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年海淀区高中会考练习
地
理
试
卷
p>
;第二部
考
1
.<
/p>
本试卷共
8
页
,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50
个小题(共
50
分)
生
分为非选择
题,
5
个小题(共
50
分)
。
须
2
.
p>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
知
2B
铅笔作答;第二部
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50
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
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
1
~
50
题的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
1
分,选对一项得
1
分,多选
则该小
题不得分。
)
北京时间
2017
年
9
月
15
日,在太空工作了
20
年的
“
卡西尼号
”
探测器完成了最后一次土星
探测任务,坠落在土星
大气层中。据此完成
1
~
3
题。
1
.
“卡西尼号”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行星系统
B
.恒星系统
C
.银河系
2
.
最有可能干扰“卡西尼号”与地球之间通讯的是
A
.太阳辐射
B
.太阳活动
3
.
该日地球上的四地中,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A
.
90
?
S
B
.
90
?
N
C
.雾霾
D
.总星系
D
.大气降水
C
.
66
?
34
?
S
,
6
0
?
E
D
.
66
?
34
?
N
,
60
?
W
图
1
为“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图中箭头代表受热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和热力作用,据此
完成
4
~
5
题。
图
1
4
.
图中序号
A
.①—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C
.③—大气辐射
5
.
与阴天相比,晴天时
B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D
.④—大气逆辐射
B
.白天②较弱,晚上③增强
D
.白天①较弱,晚上④较弱
A
.白天①较强,晚上④较强
C
.白天③较弱,晚上④较强
p>
图
2
中
a
、
b
、
c
、
d
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表中数据为四地气压值。
据此完成
6
~
7
题。
图
2
6
.
图中
A
.垂
直方向气流由
a
到
c
B
p>
.垂直方向气流由
b
到
d
C
.水平方向气流由
d
到
c
D
.水平方向气流由
a
到
b
7
.
若图<
/p>
2
示意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
a<
/p>
、
b
、
c
、
d
中代表城市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读图
3
“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
完成第
8
题。
图
3
8
.
图
p>
3
中甲、乙分别代表
A
.赤道低气压带、西南信风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西风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西南信风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
读图
4
“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
,完成
9
~
10
题。
图
4
9
.
①~④地气候特点与“春雨贵如油”描述相符的是
A
.①
B
.②
10
.
①
地和②地对应的陆地自然带分别是
C
.③
D
.④
A<
/p>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读图
5
“四种地貌景观图”
,完成
11
~
12
< br>题。
B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图
5
11
.
主
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12
.
有
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④
C
.③
D
.①④
D
.④
读图
6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
/p>
13
~
14
题。
13
.
图
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p>
A
.①
——
重熔
再生
B
.②
——
外力作用
C
.③
——
冷却凝固
图
6
D
p>
.④
——
变质作用
14
.
2<
/p>
017
年
3
月智
利比亚里卡火山再次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物质冷凝形成的岩石是
A
.玄武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D
.大理岩
通州行政副中心率先在北京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图
7
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
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
15
~
16
题
。
图
7
15
.
两
种水循环模式中
< br>A
.
“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C
.
“海绵城市”增大了城
市地表排水量
16
.
受
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为
A
.降水
B
.地表径流
B
p>
.
“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地下水储量
<
/p>
D
.
“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
C
.蒸腾
D
.蒸发
读
图
8
“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完成
17
~
18
题
。
图
8
17
.
下
列关于洋流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
.中低纬地区大陆东岸为寒流
B
.中高纬地区的大洋西部为暖流
D
.南半球中纬度西风漂流为寒流
C
.北半球洋流均呈逆时针流动
18
.
图
中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
a
洋流对
沿岸气候减温减湿
C
.
c
洋流附近形成大规模渔场
p>
B
.
b
洋流增加沿
岸地区的降水量
D
.
d
洋流有利于近海污染物扩散
读图
9
“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完成
19
~
21
题。
19
.
引<
/p>
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水文
C
.生物
20
.
图<
/p>
示各自然要素统一的演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独特性
B
.区域性
C
.整体性
D
.差异性
21
.
③
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
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 br>读表
1
“我国东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
,完成
22
~
25
题。
表
1
D
.地形
图
9
22
.
据<
/p>
表
1
数据推断,该省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最有可能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3
.
造<
/p>
成该省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经济因素
D
.生态环境因素
24
.
2<
/p>
016
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
助于该省
A
.总人口数量减少
B
p>
.
65
岁以上人口比例下降
D
.家庭人口规模减小
C
.城市人口比重
D
.城市规模
C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25
.
衡
量该省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A
.城市数量
B
.城市人口数量
图
10
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 br>,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据此完成
26
~<
/p>
28
题。
图
10
26
.
若<
/p>
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下列功能区正确的是
A
.①工业区
③居住区
④商业区
C
.①居住区
③工业区
④商业区
27
.
④
类功能区通常位于
①城市中心区
②高校密集区
B
.①工业区
③商业区
④居住区
D
.①商业区
③工业区
④居住区
④城市边缘地带
D
.②④
D
.数字地球
③交通干道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28
.
利<
/p>
用卫星监测该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
C
.全球定位系统
新疆夏季气候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利于农作物中的红色素积累。优越的气
候条件使新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种植区。读图
11
< br>“新疆红色作物分布图”
,完成
29
~
31
题。
图
11
29
.
新
疆红色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劳动力
B
.地形
C
.水源
30
.
<
/p>
新
疆大规模种植红色作物可能给当地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
③土地盐碱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31
.
我<
/p>
国若要扩大红色作物的种植区,下列最理想的地区是
A
.内蒙古高原
B
.东北平原
D
.技术
④沙尘暴天气
D
.③④
D
.山东半岛
C
.青藏高原
读图
12
,完成
32
~
33
题。
图
12
32
.
与
乙地相比,甲地的农业生产
A
.机械化水平较低
B
.生产规模更大
D
.生产效率更高
D
.传统水稻种植业
C
.单产高、商品率高
33
.
乙
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
.乳畜业
B
.现代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中国年产圆珠笔
400
多亿支,
制笔从业人员超过二十万人,
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
但生产
圆珠笔笔头需要的“笔尖钢”一直依赖进口。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
/p>
,经过科
研人员数年的努力,
2017<
/p>
年我国制造出了第一批切削性好的笔尖钢材。据此完成
34
~
35
题。
34
.
我
国的制笔企业属于
A
.劳动力指向型
B
.原料指向型
C
.动力指向型
35
.
笔<
/p>
尖钢材生产技术的突破对我国制笔行业的直接影响是
A
.进入世界制笔产业链上游
C
.迅速占领全球圆珠笔市场
D
.技术指向型
B
.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D
.促进与发达国家的生产协作
p>
读图
13
“某现代农业园区的循环经济示意
图”
,完成
36
~
38
题。
图
13
36
.
图
中①、②、③、④表示正确的是
A
.①——奶制品
B
.②——沼液
37
.
促
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
①开垦草场,增加畜产品种类
③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C
.③——饲料
D
.④——肥料
②使用化肥,提高农产品产量
④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D
.③④
D
.整体性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38
.
图<
/p>
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A
.持续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截至
2017
年
2
月
1
日,
“南水北调”进京水
量突破
20
亿立方米。两年多来,北京按照“喝、
存、补”的原则最大限度用好来水。据此完成
39
~
41
题。
39
.
实
施“南水北调”主要是因为
A
.居民生活水平不同
B
.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
D
.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
B
.消除水污染
C
.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40
.
<
/p>
“
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导致水质下降
C
.提高水资源储备量
D
.增加居民生活用水总量
41
.
北<
/p>
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生活用水水质
C
.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B
.加快“南水”入户
D
.引导家庭节约用水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目前正在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据此完成
42
~
43
p>
题。
42
.
山<
/p>
西省建设大型火电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劳动力丰富
B
.交通便利
C
.接近煤炭资源产地
43
.
山<
/p>
西省促进能源基地经济转型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快煤矿开采
C
.开发新能源
B
.减少煤炭加工转化
D
.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D
.环境问题少
近年来,以郑州市为中心,河南省
300
多个大、中、小城
镇推行交通、金融、教育等的一体
共享,强化产业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原
城市群。图
14
为“河南省简图”
。据
图文
资料完成
44
~
< br>45
题。
图
14
44
.
郑<
/p>
州和开封两城市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形成产业聚集区,这有利于在两城市聚集的产业
①加强分工合作
②共用基础设施
③减少地域联系
④提高产品价格
D
.③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45
.
中<
/p>
原城市群中各大城市的食品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导致
①小城镇城市化加速
A
.①②
③食品工业生产成本降低
④小城镇就业压力增大
C
.②③
D
.③④
②大城市经济优势转变成资源优势
B
.①③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据此完成
46
~
47
题。
46
.
黄
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表坡度大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夏季多暴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47
.
能
使黄河中游河水变清的工程措施有
①加固河堤
④过度放牧
⑤过度开垦耕地
D
.①④⑤
C
.②③⑤
②修建淤地坝
③修建水平梯田
④在下游修建蓄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