


年,国民改革联合会成立,


1865


年改革 联盟成立,


1866


年七月,伦敦海德公园召开以改革为目的的 大规模演讲集会,这直接导致


1867


年第二次改革方案的通过 ,


工人们的选票数翻了一倍,


成为选民主流,

< br>1884


年,第三次改革方案通过后,


60%

< p>
的成年男子有了选举权;


1918


年,所有


21


岁以上成年男子和


30

< br>岁以上成年女子都获得了选举权。


1928


年,所有成年 女子全部获得选举权。与政治开放相对应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0 09: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27872.html

Why Nations Fail中文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