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节县康乐镇希望小学电子备课
课题
第
1<
/p>
课地球的故事
共
2
课时
上课教师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匡昆明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
2
.进一步学习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科学<
/p>
探究活动的长期性与艰苦性,逐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3
.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
4.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及解释的重要性。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篮球、橡皮泥、火柴、课件(与地球形状、“神舟
5
号”、“神舟
6
号”
等有关的资料<
/p>
)
。
教学过程(一度备课)
第一课时
二度备课
一、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大家有一个
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作为这个大家
庭中的一员,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状
呢?你是怎
么知道的?
谈话:我们现
在通过上网、看书、询问,也许
1
分钟就可以轻
松知道答案,可你们是否知道在这个答案的背后,人们经历了
一个多么复杂、辛
苦的探究过程。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活动
1
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
谈话:首
先让我们走入远古时代,了解最初人们把地球想象成
什么样的?(课件展示)
提问:“天圆地方”的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也许有几分可笑,
但是,我们想想当时的条件,人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认识呢?
学生交流,评价。
小结: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
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
,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
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p>
讲解: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这种想法产生了怀疑(课件展示)<
/p>
。
希腊人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
了假设:大地不是平的,
可能是一个大圆球。
活动
2
观察进港的帆船
谈话:接下来我们做
一次模拟实验,看看是否也能观察到古希
腊人看到的现象。
(课
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交流发现。
我们再把船放
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
什么不同。从这两个实验中说明了什么?
古希腊人的猜想成立
吗?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讲解:这是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接着,在公
元前
p>
350
年前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看月食时,发现
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因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全课总结:
这时候人们已经推测出地
球是个球体,可认识事物光靠猜想和
假设行不行呢?接下来人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一猜
想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人们对地球形状作出了什么猜想啊?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们是怎样来验证这一猜想的
。
二、活动三:验证地球是个球体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非常勇敢的航海家:麦哲伦(课
件展示他的画像)<
/p>
。有同学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布置任
务:阅读书上
42
页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 br>
学生阅读、交流。
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作出了什么假设?
麦哲伦为这次航行付出了什么代价?有收获吗?是什么?
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
1
、在探究
的过程中懂得利用科学技术。
2
、
对待心中的疑问,
要大胆去猜
测,
更要想办法去证明。
3
、
科学
探究是一个长期、
复杂的过程,
我们也要学习麦哲伦的坚持不懈
的吃苦精神。
三、在太空中看地球
讲解: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能够在太空中观察地
球
了。
课件展示(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方法拍到的地球照片吗?最早给地球拍
照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
呢?(学生回答后,课件揭示相关资
料)
提问: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令世界
都对我们刮目相看,你
们知道中国飞天第一人吗?了解有关他
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杨利伟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讲解:太空是神奇而美妙的,但是对宇航员来说是残酷的,因
为那里既没有
氧气
、没有水也没有重力,是对人生存极限的一
种挑
战,如果你也希望有一天能到太空遨游一翻,那么现在必
须把身体锻炼好。
提问:通过各种实践,人们已经发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到底有多大?你知道飞机、人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的时间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地球的故事
作业设计: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
们了解了人类认识地
球的艰辛旅程,我们应该把这些都牢牢记住,
因此我提议每个人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制
作一张有关地球故事的科学小报。
地球是个球体
教学反思:
奉节县康乐镇希望小学电子备课
课题
2
.风光无限的地貌
共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匡昆明
教学课时
2
课时
上课教师
1
.
认识各种形态的地貌,并能分析家乡的地貌类型。
2
.
会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地貌模型。
3<
/p>
.能发现并会描述各种地貌的美,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4
.通过描述家乡的地貌特点、制作家乡地貌
模
型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
情。
科学知识
5
.认识山地、平原、海洋、沙漠、丘陵、湿地等几种典型的地貌,了解
它们不同的特点。
6
.知道家乡的地貌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形态的地貌,并能分析家乡的地貌类型。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熟悉各种地貌的特征
有各种典型地貌
的课件、小木板、绘图纸、橡胶泥、洗净的沙、彩纸、彩
笔、胶水、铅笔、剪刀等。
p>
教学过程(一度备课)
第一课时
二度备课
教学导入:
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风光无限的地貌》
,
什么叫
地貌呢?就是指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
教学新授:
一、
认识常见的地貌
提问:说说看,你知道哪些形态的地貌?(学生自由回答)
<
/p>
下面我们来认识常见的一些地貌(课件先后出示山地、平原、
高原
、盆地、丘陵、湿地、海洋、沙漠的地貌图)
提问:仔细比较,这些地貌各自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学生讨论、作答,课件先后展示各种地貌的文字说明部分。
二、美丽的家乡
讲解:正由于形态各
异的地貌才构成了大自然中许多秀美的风
光,下面我们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进一步熟悉地
貌的特点。
课件展示能代表本地地貌的典型图片。
布置任务:老师和大家的感受一样,咱们的家乡确实很独特很
美,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将家乡的这种
“
独特之
美
”
描述出来,注意要概括出地貌的特
点。
学生描述本地地貌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提问:请同学们判断咱们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地貌,说说你的
理由。
< br>
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
一、教学导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
对家乡地貌的描述很准确也很生动,课后
我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个咱们家乡的地貌模型。
(展示教师制作的
模型
)
二、讲解
同学们不用羡慕,
因为今天这节课你们可以亲自设计并制作一
个地貌模型。为了将模型做得更漂亮,组内同学先商量一下,
想用什么材料来
制作?具体怎样分工合作?请制定一个计划。
小组讨论
讲解:
为了做今天的模型,
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
有
p>
泥、沙石、树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橡皮泥等。下面大
家就利
用老师准备的和你们现有的材料来制作。
< br>要求:做好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
少,
多了的马上送回,
卫生监督员随时保持周围的卫生。
另
外
各组制作的模型不能太复杂,因为大家制作的时间只有
20<
/p>
分
钟,模型中一定要标记方位。
学生分组制作活动。
(中途可让学生到别的小组去
“
取经
”
)
讲述:
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
描述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
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
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
学生谈参观感受。
请做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奉节县康乐镇希望小学电子备课
课题
3
地球的内部
1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匡昆明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课时
上课教师
1
.
<
/p>
能根据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传递出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做出
自己的猜想。
2
.
能用资料来验证自己关于地球内部的猜想。
3
.
能制作
出地球内部结构的
模型
。能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开发利用进行<
/p>
大胆的想象。
4
.
p>
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地球内部有炽热的
岩浆。
5
.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根据自然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猜想
< br>有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的视频课件,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煮
熟的鸡
蛋。
教学过程(一度备课)
一、游戏导入
谈话:在教学之前我们
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手上有一个密封
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条件下,你们能想办法
知道盒子里
装的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按照学生的想法进行实验,然后依据所得
的信息进
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二、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
、
师:
尽管我们看不到胶卷盒里到底是什么,
p>
但是我们还是有
办法获得它的一些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作出猜测
、判断。
二度备课
其实地球也象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
息我们可以通过
哪些现象去猜测呢?
2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视频。
。
(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
行观看。
)
3
< br>、
你能根据这些现象作出有关地球内部的猜想吗?说说猜想的
依据。
(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
和判断。
)
4
、
师:
科学家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
的信息的呢?可以通过发射地震波来进行检验,我们具体来了
解
一下,
阅读书上
49
页相关内容。
p>
说说地球的结构并说说这些
部分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新课标第<
/p>
一
网
p>
5
、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课件展示)
,你觉得
像什么?我这有一个切开的熟鸡蛋,
,
p>
对照一下这张地球内部的
构造图,确实类似,请你们在记录本上画一
幅切开的鸡蛋图,
并标出地壳、地幔、地核。
(学生看大屏幕了
解地球内部结构,
再看剖开的鸡蛋,画图。
)
< br>
6
、
谈话:
< br>对于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
科学家们还采用了很多先
进的
技术,请同学们阅读
49
页《伸入地球深处的
< br>“
望远镜
”
》
< br>。
7
、说说看,我们的猜想和
科学家的发现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1
、
师:
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
解,
接下来
我们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
、
师:
< br>那先说说你的制作步骤,
准备用什么办法来区分地球的
三
个部分呢?
3
、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
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
、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
5
、
制作完成后,
让学
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
模型
,
并说
说
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课堂教师小结
师:对于地球内部
的构造,现在仍然是一个迷团,科学家也仅
仅是一种预测。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探索开发
地球内部吗?展
开你的想象,将设计画在记录本上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2课后习题
下一篇:四字词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