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儒家经典”综合应用知识讲解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0 00:02
tags:

-

2021年2月10日发(作者:阿毛里)



“儒家经典”综合应用




学习目标



1.


梳理单元知识;



2.


了解古代散文阅读方法;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孔子



孔子(公元前

< br>552



551


-前

< p>
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


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共


20

篇,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出于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之手。“论语”这


一书名的由来 ,据《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


而接闻于夫 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


‘论语’




《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的两三个字,并没 有特别的意思。



朱熹





朱熹,(


1130



1202


)字元晦,号晦庵 ,谥文公。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诗人,教育家,文学家。





福建人,


19


岁中进士,


朱熹在政治上没有太高的地位,


但是授徒讲学近


50


年,

< br>在思想、


哲学、古籍注释整理、教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一代宗师。





朱熹有很多著 作,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四书章句集注》和《近思录》等。他的学


术思想影响中国 元、


明、


清各代近


700


年之久,


成为官方哲学、


儒学正宗,


《四书章句集注》


被政府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影响极大。



字词汇总



盍(hé)




诲(huì)




肱(gōng)




少(shào)者怀之



智者乐(yào)山




仁者乐(yào)水






知者乐(lè),仁者寿



数(shù)过:几次



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



芜秽(wú huì):杂草丛生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论语》十则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 儒家的思想。孔子强调“礼”和“仁”的学说。他所说的“礼”,


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 说的“仁”,则是最高的道德规范。



《大学》





《大学》是儒家最全面、最系统申述治国平天下学说的一篇政治论文。

< br>它把先秦儒家的


零散的道德政治学说,集中概括在一起,


提出了一套自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


己治人之道。



“三纲八目”


超越了简单的文献学意义,

不仅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基本模式,


而且指出了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其精 神的方法和途径。



《中庸》





《中庸》


的主要内容中庸之道


,


是儒家论述的人生哲理

< br>,


即为人处事的普遍原则。


它以


“天


人合一”为理论基础


,


通过论证“ 天”“性”“道”“教”之间的关系


,


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


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


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至诚至善、合


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


以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境界。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是朱熹长期讲学的记录稿。朱熹的门人九十多 人记录了他的讲学问答。



《朱子语类》由黎靖德在南宋度宗成 淳六年(


1270


)编辑出版,是一部较为完备的记录稿。


记录稿采用了语录体的分类汇编形式,全书共


140


卷,分为“理气”、


“性理”、


“自学”、

< p>
“治道”、“训门人”等


26


门,约


200


万字左右。《朱子语类》内容涉及哲学、宗教、伦

理、经学、教育、自然科学、治学态度等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与朱子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 br>


第一则





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朱子讲读书方法。朱熹对于学生读书,一 向主张精读,反对贪多。


他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



第二则





此则讨论的是天理与人欲的问题。


天 理与人欲,


或理与欲的问题,


是宋明理学家所讨论


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简单地说,


理与欲的问 题,


就是道德


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第三则





本则围绕义利问题展开。


朱子继承了 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


并进一步作了阐释。


指出选


择“义”,便是向内,才能步入圣贤殿堂,选择“利”,便是“向外”,只会趋向不肖之途。



理清结构



《大学》这篇文章有两千多字,被朱熹概括为: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三纲是三个纲领,人要想修养自己 ,成就事业,这三点是最重要的。





八目是具体做法,在这八个做法中,


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内圣——如何修养


自己,使自己靠近圣人的修为: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第二阶段:外王——如何


影响别人,安百姓,平天下:齐家、治 国、平天下。



把握重点





“学而”篇





原文: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


也已。”





【解读】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 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


境不追求舒适,

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


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

< br>反而使自


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 话说得好“饭可以


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 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 p>
孔子认为好学,


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 孔子所提倡


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 大家的教育,


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





这也是现实的,


能拿在手里的,


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

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


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 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


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


外在的追求 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


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


心理的平 安与人生的顺遂。


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


而是要把重 心放平衡,


人生就


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 总是紧张而烦恼。



“为政”篇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踰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解读】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 /p>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



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

< p>
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


家。


正是 通过学习的积累,


在不断的学习中,


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


从而达到了


“从心所欲”


的境界。孔子学习 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


“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


习要有正确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 有很深的体


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 知之明。



“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 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


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解读】本 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


际关系为具体 内容的一段简短对话。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

< p>
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的重要组成部分。



“雍也”篇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解读】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 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点 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即


为明证。 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


“山


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


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述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读 】人处于世间,无非是做事和待人两个方面。本则其实有一个前提,便是在遭遇


了困难、 麻烦的时候,君子和小人的做法不同。





在做事碰壁时,


君子不愁眉苦脸,因 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


已经无愧于心,


一片赤诚


可对天,


所以,


君子会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所谓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可小人则不同,


他们没有人生高远的目标,


没有精神的寄托,


心中的唯一牵挂就是名和利,


做事遇到困难时,


他们患得患失,整天愁眉苦脸。





在待人上,


遇到别人的误解时,


君子胸襟开阔,知道自己没有错误,只是别人没有弄清

< p>
楚事情的原委,所以君子不记恨不打击报复,因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小人


则不同,别人误解他时,他一肚皮牢骚,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他。甚至当面一套,背后


一套,口蜜腹剑,暗中记恨,甚至打击报复。



“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 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解读】这一则,孔子论述 “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


强调了个人的修身。颜回是孔 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的信服,


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 。


应该说,


讲究自我表现约束,


用一定 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


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 值得提倡的。



“季氏”篇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0 00: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25148.html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儒家经典”综合应用知识讲解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儒家经典”综合应用知识讲解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