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梁启超所作论文——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9 20:24
tags:

-

2021年2月9日发(作者:粉碎)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




梁启超





绪论及小传






汉宋以后,学者讳言乐,讳言利: 乐利果为道德之累乎


?


其讳之也,毋亦以


人人谋独乐,


人人谋私利,


而群治将混乱而不成立也。


虽然,


因噎固不可以废食,


惩羹固不可以吹齑 。


谓人道以苦为目的,


世界以害为究竟,


虽愚悖者犹知其不可


也。人既生而有求乐求利之性质,则虽极力克之窒之,终不可得避 。而贤智者,


既吐弃不屑道,则愚不肖者益自弃焉,自放焉,而流弊益以无穷。则何如因 而利


导之,发明乐利之真相,使人毋狃小乐而陷大苦,毋见小利而致大害,则其于世


运之进化,


岂浅鲜也,


于是乎乐利主义


(Utilitarianism)


遂为近世欧美开一新天



(


此派之学说,日本或译为快乐派,或译为功 利派,或译为利用派。西文原意


则利益之义也。吾今隐括本派之梗概定为今名

< p>
)






乐利主义远导源于希腊之阿里士帖菩


9Aristippus)



伊壁鸠鲁



Epicurus




至于近世,而英国之霍布斯


(Hobbes)


、洛克


(Locke)


、休谟


(Hume)< /p>


,复大倡之。


而使之确然成一完全之学理,


首尾完具,


盛水不漏者,


则自杰里米·


边沁


(Jeremy



Bentha m)


及约翰·穆勒


(John Stuart Mill)


两先生。请先言边沁。





边沁,英人,


1748


年生于伦敦。幼而颖悟,好谈玄理,心醉典籍。


5


岁 ,家


人戏呼为哲学儿,



14


人牛津,


崭然显头角。


1763


年,


入林肯法学院,


学法律。


及法国大革命起,曾三度游巴黎,察其情状,经验益多。归国后,潜心著述。为


近世道德 学、法理学开一新国土,其最初所著书,即驳击英国法律之谬误。当时


英民久蜷伏于专制 国王、


谄谀议院之下,


骤闻边沁之论,


咸目为狂,


或且雠视之,


将构陷以兴文字狱。而边氏不屈不挠, 主张己说,始终如一,久之一世舆论,遂


为所动。卒能以三寸之舌,七寸之管,举数百年 之弊法而廓清之,使循次改良,


以演成今日之治。及至晚年,而边沁之令名满天下矣。列 国之宰相及政党首领,


咸尊信其说,施之于政策,述之于演坛。每有所改革,辄踵门叩其 意见。而边氏


于当代大人先生,无所交接,惟喜与有道之士游。以


1832


年卒,得年


85


。其所


著书最有名者,



《道德及立法之原理》< /p>


(Principles


of


moral


and


legisla tion



此书日本陆奥宗光有译本,题曰《利学正宗》


)


,曰《立法论》


(Theory of < /p>


legislation



此书日本田口 卯吉有译本,


题今名


)




《政体论杂记》


(Fragments


on


government)[1]


,曰《错误论》


(Book


of


F allacies)


,曰《裁判制度之方案》


(Plan of judicial establishment)


等。





近百年来于社会上有最有力之一语 ,曰“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其影响于


一切学理,殆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之语,同 一价值。自此语出,而政治学、


生计学、


[2]


伦理学、


群学、


[3]


法律学 ,


无不生一大变革。


而此语之出现于世界,

实自边沁始。


边沁最有力之学说,


可分为两大端,


曰关于伦理者,


曰关于政治者,


今请分论之。< /p>





边沁之伦理说





边沁以为,人生一切行谊,其善恶标准,于何定乎

< p>
?


曰使人增长其幸福者,


谓之善;


使人减障其幸福者,


谓之恶,


此主义放诸四海而皆准,


俟诸百世而不惑。


无论为专属于各人之行谊,

< br>与关系于政府之行谊,


皆当以此鉴定之。


故道德云者,< /p>


专以产出乐利豫防苦害为目的。


其乐利关于一群之总员者,


谓之公德。


关于群内


各员之本身者,谓之私德 。





边沁 以为,


“人群公益”一语,实道德学上最要之义也。虽然,前此称道之

< br>者,其界说往往不明。夫人群者,无形之一体也。而其所赖以成立者,实自群内


各 各特别之个人,团聚而结构之。然则所谓人群之利益,舍群内各个人之利益,


更无所存。 于是边氏乃创为公益私益是一非二之说。





将欲显真,必先破妄。边沁乃于其《道德及立法之原理》书中 ,取旧道德之


两说而料拣之。其一曰窒欲说,其二曰感情说。





边沁以为,窒欲说之目的,往往使 人去乐而就苦,其于乐利主义相背驰。奉


此说者有两种人,一为道学家,一为宗教家。道 学家之窒欲,生于希望,将以此


钓名誉也;宗教家之窒欲,生于畏惧,将以此避冥罚也。 夫道学家亦何尝能弃乐


利,其所谓名誉,即乐利结果之大者也,特避其名而不居耳。至于 宗教家,则因


野蛮时代之人类,其智识狭陋,其人格卑屈,其胸中常为畏惧之感情所刺激 ,因


利用之以张其军,浸假而使人专投身于苦境,以为美谈,是所谓拂人之性,虽名


之曰人道之蟊贼,殆无不可。





按边氏此说,不无太过。窒欲主义者,其目的必非使人去乐而 就苦也。盖人


类有高等性,


Spiritual Life


与寻常动物不同。故于普通快乐之外,常有所谓


特别高尚之快乐者。 此二者或不可得兼,则毋宁舍其普通者,以求其高尚者。庄


子曰:“民食刍豢,麋鹿食荐 ,卿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


”盖人之


智度不同,则其所觉为苦乐者,亦自不同。故夫婆罗门之苦行,为涅槃之乐也;


佛教之苦行,为净土之乐也;耶教之苦行,为天国之乐也,彼且视此土为五浊恶


世。寻 常人所耽肉体之乐,彼以为天下之至苦莫过是也。夫人见豚犬之食秽也,


辄欲作呕,庸讵 知所谓至人者,不有见吾人声色货利之快乐,而欲作呕者乎


(



耶两教之苦行,尚有如边氏所谓出于畏惧心,若佛说则纯是求高尚之乐而已


)?


其望望然去之,自固其所然则边氏之说不足以为难明已。虽然,厌世主义 行,则


人道必破坏。观于印度,其前车矣,边氏殆亦有为而发之言也。

< br>




所谓感情说者,谓以己之 好恶为是非者也。边沁以为,持此说者,其权衡事


物也,不以人群之实际为尺度,而以一 己之感情为尺度,其中复分数派:


(



)


良知派


(Moral Sense)


。谓吾人之本性,能告我以某事为善、某事为恶也;


(



)


常识派。谓以人类之习惯,而知其为善为恶者也;

< br>(



)


正理派

< br>(Rule


of


Light)



谓有万古不易之理,以明示邪正者也;


(

< br>丁


)


性法派


(Law of N ature)


,谓万物有


自然之律,能别其善恶邪正者也。而考 此等种种之异说,其立论根据地,一皆归


本于自己之感情。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同 主张正理,同论一事,而或谓之


善,或谓之恶,言人人殊。推诸良知、常识、性法等派, 莫不皆然,斯皆不遵名


学之公例,未定界说,而遽下论断者也。若是乎论者之所谓善恶, 果皆空漠而无


朕,淆杂而无准也。





边沁既取群说廓清而辞辟之,


断定以 苦乐为善恶之标准,


因进论夫有立法之


责任者,不可不以保护人 类之乐利而捍御其苦害为目的。虽然,苦乐也者,至不


齐而常相倚者也,


故欲定善恶之标准,


不可不先明苦乐之价值。


边氏乃创 为苦乐


计量之法,谓苦乐之量有大小,取大乐去小乐者,谓之善,取小乐去大乐者谓之< /p>


恶。其计量之法:(


1


)较苦乐之强弱; (


2


)较苦乐之长短;(


3

< p>
)较苦乐之确


否;


(4)


较苦乐之远近,


此四者皆直接就其苦乐之本体可表见者也;


(5 )


较苦乐之


增减,谓缘甲乐而生乙乐,缘甲苦而生乙苦者也;< /p>


(6)


较苦乐之纯驳,谓缘甲乐


而生乙苦 ,缘甲苦而生乙乐者也,此皆就一人所感受而计之者也;


(7)


较苦乐之


广狭,


即以感受苦乐人数之多寡,

为其价值之差率者也。


夫两乐相权,


则取其重;

< p>
两苦相权,则取其轻,此人类之公性情也。而寻常寡识之流,往往认小为大,遂

至为小利害所诖误,而人治日以不进。故卜量之法,不可以不审;即常取苦乐二


者之 量,比较相消。其乐余于苦者,则名为善;其苦余于乐者,则名为恶,然后


一切行谊之真 价值乃出焉。




< br>按:


鄙意欲增


“较苦乐之先后”


一条,


盖先苦而后乐者,


其乐之量可增倍蓰。

< br>先乐而后苦者,


其苦之量亦增倍蓰也。


此义虽似包含于长 短条内,


然长短则就同


性言,先后就异性言也。





边沁又曰,

< p>
苦乐者不惟随其量而生差别,


亦随其所自出之原因而生差别,



是者名曰种类差别。种类差别:





于乐有十四:

(



)


感觉之乐

< br>(


专就五官所感受者言,复分为九:


< br>1


)味官之


乐,


(2)


酩酊之乐,


(3)


嗅官之乐,

< br>(4)


触官之乐,(


5


)听官之 乐,


(6)


视官之乐,


(7)


色欲之乐,


(8)


健康之乐,

< br>(


9



新奇之乐,


)



(


< br>)


富财之乐;


(



)


技巧之乐;


(



)


友交之乐;(五)令名之乐;


(



)


权力之乐;


(



)


信仰之乐


(


指宗教之信仰



)



(



)


慈惠之 乐;


(



)


恶 意之乐


(


恶意者,英文之


Malevo lence


也。人性常有


以他人之痛苦为己之快乐者。


其最甚者如张献忠之非杀人则食不下咽,


如孙皓之


乐观人与猛兽斗。


其寻常者如人宰割禽兽以自养,


好观危险骇 人之戏剧,


皆其类



)



(



)

记忆之乐(谓人尝享某种快乐,虽事过境迁,而每一念及,则前此之


乐历历如在目前 者);


(


十一


)


想像之乐


(


记忆属既往,豫期属将来。此则既往、

< p>
现在、


未来皆兼者


]


;< /p>


(


十二


)


豫期之 乐;


(


十三


)

联想之乐


(


指因一乐而引出他乐


者 也。如围棋本技巧之乐也,然其所以乐者不专在技巧,因而引出权力之乐。两


者相合成为 全体之乐


)



(


十四


)


救拯之乐


(

< br>谓于苦时,


而以心中之现象救之者也


)

< br>。





于苦有十二:


(



)


缺亡之苦;


(



)

< p>
感觉之苦;


(



)


拙劣之苦;


(



)< /p>


仇敌之苦;


(



)


恶名之苦;


(


)


信仰之苦;


(



)


慈惠之苦,


(


谓见他人或他 动物受苦而心恻


然不安者也


)



(



)


恶意之苦


(


谓见己所憎之人或动物享快乐而愤然不平者也

)



(



)


记忆之苦;


(


)


想像之苦;


(


十一


)


豫期之苦;


(


十二


)


联想之苦。于诸种中,


复为自动、他动之二 大别,即慈惠之苦乐,恶意之苦乐,为关于他人者;其余皆


为关于己者是也。

< p>
此就客观的分类之法也。


若就主观的分类,


则复区 为单纯苦乐、


复杂苦乐之两种,


单纯者其感觉只为一现象者也;


复杂者,


其感觉常含两现象以


上者也。 其别复三:


(



)

数种之乐相和合;


(



)


数种之苦相和合;


(



)


一种或数


种之乐与一种或数种之苦相和合。

< br>寻常人析理不精,


往往认复杂为单纯,


此苦乐

< p>
所以屡相冲突,淆乱而失其真相也。





此边沁苦乐性质分类之大略也。虽然,边沁所重者,仍在量而 不在性质


(



所自出之原因种类


)


。彼意以为苟其乐之量强弱长短相等,则最粗之小儿玩物,


与最优美之诗歌无所择。一言蔽之,则边沁计量法,即:第一,比较种种乐相互

< br>之量之大小;第二,比较种种苦相互之量之大小;第三,比较种种乐与种种苦相


消 之量之大小。凡百行谊之善恶,以此为断。





按:边氏此论,大为时贤所诟病,以为是禽兽之教也。既称为 人,而仅以快


乐为无上之目的,则与伊壁鸠鲁之育豚说何异哉


(


伊壁鸩鲁,希腊主乐哲学之钜


子也。


时 人笑之谓其学说惟豚为适用耳


)?


于是约翰穆勒病之,


起而损益其说,



别择苦乐,不可不兼量与质之 二者,不徒校其多少,又当校其高卑,因立出“知


力的快乐”、“思想的快乐”、“道德 的快乐”诸名目。虽然,此实与边沁之说


首尾不相应也,


夫谓乐 有高等下等之分,


然其所谓高下者,


又将以何为标准而定


之乎


?


穆勒乃云取决于舆论

< br>(Public opinion)


,是亦不外边氏所谓感情说中常识

< p>
之一种,其不免边氏之呵明矣。且穆勒之意,必以肉欲之乐为下等,以智德之乐

为高等者也。


若采舆论,


则高下不易位者几希矣。


故论者或谓穆勒用乐利派之名,


而袭直觉派


(I ntuitionism)


之实,非无故也。然则边沁之说,果如论者所讥欤

< p>
?


曰是不然。


苟所用择之之术既极精,

< p>
则必能取其高等者,


而弃其下等者。


何以故


?


凡高等之乐,其量必大,下等之乐,其量必小故

(


高等之乐常与苦绝对,下等之


乐必与苦相倚,故用边沁较 纯驳一例其量之大小自见


)


。夫乐之最下等者,声色

< p>
货利是也。然声色之乐,每当酒阑灯炮,雨散云消,其凄凉更甚于平时。货利之

乐,往往心计经营,患得患失,其烦恼亦过于贫子。然则精于苦乐计量之术者,


其果 何择也。故由边氏之说,虽谓天下但有智愚,更无贤不肖可也。其不肖也,


皆由其愚也。 算学不明,以苦为乐,以害为利也


(


侯官严氏曰:“天下有浅夫 ,


有昏子,而无真小人。何则


?


小人之 见不出乎利,然使其规长久真实之利,则不


与君子同术固不可矣。


人品之下至于穿窬,


极矣朝攫金而夕败露,


取后此凡可得


应享之利而易之,


此而为利则何者为害耶


?



即演边氏之意


)


边氏不言魂学者也,


故其所谓乐,只在世间,而不及出世 间。弥氏补之,其理想诚高一著。然边氏之


意,虽不及此,若其术则已圆满无憾矣,弥氏 增之,得无蛇足耶


?


得无矛盾耶


?


乐之最高尚者,莫如佛说华严。佛知夫世间乐之无常也,惟无常,故乐之后将承


以苦,


而苦之量愈增也


(


此 吾所谓较先后之说所以不可不补入


)



故毋宁取烦恼根


而断之,忍小苦以求长乐。寻常贪肉欲之乐者,佛说谓之认贼作子,故佛 最精于


算学者也,最善用边沁计量之法者也。若边氏,则虽能知其术,而未能尽其用者< /p>


也。抑边氏学所以为世诟病者,犹不止此。天下不明算学之人太多,彼其本有贪

< p>
乐好利之性质,


而又不知真乐利之所存。


一闻乐利 主义之言,


辄借学理,


以自文,


于是竞 沉溺于浅夫昏子之所谓利,


而流弊遂以无穷。


边氏之论,


几于教猱升木焉。


故教育不普及,则乐利主义,万不可昌言。吾之欲演 述边沁学说也久矣,徒坐此


兢兢耳。虽然,是岂可以为边沁咎也


?


边沁自教卿治算学,而卿顾不治算学,顾


自托于边沁之徒,< /p>


边沁不受也,


学者苟深知此义焉,


则吾之 译此,


其亦免于戾矣。





既定苦乐为善恶所从出,而苦乐之所从出则何在乎

< p>
(


前记苦乐之种类,谓苦


乐以何缘因而生于吾心也 ,


此则论世间以何缘因而有苦乐也


)?


边沁以为有四种制



(Sanction)


(1)


天然的制裁


(Physical


sanction)


,谓不由人力神力之干涉,


任物理自然之 运行而生苦乐者也;


(2)


政治的制裁


(Political

sanction)


,由主


权者


(


君主


)


或代表主权者

< br>(


如行政官司法官之类


)


之意,


科以赏罚而生苦乐者;


(3)


道德的制 裁


(Moral


sanction)


,亦名为舆论的制裁,其苦乐本无一定,但因相传


之习惯,故有毁誉,有毁誉故有苦乐;


(4)


宗教的制裁


(Religiou s sanction)



谓以神明之力,

直接而于现世来世加吾人以赏罚,


缘是以生苦乐者也。


边沁 之提


出此四制裁者,何也


?


彼既以苦乐 为善恶之标准,然则以何术使人为善去恶,固


不可不就其好乐恶苦之性而利导之。于是所 以使人苦使人乐者,不可不留意焉,


则此四者是已。边氏以为天然之制裁,非可以人力改 移也;而宗教之事,又其所


最不肯措信者也,


故边氏欲实行其主 义以进世界于最大幸福,


首自改良政治、


良道德之两端始。





边沁乃立两界说,曰个人之伦理


(Private ethic s


,即属于道德之制裁者


)



曰立法之术


(Art


of

< br>legislation


,即属于政治之制裁者


)


。伦理者,使人能得最


大幸福之术也。个人之伦理者,人人自导引己之 行动,使进于幸福之术也。而政


府之立法,即所以使全群之人,得最大幸福之术也。边沁 乃言曰,人道所当勉者


有三事:一曰思虑


(Prudence)


,谓对于自己而尽其义务者也


(


不言他 ,而言思虑


者,彼以为苟能善算善择,则必不至陷于苦而为恶也


)


;二曰忠直


(Probity)


,谓


勿毁伤他人之幸福也;


三日慈悲


(Be neficence)



谓常以增进他人幸福为心者也。


然人何以必要正直必要慈悲之故,边沁未能明言。虽有所言,亦涉模棱,故后人


持以难之,以为乐利主义不能成立之证。





按:


边沁常言人道最善之动机在于自 利,


又常言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


是其


意以为公益与私益,常相和合,是一非二者也。而按诸实际,每不能如其所期,


公益与私 益,非惟不相和合而已,而往往相冲突者,十而八九也。果尔,则人人


求乐求利之主义,


遂不可以为道德之标准,


是实对于边沁学说全体之死活问题也。


故后此祖述斯学者,不得不稍变其说以弥缝之。如奥斯丁


(Au stine)


。谓乐利主


义为上帝垂示之成典。古罗特


(Grote)


谓对于公利之义务,更过于私利。而约翰


穆勒亦增计量之法为计质。凡所以为边氏调护也。虽然,其与边沁立说之根柢,


既已相反。故反对派嗤之曰,此乐利主义家之遁词也,此乐利主义家之降敌也。


果尔,则 乐利主义遂不能成立乎


?


吾非欲以此主义易天下,故吾不必竭力 为之辩


护。虽然,苟辩护之,则亦非无说也。日本加藤弘之尝著一书,曰《道德法律进< /p>


化之理》。其大意谓:人类只有爱己心耳,更无爱他心。而爱己心复分两种,一

< p>
曰纯乎的爱己心,


二日变相的爱己心,


即爱他心也 。


爱他心何以谓之变相的爱己


心,加藤之意,谓爱他者凡亦以爱 己也。且有时因爱己之故,而不得不爱他也。


此变相的爱己心


(


即爱他心


)



复分两种:


一曰自然的爱他心,


二曰人为的爱他心。

< p>
人为的爱他心,亦谓之教育的,盖最后起,积习而成性者也。自然的爱他心,又

分为二:一曰感情的,二曰智略的。何谓感情的,盖己所亲爱之人


(


如父母兄弟


妻子之类


)


,其所 受之苦乐,几与己身受者为同一之关系,故不觉以其自爱者爱


之,盖如是然后己心乃安。 其爱之也,凡为我之自乐也。此不徒施诸平等者为然


耳,乃至手畜之犬,手植之花,亦常 推爱焉,所谓感情也。何谓智略的


?


或爱他

以避害,或爱他以求利也,臣之于君也,奴隶之于主人也,其爱之也,畏之也,


是避 害之说也。彼此通商,而愿彼之商务日昌,彼昌而我亦有利也,是求利之说


也,两者皆生 于智略也,云云。加藤之说,实可以为边氏一大声援。盖因人人求


自乐,


不得不生出感情的爱他心。


因人人求自利,


则不得不生 出智略的爱他心


(



略中之避害的,惟 野蛮时代多有之耳,至其求利的,则愈文明而愈发达


)


。而有< /p>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9 20: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23699.html

梁启超所作论文——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