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教学要求
1
、掌握本文文体:记录人物逸事的记叙文。
2
、掌握段秀实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
3
、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
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4
、掌握本文
寓褒贬于叙事、不着议论、冷静从容、严谨沉稳的写实手法。
5
、
掌握本文运用倒叙手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二、知识连接
A
、段太尉:太尉,官职名。其人叫段秀实。
B
、逸事状:
“状”
,又称“行状”
,一种文体,记述某人生平事迹。
“逸事状”是“行状”
的变体。二者的不同在于:
“行状”全
面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
正史未
载之事)
。关于“行状”
。
C
、
“逸事状”的特点:
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
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
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
。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
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
目的有三个:
1
、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
2
、向
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
3
、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逸事状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
名字及写作目的。
D
、柳宗元:
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
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
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
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
、
《捕蛇者说》
、
《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
记:
《永州八记》
(
《小石
潭记》
)寓言散文:
《三戒》
(
《黔之驴》
《永某氏之鼠〉
)著有《柳河东<
/p>
集》
。
三、教学过程
1<
/p>
、自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了哪几件逸事。说说表现了段太尉怎样的性格特征。
本文分四个部分,前三部分分叙段太
尉三件逸事,末段写作者姓名及对这些材料的考察
情况。
第一件逸事(第
1-4
段)
:勇服郭晞。
第二件逸事(第
5-6
段)
:代民偿租。
第三件逸事(第
7
段)
:拒收贿赂。
2
、学生诵读课文
1-4
段,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特殊用
法(
略)
小结:本段写邠州地
区由于郭晞军队的胡作非为,造成社会混乱的情况。
思考:
a
、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品
德?
答:刚正沉勇、不畏强暴,疾恶如仇。
b
、开篇的紧张场面对刻画段太尉的形象有何作用?为
什么要写这样的场面?
答
:对比烘托。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郭营士卒的肆志之状,将郭晞的放纵士卒为非作歹
与段
实秀的惩治邪恶,整饬军纪进行对比。
c
、
“无伤也,请辞于军”
、
“杀一老年,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
”主要体现了段太尉什么
性格特
点?
答:勇敢的精神和超人的见识充分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
d
、写白孝德的懦弱与郭唏“不解衣,戒侯卒击柝卫太尉
”对塑造主人公段秀实的形象有
何作用?
答:对比。将白孝德的软弱,顾忌与段实秀的正义、果
断、不畏权势、强暴
进行对比,
突出段太尉的形象。
e
、
“列卒”
、
“取士”
、
“断头注槊上”
“植市门外”
、
“尽辞去”
“解佩刀”
、
“笑且入”等属
于什么描写?“无伤也,请辞于军。
”
“尚书固负若属耶”
等属于什么描写?
答:细
节描写、语言描写。作者用“注”和“植”两个动词,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实
的“勇”
面对郭晞士卒的嚣张气焰,段秀实临危不惧,不带卫士,不带佩刀,他知道要制服
郭晞士
卒,不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大义。这就充分体现了段秀实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
强的
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