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DSM-IV诊断标准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0 01:55
tags:

-

2021年2月10日发(作者:古代英雄)


DSM-IV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DSM- IV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正道心理咨询网






关于


DSM- IV


的介绍






美国精神病学会

< br>(


APA



< br>1952


年起制订


《诊断与统计手册:

< br>精神障碍》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 后来称之为


DSM-


Ⅰ。


1968


年制订了第二版,


DSM-


Ⅱ。从


1974


年着手制


订而在


1980


年正式出版的


DSM


—Ⅲ特 别受到重视,因为它有一整套临床工作用的诊断标准,对于美国的、


甚至世界各国的精神 病学家说来,不论于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1987



APA


又修订


出版了


DSM-


Ⅲ-


R.


但是,


精神医学发展迅速,这也已不能适应需要,


所以从


1987


年起就开始着手


DSM


-Ⅳ


的制订。







在历 届主席的支持下,


APA


组织了一个工作班子

< br>DSM



IV


制订工作组,主席 为


Allen


Frances


,副主 席



H.A.


Pincus


,共有


Nancy


C.


Andreasen



r



27


名成员。下设


13


个起草小组,每组


5



12


人,各负责起草一个部分。





组长分别是:焦虑性障碍,


itz






谵妄、痴呆、及遗忘,







首次诊断于童年期的精神障碍,


r


< br>ll






进食障碍,







心境障碍,







多轴诊断,


ms






人格障碍,


son

< br>;




月经前精神障碍,







适应性障碍等,

< br>






精神分裂症,


N. C. Andrcasen






性障碍,


C.W. Schmidt






睡眠障碍,






< /p>


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it








每个小组在起草前先广泛复习文献,


重新分析已有的资料数据。起草后,


将草稿交


50

< p>


100


位顾问专


家征求 意见


(包括我国杨德森教授)



同时又 征询了


60


多个有关学会


(如美国心理 学会、


美国护理学会等)


的看法;也与


WHO



ICD


< br>10


制订小组交流意见、


APA


又在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

< br>杂志上


辟专栏进行讨论


.


然后进 行了


12


次现场测试,共计


70< /p>


余单位参加,涉及


6000


余病例。


2


年前,


APA


出 版


了一本“DSM-Ⅳ意见选择书”,


广泛征求世界各国专家的 看法。


1993


年最后定稿,


1994



5


月正式出版。




为了提供我国精神卫生上 作者学习参考,我们把


DSM


一Ⅳ主要类别的诊断标准译成中文 ,作为本刊的


增刊,最后还附上“鉴别诊断”(


Dicisio n Tree


),供实际临床应用时参考。






< /p>


在原书序言中,关于什么叫精神障碍,有一段相当详尽精辟的定义,现附译后:“精神障碍 是发生于


某人的临床上明显的行为或心理症状群或症状类型,伴有当前的痛苦烦恼


Distress


)(例如,令人痛苦的


症状 )或功能不良(


disability


)(即,在某一个或一个 以上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或者伴有明显较多


的发生死亡、痛苦、功能不良

< p>
.


或丧失自由的风险。而且,这种症状群或症状类型不是对于某一事件的一 种


可期望的、文化背景所认可的(心理)反应,例如对所爱者死亡的(心理)反应


.


不论其原因如何,当前所


表现的必然是一个 人的行为、心理、或生物学的功能不良。但是,无论是行为偏离正常(例如,政治的、


宗 教的、或性的),还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都不能称为精神障碍,除非这种偏离或冲突是正如

< p>
前述那样的个人功能不良的一种症状。”







最后,在译成中文时,有些细节要说明一下:“a 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实际上是指除精神障< /p>


碍以外的疾病,


在我国没有这种统称,


所 以译成“躯体情况”;“separation”是指儿童与父母亲人分开,


所以译为“ 离别”,


以示与“分离



dissci ation



”有别;


至于“disa bility”,


以前一向译为“残疾”,


实际上在本书中不是 这种意思,只是指能力不佳,所以译为“功能不良”;还有“bereavement”,实际是


指对所爱者的生离或者死刑,不一定是亲友死亡,故“离丧”。





译者



颜文伟


1994


< br>7



1






精神发育迟缓




A


.智力比一般水平显著较低:智商≥70(如是婴儿 ,作临床判断,不作测定)。



B

< br>.


目前适应功能有缺陷或缺损


(患者不符合其文化背景同 年龄者应有的水平)



至少表现于下列之二:

< br>言语交流、自我照料、家庭生活、社交或人际交往技巧、社区设施的应用、掌握自我方向、学习和技能、< /p>


工作、业余消遗、健康卫生、与安全。



C


.起病于


18


岁之前。



317


轻度


IQ50


< p>
55


—-


70




318.O


中度


IQ35


< p>
4O


——


5O



55




318.1


重度


IQ20



25


—一


35


40




318.2


极重度


IQ


低于


20



25




319


严重程度末注明。



婴幼儿孤独症




A


包括(


l

< br>)、(


2


)、(


3


)总数


6


项以上,至少有


2


项是(


l


),而(

2


)、(


3


)至少各


1


项。



< /p>



l


)社会交往有质的缺损,表现为至少 下列之二:




(< /p>


a


)非言语性交流行为的应用有显著缺损,例如眼神交流、脸面表 情、躯体姿态、及社交手势等


方面;





b


)与相似年龄儿童缺乏应有的同伴样关系;





C


)缺乏自发地寻求与分享乐趣或成 绩的机会(例如,不会显示、携带、或指出感兴趣的物品或


对象);




d


)缺乏社交或感情的相互关系。





2


)言语交流有质的缺损,表现为至 少下列之一:





a


)口语发育延迟或缺如(并不伴有以其他交流方式来代替或补 偿的企图,例如手势或姿态);





b


)虽有足够的言语能力,而不能与他人开始 或维持一段交谈;





C


)刻板地重复一些言语或奇怪的言语;

< br>




d


)缺乏各种自发的儿童假扮游戏或社交性游戏活动。





3


)重复刻板的有限的行为、兴趣、和活动,表现为至少下列之一:





a

< br>)沉湎于某一种或几种刻板的有限的兴趣,而其注意集中的程度却异乎寻常;





b

< br>)固执于某些特殊的没有实际价值的常规行为或仪式动作;





C

< br>)刻板重复的装相行为(例如,手或手指扑动或扭转,或复杂的全身动作);





d

< br>)持久地沉湎于物体的部件。



B

< p>
.功能异常或延迟,表现在至少下列之一;而且出现在


3

< br>岁之前:(


1


)社会交往;





< br>2


)社交语言的应用;(


3


)象 征性或想像性游戏。



C

< br>.并非


Rett


病或儿童或瓦解性精神障碍。

< p>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


.(


l


)或(


2


):





1


)下列注意缺陷之


6


项以上,持续至少


6


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




注意缺陷:





a

< p>
)在学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往往不能仔细注意到细节或者常发生粗心所致之错误;

< p>



b


)在学习、工作、或游戏活动时,注意往往难以持久;





c

< p>
)与之对话时,往往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d



往往不 能听从教导以完成功课作业、


日常家务、


或工作


(并非因为对立行为或不理解教导)






e

< p>
)往往难以完成作业或活动;





f


)往往逃避、不喜欢、或不愿参加 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作业或工作(例如功课或家务);





g


)往往遗失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东 西(例如玩具、课本、回家作业、铅笔、或工具);





h


)往往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





i


)往往遗忘日常活动;





2

)下列多动一冲动行为的


6


项以上,持续至少


6


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一


致 :






动:





a

< p>
)往往手或足有很多小动作,或在座位上扭动;





b

< p>
)往往在教室里,或在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





C

< p>
)往往在不合适场合过多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青少年或成年人,可能只是坐立不安的主


观感受);





d


)往往不能安静地参加游戏或课余活动;< /p>





e


)往往一刻不停地活动,似乎有个机器在驱动他;




f


)往往讲话过多;





动:





g


)往往在他人(老师)问题尚未问完时便急于回答;





h


)往往难以静等轮换;





i


)往往在他人讲话或游戏时予以打 断或插嘴。



B


.多动一冲动或注意 问题都出现于


7


岁以前。



C


.某些表现存在于


2


个以上场合(例如,在学校(或工作)或在家)。



D


.在社交、学业或职业等功能上,有临床缺损的明显证据。



E


.排除以下可能:全面发育障碍,精神分裂证,或其他精神病。不能 用其他精神病进



行解释(例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性 障碍、或人格障碍)。



314


01ADHD


,组合型。



314



00ADHD


,以注意缺陷为主。



314



01ADHD


,以多动一冲动为主。



品行障碍



312.8


A


.侵 犯他人基本权利或违犯与年龄相称的主要社会准则的,持久反复发生的不良行为,具有下列标准

< br>之


3


以上(在过去


12


月内),其中至少


1


项发生在

< br>6


月之内。




对人或动物的攻击行为:





l


)常威胁、恐吓他人;

< p>




2


)常殴斗;




3


)曾使用能使他人产生严重躯体损伤的武器(例如短棍 、砖块、破并、刀子、枪);




4


)曾使他人躯体受虐待;





5


)曾使动物躯体受虐待;





6


)曾经抢劫路人(例如背后袭击、抢钱袋、勒索、武装抢劫 );




< br>7


)曾胁迫对方进行性行为;




损坏财物:





8


)故意纵火企图造成严重损失;



< br>(


9


)故意破坏他人财物(除纵火外);




欺诈或偷窃:





10


)破门进入他人的房屋或汽车;





11


)常说谎以取得好处或者是为了逃避责任(骗子 );




< br>12


)曾偷窃值钱财物(例如,并不是破门而入的偷窃;伪造膺品);

< p>



严重违犯准则:





13


)常在外过夜,即使父母禁止也是如此, 起自


13


岁以前;





l4


)曾至少有


2


次晚上逃离家在外过夜(或

1


次长期不归);



< /p>



15


)常逃学,起自

< br>13


岁以前。



B


.行为问题已明显影响社交、学业、或工作。



C


.如年龄已超过


18


岁,尚不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Tourett


障碍



307



23


A


,在病期内出现多组肌肉抽动与一次以上声带抽动, 二者不一定同时发生(抽动是指突然、快速、反


复、刻板、非节律性的肌肉运动或声带发 声)。



B


.抽动可以几乎 天天发生,一天数次(往往阵发),或在一年内间断出现但从无连续


3

< br>月以上没有抽


动。



C


.此障碍导致明显的痛苦烦恼,或使社交、工作、或其他方面遭受明显影响。



D


.起病于


18


岁以前。



E

< br>.此障碍并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兴奋剂)的直接作用,也不是躯体疾病所致(例如享丁顿病或病毒性脑< /p>


炎之后)。




谵妄、痴呆、遗志及其他认知障碍



谵妄(意识障碍)(由于??)



293



0


A.


意识障碍(即对环境认识的清晰度降低),伴有注 意的集中、持久、或变换目标能



力之减低。



B.


认知的改变(例如记忆缺陷、定向不全、言语障碍),或出现知觉障碍,而又不能用已有的痴呆来


解释。



C.


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般数小时或数天),并在一天内有所波动。



D


,从病史、体检、或实验室检查中可见迹象表明是一 般躯体情况的直接的生理性后果。



AIzheimer


型痴呆




A


.发生多方面认知缺陷,表现为下列二者:





l


)记忆缺损(学习新信息的能力缺损或不能回忆以前所学到的信息);





2


)至少下列认知障碍之一:





a


)失语(语言障碍);



(b


)失用(虽然运动功能没有问题,但不能执行动作);





C


)失认(虽然感觉功能没有问题,但不能认识或识别物体);





d


)执行管理功能的障碍(即:计划、组织、按排次序、抽象)。



B


.符合


A1



A2


的认知缺陷导致社交或职 业功能的缺损,并可发现这些功能明显不如以前。



C


.病程的特点是逐渐起病,继续减退。



D


.符合


A1



A2


的认知缺陷,并非由于下列原因:





l


)其他能导致记忆与认知进行性缺陷的中枢神经系情况(例如,心血管疾病、巴金森病、


享丁顿病、硬膜下血肿、正常压力膨积水、脑瘤);





2


)已知能导致痴呆的系统性情况(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


B12


或叶酸缺



乏、烟酸缺乏、低血钙、神经梅毒、


HIV


感染);





3


)物质所致情况。



E


.这些缺陷并非由于谵妄所致。



F


.此障碍并非由于其他轴


I


障碍所致 (例如重性抑郁、精神分裂症)。





血管性痴呆(以前称多发梗塞性痴呆)



290



4X


A


.发生多方面认知缺陷,表现为以下二者:





1


)记忆缺陷(不能学习新资料或不能回忆以前所学到的资料);





2


)至少下列认知障碍之一;·



(a


)失语(语言障碍);





b


)失用(虽然运动功能没有问题, 但不能执行动作);





c


)失认(虽然感觉功能没有问题,但不能认识或识别物体) ;





d


)执行管理功能的障碍(即计划、组织、按排次序、抽象)。



B


.符合


A1< /p>



A2


的认知缺陷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的 缺损,并可发现这些功能明显不如以前。



C


,局灶性的神经系体征与症状(例如,深腱反射力进、伸庶反射、假性球麻痹、步态异常、某一 肢体


软弱),或有提示脑血管疾病的实验室依据(例如,涉及皮层及白质的多发性梗塞) 并可被认为是此障碍


的病因。



D


.这些缺陷并非由于谵妄所致。



遗忘障碍(由于—?)



294



0


A


.记忆缺损表现为学习新信息的能力的缺损或不能回 忆以前学习到的信息。



B


.此记忆障碍导致了社交或职业功能缺损,并可发现这些功能明显不如以前。



C


.这些记忆障碍并非在谵妄或痴呆时出现。



D


.从病史、体检、或实验室检查中,可见迹象表明是 一般躯体情况(包括躯体创伤)



的直接的生理后果。




与物质有关的精神障碍



物质依赖





适应不良地应用某种物质以致临床上明显的痛等烦恼或 功能缺损,表现为下列


3


项以上,出现于同一

< br>个


12


月时期内的任何时候:





l

)耐受性,定义为以下二者之一:



< /p>



a


)需要明显增加剂量才能达到中毒或 所需效应;




(< /p>


b


)继续使用同一剂量,效应会明显减低。





2


)表现为以下二者之一:





a


)有特征性的该物质戒断症状(参阅某 种物质的戒断标准


A



B


);



(b


)用同一(或近似)物质,能缓解或避免戒断症状。





3

)该物质往往被摄入较大剂量,或在应该使用的时期之外作更长时期的应用





4

)长期来有戒掉或控制使用该药的欲望,或曾有失败的经验。





5

)化了不少时间才能获得该物质(例如,多次请医生处方或长途奔波拔涉),应用该物质(例如


连续不断地吸烟),或从其效应下恢复过来。



(6


)由于应用该物质,放弃或减少了不少重要的社交、职业、或娱乐活动。

< p>




7< /p>


)尽管认识到不少持久的或反复发生的躯体或生理问题,都是该物质所起或加重的后果,但 仍继


续应用它(例如,尽管认识到可卡因会诱发抑郁,仍应用可卡因;尽管认识到饮酒会 使胃溃疡恶化,仍继


续饮酒)。




物质滥用




A


.适应不良地应用某种物质以致临床上明显的痛 苦烦恼或功能缺损,表现为下列


1


项以上,

出现于


12


月之内:





l

)由于多次应用某种物质而导致工作、学业、或家庭的失资或失败(所如,由于物质应


用而多次旷职或工作表现差;由于物质应用而旷课、停学、或被除名;忽视子女或家务)。




2

< p>
)在躯体有危险可能的场合多次应用某种物质(例如,在应用物质而功能有缺损时驾驶


汽车或开机器)。





3


)多次发生与某种物质应用有关的法律问题(例如 ,因应用某种物质后品行不端而被拘



捕)。





4


)尽管由于某种物质的效应而导致或加重了一些 持续的或多次发生的社交或人际关系问


题,仍然继续应用此物质(例如,与配偶为酗洒的 后果争吵,甚至打架)。



B


.症状不符合该物质的物质依赖标准。




物质中毒




A


.由于最近摄食(或暴露接触)某种物质而产生 一利可逆的该物质特殊的症状群。




(注:不同物质完全有可能产生相似或相同的症状群。)



B


.由于该种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效应而产生明 显的适应不良性行为或心理改变(例如,好斗、情


绪脆弱多变、认知缺损、判断缺损、社 交或职业功能缺损),而且这是正在应用该物质时,或在刚应用之


后很快发生的。



C


.此症状并非一般躯体情 况所致,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




物质戒断




A


.由于停用(或减量)某种曾大量长期应用的物质 而产生的某种物质特殊性症状群。



B

< p>
.此物质特殊性症状群导致明显痛苦烦恼或社交、职业、或其他方面功能的缺损。

< br>


C


.此症状并非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也不 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



酒精中毒



303



00

< p>
A


.或刚饮酒后,出现临床上明显的适应不良行为或心理改变(例如,不合 适的性行为或攻击行为,情


感脆弱多变,判断缺损,社交或职业功能缺损)。

< p>




B


.正在时最近饮酒饮酒。





C


.正在 饮酒时或刚饮酒后出现下列征象之


1


以上:





1


)言语含糊不清;






2


)协调 不良;






3


)步态不稳;






4


)眼球 震颤;。





5


)注意或记忆缺损;






6


)木僵或昏迷。





D


.这些症状并非一般躯体情况所致 ,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



酒精戒断




291



8


A


.曾大量长期饮酒,现停止(或减少)饮酒。



B


.在


A

之后几小时或几天出现下列


2


项以上:




1


)自主神经系功能亢进(例如,出汗或心率超过


100


次/分);




< p>
2


)手部震颤加重;





3


)失眠;





4


)恶心或呕吐;





5


)一过性的视、触、或听幻觉、或错觉;





6


)精神运动性激越;





7


)焦虑;





8


)癫痫大发作。



C


.由于


B


的症状产生了在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 他重要功能方面的功


能缺损。



D


.这些症状并非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




[


关闭窗口


]


苯丙胺中毒



292



89


A


.最近应用苯丙胺或类似药物〔例如哌甲酯(利地林)〕。



B


.正在应用苯丙胺或类似药物或刚用之后,出现临床 上明显的适应不良行为理改变(例如,


欣快或情感迟钝;社交能力改变;过分警觉;人际 关系敏感;焦虑、紧张、或发怒;刻板行为;判


断缺损;或社交或职业功能缺损)。



C


.正在应用苯丙胺或类似药 物时或刚应用之后,出现下列


2


项以上:





l

< br>)心动过速或过缓;





2


)瞳孔扩大;





3


)血压升高或降低;




(< /p>


4


)出汗或寒颤;





5


)恶心或呕吐;





6


)体重减轻的迹象;





7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缓;





8


)肌力软弱,呼吸减慢,胸痛,或心律紊乱;

< p>




9


)意识混浊,抽搐,运动异常,肌张力异常,或昏迷。



D


.这些症状并非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也不可能归于其 他精神随得。





[


关闭窗口


]



苯丙胺戒断



292



0


A


.曾大量长期服用苯丙胺或类似药物,而现停用(或减量)。



B


.在


A


之后几小时或几天出现心境恶劣及下列生理改变之


2


项 以上;





l


)乏力;





2

)生动而令人不愉快的梦;





3


)失眠或嗜睡;





4

)食欲增加;





5


)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C


。由于的症状产了生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 闪、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



能缺损。



D




这些症 状并非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服。





咖啡因中毒



305



90


A


.最近饮用咖啡因,往往超过


250


毫克(例如


2


< p>
3


杯咖啡)。



B


.正在服用咖啡因或刚服用之后,出现下列


5


项以上:





l


)坐立不安;





2


)神经质;





3


)兴奋;





4


)失眠;





5


)脸潮红;





6


)多尿;





7


)胃肠不适;





8


)肌肉抽筋;





9


)思想和言语“漫游”;





10< /p>


)心动过速或心律紊乱;



< /p>



11


)一个阶段的不感疲倦;





12< /p>


)对精神运动性激越。



C


.由于


B


的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 成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缺损。



D

.这些症状并非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例如焦虑性障碍)。

< br>



大麻中毒



292



89


A


.最近应用大麻。



B


.正在应用大麻时或刚应用之后,出现临床上的适应 不良行为或心理改变(例如,动作协调


缺损,欣快,焦虑,感到时间过得太慢,判断缺损 ,社交退缩)。




C< /p>


.在应用大麻


2


小时内出现下列


2


项以上:





1


)眼结膜充血;

< br>




2


)食欲增加;





3


)口干;





4


)心动过速。



D


.这 些症状并非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




可卡因中毒



292



89


A


.最近应用可卡因。



B



正在应用可卡因或刚应用 之后,


出现临床上明显的适应不良行为或心理改变;


过分发怒;


刻板行为;


判断缺损;或社交或职业功能缺损)。



C


.正在应用可卡因时,或刚应用之后 ,出现下列


2


项以上:





l


)心动过速或过缓;




(< /p>


2


)瞳孔扩大;





3


)血压升高或降低;




(< /p>


4


)出汗或塞颤;





5


)恶心呕吐;





6


)体重减轻的迹象;





7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缓;





8


)肌力软弱,呼吸缓慢,胸痛,或心律紊乱;

< p>




9


)意识混浊,抽搐,运动异常,肌张力异常,或昏迷。



D


.这些症状并非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也不可能归 于其他精神障碍。



可卡因戒断



292



0


A


.曾大量长期应用可卡因,而现停用(或减量)。



B


.在


A

之后几小时或几天,出现心境恶劣及下列生理改变


2


项以上 :





l


)乏力;





2

)生动而令人不愉快的梦;





3


)失眠或嗜睡;





4

)食欲增加;





5


)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C


.由于


B


的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


缺损。



D


.这些症状并 非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也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





[


关闭窗口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0 01: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25584.html

DSM-IV诊断标准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