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初中物理最全说课稿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9 02:11
tags:

-

2021年2月9日发(作者:latte)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


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



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


通过 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入新课



同 学们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一物理

< br>



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 /p>



谁起来说一下?


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




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



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



再演示




⑴器材



一大一小两只试管

< br>(


尺寸十分接近)





红墨水。



做法



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


< br>管口朝上



放入小试管



倒过来



水流下


,< /p>


管上升。



现象


:


试管自动上升。



⑵器材

< p>


漏斗



乒乓球。



做法


:


一个乒乓球 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




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


:


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



让学生撕下 两张纸



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



发现纸靠近。



⑶器材



两只大烧杯



鸡蛋



清水



盐水。



做法


:


把一只鸡蛋分别放 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


:

< p>
鸡蛋有浮有沉。



⑷器材



导线



开关



电池组



小灯泡


变阻器。



做法



连好电路



闭和开关



移动滑片



观察小 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


:

< p>
灯变亮。



2.


物理不 仅有趣



而且是十分有用的



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 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再解析


)< /p>



提问


1:


人听 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


:


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




所以来不及。


提问


2:


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

< br>



能抓到吗?



解析


:


抓不到


< p>
我们看到的是像



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


3:


黄浦江边的 路灯



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


:


古诗云“月黑见渔灯

< p>


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


散做满河星”



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



每盏灯在


水里有好多像



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


4:


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



外表面。



提问


5:


在光滑的路面上< /p>



空身容易摔倒



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



空身。



小结



同学们



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




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




没关系



随着以后的学习 大家就会明白




中的奥秘。



3.


怎样学好物理。



⑴勤于观察



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



勉励学生“纸 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学问要躬行”。



⑵勤于思考



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



贵在理解



要多问



“ 为学贵有疑



有疑贵问师”


,


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



到耻笑< /p>



而不问。



⑶ 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



我们学了知识以后



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就完成了一次飞跃



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



又从课本



中找到根据



就又完成一次飞跃。



⑷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介绍伽利略的 贡献



伽利略望远镜



伽利略温度计等。



尊称


:< /p>


近代科学之父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八页“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并讨论材料后的几个问题。



小结



学习物理


,< /p>


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



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善于 动手



加以实践


找到规律。



【作业】



阅读“科学之旅”



说说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课 。



【教学反思】


< br>课堂上尽量多做一些新奇的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趣。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



并 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



3.


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



1.

< br>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会进行特殊测量。


2.


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


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



1.


单位的换算。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



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 /p>




买菜时称一



下菜有多重等。



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 体检



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



163


。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



少呢?



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




163


厘米或


1



63




讲解


:


上述问题告 诉我们



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为了世界各国交 流的方便




1960



,


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




叫国际单位制



简称

< br>SI




(二)



进行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


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m




在日常生活中



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 p>



m


)、纳米



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 103m;


1dm


= 10-1m;


1cm = 10-2m;


1mm = 10-3m;


1 m= 10-6m;


1nm


= 10-9m




例如

< br>:


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


30km


(公里)



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


1.5m



1.7m


之间



手掌的宽度大



概是


1dm



手指的宽度大概是


1cm




2.


长度的估测


< br>问题


1



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



(请


5


个 同学目测



再用米尺实际测量



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


2



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 距离大约为



0.5m



以此为长度标准



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





3.


长度的测量



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



,< /p>


当精确度要求高时



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 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展示



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



[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



精度高



、螺旋测微器



精度



高)等]




介绍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 p>
学生看课本


P21


并读出图


2-15


及图


2-17


的长度





活动


1



1


人一组)


: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




结果填入


P22


的 表格中






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





活动


2< /p>


(两人一组)


:


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教师巡视


,


并 对同学进行指导。




介绍

< p>


国际乒联为了我们限制我们中国乒乓球选手


< /p>



同时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动在全世界更好地开展

< br>





乒乓球的直径从原来的


38mm


提高 到


40mm


即所谓的小球改大球)


,< /p>


把乒乓球比赛从原来的一局



21


分制改为



现在的一局


11


分制。但在刚结束的第


28


届雅典奥运会上



中国选手表 现依然锐不可挡



取得男双、女单、



女双三块


金牌。



4.


特殊长度的测量



问题


1.


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



思路


:


被测长度的特点



①曲线;②规则



圆)。测量方法



①直接用卷尺测量;②化曲为直

< p>



用细线绕硬



币一周再拉直测量或将硬币在直线上转圈;③利用圆周公式



C= 2


n


r =


n


d



两块 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硬币



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圆描下




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


< br>(


有多种方法



找到直径来



测量。



问题< /p>


2.


漳泉肖铁路通过惠安的唯一一条铁路线




如何知道这条铁路的总长度呢?



思路


:


被测长度的特点



距离太大



难以直接用刻度 尺测量。测量方法




①上网查找



现场上网查找



搜索



关键字



漳泉肖铁路全长<


128km


>):②借助福建省地图间接测 量。



问题


3.


如何测出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



思路

< br>:


被测时间特点



时间太长。测 量方法



①直接用手表测量



要有耐心



可边做事情



;②利用比例测




一小段燃完所需时间即可。




现场实验



小段蚊 香长度约为


1.5cm



蚊香的燃烧速 度约


12cm/h




说明



上述三个问题先分析特点



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鼓励学生多找方法




并尽量找到简单



实用的方法。



二、




间的单位及测量



1.


时间的单位


< br>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




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 /p>




时间的基



本单位是秒



s


)。在日常生活中



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




年(


P

< br>)、天(


d


)、时(


h


)、分(


mi


n


)、 毫秒



ms


)、



微秒




s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 = 60min



1min = 60s



1s= 103ms



1ms= 103 s




2.


时间的估测



活动

3


(集体活动


):


估测

< p>
1


分钟的时间长度。



请 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



其余同学当裁判



讲台桌上的



< br>时钟面向“裁判”



教师喊计时开始


三名若认为


1min


时间到则举 手



比比看谁对


1min


的时间估测更准



一些。




3.


时间的测量


< br>讲解



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

< br>



当精确度要求高时



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活 动


4



2


人一 组


):


停表的使用。



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




然后教师喊口令



< br>学生按停表计时



请同学相互帮助



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





活动


5< /p>



2


人一组)


:


跑圈测时。



请三位自认为速度较快的 同学分别从教室前门绕到教室后门再回到前



门跑一圈



各组同学分别测出每位同学所用的时间



更快。




三、




量误差



介 绍测量误差。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23


信息窗内容




[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显现本节知 识结构进行小结。通过对一些特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问题的探讨




然后请其中一组同学用他们的测量结果判断谁的速度




除了掌握这



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学习生活当中处理问 题的时候



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p>



要善于把你的思路打开



如此你才



【作业】



完成练习册同步解析与测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 /p>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和单位以及测量方法



其中长度测量的方法是重点




也是



本节课的难点。时间和长度测量这些知识学生有很好的基础


< /p>



可以采用时间和长度测量同时对比进行




先用



较短 的时间解决工具和单位问题



然后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来解决长度 测量的方法问题。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位”还是很多 同学没有注意



还是习惯性的读数。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p>



【学习重点】



1.


机械运动的概念。


2.


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



1.


参照物的概念


2.


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 p>


3.


用实例解释机械


运 动。



【教学用具】



视频资料



玩具车、玩具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5 min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




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



知道了宇 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体都有 质量



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



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



[讨论]



[总结

1


]今天



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 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



[总结


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



二、



进入新课



科学探究



(一)



机械运动


10min




1.


现象



[问题]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



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



哪些是静止的?



[回答]⑴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⑵走路的人是运动的;⑶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⑷地球是运动的;⑸

< p>


分子是运动的;……⑹黑板是静止的;



⑺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



⑻公路是静止的;⑼大桥是静止的;……



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




⑴星星是静止的;⑵太阳是静止的;……



[分析]⑴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⑵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




地球本身在自转



还绕太阳公转



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





银河系也是运动的



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



所 以从宏观上看



宇宙上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⑶微观分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



[总结]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


概念



[问题]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


< /p>


[观察]大家观看[播放视频


1




运动的自然界。



[总结]



凡是运动的物体

< p>


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


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p>
板书本章课题





板书本节课题)




板书




(二)



参照物(


15 min




1.


概念



[问题]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




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


xx

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



板是静止的



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


< p>


如果都运动



我们也不 容易为物体定位了




房屋、树




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



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



即 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



它们



的位置没


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




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 p>



所以我们



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 /p>


[总结]参照物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物。



[播放视频

2


]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 br>


2.


特点



[问题]⑴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



所选的参照物只有 一个吗?



⑵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判断它是运动的



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




也可以选路边的


< br>房屋做参照物



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

< br>,


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




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






[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



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



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 的



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得出的


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3.


练习



⑴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



过了一会儿



甲列车内一个人看 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起





然而



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 /p>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上述表明


__________






平直公路上



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 行驶。甲感觉顺风




乙感觉无风



丙感觉逆风



则 当时刮的





____


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________




最小的是



_______




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20P P


年温州中考题



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 句



“人在桥上走


< br>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




诗人


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B.


河岸


C.



D.


岸上的树





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




乙知甲车比乙车快



比丙车慢







______

< br>为参照物时



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


(三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0 min




[问题]同一情况



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



[结论]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图片展示]空中加油机;高空观缆车。


[播放视频


4


]航天器的起飞和降落。


[播放视频


5


]联合收割机。< /p>



[播放视频


6


]生活中运动现象举例。



[播放视频


7


]同步卫星



火箭起飞和降落。



[类比]


1.


说 某一同学个子高



是不准确的



应该说



它与谁相比个子高

< br>,


同理说某一位同学矮



也是不 科




的。



2.


如何判断用多长时间呢?这里的参照就是走路人的快慢



语时



一定要说话严密些。

< br>


(四)



思考与练习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




虽然运动是绝对的



但我们平时为 了研究方便



仍然说某个物



体是静


某人问路



到某 地要


用多长时间



该人不答

< p>


待问路人不耐烦开始走时


该人才说


1


小时左右


< p>
问路人



不解



该人答曰



不知你走多快




可见



我们表达话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9 02:1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18312.html

初中物理最全说课稿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